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谁之过

虽然我们付出了很多,可质量始终不见好转!
虽然我们苦苦追求,可还不知道路在何方!


以下是探讨有关质量管理方面的一篇小说,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不胜感觉。

一 大家都在搞质量

北京,2006年夏天的某一天,星期一。
像每个周一一样,今天早上的交通仍然堵的一塌糊涂。东三环的双井附近,各种车辆已经排成了足有一公里多的长龙。
陈旭坐在出租车里,心情也非常焦急。他习惯性地从手提包里拿出手机,看了看,已经是7点半多了。“可千万别迟到呀!”他默默地在心里念叨。作为一个咨询顾问,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客户那里,或者培训教室里。在北京的时候,他每天早上7:00准时从家里出来,赶到大北窑附近的华英咨询公司上班。今天,由于8:30有一个重要的研讨会要在公司附近的鸿运大酒楼举行,为了保险起见,他特意早出来10分钟。眼看着就要快到了,可就是开不起来。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他的心情也越来越着急了。
新天新地,在八点二十五分的时候,他终于赶到了鸿运大酒店的大堂外。匆匆地下车、缴费,连发票也没有来得及要,就急急忙忙赶到位于二层的一间会议室中。
由于心情着急,再加上在这闷热的夏天,他西服革履,难免满头大汗。他走到会议室外,拿出手绢擦了擦头上和脸上的汗珠,镇定了一下情绪,才走到会议室中。
进去一看,会议室一切都已按照他的吩咐安排就绪。
由于今天是研讨会,不是培训,因此,他特意叫酒店安排了一个圆桌,除了十位来参会的嘉宾外,连他和他的助手,共十二位。
他走到写有他名字的卓牌旁,他的助手安敏帮他把椅子往外拉了啦。
“陈老师好!”没等他坐下,安敏问道。
“早上好!”礼貌性地回答后,他及时转入正题。“怎么样,都安排好了吗?”他问到。
“安排好了,可以开始了!”
“那好吧!”
“各位,大家早上好!首先,请允许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华英公司的首席质量咨询师,陈旭老师。大家欢迎!”安敏小姐用清脆的、略带老北京味的口音,首先来了个开场白。
“陈老师好!”十位学员不约而同地齐声说道。
“陈老师!”不知怎的,陈旭听到这些略显苍老的声音中,喊出这三个字,他好像觉得有些异样的感觉。以前,在企业里,大家叫他陈总。后来,到达华英咨询公司后,大家就叫他陈老师了。平日里,这三个子从大家嘴里叫出来,他也没有感到什么。可今天,从这十位在企业里可以说都是响当当的人员嘴里说出这三个字,他说不上来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硕士毕业后,他先在一家国营厂做过工艺、设计,后来跳槽到一家民营公司做生产管理、质量检验,然后,就一头扎进质量管理中,从企业的质量副经理、质量经理,再到质量总监助理、质量总监,之后兼任企业副总裁。再后来,虽然又换了两家合资企业,但一直都在做质量管理,再也没有回过头。之后,2000年,受华英咨询公司老总之邀,以合伙人的身份,作了华英咨询公司的首席咨询师。
要说传道、授业,他这几年可没有少做。在企业里,经他手培养出来的质量经理,已经不下十几个,有几个甚至现在都当上了品质总监。在咨询公司的这几年中,他以质量管理、ISO9000、6西格玛咨询和培训为主,他的学生更是遍布大江南北。
但要谈到解惑,他却感到有一丝的心酸。
解惑,何谓解惑,就是解答别人的疑惑。
但从他在企业做质量管理,再到做质量咨询,他却时时感到他没有尽到这个职责。为什么那么多企业质量管理还没有走上良性循环?为什么有的企业虽然实施了六西格玛管理法,但一些基本的流程还是漏洞百出?为什么有的企业,在研发过程中,连最起码的验证和确认都没有?为什么有的企业产品虽然上市了,但却由于不符合顾客的需求,从而导致大量积压?为什么有的企业,每年的内部返工、返修以及外部不良成本居高不下?…….等等,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他,因此,他也就不敢妄称“解惑”了。同时,这也是促使他组织这次研讨会的真正原因。
根据多年的企业实践和咨询、培训工作经验,他深深感到,他的这些问题,也可能就是那些企业质量管理者的问题。他把这个想法向总经理汇报后,得到了总经理的大力支持。但总经理担心的一条就是:在自己都没有把这些问题全部搞明白以前,能主持好这个研讨会吗?
说实话,对这一点,他也不是十分有把握,但他相信自己。既然有这个想法,在这个研讨会上,何不想苏格拉底那样,和大家边讨论,边解惑呢?如果真能如此,达到预定的效果,也不妨开创了一种新的咨询模式。
说干就干。
在方案确定下来之后,就配合销售部门作了一个招生简章。然后,由销售部门通过网络、电话、邮件等一凡立体式轰炸,效果大大出乎意料。原定10人的名额,且五天的研讨会价格不菲,但还是有30多人报名参加。
之后,对每位报名的学员,经过电话确认当前的职位,才筛选出目前这十位相对来说在企业质量职位较高的学员,并对本次不能来参加的学员,解释再三,才勉强推掉。
所以,今天来的这十位,在单位可都不是吃素的,在质量管理界也都是有名的。而自己对这几天要讨论的议题,又没有十足的把握,如何才能够控制好局面,达到预想的效果呢?
管他呢,既来之,则安之。与其蹑手蹑脚,倒不如主动出击,这也是他几年咨询工作的一大心得。
“大家好!我叫陈旭。”他站起来说道。“在接下来的五天时间里,我和小安将与大家一起度过,来共同探讨一下企业质量管理的问题。说实话,我……”。他刚想谦虚一下,但话到嘴边,又收了回去。如果说自己都没有把握,那大家会怎么想呢?说不定本次研讨会的效果将大打折扣。在这炎热的夏天里,大家之所以能够花上不菲的费用,把企业里的很多事情搁在一边,来到北京参加这个研讨会,一方面是冲着华英公司,另一方面,也是冲着他陈旭来的。就凭这一点,也不能让大家失望而归。
意识到这一点,他马上改口道:“我非常高兴大家能来到这里,一起探讨质量管理这个既通俗、又高深的问题。首先,请各位先介绍一下自己吧!”
这是他讲课时惯用的破冰的方法。通过学员的自我介绍,一方面,可以互相认识一下,另一方面,也可以大概了解一下学员的单位及本人的概况。
等了十多秒,没有人回答。
他只好点名:“既然没人带头,那就从我左边这位开始吧!”
“好吧,我带个头。”一边说,一边站起来:“我叫高英豪,来自辽宁大丰公司。我们公司主要生产电控柜,我在公司主管质量工作,兼管理者代表。”
“好,俺是东北人呀!”待高英豪说完后,陈旭用东北话调侃道。
他一说完,大家都笑出了声。
“我叫雷鸣,来自陕西的高歌公司。我们公司主要生产大型机床设备,我是公司的质量部长,兼管理者代表。今天能来到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质量管理的一些问题,感到非常荣幸。谢谢大家!”说完后,他超四周点了一下头,坐下了。

………..(待续)
对“好”的回答一定要点个"赞",回答者需要你的鼓励!
已邀请:

julie77 (威望:0) (湖北 武汉)

赞同来自:

很有兴趣看下去呢,楼主请继续。
在质量这个职业里,能够走多远做多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17 个回复,游客无法查看回复,更多功能请登录注册

发起人

扫一扫微信订阅<6SQ每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