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问
2660 次浏览 • 7 个关注 • 2014-08-19 17:01
1829 次浏览 • 1 个关注 • 2014-08-19 17:00
2428 次浏览 • 0 个关注 • 2013-07-12 03:35
3140 次浏览 • 7 个关注 • 2013-07-12 03:34
7335 次浏览 • 0 个关注 • 2013-07-12 03:34
1897 次浏览 • 0 个关注 • 2013-07-12 03:33
5009 次浏览 • 0 个关注 • 2013-07-12 03:33
1691 次浏览 • 0 个关注 • 2013-07-12 03:33
3395 次浏览 • 0 个关注 • 2013-07-12 03:33
2837 次浏览 • 0 个关注 • 2013-07-12 03:33
1586 次浏览 • 0 个关注 • 2013-07-12 03:32
4879 次浏览 • 0 个关注 • 2013-07-12 03:32
3075 次浏览 • 0 个关注 • 2013-07-12 02:21
6225 次浏览 • 0 个关注 • 2013-07-12 02:14
回复
首先看是否是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工艺的设备,如果不是,做个内部评估定位免检就好了;如果是,不好意思,你麻烦大了。 首先,判断是否可以通过其他可测量的工序或设备来间接标定这个设备,也就是自己建立一套内部校准方法。ISO是认可内部校准的,只要你有评估和分析。如果不行...
2014-10-09 11:45
从lean的角度来看,质量管理是多余的,如果可以设计好过程,做好所有的预防,控制所有的输入满足输出大于6Sigma或者更高的要求,那么后续的质量管理还是有必要的么?产品是做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 当然很少有公司能够做到这个,都是靠大量的检验来确认输入和过程...
2014-09-30 10:10
所有执行中行为过程涉及产品的,都存在FMEA的必要,毕竟任何行为过程都可能存在引起产品失效的风险,评估风险程度高低是必要的。
2014-09-30 09:54
要生孩子了,还管他什么,一直慢慢熬到休完产假回来再说呗。这个时候公司不敢炒你,炒你直接上仲裁,还可以多赔若干。笑对人生
2014-09-30 09:51
你是生产部门还是研发部门?DFMEA一般是研发做的,应该在设计阶段就把相关的问题和控制点都做好了的,跟生产控制点不同的。 生产一般根据PFMEA的输出做控制计划,包括产生源控制(occurrence)和防止流出控制(escape)。
2014-09-29 16:54
在质量方面,日本人重实践,美国人重理论。所以日本企业基本上没有把Sigma天天挂在嘴上,但是他们的行为都是围绕这些来的,一点也不教条;而美国企业刚好相反。中国企业呢,只是天天喊着概念,做着老一套。
2014-09-28 12:48
一个批次中,完整的测试应该包含首件、过程检验、末次检验,所以一般应该有至少3个数据点。对于你的问题,如果每天至少有3个点,那么对于每天的运行数据,Xbar-R是没问题做的。
2014-09-28 12:44
楼主对问题的描述不清晰,没有表达出你的CPK的计算过程和方法。如果是过程和方法出了问题,结果再漂亮也没用。 还有,实际的管理中,CPK只是一个指标,如果产品有问题,CPK再好也是假的。产品的实际应用才是真正的重点。
2014-09-28 11:43
qiush0215 这个说对了的,一般的小规模生产,用不到6Sigma,一般的工具足够。你天天都面对不停转换的生产和订单,用一般的质量工具估计都有点忙不过来,还搞什么6sigma。 大规模的,批量化生产,特别是每日产量数以百万记的,基本上可以用6sigma了,...
2014-09-28 11:18
5天的培训,呵呵... 想当年我参加的绿带培训,单单一个MSE就用了5天,FMEA7天,SIPOC3天,完成一个绿带的培训,整整花了一年半。当然完成的项目成果也是比较大的,接近一个黑带项目了。
2014-09-26 14:47
首检,重要指标必须全部测量。当然,如果经过分析统计,非常稳定的、风险度低的指标可以拖后一点测量(还是需要进行测量监控)。 如果是生产订单原因或者测量时间原因,导致的无法在生产开始前出结果,那么这段时间内的产品需要受控(on hold)。等结果出来后再判定是go...
2014-09-03 13:49
生产型的职位,没有人员和团队管理经验真的是硬伤。但是,作为总监,你的经验是不是少了点?我做了12年,其中6年经理(500强企业),10年的带人经验,国企、私企、外企、500强多做过,都没敢说总监。
2014-08-25 12:37
标准分为以下几类,分别有不同的建立方法。 [list=1] [*]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求,确定标准范围。这个是不可逾越和绕过的。相关法规和国家标准,可以去上网查。[/*] [*]根据产品的关键特性(如使用特性,尺寸、配合等;性能特性,粘度、强度等;不同产品有不...
2014-08-25 12:32
我们这里的包装工,算上加班都不止这个数了。工程师起步怎么也是5K,你的技术如何啊,好的话机会还是很多的。
2014-08-22 12:48
尺寸,含水,克重,抗压强度,破裂强度,外观检查(折线、胶水、瓦楞、印刷),基本上就这些了。如果自己检不了就抽样委外检验吧,或者到供应商现场抽样检验。
2014-08-22 12:42
要么专质量,玩转所有质量工具,做到Top 1,你可以无惧行业。 要么你就要有个行业背景。
2012-08-15 19:07
当不是全检产品时,抽检的点不能完全表达产品是否全部合格。只有通过统计方法来推算整体合格的程度,SPC就是用于干这个的。 一般来说,标准线是+/-3,产品的标准偏差应该小于1。当标准差大于1且抽验数量大于100时,如果你的控制线也是+/-3,那么将有99%的可...
2012-08-15 19:00
如果你能够把上述问题结合现在的不规范的操作,用数据分析表达出来,那么改善的可能性将大于80%。 比如,按照现有的削飞边方法,会有多大的风险如30%的机会被客户投诉(使用离散数据分析方法),而用新的方法被发现的风险将会降低至多少(用FMEA方法),那么你的老板...
2012-08-15 18:43
如果可以提出完整的改善方案,就放心大胆的提,否则还是等等吧
2012-08-14 15:25
哇,你那里才6K多啊,我上次上EF,3个月就1万多了
2012-08-15 19:04
你自己试一下啊,别光说不试。 已经骗掉我20金了
2012-08-15 18:18
第一个下下来只是一个php文件,不是压塑包的一部分。
2012-08-15 07:34
第一个文件下载不是RAR的文件,文件不完整,无法使用
2012-08-14 15:19
我的经历告诉我,没有硬实力(不仅限于技术,包括谈判能力,分析统计能力,团队管理能力等),一味的跳槽是不会有好果子吃的。
2012-08-15 18:38
让大家听到你的声音,而且不仅仅是你的领导。一个人的升迁,并不仅仅是你的领导的决定,是管理层的决定。你的声音是让别的部门了解你的很重要的途径。 如果你的声音已经可以穿透你的上一层管理层,直达高层,那么你在公司的重要性也就凸现了。 而且,不断的声音,哪怕并...
2011-05-17 07:33
楼上说的对,你的文章太八股,如果我是你老板,肯定不看。 一般说拿证审核,2个月准备够了,审核公司也是要发证赚钱的,请审核公司(咨询公司)过来给讲讲课,吃吃饭,审核的时候接待好一点,一般都给过。在这个之前就是准备文件的事情了,只要把咨询公司关系打好,他们会把框...
2010-10-16 12:25
文章
没有内容
最新动态
2014-10-09 nicus 回答了问题:
2014-09-30 nicus 回答了问题:
2014-09-30 nicus 回答了问题:
2014-09-30 nicus 回答了问题:
2014-09-29 nicus 回答了问题:
2014-09-28 nicus 回答了问题:
2014-09-28 nicus 回答了问题:
2014-09-28 nicus 回答了问题:
2014-09-28 nicus 回答了问题:
2014-09-26 nicus 回答了问题:
2014-09-03 nicus 回答了问题:
2014-08-25 nicus 回答了问题:
2014-08-25 nicus 回答了问题:
2014-08-22 nicus 回答了问题:
2014-08-22 nicus 回答了问题:
2014-08-19 nicus 发起了问题:
2014-08-19 nicus 发起了问题:
2013-07-12 nicus 回答了问题:
2013-07-12 nicus 回答了问题:
2013-07-12 nicus 回答了问题:
2013-07-12 nicus 回答了问题:
2013-07-12 nicus 回答了问题:
2013-07-12 nicus 回答了问题:
2013-07-12 nicus 回答了问题:
2013-07-12 nicus 回答了问题:
2013-07-12 nicus 回答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