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商业世界的社会资本

商业世界的社会资本

□ 肖知兴

----靠着对社会资本的熟练运用,印度人打破了犹太人在世界钻石业的霸主地位。
----已故社会学大师科尔曼(James Coleman)于1988年在一篇著名论文中提出了社会资本的概念。社会资本是人们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给他们带来的资源。和物质资本以及代表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本相比,社会资本因为源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更不具形,所以更容易被人忽视。但这三种资本对生产性活动的促进作用则是一贯的。

----科尔曼所说的社会资本强调的是一个特定人群或社区中人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由此带来的对违规行为的自动惩罚机制和相互之间的高度信任。他举的一个著名例子是纽约从事钻石交易的犹太人。在进行大宗钻石交易时,钻石商们经常需要将价值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美元的钻石在付款前交给对方,以便他们清点数量、检查品质。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任何手段保证对方不调包、以次充好或以假充真。这个看起来令人惊叹的诚信背后其实有一个很简单的自动惩罚机制:纽约从事钻石交易的犹太人是一个联系非常紧密的群体,他们通过家族、宗教、社交等各种纽带紧紧联系在一起,如果有人因为贪心而调包或私藏钻石,就将失去所有的家族、宗教和社交关系,是自绝于这个群体,也将被整个业界抛弃。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密切关系是民法范畴的私人之间的关系,和中国社会涉及公共权力的走后门、拉关系有本质区别。走后门、拉关系是滥用公权,是腐败,与社会资本的概念风马牛不相及——无论这些权钱交易的各方打着多么漂亮的“讲义气”、“够朋友”、“一诺千金”之类的幌子。那些通过权力交易富裕起来的新富阶层及其代言人把西方的社会资本作为论证其行为合法性甚至先进性的理论靠山,真是大错特错了。

----在面临诚信危机的现代中国,科尔曼所述的社会资本听起来有点像天方夜谭。但事实上,拥有极强宗法观念的传统中国其实不乏这种小圈子内的社会资本,19世纪风行天下的晋商票号就是一个例子,而潮汕人、闽南人在初下南洋阶段彼此的提携也依稀带有这种古风。民国以来,宗法观念逐渐解体,再加上没有严格意义上宗教的普遍约束,中国人的社会普遍缺乏社会资本,甚至有些地方达到人人自危的地步。国内的中国人还多少要点“面子”,海外中国人之间的相互倾轧有时则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让中国人丢脸的人蛇偷渡事件就是一个例子。这里我们重点介绍一个反例,看印度人是怎样依赖他们的社会资本在国际钻石业稳执牛耳的。

----做钻石生意的人没有不知道安特卫普的。这个比利时小城占据了全球钻石原石交易量的90%和钻石交易量的50%,钻石每年给安特卫普带来高达 260亿美元的生意。人们可能不太熟悉的是,安特卫普的钻石业是犹太人建立起来的。从15世纪起,被西班牙和葡萄牙驱逐的犹太人就开始在这个小城聚居起来。东欧对犹太人的驱逐进一步增加了安特卫普的犹太人数量。东欧犹太人广泛使用的一种介于德语和希伯来语之间的意地绪语逐渐成为安特卫普的通用语言。现在,安特卫普共有25座犹太教堂和多所犹太人学校,到处可见留着大胡子、黑衣黑帽、不苟言笑的哈西丁教派犹太人(正统派的犹太教徒)在大街上匆忙穿行。从1904年开始,犹太人在这里建立起第一个钻石交易所,他们以强大的社会资本和严明的行业纪律牢牢控制着安特卫普的钻石业,而犹太人聚集的其他城市,包括纽约和特拉维夫,也成为世界钻石业的中心。

----如今,犹太人在世界钻石业的霸主地位却被印度人打破了。在18世纪之前,印度一直是世界唯一的钻石产地,世界上最早的钻石是公元前9世纪在印度发现的,印度因此一直有钻石交易的传统。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印度人逐渐来到安特卫普。这些人都是耆那教教徒。耆那教是一种古老的印度宗教,教义与佛教相似,主张天命和善恶报应,坚持严格的不杀生和非暴力原则,是圣雄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精神源泉。耆那教教徒有经商传统,他们严格的宗教行为规范带来的社会资本使得他们在与正统派的犹太人竞争时不相上下。

----这些经营钻石业的印度人主要属于梅塔、加瓦里和沙等几大家族,大多来自印度北部的帕兰普省。这个背景带给这些印度人与犹太人竞争的一个重要优势:他们可以利用印度的廉价劳动力在帕兰普省或孟买建立钻石加工厂。犹太人则因为两个原因一直不愿意把原石送到安特卫普以外的地方去加工:一是他们认为钻石切割是一种高级手艺,非常珍视“Cut in Antwerp”(安特卫普切割)的牌子;另外一个是被驱逐的历史给他们带来的不安全感,使他们不愿与自己的贵重物品离得太远。

----20年前,印度人操纵了安特卫普钻石交易额的25%,今天这个数字已经达到 65%。与此同时,犹太人的交易额从70%降到25%。为了和印度人竞争,一些犹太人开始违反哈西丁教规,周六继续营业;同时,为了和印度人在孟买的切割厂竞争,一些犹太人也开始把钻石送到泰国、中国等地加工。

----印度人取代犹太人在世界钻石业的地位对犹太人自然不是什么好消息。中国人讲,“同行是冤家”,何况这些同行是不同文不同种的异族人。但是在安特卫普,让外人印象深刻的是这两个种族之间的互相尊重和和平共处。印度人公司门口摆着为犹太人慈善事业捐赠的箱子,2001年印度人的家乡大地震,犹太人也捐出了很多人道主义援助款。犹太人学会怎样做印式奶茶,印度人的婚礼宴席上也总有一个部分是为犹太人准备的菜肴。不管是印度人还是犹太人,钻石交易成交的标志都是比正式合同更管用的一声Mazel(希伯来语,意为好运),表示价格再也不能变动了。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 ,一位从事了半个世纪钻石交易的犹太人感慨道:

----“我们不在一起打高尔夫球,也从不到对方家里做客,但我们的保险箱里都存放着对方价值数万美元的钻石。30多年来,我们连一张合同都没签过。我希望我的儿子将来的生意伙伴也是这样一个Mensche(好人)”。他特地用意地绪语Mensche来表达“好人”这个意思。

----中国的时髦愤青们一般是瞧不上印度和印度人的。但事实上,印度人在西方主流社会的成就往往不得不令人敬佩。例如,圣雄甘地在西方的地位非常崇高,还有大家都熟悉的泰戈尔、祖宾·梅塔(其姓氏正好是钻石业三大家族中的一个)、麦肯锡公司前全球总裁顾磊杰(Rajat K. Gupta)、核心竞争力一词的作者CK Prahalad 等,在西方都是风光无比的主流人物。即使同为MBA,印度籍学生在西方找工作好像都要比条件相当的中国学生更容易成功。印度人的哲学和宗教和我们这里讲的社会资本之类的传统资源在多大程度上帮了他们的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中国社会作为一个“失信的村庄”,首要任务是通过建立理性的现代信用体系,把正常的交易关系建立和扩大起来。我们讲社会资本,同时也不能忽视对传统社会资本的维护。能够放手去信任一个人,本身就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何况,这种传统的社会资本比现代信用体系更能降低交易成本。
对“好”的回答一定要点个"赞",回答者需要你的鼓励!
已邀请:

0 个回复,游客无法查看回复,更多功能请登录注册

发起人

扫一扫微信订阅<6SQ每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