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点检与点检制
1.1 点检
1.1.1点检的构思
对于一个不会说话的婴儿,怎样才能保证他的健康呢?根据“预防医学”的观点,只要密切注视婴儿的6点检查护理:
头—— 是否发热?
口—— 喂奶,喂水顺利?
脉搏—— 跳动是否正常?
喉—— 声音、哭、哭声是否正常?
腹部—— 大、小便是否正常?
卫生—— 洗脸,勤换尿布。
这就是定点管理。怎样才能做好这些工作呢?
检查需要规定:
点—— 确定哪些有代表性的“点”?
点检标准—— 好/坏,正常/不正常?
点检方法—— 温度计?手模?
点检周期—— 多长时间?
点检员/人—— 婴儿母亲/保健医生?
这就是5定,采用这种5“定”方法来护理婴儿,就能保证婴儿的健康。把这种婴儿护理的方法,应用到设备管理中去,就是针对设备进行点检的构思。
比如定点检查:
轴瓦是否发热?
给油、给水是否及时?
振动是否异常?
噪音是否超过标准?
是否漏油、漏水]漏气?
环境是否整洁?
以次来确定设备是否运行正常?如设备处于异常状态,找出原因,采取对策,以防止设备故障的发生。
下面是形象类比:
设备—— 婴儿;
设备使用者——婴儿的母亲;
点检员(专职维护人员)——医生;
检修部门——医院。
为了保证设备的性能稳定,防止设备劣化,设备使用者要像母亲对待婴儿一样,爱护自己使用的设备,充分了解设备的构造、功能和性能,常检查,常清扫,勤加油,及时紧固,作好日常维护。一旦出现异常现象,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1.2 点检的定义
设备点检是一种科学的设备管理方法,它是利用人的五官或简单的仪器工具,对设备进行定点、定期的检查,对照标准发现设备的异常现象和隐患,掌握设备故障的初期信息,以便及时采取对策,将故障消灭在萌芽阶段的一种管理方法。
点检制是在设备运行阶段开展的一种以点检为核心的现代维修管理体系,称作设备全员维修(TPM),它强调的是设备的动态管理。
1.1. 3点检与设备传统检查的区别
1.1.3.1传统设备检查的几种形式
(1) 事后检查:事故之后的检查。
(2) 巡回检查:按设备的部位、内容进行的粗略巡视,这种方法实际上是一种不定量的运行管理,对分散布置的设备比较合适。
(3) 计划检查:采用检查修理法时必须作的一种设备检查。
(4) 特殊性检查:这是对特殊性要求的设备进行检查,如继电保护整定和绝缘测定。
(5) 法定检查:国家法规形式规定的检查,它包括性能鉴定和法定试验,如压力容器。
1.1.3.2点检与传统设备检查的区别
点检是一种管理方法,而传统的设备检查仅是一种检查方法,两者在如下几个方面有明显的区别:
(1) 定人
点检作业的核心是专职点检员的点检,它不是巡回检查,而是固定点检区域的人员,做到定区、定人、定设备,不轻易变动,人员一般是2—4人,不超过5人,负责几十台到上百台设备,实行常白班工作制。点检员不同于维护工人、检修工人,也不同于维护技术人员,而是经过特殊训练的专门人员。
(2) 定点
预先设定设备故障点,明确设备的点检部位、项目和内容,使点检员作到有目的、有方向的进行点检。
(3) 定量
在点检的同时,把技术诊断和倾向管理结合起来,进行设备劣化的定量化管理,测定裂化速度,达到预知维修的目的,实现了现代设备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统一。
(4) 定周期
对故障点的部位、项目和内容均有预先设定的周期,并且根据点检员素质的提高和经验积累,进行修改和完善。
(5) 定标准
定标准是衡量或判别点检部位是否正常的依据,也是判别该部位是否劣化的尺度。凡是点检的对象设备豆油规定的判定标准。
(6) 定“点检计划表”
点检计划表又叫作业卡,是点检员开展工作的指南。点检员根据预先编定作业卡,沿着规定的路线去实施作业。
(7) 定记录
点检信息有固定的记录格式,包括作业记录,异常记录,故障记录和倾向记录。
(8) 定“检修业务流程”
点检业务流程规定了对点检作业和点检结果的处理对策,它明确规定处理的程序,急需处理的隐患和不良,由点检员直接通知维修人员立即处理。不需紧急处理的问题则做好记录,纳入计划检修中解决。它简化了设备维修管理的程序,作到应急反映快,计划项目落实。并且对这些实绩进行研究,反馈检查,修正标准,以提高工作效率。
1.1.4 点检管理的特点
设备点检管理完全改变了传统设备检查的业务结构,改变了业务层次和业务流程,是一种不同的基础管理形式。其主要特点如下:
(1) 实行全员管理
TPM是点检工作的基础,是点检制的基本特征。没有生产工人参加的日常点检活动,就不能称之为点检制。
(2) 专职点检员按区域分工进行管理
机械、电气、仪表3个专业,按工作量大小实行区域分工,这是点检制的实体,点检制的核心和点检活动的主题。
(3) 点检员是管理者
点检制的精髓是管理职能中心的下移,把对设备管理的全部职能按区域分工的原则落实到点检员。
(4) 点检是一整套科学的管理工程
点检是按照严密的规程标准体系进行管理的。没有点检的4大标准,就不能科学的进行点检,这是点检的科学依据。
(5) 点检是动态管理
点检制把传统的静态管理方法推进到动态管理方法。因此,点检——定修是一套制度的两个侧面。点检中发现的问题要根据经济性、可能性,通过日修、定修、年修计划加以处理,减小了大、中、小修的盲目性,把问题解决在最佳时期的动态管理中。
因此,只进行点检而不推行定修制,也不是点检活动的完整系统
1.1. 5点检的基本内容
点检5的基本内容可以归纳为12个环节、6个要求。
1.1.5.1点检的12个环节
(1) 定点——首先要确定一台设备有多少个维护点。确定维护点就是科学的分析这台设备,找准可能发生故障和老化的部位,一般包括6个部位:滑动部位;回转部位;传动部位;与原材料接触部位;荷重支撑部位;受介质腐蚀部位。点检人员必须对上述6个部位的维护点有计划的进行检查。
(2) 定标——对每个维护点逐个制定标准。如间隙、温度、压力、流量等。
(3) 定期——确定检查周期。
(4) 定项——确定检查项目,每个点可能检查1项或多项。
(5) 定人——由谁来进行检查,是生产工人?还是检修工人?还是点检员?
(6) 定法——规定检查的方法。是人工观察?工具测量?还是普通仪器?精密仪器?
(7) 检查——检查的环境、步骤要有规定,是在运行中检查?还是在停机时检查?解体是否?
(8) 记录——检查时作好记录,并且按规定格式填写清楚。要填写检查数据以及与标准的差值、判断印象、处理依据,检查者要签名,并且注明检查时间。
(9) 处理——检查时间能处理和调整的要及时进行处理和调整,并且把处理结果记入处理记录,没有能力和条件出来的要及时报告有关人员,安排处理。
(10) 分析——检查记录和处理记录要定期进行系统分析,找出薄弱的维护点,提出改进意见。
(11) 改进——对检查及记录分析暴露出来的问题要进以彻底消除薄弱环节。
(12) 评价——任何一项改进都要进行评价,看其经济效果如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
1.1.5.2点检的6个要求
因为点检员是设备管理的主要把关者,其工作态度、工作作风以及工作规范程度,直接影响设备点检工作的质量。所以提出如下要求:
(1) 点检记录——要逐点记录,通过积累,找出规律。
(2) 定标处理——处理一定要按照标准进行,达不到规定标准的,要标出明显的标记。
(3) 定期分析——点检记录要至少每月分析1次重点设备要每一个定修周期分析1次。每个季度要进行1次检查记录和处理记录的汇总整理,并且存档备查。每年进行1次总结。为定修、改造、修正点检工作量等提供依据。
(4) 定项设计——查出问题的,需要设计改进,规定设计项目,按项进行。
(5) 定人改进——任何一项改进项目,都要定人。以保证改进工作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6) 系统总结——每半年或1年要对点检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和评价,提出书面总结材料和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计划。
1.1. 6点检的种类和分工
1.1.6.1点检的种类
按周和业务范围点检可以分为:日常点检、定期点检和精密点检。三种点检的最显著的区别是:日常点检是在设备运行中由操作人员完成的,而定期点检和精密点检是由专职点检员来完成的。点检种类见下表。
点检种类表
种类 对象 周期 目的 检查内容 点检手段 所需时间 实施部门 执行人
日常点检 所有设备 每日 保证设备每日运正常转,不发生故障 异音、泄露、振动、温度、加油、清扫、调整(开机检查) 五官点检 5~10min 使用部门 操作人员
定期点检 重点设备及PM对象 定期1个月以上 保证设备达到规定的性能 测定设备劣化程度,确定设备性能,调整修理(停机检查) 五官和器具点检 2~3min 维修部门 点检人员
精密点检 不定 不定期 保证设备达到规定的性能和精度 对问题作深入的调查、测定、分析 特殊仪器诊断点检 2~6D 维修部门 专业技术人员
因为点检工作的需要,各类点检员要求携带以下规定工具。
机械点检员:听针、手电筒、点检棒、扳手、螺丝刀。
电气点检员:除了机械点检员的5种外另加电笔、尖嘴钳。
热孔点检员:电笔、万用表、螺丝刀、扳手、手电筒、尖嘴钳。
1.1.6.2点检周期的确定
点检项目的周期确定,由操作、维修两方面根据经验以及设备故障发生的状况等适当调整点检周期和时间。已确定的点检周期还要根据实际记录进行修正。
1.1.6.3点检所需时间的确定
一般根据点检周期、点检项目和设备工作条件确定。
1.2 点检制
设备点检制就是以点检为核心的设备维修管理体制。这种体制,点检人员既负责设备点检,又负责设备管理。点检、操作、检修三者之间,点检处于核心地位。点检人员是设备维修的责任者和管理者。点检人员的任务是:
(1) 对其管区设备负全权责任;
(2) 严格按标准进行点检;
(3) 编制和修订点检计划;
(4) 编制检修计划,作好检修工程管理;
(5) 编制材料计划及维修费用预算要求;以最低费用实现设备预防维修,保证设备正常运转,提高设备利用率。
点检制实行的是“三位一体”制,即:运行人员的日常点检,专业人员的定期点检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精密点检相结合,3个方面的人员对同一设备进行系统的维护、诊断和修理。
点检的“五层防护线”是日常点检、专业定期点检、专业精密点检、技术诊断与倾向管理、精度/性能测试检查相结合,形成保证设备健康运转的防护体系。
点检制的5层防护体系
层次 负责人员 分工 点检人员 点检手段
精度测试检查 设备工人 定期检查 点检员+技术人员 机、电、液、润、水一般知识;精密仪器+理论分析+经验
技术诊断与劣化倾向管理 设备工人 按项进行 点检员 机、电、液、润、水一般知识;仪器+经验
专业精密点检 技术人员 白班按计划 机、电、液、润、水等点检员 各专业各自的专业知识精密仪器+理论分析+经验
专业定期点检 设备工人 白班按计划 钳工、电工(点检员) 机、电、液、润、水一般知识;工具仪器+经验
岗位日常点检 岗位生产工人 3班24h 操作工、值班电工 生产工艺设备结构知识;直感+经验
为便于理解,下面介绍几个术语:
(1) 精度:
精度是影响设备性能和产品质量`的指标。精度点包括间隙、振动值、温升、噪音以及其它有定量标准的数据。每一个精度点的数值都不是一个绝对值,而是一个精度带,如理想值、允许值、警戒值、劣化值和劣化极限。
超过允许值就叫劣化(不能超过警戒值)。精度超过警戒值就必须进行修复.。
精度点的检测是比较复杂的,有些设备是整体精度决定产品质量和设备性能。因此精度检测必须系统、全面地进行,一般1年或半年以上检测1次,作出综合评价,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2) 性能:
性能是对设备所要求的精度、压力、温度、振动、噪音、生产能力和安全性等功能的评价指标。
在进行性能评价时,重点是指直接影响的重点设备和关键部位。要把管理对象缩小到最合理的范围内。
精度检测不能代替性能评价,因为精度检测不包括设备综合生产性能的测定。
1.3 点检活动模型
1.3.1 点检业务流程
1.3.1.1 点检区域的划分
首先,把一个工厂中必须实行点检的生产设备,按生产流程或设备布置划分点检管理区域,对专业性强的设备也可以按专业化分。区域划分原则如下:
(1) 以开展点检作业方便,路线最短,作业中的辅助时间最短为主。
(2) 以3个点检员的工作量为宜,每人每天有2h的实际工作量。
(3) 有利于开展设备管理,计划检修工作量,备件更换工作量要适当。
(4) 有利于维修费用预算和承包,便于维修成本核算。
1.3.1.2 点检路线图
岗位操作人员的日常点检、各个专职点检员都有各自的点检路线图。点检人员根据自己承担的对象设备范围,编制好最短的点检路线图。
1.3.1.3 点检的业务流程
点检业务流程是指点检维修业务进行的程序,它代替了上下、横向之间的业务关系,完全改变了传统管理——行政管理和指挥的模式,按科学的程序PDCA循环来管理。
P:计划——根据标准编制作业表、计划表。
D:实施——检查设定点的状态,结果记录,异常苗头的发现及调整处理。
C:检查——计划表的执行情况,信息传递,研讨,整理分析。
A:反馈——核对计划、标准,以提出修正、修改意见,提高水平和工作效率。这4个环节不断循环称之为PDCA循环。
1.3.2 点检计划模型
点检计划的分类:
(1) 点检作业卡;
(2) 定期点检计划表;
(3) 长期点检计划表。
点检作业卡是运行操作人员开展日常点检的计划表。作业卡由点检员制定并且分工,分为日点检作业卡和周点检作业卡2种。
定期点检计划表是下月必须完成的工作,是月计划的汇总。按主机的装置决定点检日。
长期点检计划表又称周期管理表,根据多年的解体点检、循环维修点检和交叉精密点检等内容制定。
1.3.3 业绩管理分析
点检任务的实绩管理,是设备管理业务中掌握设备运行信息,分析、总结业务,研讨改进对策,修正标准、预算计划,推行PDAC循环的重要环节,是管理标准化的反馈部分。它包括实绩内容检查和实绩分析。
1.3.3.1 维修记录的管理共8重:
(1) 日常点检记录,由岗位操作人员填写。
(2) 给脂加油记录,由设备使用者填写。
(3) 定期检查记录,设备劣化与否的记录,由点检员填写,其中包括法定规范内的点检、解体点检和精度点检。一般是在年修、定修计划中进行,在修理中所测定的数据记录就是定期检查的记录。
(4) 维修报告书,这是有关设备维修情况的记录,由维修部门点检作业者填写的所有维修活动记录。
(5) 改进维修记录,对改进项目的维修记录。
(6) MTBF分析记录表,把设备发生的各种维修作业记录在MTBF(设备两次故障之间的平均时间)分析记录表上,该表能使现场人员清楚地看到各设备、各部位所发生的故障频率。
(7) 设备台帐,这是设备一生的记录,从设备购进后,将历次事故和修理的内容记录下来并且保存。
(8) 维修费记录——包括劳务费、材料费、外委协作费。
1.3.3.2 实绩分析
实绩分析分为2级:
(1) 点检组分析
点检组长每周开1次会,分析1周的实绩,点检区的各点检员到会。分析内容包括:故障情况、原因、对策;检修情况,效率,工时利用情况,小组的PM(自主管理)活动情况。
(2) 作业长分析
点检作业长召开实绩分析会每月1次,各点检组长和对口技术人员到会。除了上述内容外,会议内容还有本作业区的维修费用分析。编制月度实绩资料,向维修部门报告。
1.3.4 点检人员的基本要求
因为点检人员是设备的直接管理者,是开展设备点检的关键,所以必须对岗位操作人员,专业点检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目的是使他们了解开展点检的重要意义,改变设备事后维修的习惯;掌握点检管理的实质,熟悉点检业务内容、业务流程、规程规范和实施方法;具有良好的独立完成点检工作的技能。
点检人员的工作内容包括:点检诊断、问题分析、维修计划、维修实施和实绩管理。
点检员是分层次设置的,一般高级点检员占20%,点检员占60%,助理点检员占20%。
1.3.4.1 对岗位点检员的具体要求
(1) 熟悉点检标准,根据点检标制定“周点检作业卡”,并且把点检结果记入此卡。
(2) 熟悉给油脂标准,并根据给油脂标准的分工原则制定“月润滑作业表”,并且把给油情况记入此表。
(3) 熟悉设备结构原理和工艺操作程序,作到正确使用,合理操作设备,具有主人翁责任感和自主管理的工作素质。
(4) 具有维护保养设备,检查设备的基本技能,包括正确紧固螺丝、合理加润滑油、简单调整更换、简单故障排除等。
1.3.4.2 对专职点检员的具体要求
(1) 在专业技术方面:具有预防维修的基础知识,掌握本点检区设备的有关技术图纸、资料,制定点检标准,确定进行倾向自主管理的项目,并且结合精密点检或简易诊断技术的实施,对主要磨损零件进行定量化管理。
(2) 在管理业务方面:在开展点检工作的基础上,编制各种维修计划预算,如维修工程计划、维修备件材料计划、维修费用计划以及点检业务的各种计划,做好原始记录、信息传递、实际数据整理和分析,推行PDCA循环不断提高设备点检定修的管理水平。
(3) 在处理业务关系方面:正确处理和协调点检、生产、检修3方面的业务关系。完成每次检修施工任务的协调事宜,经常指导日常点检工作。
(4) 在工作作风方面: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要求、勤奋工作,点检业务精益求精。敢于负责;要有自信心,树立推行点检制的强烈意识,积极推行全员维修管理,克服困难。要有进取心和创造精神,敢于实践,大胆创新。
1.1.1点检的构思
对于一个不会说话的婴儿,怎样才能保证他的健康呢?根据“预防医学”的观点,只要密切注视婴儿的6点检查护理:
头—— 是否发热?
口—— 喂奶,喂水顺利?
脉搏—— 跳动是否正常?
喉—— 声音、哭、哭声是否正常?
腹部—— 大、小便是否正常?
卫生—— 洗脸,勤换尿布。
这就是定点管理。怎样才能做好这些工作呢?
检查需要规定:
点—— 确定哪些有代表性的“点”?
点检标准—— 好/坏,正常/不正常?
点检方法—— 温度计?手模?
点检周期—— 多长时间?
点检员/人—— 婴儿母亲/保健医生?
这就是5定,采用这种5“定”方法来护理婴儿,就能保证婴儿的健康。把这种婴儿护理的方法,应用到设备管理中去,就是针对设备进行点检的构思。
比如定点检查:
轴瓦是否发热?
给油、给水是否及时?
振动是否异常?
噪音是否超过标准?
是否漏油、漏水]漏气?
环境是否整洁?
以次来确定设备是否运行正常?如设备处于异常状态,找出原因,采取对策,以防止设备故障的发生。
下面是形象类比:
设备—— 婴儿;
设备使用者——婴儿的母亲;
点检员(专职维护人员)——医生;
检修部门——医院。
为了保证设备的性能稳定,防止设备劣化,设备使用者要像母亲对待婴儿一样,爱护自己使用的设备,充分了解设备的构造、功能和性能,常检查,常清扫,勤加油,及时紧固,作好日常维护。一旦出现异常现象,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1.2 点检的定义
设备点检是一种科学的设备管理方法,它是利用人的五官或简单的仪器工具,对设备进行定点、定期的检查,对照标准发现设备的异常现象和隐患,掌握设备故障的初期信息,以便及时采取对策,将故障消灭在萌芽阶段的一种管理方法。
点检制是在设备运行阶段开展的一种以点检为核心的现代维修管理体系,称作设备全员维修(TPM),它强调的是设备的动态管理。
1.1. 3点检与设备传统检查的区别
1.1.3.1传统设备检查的几种形式
(1) 事后检查:事故之后的检查。
(2) 巡回检查:按设备的部位、内容进行的粗略巡视,这种方法实际上是一种不定量的运行管理,对分散布置的设备比较合适。
(3) 计划检查:采用检查修理法时必须作的一种设备检查。
(4) 特殊性检查:这是对特殊性要求的设备进行检查,如继电保护整定和绝缘测定。
(5) 法定检查:国家法规形式规定的检查,它包括性能鉴定和法定试验,如压力容器。
1.1.3.2点检与传统设备检查的区别
点检是一种管理方法,而传统的设备检查仅是一种检查方法,两者在如下几个方面有明显的区别:
(1) 定人
点检作业的核心是专职点检员的点检,它不是巡回检查,而是固定点检区域的人员,做到定区、定人、定设备,不轻易变动,人员一般是2—4人,不超过5人,负责几十台到上百台设备,实行常白班工作制。点检员不同于维护工人、检修工人,也不同于维护技术人员,而是经过特殊训练的专门人员。
(2) 定点
预先设定设备故障点,明确设备的点检部位、项目和内容,使点检员作到有目的、有方向的进行点检。
(3) 定量
在点检的同时,把技术诊断和倾向管理结合起来,进行设备劣化的定量化管理,测定裂化速度,达到预知维修的目的,实现了现代设备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统一。
(4) 定周期
对故障点的部位、项目和内容均有预先设定的周期,并且根据点检员素质的提高和经验积累,进行修改和完善。
(5) 定标准
定标准是衡量或判别点检部位是否正常的依据,也是判别该部位是否劣化的尺度。凡是点检的对象设备豆油规定的判定标准。
(6) 定“点检计划表”
点检计划表又叫作业卡,是点检员开展工作的指南。点检员根据预先编定作业卡,沿着规定的路线去实施作业。
(7) 定记录
点检信息有固定的记录格式,包括作业记录,异常记录,故障记录和倾向记录。
(8) 定“检修业务流程”
点检业务流程规定了对点检作业和点检结果的处理对策,它明确规定处理的程序,急需处理的隐患和不良,由点检员直接通知维修人员立即处理。不需紧急处理的问题则做好记录,纳入计划检修中解决。它简化了设备维修管理的程序,作到应急反映快,计划项目落实。并且对这些实绩进行研究,反馈检查,修正标准,以提高工作效率。
1.1.4 点检管理的特点
设备点检管理完全改变了传统设备检查的业务结构,改变了业务层次和业务流程,是一种不同的基础管理形式。其主要特点如下:
(1) 实行全员管理
TPM是点检工作的基础,是点检制的基本特征。没有生产工人参加的日常点检活动,就不能称之为点检制。
(2) 专职点检员按区域分工进行管理
机械、电气、仪表3个专业,按工作量大小实行区域分工,这是点检制的实体,点检制的核心和点检活动的主题。
(3) 点检员是管理者
点检制的精髓是管理职能中心的下移,把对设备管理的全部职能按区域分工的原则落实到点检员。
(4) 点检是一整套科学的管理工程
点检是按照严密的规程标准体系进行管理的。没有点检的4大标准,就不能科学的进行点检,这是点检的科学依据。
(5) 点检是动态管理
点检制把传统的静态管理方法推进到动态管理方法。因此,点检——定修是一套制度的两个侧面。点检中发现的问题要根据经济性、可能性,通过日修、定修、年修计划加以处理,减小了大、中、小修的盲目性,把问题解决在最佳时期的动态管理中。
因此,只进行点检而不推行定修制,也不是点检活动的完整系统
1.1. 5点检的基本内容
点检5的基本内容可以归纳为12个环节、6个要求。
1.1.5.1点检的12个环节
(1) 定点——首先要确定一台设备有多少个维护点。确定维护点就是科学的分析这台设备,找准可能发生故障和老化的部位,一般包括6个部位:滑动部位;回转部位;传动部位;与原材料接触部位;荷重支撑部位;受介质腐蚀部位。点检人员必须对上述6个部位的维护点有计划的进行检查。
(2) 定标——对每个维护点逐个制定标准。如间隙、温度、压力、流量等。
(3) 定期——确定检查周期。
(4) 定项——确定检查项目,每个点可能检查1项或多项。
(5) 定人——由谁来进行检查,是生产工人?还是检修工人?还是点检员?
(6) 定法——规定检查的方法。是人工观察?工具测量?还是普通仪器?精密仪器?
(7) 检查——检查的环境、步骤要有规定,是在运行中检查?还是在停机时检查?解体是否?
(8) 记录——检查时作好记录,并且按规定格式填写清楚。要填写检查数据以及与标准的差值、判断印象、处理依据,检查者要签名,并且注明检查时间。
(9) 处理——检查时间能处理和调整的要及时进行处理和调整,并且把处理结果记入处理记录,没有能力和条件出来的要及时报告有关人员,安排处理。
(10) 分析——检查记录和处理记录要定期进行系统分析,找出薄弱的维护点,提出改进意见。
(11) 改进——对检查及记录分析暴露出来的问题要进以彻底消除薄弱环节。
(12) 评价——任何一项改进都要进行评价,看其经济效果如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
1.1.5.2点检的6个要求
因为点检员是设备管理的主要把关者,其工作态度、工作作风以及工作规范程度,直接影响设备点检工作的质量。所以提出如下要求:
(1) 点检记录——要逐点记录,通过积累,找出规律。
(2) 定标处理——处理一定要按照标准进行,达不到规定标准的,要标出明显的标记。
(3) 定期分析——点检记录要至少每月分析1次重点设备要每一个定修周期分析1次。每个季度要进行1次检查记录和处理记录的汇总整理,并且存档备查。每年进行1次总结。为定修、改造、修正点检工作量等提供依据。
(4) 定项设计——查出问题的,需要设计改进,规定设计项目,按项进行。
(5) 定人改进——任何一项改进项目,都要定人。以保证改进工作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6) 系统总结——每半年或1年要对点检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和评价,提出书面总结材料和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计划。
1.1. 6点检的种类和分工
1.1.6.1点检的种类
按周和业务范围点检可以分为:日常点检、定期点检和精密点检。三种点检的最显著的区别是:日常点检是在设备运行中由操作人员完成的,而定期点检和精密点检是由专职点检员来完成的。点检种类见下表。
点检种类表
种类 对象 周期 目的 检查内容 点检手段 所需时间 实施部门 执行人
日常点检 所有设备 每日 保证设备每日运正常转,不发生故障 异音、泄露、振动、温度、加油、清扫、调整(开机检查) 五官点检 5~10min 使用部门 操作人员
定期点检 重点设备及PM对象 定期1个月以上 保证设备达到规定的性能 测定设备劣化程度,确定设备性能,调整修理(停机检查) 五官和器具点检 2~3min 维修部门 点检人员
精密点检 不定 不定期 保证设备达到规定的性能和精度 对问题作深入的调查、测定、分析 特殊仪器诊断点检 2~6D 维修部门 专业技术人员
因为点检工作的需要,各类点检员要求携带以下规定工具。
机械点检员:听针、手电筒、点检棒、扳手、螺丝刀。
电气点检员:除了机械点检员的5种外另加电笔、尖嘴钳。
热孔点检员:电笔、万用表、螺丝刀、扳手、手电筒、尖嘴钳。
1.1.6.2点检周期的确定
点检项目的周期确定,由操作、维修两方面根据经验以及设备故障发生的状况等适当调整点检周期和时间。已确定的点检周期还要根据实际记录进行修正。
1.1.6.3点检所需时间的确定
一般根据点检周期、点检项目和设备工作条件确定。
1.2 点检制
设备点检制就是以点检为核心的设备维修管理体制。这种体制,点检人员既负责设备点检,又负责设备管理。点检、操作、检修三者之间,点检处于核心地位。点检人员是设备维修的责任者和管理者。点检人员的任务是:
(1) 对其管区设备负全权责任;
(2) 严格按标准进行点检;
(3) 编制和修订点检计划;
(4) 编制检修计划,作好检修工程管理;
(5) 编制材料计划及维修费用预算要求;以最低费用实现设备预防维修,保证设备正常运转,提高设备利用率。
点检制实行的是“三位一体”制,即:运行人员的日常点检,专业人员的定期点检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精密点检相结合,3个方面的人员对同一设备进行系统的维护、诊断和修理。
点检的“五层防护线”是日常点检、专业定期点检、专业精密点检、技术诊断与倾向管理、精度/性能测试检查相结合,形成保证设备健康运转的防护体系。
点检制的5层防护体系
层次 负责人员 分工 点检人员 点检手段
精度测试检查 设备工人 定期检查 点检员+技术人员 机、电、液、润、水一般知识;精密仪器+理论分析+经验
技术诊断与劣化倾向管理 设备工人 按项进行 点检员 机、电、液、润、水一般知识;仪器+经验
专业精密点检 技术人员 白班按计划 机、电、液、润、水等点检员 各专业各自的专业知识精密仪器+理论分析+经验
专业定期点检 设备工人 白班按计划 钳工、电工(点检员) 机、电、液、润、水一般知识;工具仪器+经验
岗位日常点检 岗位生产工人 3班24h 操作工、值班电工 生产工艺设备结构知识;直感+经验
为便于理解,下面介绍几个术语:
(1) 精度:
精度是影响设备性能和产品质量`的指标。精度点包括间隙、振动值、温升、噪音以及其它有定量标准的数据。每一个精度点的数值都不是一个绝对值,而是一个精度带,如理想值、允许值、警戒值、劣化值和劣化极限。
超过允许值就叫劣化(不能超过警戒值)。精度超过警戒值就必须进行修复.。
精度点的检测是比较复杂的,有些设备是整体精度决定产品质量和设备性能。因此精度检测必须系统、全面地进行,一般1年或半年以上检测1次,作出综合评价,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2) 性能:
性能是对设备所要求的精度、压力、温度、振动、噪音、生产能力和安全性等功能的评价指标。
在进行性能评价时,重点是指直接影响的重点设备和关键部位。要把管理对象缩小到最合理的范围内。
精度检测不能代替性能评价,因为精度检测不包括设备综合生产性能的测定。
1.3 点检活动模型
1.3.1 点检业务流程
1.3.1.1 点检区域的划分
首先,把一个工厂中必须实行点检的生产设备,按生产流程或设备布置划分点检管理区域,对专业性强的设备也可以按专业化分。区域划分原则如下:
(1) 以开展点检作业方便,路线最短,作业中的辅助时间最短为主。
(2) 以3个点检员的工作量为宜,每人每天有2h的实际工作量。
(3) 有利于开展设备管理,计划检修工作量,备件更换工作量要适当。
(4) 有利于维修费用预算和承包,便于维修成本核算。
1.3.1.2 点检路线图
岗位操作人员的日常点检、各个专职点检员都有各自的点检路线图。点检人员根据自己承担的对象设备范围,编制好最短的点检路线图。
1.3.1.3 点检的业务流程
点检业务流程是指点检维修业务进行的程序,它代替了上下、横向之间的业务关系,完全改变了传统管理——行政管理和指挥的模式,按科学的程序PDCA循环来管理。
P:计划——根据标准编制作业表、计划表。
D:实施——检查设定点的状态,结果记录,异常苗头的发现及调整处理。
C:检查——计划表的执行情况,信息传递,研讨,整理分析。
A:反馈——核对计划、标准,以提出修正、修改意见,提高水平和工作效率。这4个环节不断循环称之为PDCA循环。
1.3.2 点检计划模型
点检计划的分类:
(1) 点检作业卡;
(2) 定期点检计划表;
(3) 长期点检计划表。
点检作业卡是运行操作人员开展日常点检的计划表。作业卡由点检员制定并且分工,分为日点检作业卡和周点检作业卡2种。
定期点检计划表是下月必须完成的工作,是月计划的汇总。按主机的装置决定点检日。
长期点检计划表又称周期管理表,根据多年的解体点检、循环维修点检和交叉精密点检等内容制定。
1.3.3 业绩管理分析
点检任务的实绩管理,是设备管理业务中掌握设备运行信息,分析、总结业务,研讨改进对策,修正标准、预算计划,推行PDAC循环的重要环节,是管理标准化的反馈部分。它包括实绩内容检查和实绩分析。
1.3.3.1 维修记录的管理共8重:
(1) 日常点检记录,由岗位操作人员填写。
(2) 给脂加油记录,由设备使用者填写。
(3) 定期检查记录,设备劣化与否的记录,由点检员填写,其中包括法定规范内的点检、解体点检和精度点检。一般是在年修、定修计划中进行,在修理中所测定的数据记录就是定期检查的记录。
(4) 维修报告书,这是有关设备维修情况的记录,由维修部门点检作业者填写的所有维修活动记录。
(5) 改进维修记录,对改进项目的维修记录。
(6) MTBF分析记录表,把设备发生的各种维修作业记录在MTBF(设备两次故障之间的平均时间)分析记录表上,该表能使现场人员清楚地看到各设备、各部位所发生的故障频率。
(7) 设备台帐,这是设备一生的记录,从设备购进后,将历次事故和修理的内容记录下来并且保存。
(8) 维修费记录——包括劳务费、材料费、外委协作费。
1.3.3.2 实绩分析
实绩分析分为2级:
(1) 点检组分析
点检组长每周开1次会,分析1周的实绩,点检区的各点检员到会。分析内容包括:故障情况、原因、对策;检修情况,效率,工时利用情况,小组的PM(自主管理)活动情况。
(2) 作业长分析
点检作业长召开实绩分析会每月1次,各点检组长和对口技术人员到会。除了上述内容外,会议内容还有本作业区的维修费用分析。编制月度实绩资料,向维修部门报告。
1.3.4 点检人员的基本要求
因为点检人员是设备的直接管理者,是开展设备点检的关键,所以必须对岗位操作人员,专业点检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目的是使他们了解开展点检的重要意义,改变设备事后维修的习惯;掌握点检管理的实质,熟悉点检业务内容、业务流程、规程规范和实施方法;具有良好的独立完成点检工作的技能。
点检人员的工作内容包括:点检诊断、问题分析、维修计划、维修实施和实绩管理。
点检员是分层次设置的,一般高级点检员占20%,点检员占60%,助理点检员占20%。
1.3.4.1 对岗位点检员的具体要求
(1) 熟悉点检标准,根据点检标制定“周点检作业卡”,并且把点检结果记入此卡。
(2) 熟悉给油脂标准,并根据给油脂标准的分工原则制定“月润滑作业表”,并且把给油情况记入此表。
(3) 熟悉设备结构原理和工艺操作程序,作到正确使用,合理操作设备,具有主人翁责任感和自主管理的工作素质。
(4) 具有维护保养设备,检查设备的基本技能,包括正确紧固螺丝、合理加润滑油、简单调整更换、简单故障排除等。
1.3.4.2 对专职点检员的具体要求
(1) 在专业技术方面:具有预防维修的基础知识,掌握本点检区设备的有关技术图纸、资料,制定点检标准,确定进行倾向自主管理的项目,并且结合精密点检或简易诊断技术的实施,对主要磨损零件进行定量化管理。
(2) 在管理业务方面:在开展点检工作的基础上,编制各种维修计划预算,如维修工程计划、维修备件材料计划、维修费用计划以及点检业务的各种计划,做好原始记录、信息传递、实际数据整理和分析,推行PDCA循环不断提高设备点检定修的管理水平。
(3) 在处理业务关系方面:正确处理和协调点检、生产、检修3方面的业务关系。完成每次检修施工任务的协调事宜,经常指导日常点检工作。
(4) 在工作作风方面: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要求、勤奋工作,点检业务精益求精。敢于负责;要有自信心,树立推行点检制的强烈意识,积极推行全员维修管理,克服困难。要有进取心和创造精神,敢于实践,大胆创新。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12 个回复
dwl9980 (威望:0)
赞同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