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品质圈里的浮夸风
大凡经历过毛泽东时代的人都会记得当时的浮夸风,因我本身没有经历过,但经父辈的提及和一些反映那个年代的小说,大概的知道一些事实:当时中国土地上的稻田亩产是100公斤, 可是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口号的影响下,有一些人头脑开始发热,然后就向上虚报产量,报到了120公斤,于是乎,这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因产量提升,被评为先进,受到了表扬.其它人当然知道亩产不太可能达到120公斤,一些正直的人就会提出,说"某某做假". 可是上面听了这话就大不高兴了,批评说"你自己没人家有本事,就说人家做假". 被批评的人于是纳闷了:做假还能得表扬?之后又想通了:做假确实能得表扬.于是乎他又向上报:我亩产140公斤.结果亩产140公斤又给评为先进,得到表扬.于是乎这个亩产量是一路攀升,甚至到了亩产400公斤!! 这时中央就乐了,农民的亩产从解放初的100公斤到现在的400公斤,翻了4倍,那可是丰衣足食呀。可结果是农民因为上报的产量增加了,上交的公粮也就增加,可是实际的亩产量并没有增加,结果底下的农民闹起的饥荒。(因仅凭印象而谈,以上的具体数据为编造,但能反映一个浮夸的事实。)
以前听起父辈们讲到这个故事时总是觉得不可思议,想不通当时的人怎么会那么的无知,竟然全国人民都在上演这么荒堂的闹剧。可是谁知长大了,却发现在这个充满现代思想,科技,舆论充分发达的现代,竟也有这么一个异曲同工的闹剧。不过,上一次的主角农民,他们学乖了,这一次的主角没他们的份,而这一次的主角却是那些在一座座现代工厂中,坐在办公室的高级白领/主管们。
今天是一个凡事讲究量化的时代,凡事都要把它变成一个可量化的指标,然后本着“持续改善”的思想,一天前进一步,这个量化的指标的设定值也会越来越好。于是乎,在这个社会化大生产的年代,很多高明的学者就发明了Cpk, DPPM, Sigma之类的指标, 导入了玄乎的统计学,然后国外的一些上游公司声称他们达到了6 Sigma的标准,百万分之3.4的不良率,这种成功给他们带来了众的的荣誉和经济效应,于是乎6Sigma在各个大公司间马上流行起来,因为公司的品保部门总得做些成绩吧,成绩是什么?就是6 Sigma. 上游公司流行不久后,这股风马上席卷到下游公司,为什么? 6 Sigma的公司,他的供应商不可能是1Sigma吧。于是各种指标马上铺天盖地而来. 比如说我有三家相同的供应商,哪一家的Cpk值大,Sigma level高,我就给哪一家定单。当然,勇者为王,敢于突破数字极限的供应商们就可以拿到大把定单,那些无法突破的供应商们却无米下锅。当然到最后大家都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数字神话:Cpk突破1.33, 越过1.5, 直奔2.0. Sigma从2做到了6.
在此,我并不否定Cpk, DPPM, Sigma这些非常科学的指标,也不否定”持续改善“的真理般思想,只是这些科学指标和完美思想在特定的时期,特定的环境下竟成了这股浮夸风的载体,在这些科学指标和真理般思维的掩护之下,这股风是愈刮愈列。也成了各级品保部门向外,向上级展示工作成绩的工具。
我们要知道,不是玩玩数字游戏就可以把CPK从1.0提高到2.0的,如果一个产品在设计的时候给的规格相对于当时的制程能力就是CPK1.0, 试问如果没有生产技术上出现质的飞跃性的突破,如何实现CPK2.0? 更何况现在很多的设计者们为了避免自己的设计风险,甚至给出了CPK 0.5的设计规格。然后他们的品质部门就拿着这些规格去要求制造单位或是供应商去创造CPK2.0的神话。
在这里我不得不指出一部分品质从业者正是这股浮夸风的主谋,他们为了让自己不失业,为了让自己有所为,为了让自己的业绩更出色而主导了这股浮夸风。
品质界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和逻辑都是非常科学,也是非常先进的,值得大力提倡和推广。但不要脱离实事求是的原则。
我希望品质圈这些数字神话能尽快的回归现实,否则也会被我们的后代耻笑我们的愚昧和无知!!!
以前听起父辈们讲到这个故事时总是觉得不可思议,想不通当时的人怎么会那么的无知,竟然全国人民都在上演这么荒堂的闹剧。可是谁知长大了,却发现在这个充满现代思想,科技,舆论充分发达的现代,竟也有这么一个异曲同工的闹剧。不过,上一次的主角农民,他们学乖了,这一次的主角没他们的份,而这一次的主角却是那些在一座座现代工厂中,坐在办公室的高级白领/主管们。
今天是一个凡事讲究量化的时代,凡事都要把它变成一个可量化的指标,然后本着“持续改善”的思想,一天前进一步,这个量化的指标的设定值也会越来越好。于是乎,在这个社会化大生产的年代,很多高明的学者就发明了Cpk, DPPM, Sigma之类的指标, 导入了玄乎的统计学,然后国外的一些上游公司声称他们达到了6 Sigma的标准,百万分之3.4的不良率,这种成功给他们带来了众的的荣誉和经济效应,于是乎6Sigma在各个大公司间马上流行起来,因为公司的品保部门总得做些成绩吧,成绩是什么?就是6 Sigma. 上游公司流行不久后,这股风马上席卷到下游公司,为什么? 6 Sigma的公司,他的供应商不可能是1Sigma吧。于是各种指标马上铺天盖地而来. 比如说我有三家相同的供应商,哪一家的Cpk值大,Sigma level高,我就给哪一家定单。当然,勇者为王,敢于突破数字极限的供应商们就可以拿到大把定单,那些无法突破的供应商们却无米下锅。当然到最后大家都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数字神话:Cpk突破1.33, 越过1.5, 直奔2.0. Sigma从2做到了6.
在此,我并不否定Cpk, DPPM, Sigma这些非常科学的指标,也不否定”持续改善“的真理般思想,只是这些科学指标和完美思想在特定的时期,特定的环境下竟成了这股浮夸风的载体,在这些科学指标和真理般思维的掩护之下,这股风是愈刮愈列。也成了各级品保部门向外,向上级展示工作成绩的工具。
我们要知道,不是玩玩数字游戏就可以把CPK从1.0提高到2.0的,如果一个产品在设计的时候给的规格相对于当时的制程能力就是CPK1.0, 试问如果没有生产技术上出现质的飞跃性的突破,如何实现CPK2.0? 更何况现在很多的设计者们为了避免自己的设计风险,甚至给出了CPK 0.5的设计规格。然后他们的品质部门就拿着这些规格去要求制造单位或是供应商去创造CPK2.0的神话。
在这里我不得不指出一部分品质从业者正是这股浮夸风的主谋,他们为了让自己不失业,为了让自己有所为,为了让自己的业绩更出色而主导了这股浮夸风。
品质界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和逻辑都是非常科学,也是非常先进的,值得大力提倡和推广。但不要脱离实事求是的原则。
我希望品质圈这些数字神话能尽快的回归现实,否则也会被我们的后代耻笑我们的愚昧和无知!!!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13 个回复
liuhao11 (威望:3) (江苏 苏州) 在校学生 员工
赞同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