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6Sigma不能运用在服务业?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题目叫做“呼叫中心不相信6西格玛”,号称还是呼叫中心业内的一个专家……
看了以后觉得很气愤,因为作者明显对6sigma的本质和作用不清楚,认识停留在“流程改进”的层面上,却大发厥词误人子弟,实在觉得丢脸。

本想写一篇文章反驳他,不过我自己对6sigma的认识也还很肤浅,所以请各位达人一起讨论一下,到底这个作者错在哪里。

---------------------------------------------------------------------------
  呼叫中心业务流程有两种基本的类型:

  工作(及其信息)如何从一道工序流向另一道工序(或者在同一道工序之内从一个人流向另一个人),我们称之“Workflow(工作流)”;

  在一道工序之内,个人如何执行他们的工作,我们称之“Work process(工作流程)”。

  在呼叫中心的环境下,业务流程的类型主要是“Workflow”。但在流水作业的制造业环境下,“Work process”则是主要的类型。再也清楚不过了:这两种工作现场环境是很不一样的。

  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要把原本用于制造业的一种流程改进方法,用到呼叫中心的环境之下呢?须知呼叫中心是一种变动的环境(Variable environment)呀!

  6西格玛的粉丝们可能会说“呼叫中心的流程也是流程”(此话不假),而且“6西格玛也是具有灵活性的”(把6西格玛的核心要素都抛开之后也可以这么说)。那我们就来深究一下,为什么属于变动环境的呼叫中心业务流程模式,与制造业的流程模式是完全不一样的。
!(http://cio.ciw.com.cn/UploadFi ... 55.gif)

  浏览一下这个表格之后,你还认为原本用于制造业的一种流程改进方法,也能够适用于属于变动环境的呼叫中心吗?

  那么,我们为什么对6西格玛这样情有独钟呢?是因为GE前CEO杰克•韦尔奇的大力倡导吗?我们看不是的。我们认为这是由于客户这个维度在多数组织是不存在的。管理团队关注的是产品、内部流程和股东利益。结果,所有活动的最优化都由成本控制所主导。这种对成本的过分关注,当应用于具体的职能单元时,导致了对流程中各个步骤的运营效率过分痴迷。我们忙于给自己增加价值,忘记了还有给客户增加价值这回事,不是吗!

  说句公道话,6西格玛本身并没有什么过错。然而,在太多的情况下,6西格玛被用来作为驯服员工的有力工具,这也许是它恶名在外的另一个原因吧。把6西格玛作为一根大棒来使用的愚蠢之处在于,面向客户的人们被一幅枷锁紧紧地套住,因而无从去提升客户满意、客户忠诚和客户长期价值——毫无疑问,这对股东利益和客户都没有什么好处。

  然而以客户为中心需要组织改变其从事业务的方法,而高层管理应当引领这种变革。拥抱6西格玛作为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通常只使得它变成了一副安慰剂,给予管理层以免于进行以客户为中心的变革的借口。这是管理层的问题——6西格玛无罪!

  现在,我们再一次提出这个问题:为什么要把6西格玛搬到属于变动环境的呼叫中心来呢?不妨揣测一下,可能的答案有以下两种。首先,我们搬出亚伯拉罕•马斯洛的不朽名句:“当你拥有的唯一工具是锤子时,每一个问题看起来都像是钉子。”当6西格玛是你的唯一工具,尤其是你已经是一个绿带甚至黑带时,你不这样思维是有些难度的——使用任何其他的工具都将把你带到与别人相同的起点上。其次,还有这样一种情形:“我们就说我们在做6西格玛吧,这样听起来不错——虽然我们真正在做的不过是一般的业务流程分析而已。”
对“好”的回答一定要点个"赞",回答者需要你的鼓励!
已邀请:

shichunxiao (威望:0)

赞同来自:

其实有些工具,我认为是没有必要用的,有时候很明显的错误,非要拿个工具来测测,分析一下前后的改进多少。比如:我已经知道这个工序有问题了,就不要先进行测量,然后分析,之后再改进,最后再预防。我们可以直接跳过测量,因为错误已经很明显了,我总觉得我们太把数字当一回事了,忘记问题是越早解决越好!

服务业也是需要6sigma的,6sigma中的定义和iso9000中的规定又很多相似之处,从这一点说,绝对偏激是错误的。任何领域都有其独特性,问题是唯一的,使用的工具和方法却是各有特色的,侧重点不同。柏拉图在分析客户投诉方面,我想作用是很明显的,我们应该看到6sigma中在服务业中能用到的工具!

7 个回复,游客无法查看回复,更多功能请登录注册

发起人

扫一扫微信订阅<6SQ每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