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HS管理体系推行的心得,与大家共勉
(一)对ROHS的QC080000体系的思考
以一种体系的方法来应对ROHS,WEEE,以及最新的EUP等不断翻新的指令(或者说是技术壁垒)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虽然这种方法还只是被动式的应对,但也是最基本、最主要的应对。这就要求,要尽快从产品的采购、设计、生产、检验各个环节做好相应的调整,以满足相关要求。
提出体系应对方法的是IEC下属的IECQ组织。整个体系标准是严格参照ISO9000体系建设的,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认证公司和咨询机构都指出在做ROHS体系的时候,要以ISO9000体系为基础,并且最好将两个体系整合在一起。(其实很多体系标准中都明确声明了与ISO9000体系结合的建议)
总体来说,ROHS指令其实是很简单的,最后总结为一条,就是4种金属和2种化合物含量必须处于某一限值(即最大浓度值--MCV)之下。在这里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均匀物质(有的叫均质材料),指不能通过机械手段进一步拆分的单一材料,而这里的机械拆分指典型的刨、磨、剪、切、钻等。
要建立一种体系,首先要了解其主要内容和核心精神。那么QC080000的主要精神是什么呢?
QC080000的核心在于实现HSF,而HSF的实现依赖于过程管理。在这里大家明白了,为什么说QC080000是以ISO9000体系标准为蓝本的了:过程方法本身就是ISO9000体系的八大原则之一。
对标准的学习,要结合具体的实践,多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想当年SONY在欧洲被罚款,然后制订了SS00259,并且不断更新,以要求其供应商满足要求。其他的象国外的DELL、理光、三洋等企业,国内象海尔,联想等企业的行为也是可以借鉴的,毕竟现在资讯那么发达了,一些做法很快就会流行的。
(二)体系的策划和建立
要建立真正符合标准的HSF体系(或者ROHS管理体系),必须首先要在思想意识上引起足够的重视。从最初的建立ISO9000体系开始,相信很多企业都建立了不止一个体系。最先做ISO9000体系的企业,是真正希望能通过建立一种规范化的作业流程,实现产品生产的标准化,这种标准化的生产不会因为人员,机械,工序等的变动而影响到产品满足客户要求的程度。但越到后来,工作就越流于形式了,或者是迫于客户要求,或者是跟大流。
但无论如何,要按照QC080000标准建立HSF体系,首先还是要有ISO9001体系为基础。没有建立该体系的,在认证的时候是比较困难的。(赛宝的认证中干脆就说没有建立ISO9001体系的,必须与HSF体系一起建立并同时认证。)
有了ISO9001体系的基础了,我们现在看看还需要做那些工作,即哪些是两个标准所共有的,哪些是QC080000标准中的独特要求,而ISO9001的标准是覆盖不到的。即使两个标准都具有的标准条款,其内容也可能存在差别,这里就要特别注意了。
要推行一个体系,就要先成立一个组织,以负责整个工作。在这里可以任命管理者代表来领导这个小组,并给各个成员分工,以发挥团队的作用,推进工作进展。
文件的写作可以分派到各个部门,但是最后要由一个人定稿,以确定各个文件之间的衔接,保持完整性和风格上的一致。
(三)重点和难点
整个体系中的重点和难点是对供应商的控制。按照国际通行的做法,对材料和供应商实行分级和风险转嫁管理。这对大型企业可能好做一点(其实也不一定,只是大企业对其供应商的影响力较大些,但大型企业一般供应商也很多),而对中小企业可能难得做一些,因为很多的供应商不会积极地配合你。
但是情况是在好转的。这是因为,给顾客和最终用户提供环保安全的产品的观念已经开始深入人心了;很多公司都组织有关人员学习ROHS指令知识和QC080000标准;越来越多的大企业要求供应商推行体系化的管理方法,而这些供应商转而对他们自己的下级供应商提出了相关要求----
(四)认证
通过认证不是目的,认证的目的主要有两个,对外,则是表明企业能满足顾客的相关要求,稳定地提供合格产品,从而获得竞争的优势。对内,则是用于组织内部工作的标准化、程序化,不断改进,实现、保持并改进组织的整体绩效和能力。
因此,不论是出于什么目的,都要进行管理评审和组织内审。这二者缺少一个,都属于严重不合格。
一切工作准备就绪了,开始准备迎接外部审核,这个时候尽量安排好,不要出现忙乱的情形。有些公司故意制造一些混乱,从而打乱审核人员的工作,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审核过程中人员的安排也是很重要的,要有一个对体系和对现场都同样熟悉的人始终陪伴审核人员,其他各审核单位要随时待命,以便在现场审核和文件审核的时候马上就能找得到。
一般情况下,审核中总会发现一些问题,除非是那些特别严重的问题会影响你的证书获取外,一般的不符合项,只要整改完成就算OK了。所以,对于发现了不符合的地方,也不要灰心。因为有些问题可能不是你这个部门的责任,但审核的时候是在你这个部门发现的。针对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目,认证地思考发生问题的根本原因,以及有效的纠正措施、预防措施。整改完成了,就通过认证了。
(五)获证后的改善、提高
获得认证不是目的,持续改进才是我们永远不变的追求。有些公司在认证完成后就松懈了,实际工作完全偏离了有关作业规程和标准的要求。这样的危害我想大家都很清楚。很多企业生产的产品目前无法实现全部检测,只能抽查,而任何科学的抽查都是存在风险的。
改善和提高的关键在于提高有关工作人员的素质,而这依赖于有效的培训。现在很多企业都不愿意花钱搞培训,最终吃亏的只能是自己。因为别人都在进步,而你还在那里原地踏步甚至倒退,怎么能不落后呢?
以一种体系的方法来应对ROHS,WEEE,以及最新的EUP等不断翻新的指令(或者说是技术壁垒)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虽然这种方法还只是被动式的应对,但也是最基本、最主要的应对。这就要求,要尽快从产品的采购、设计、生产、检验各个环节做好相应的调整,以满足相关要求。
提出体系应对方法的是IEC下属的IECQ组织。整个体系标准是严格参照ISO9000体系建设的,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认证公司和咨询机构都指出在做ROHS体系的时候,要以ISO9000体系为基础,并且最好将两个体系整合在一起。(其实很多体系标准中都明确声明了与ISO9000体系结合的建议)
总体来说,ROHS指令其实是很简单的,最后总结为一条,就是4种金属和2种化合物含量必须处于某一限值(即最大浓度值--MCV)之下。在这里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均匀物质(有的叫均质材料),指不能通过机械手段进一步拆分的单一材料,而这里的机械拆分指典型的刨、磨、剪、切、钻等。
要建立一种体系,首先要了解其主要内容和核心精神。那么QC080000的主要精神是什么呢?
QC080000的核心在于实现HSF,而HSF的实现依赖于过程管理。在这里大家明白了,为什么说QC080000是以ISO9000体系标准为蓝本的了:过程方法本身就是ISO9000体系的八大原则之一。
对标准的学习,要结合具体的实践,多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想当年SONY在欧洲被罚款,然后制订了SS00259,并且不断更新,以要求其供应商满足要求。其他的象国外的DELL、理光、三洋等企业,国内象海尔,联想等企业的行为也是可以借鉴的,毕竟现在资讯那么发达了,一些做法很快就会流行的。
(二)体系的策划和建立
要建立真正符合标准的HSF体系(或者ROHS管理体系),必须首先要在思想意识上引起足够的重视。从最初的建立ISO9000体系开始,相信很多企业都建立了不止一个体系。最先做ISO9000体系的企业,是真正希望能通过建立一种规范化的作业流程,实现产品生产的标准化,这种标准化的生产不会因为人员,机械,工序等的变动而影响到产品满足客户要求的程度。但越到后来,工作就越流于形式了,或者是迫于客户要求,或者是跟大流。
但无论如何,要按照QC080000标准建立HSF体系,首先还是要有ISO9001体系为基础。没有建立该体系的,在认证的时候是比较困难的。(赛宝的认证中干脆就说没有建立ISO9001体系的,必须与HSF体系一起建立并同时认证。)
有了ISO9001体系的基础了,我们现在看看还需要做那些工作,即哪些是两个标准所共有的,哪些是QC080000标准中的独特要求,而ISO9001的标准是覆盖不到的。即使两个标准都具有的标准条款,其内容也可能存在差别,这里就要特别注意了。
要推行一个体系,就要先成立一个组织,以负责整个工作。在这里可以任命管理者代表来领导这个小组,并给各个成员分工,以发挥团队的作用,推进工作进展。
文件的写作可以分派到各个部门,但是最后要由一个人定稿,以确定各个文件之间的衔接,保持完整性和风格上的一致。
(三)重点和难点
整个体系中的重点和难点是对供应商的控制。按照国际通行的做法,对材料和供应商实行分级和风险转嫁管理。这对大型企业可能好做一点(其实也不一定,只是大企业对其供应商的影响力较大些,但大型企业一般供应商也很多),而对中小企业可能难得做一些,因为很多的供应商不会积极地配合你。
但是情况是在好转的。这是因为,给顾客和最终用户提供环保安全的产品的观念已经开始深入人心了;很多公司都组织有关人员学习ROHS指令知识和QC080000标准;越来越多的大企业要求供应商推行体系化的管理方法,而这些供应商转而对他们自己的下级供应商提出了相关要求----
(四)认证
通过认证不是目的,认证的目的主要有两个,对外,则是表明企业能满足顾客的相关要求,稳定地提供合格产品,从而获得竞争的优势。对内,则是用于组织内部工作的标准化、程序化,不断改进,实现、保持并改进组织的整体绩效和能力。
因此,不论是出于什么目的,都要进行管理评审和组织内审。这二者缺少一个,都属于严重不合格。
一切工作准备就绪了,开始准备迎接外部审核,这个时候尽量安排好,不要出现忙乱的情形。有些公司故意制造一些混乱,从而打乱审核人员的工作,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审核过程中人员的安排也是很重要的,要有一个对体系和对现场都同样熟悉的人始终陪伴审核人员,其他各审核单位要随时待命,以便在现场审核和文件审核的时候马上就能找得到。
一般情况下,审核中总会发现一些问题,除非是那些特别严重的问题会影响你的证书获取外,一般的不符合项,只要整改完成就算OK了。所以,对于发现了不符合的地方,也不要灰心。因为有些问题可能不是你这个部门的责任,但审核的时候是在你这个部门发现的。针对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目,认证地思考发生问题的根本原因,以及有效的纠正措施、预防措施。整改完成了,就通过认证了。
(五)获证后的改善、提高
获得认证不是目的,持续改进才是我们永远不变的追求。有些公司在认证完成后就松懈了,实际工作完全偏离了有关作业规程和标准的要求。这样的危害我想大家都很清楚。很多企业生产的产品目前无法实现全部检测,只能抽查,而任何科学的抽查都是存在风险的。
改善和提高的关键在于提高有关工作人员的素质,而这依赖于有效的培训。现在很多企业都不愿意花钱搞培训,最终吃亏的只能是自己。因为别人都在进步,而你还在那里原地踏步甚至倒退,怎么能不落后呢?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7 个回复
langer91 (威望:0)
赞同来自:
本人目前正在搞这些东东,我认为供应商分级比较容易,目前我的思路是按注册资本和体系情况(生产型供应商)、或按注册资本和渠道证明情况(经销商)来划分风险等级;但对于材料的等级划分却感到比较茫然,是按品牌?按材质?还是别的...?哪位大侠能给点思路(现存的更好^_^)?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