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在全面质量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成本概念。我国自引进全面质量管理以来,一些企业开始重视质量成本,并随着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实践的进展,逐步开展了质量成本的核算和分析工作。
质量成本的组成
所谓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由于产品质量未达到既定标准而造成的一切损失的总和。一般由以下内容组成:
1.预防成本。它是指为预防质量缺陷的发生所支付的费用,包括为达到质量要求和改进质量为目的,对职工进行培训的费用,为控制产品质量而增加的费用,以及为改进产品质量而进行的技术改进和新技术的研制与推行的各项费用等。当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及其可靠性提高时,预防成本通常是增加的。因为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通常需要更多的时间、努力和资金等的投人,这包括流程设计费用、产品设计费用、人员培训费用等。
2.鉴定成本。它是指为使产品质量达到规定的要求,对产品生产中所需原材料、配套件、半成品、产成品及其加工过程、装配过程和交验过程进行质量检验所发生的费用。包括检验人员工资、检验用房屋及设备的维修费和折旧费、检 验工具的购置费及维修费等。当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及其可靠性提高时,鉴定成本通常会降低。
3.内部缺陷成本。它是指产品出售前,因产品或零部件质量缺陷所造成的损失和为弥补缺陷而发生的费用,以及因质量故障所发生的费用。包括废品损失、返修损失、质量故障停工造成的损失、质量故障处理费、产品降级降价损失等。当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及其可靠性提高时,内部缺陷成本会降低。
4.外部缺陷成本。它是指产品出售后在用户使用过程中,因质量间题而发生的一切费用和损失。包括索赔费用、退货费用、保修费用、折价损失等。当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及其可靠性提高时,外部缺陷成本会降低。
产品质量与成本的关系
产品质量的高低与成本的大小存在一定的联系。开始时,产品质量提高,所花费的成本比较小,到了一定程度,要再进一步提高质量,则要花费的成本越来越大,而质量的提高越来越慢。同时,提高产品质量与产品售价、企业的销售收人有关。产品质量提高,售价虽不变,但销售数量会大大增加,从而使销售收人增加;或者质量提高后,使售价提高,增加销售收人,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但是,到一定程度后,继续提高产品质量,产品成本增加很快,而销售数量增加不多或售价不再上升,这样,经济效益就反而不高。因此有一个理想点,即增加的销售获得的收益减去改进质量花费后的利润最大。产品成本和产品质量的关系如图10-4所示。
"
质量成本分析的内容
(一)质量成本总额分析
质量成本总额分析可从两个方面进行:(1)以本期实际质量成本总额与计划期质量成本总额相比较,检查质量成本完成情况;(2)以本期实际质量成本总额与上期实际质量成本总额相比较,从动态上分析质量成本总额的变动情况和变动趋势。
(二)质11成本构成分析
通过分析质量成本组成项目在质量成本总额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和变化趋势,评价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反映质量成本构成的指标有:
(三)质里成本水平分析
质量成本水平分析又称质量经济效益对比分析。将质量成本总额与总产值、产品销售收人、产品成本费用总额、利润总额等对比,计算百元产值(销售收人、成本费用、利润)质量成本含量指标,通过实际与计划、本期实际与上期实际等对比分析,了解企业质量水平的变化,对企业质量经济效益作出评价。上述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为了深入地分析质量成本水平的变动情况,还可将上述指标划分得更细些。例如,为了分析质量故障成本升高或降低的情况,还可计算分析以下指标:
最优质量成本决策
质量成本的四个组成部分的结构比例因不同的企业而各有所异,但通常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大量的统计资料表明,目前四种质量成本在总质量成本中所占比例大致如表10-1所示。
从表10-1可知,在总质量成本中,内、外部缺陷成本所占比重较大,而为提高质量而产生的鉴定成本和预防成本所占比重相对较小。尤其是预防成本,占比重最小,但它却是质量成本分析研究的重点。统计资料证明,如以预防为主,加强质量管理,可使质量事故明显下降,虽然预防成本可能增加3%一5%,但总质量成本可能下降30%。在一般情况下,随着鉴定成本和预防成本的增加,产品的质量水平随之提高,产品的缺陷大大减少,因而总质量成本下降;但随质量水平达到一定程度,预防和鉴定成本增加较快,虽然缺陷成本仍会下降,但总质量成本却会增加,这里存在一个临界点,即最佳质量成本点。在该临界点上产品的质量总成本最低,因而企业的收益也最大。这就是所谓的最佳质量成本的决策问题。
关于“最佳质量成本的决策”间题,美国有两位著名质量管理专家费根堡姆(A. V. Feigunbaum)和朱兰(J . M. Juran)曾分别提出了不同的最佳质量模型。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种模型。
(一)费根堡姆的最佳质量成本模型
当产品质量低下时,内部和外部缺陷成本就上升;反之,就下降。至于预防费用,只要提高产品质量,一般就会逐渐上升。而检验费用则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一般都趋于稳定状态。图10-5显示质量总成本与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用数学模型表示为:
求得满足上式(10-4)的x值,则此x值就是达到“最佳质量成本点”的“产品质量水平”。将x值代人_L述(10-3)式,便可求得“最佳质量成本”。 至于上述质量损失、检验费用及预防费用的数学模型,可根据有关统计资料,采用数学方法分别予以建立。
(二)朱兰的最佳质量成本模型
内部和外部质量损失的曲线,一般随着质量的提高,呈现出由高到低的下降趋势;而检验费用与预防费用之和的曲线,则随着质量的提高,呈现出由低到高的上升趋势。上述两条曲线的交点,与质量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处于同一条垂直线的位置上,即为“最佳质量成本”。图10-6显示了朱兰的最佳质量成本模型。
设:F代表每件废品造成的损失,q代表合格品率,Yi代表每件合格品应负担的废品损失,预防费用和检验费用之和为Y2,则
(10-6)式中K代表y:随合格品率与不合格品率的比值而变化的系数,该系数可根据有关资料预测得到。
这样将F和K的值代人(10-8)式,就可求得最佳质量水平,从而求得最佳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的组成
所谓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由于产品质量未达到既定标准而造成的一切损失的总和。一般由以下内容组成:
1.预防成本。它是指为预防质量缺陷的发生所支付的费用,包括为达到质量要求和改进质量为目的,对职工进行培训的费用,为控制产品质量而增加的费用,以及为改进产品质量而进行的技术改进和新技术的研制与推行的各项费用等。当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及其可靠性提高时,预防成本通常是增加的。因为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通常需要更多的时间、努力和资金等的投人,这包括流程设计费用、产品设计费用、人员培训费用等。
2.鉴定成本。它是指为使产品质量达到规定的要求,对产品生产中所需原材料、配套件、半成品、产成品及其加工过程、装配过程和交验过程进行质量检验所发生的费用。包括检验人员工资、检验用房屋及设备的维修费和折旧费、检 验工具的购置费及维修费等。当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及其可靠性提高时,鉴定成本通常会降低。
3.内部缺陷成本。它是指产品出售前,因产品或零部件质量缺陷所造成的损失和为弥补缺陷而发生的费用,以及因质量故障所发生的费用。包括废品损失、返修损失、质量故障停工造成的损失、质量故障处理费、产品降级降价损失等。当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及其可靠性提高时,内部缺陷成本会降低。
4.外部缺陷成本。它是指产品出售后在用户使用过程中,因质量间题而发生的一切费用和损失。包括索赔费用、退货费用、保修费用、折价损失等。当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及其可靠性提高时,外部缺陷成本会降低。
产品质量与成本的关系
产品质量的高低与成本的大小存在一定的联系。开始时,产品质量提高,所花费的成本比较小,到了一定程度,要再进一步提高质量,则要花费的成本越来越大,而质量的提高越来越慢。同时,提高产品质量与产品售价、企业的销售收人有关。产品质量提高,售价虽不变,但销售数量会大大增加,从而使销售收人增加;或者质量提高后,使售价提高,增加销售收人,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但是,到一定程度后,继续提高产品质量,产品成本增加很快,而销售数量增加不多或售价不再上升,这样,经济效益就反而不高。因此有一个理想点,即增加的销售获得的收益减去改进质量花费后的利润最大。产品成本和产品质量的关系如图10-4所示。
"
质量成本分析的内容
(一)质量成本总额分析
质量成本总额分析可从两个方面进行:(1)以本期实际质量成本总额与计划期质量成本总额相比较,检查质量成本完成情况;(2)以本期实际质量成本总额与上期实际质量成本总额相比较,从动态上分析质量成本总额的变动情况和变动趋势。
(二)质11成本构成分析
通过分析质量成本组成项目在质量成本总额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和变化趋势,评价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反映质量成本构成的指标有:
(三)质里成本水平分析
质量成本水平分析又称质量经济效益对比分析。将质量成本总额与总产值、产品销售收人、产品成本费用总额、利润总额等对比,计算百元产值(销售收人、成本费用、利润)质量成本含量指标,通过实际与计划、本期实际与上期实际等对比分析,了解企业质量水平的变化,对企业质量经济效益作出评价。上述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为了深入地分析质量成本水平的变动情况,还可将上述指标划分得更细些。例如,为了分析质量故障成本升高或降低的情况,还可计算分析以下指标:
最优质量成本决策
质量成本的四个组成部分的结构比例因不同的企业而各有所异,但通常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大量的统计资料表明,目前四种质量成本在总质量成本中所占比例大致如表10-1所示。
从表10-1可知,在总质量成本中,内、外部缺陷成本所占比重较大,而为提高质量而产生的鉴定成本和预防成本所占比重相对较小。尤其是预防成本,占比重最小,但它却是质量成本分析研究的重点。统计资料证明,如以预防为主,加强质量管理,可使质量事故明显下降,虽然预防成本可能增加3%一5%,但总质量成本可能下降30%。在一般情况下,随着鉴定成本和预防成本的增加,产品的质量水平随之提高,产品的缺陷大大减少,因而总质量成本下降;但随质量水平达到一定程度,预防和鉴定成本增加较快,虽然缺陷成本仍会下降,但总质量成本却会增加,这里存在一个临界点,即最佳质量成本点。在该临界点上产品的质量总成本最低,因而企业的收益也最大。这就是所谓的最佳质量成本的决策问题。
关于“最佳质量成本的决策”间题,美国有两位著名质量管理专家费根堡姆(A. V. Feigunbaum)和朱兰(J . M. Juran)曾分别提出了不同的最佳质量模型。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种模型。
(一)费根堡姆的最佳质量成本模型
当产品质量低下时,内部和外部缺陷成本就上升;反之,就下降。至于预防费用,只要提高产品质量,一般就会逐渐上升。而检验费用则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一般都趋于稳定状态。图10-5显示质量总成本与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用数学模型表示为:
求得满足上式(10-4)的x值,则此x值就是达到“最佳质量成本点”的“产品质量水平”。将x值代人_L述(10-3)式,便可求得“最佳质量成本”。 至于上述质量损失、检验费用及预防费用的数学模型,可根据有关统计资料,采用数学方法分别予以建立。
(二)朱兰的最佳质量成本模型
内部和外部质量损失的曲线,一般随着质量的提高,呈现出由高到低的下降趋势;而检验费用与预防费用之和的曲线,则随着质量的提高,呈现出由低到高的上升趋势。上述两条曲线的交点,与质量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处于同一条垂直线的位置上,即为“最佳质量成本”。图10-6显示了朱兰的最佳质量成本模型。
设:F代表每件废品造成的损失,q代表合格品率,Yi代表每件合格品应负担的废品损失,预防费用和检验费用之和为Y2,则
(10-6)式中K代表y:随合格品率与不合格品率的比值而变化的系数,该系数可根据有关资料预测得到。
这样将F和K的值代人(10-8)式,就可求得最佳质量水平,从而求得最佳质量成本。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7 个回复
wingofson (威望:0) (广东 深圳) 经理
赞同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