
Nedved(UID:504276) 初级会员
Data Analysis
江苏 苏州 工程技术 主页访问 : 6388 次
发问
没有内容
回复
还没开始,一般是7月份开始报名,10月底考试。下面的这个网站可以报名。百度中国质量协会考试注册管理系统。 我是公司里培训的,然后去年考的黑带通过了。主要是自己看书。一本红宝书,一本蓝宝书,多看看,熟悉了之后,考试应该问题不大,主要是做项目,要有实际操作能力。 ...
2018-05-24 16:40
都入职了,谁来面也不用怕啊,难道他把之前的结论全部推翻,那这种公司不去也罢。。。
2018-05-24 16:15
不同分布的不良率估算公式是不同的,这里给出正态分布的不良率计算公式供你参考,不过一般大样本的情况下,都可以近似正态分布来分析。 πLSL=Φ[(LSL-µ)/σ]=normdist(LSL,µ,σ,1), πUSL=1-Φ[(USL-µ)/σ]=1-nor...
2018-05-24 16:12
英语只能说去外企是个优势,现在英语不错的人也不少的,不像刚开始,不过现在有些民企也要求英语了,因为很多和客户打交道的职位,客户要讲英语。。。
2018-05-15 09:56
个人理解, 非参数检验本身就是由于样本不是正态分布,或样本量较小的情况下使用的检验工具。所以对样本量没有硬性要求,至于检验功效,mann-whitney 非参数检验的检验功效是很高的,在正态分布的情况下,其与双样本T检验的渐进率接近99.5%,在非正态分布情况...
2018-05-15 09:46
个人理解:改进方案的确认方法,应该是你如何确认你的改进方案可以解决问题。比如改善前良率90%,改善后95%,要使用2-proportion test来检验改善是否统计上有显著差异。或者通过DOE来筛选/确定此前的KPIV都是需要优化的KPIV吗?这个可以是A ...
2018-04-24 10:37
在蓝宝书第二版P475,残差分析中有提到,R-sq(预测)和PRESS 预测的误差平方和(predicted residual error sum of square),它与原来的SSE很相似,但是其参加求和的各项“残差”与原来的定义不同。这里对于第i个观测值...
2018-04-03 11:56
医疗器械行业是要求设备搬动后就要进行Validation的,所以SPC要重新做。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要求,可以根据贵司实际情况作出决定,如果成本不高,建议重新做,会显得比较重视这个工艺。
2018-03-20 09:49
可以同之前量产品进行benchmark,看量产品在新产品阶段的PPM水准如何,然后根据这个定义。因为小批量试产和大批量生产会有不同,直接参考量产品的数据会比较难以达到,因为产品或新产品都是要有learning curve的。
2018-03-20 09:46
Why is part1 empty?...
2018-01-15 10:54
答案应该是BCD,Cpk=min(Cpl,Cpu)=0.8,Cpl=(均值-LSL)/3sigma, Cpu=(USL-均值)/3sigma,Cp=(USL-LSL)/6sigma, Cp=(Cpl+Cpu)/2=1.1, Cpl比较小,说明均值靠近下限,所以...
2018-01-04 15:20
一般12月5号,6号出成绩
2017-12-06 15:14
感觉题目有问题,分布的差异,是均值还是方差。。。均值的话用ANOVA,方差的话用Test for Equal Variance...
2017-10-27 15:37
答案C,尺寸的波动是否发生变化,肯定是方差检验。 A是检验均值是否有差异,B是针对配对样本均值是否有差异,D是针对比率的检验
2017-10-27 14:16
这题有点莫名其妙,没说是真实值的方程还是代码值的方程,不好判断。。。
2017-10-27 14:03
CD是对的,A好像是蓝宝书上的原话,为何不对?
2017-10-27 11:27
B不对,B是成熟期的内容
2017-10-27 11:21
BCD,个人浅见: 相关关系未必是因果关系,比如下雨天打伞的人数和车祸次数成相关关系,但不是因果关系。相关系数为零,不能完全确定两个变量不相关,还和样本量有关系。D应该是直方图的特征。
2017-10-27 11:18
这个是用三点估算得出来的,E=(O+4*M+P)/6, 就是时间估算结果=(最乐观时间+4*最可能时间+最悲观时间)/6, 所以=(2+4*5+11)/6=5.5,答案是B,这个在红宝书里有的,第二版72页。第三章,3.2里边六西格玛项目立项表和计划这一节。
2017-10-25 10:57
同意Zhuxr100说法,一楼的回答很专业,是精确估计观测值的置信区间,需要试验总次数n和验证试验的次数m来估计。在红宝书里,对s值或s^2的分析里边,提到一句,粗略的讲,在预测值基础上,加减2倍s,则可以得到预测值的95%的置信区间。所以答案应该是29+/-...
2017-10-23 10:28
个人同意一楼看法,答案ABC,如果说C不对是因为不一定能找到最优区域,那么B的描述也不对。。。
2017-10-23 10:22
关于子组大小的问题,是因为牵扯到Cpk需要估算sigma within即组内标准差,而ppk是overall的差异,所以子组大小填多少对ppk是没有影响的,但是会影响到Cpk,因为Cpk的标准差是和子组大小有关的,分别有以下几种估计方式:R-bar/d2, S...
2017-10-19 10:12
个人观点和二楼有点类似,先不管背景,拿到数据看一下分布,Cpk或Ppk,甚至只是看下标准差,报废率高,有可能是尺寸波动太大导致(假设设备间无差异),也许尺寸是在规格限内,但这就牵扯到适于使用的问题,在规格范围内,但是我用不了,那就要考虑是否改设备来适应这种差异...
2017-10-19 09:12
楼上正解,DOE中规定,代码值=(真实值-中心值M)/半间距D, 也就是说假定Y=4A,那么真实值方程应该是Y=4X(A-60)/10=0.4A-24,回归系数为0.4
2017-10-09 17:10
从数据中看,重复性是好的,即每个操作员对同一部件重复测量,结果都很接近。但是再现性(这里的再现性和传统意义上的非破坏性MSA不同,即认为同批次部件是相同的,具有很小的变异)不好,B对11号部件和C对12号部件测量结果与其他部件测量结果有较大差异,因此造成分析结...
2017-09-30 15:19
如楼上所言,因子水平可以先选接近实际生产的范围,不要一下子把工艺范围作为DOE的参数上下限。 如果你是为了筛选哪个因子是显著因子,不限制试验次数的话,可以用4因子两水平的全因子试验,加4个中心点. 共20次试验,如果经费有限,限制试验次数,可以用部分因子试验。...
2017-08-10 13:56
文章
没有内容
最新动态
2018-05-24 Nedved 回答了问题:
2018-05-24 Nedved 回答了问题:
2018-05-24 Nedved 回答了问题:
2018-05-15 Nedved 回答了问题:
2018-05-15 Nedved 回答了问题:
2018-04-24 Nedved 回答了问题:
2018-04-03 Nedved 回答了问题:
2018-03-20 Nedved 回答了问题:
2018-03-20 Nedved 回答了问题:
2018-01-15 Nedved 回答了问题:
2018-01-04 Nedved 回答了问题:
2017-12-20 Nedved 评论了该文章:
2017-12-15 Nedved 评论了该文章:
2017-12-06 Nedved 回答了问题:
2017-10-27 Nedved 回答了问题:
2017-10-27 Nedved 回答了问题:
2017-10-27 Nedved 回答了问题:
2017-10-27 Nedved 回答了问题:
2017-10-27 Nedved 回答了问题:
2017-10-27 Nedved 回答了问题:
2017-10-25 Nedved 回答了问题:
2017-10-23 Nedved 回答了问题:
2017-10-23 Nedved 回答了问题:
2017-10-19 Nedved 回答了问题:
2017-10-19 Nedved 回答了问题:
2017-10-09 Nedved 回答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