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斩除不良品

斩除不良品,原本就是管理工作的一部分,经历的越多,经验越能得到积累;管理能力越能得到提升。
不良品是指:不能满足品质规定的产品。
不良品是万严之首。管理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与不良品作斗争的历史,只要有生产活动存在,就有不良品的存在。不良品是测试管理人员合不合格的最好“考题”之一,谁也躲不开。但是,面对同样一种不良,却有四种不同的态度:
1. 自我放弃型。
这种人一旦遇上不良品,第一句话就是“算了吧!做不到!不可能!”对不良品惟恐避之而不及,对不良品的解决方法想都不想,一把将不良品推开老远。
其实质是自信不足,害怕不良品,怕承担风险、责任。让这种人去处理不良品,只会越处理越多,小则办坏一件事,大则拖垮一个部门。
2. 归咎他责型。
这种人姓“赖”,什么事都敢推开,所有的不良品全都不关自己的事,推脱理由多得让人难以置信。要么是自己从来没学过;要么是前辈没教好;要么同事“坑”了自己……总能找出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其实质是能力不足,不愿承担自己的责任。让这种人解决不良品,不良品还没动一根“毛”,内部责任追究的“战火”早已熊熊燃起,结果只会导致各部门内战不休,分散了团体的力量,事情越办越乱。
3. 孤芳自赏型。
这种人满足于维持现有的品质水平,只要不是大的不良,一点都不着急,不愿改善现状,总以为“神仙也不过如此”。
其实质是故步自封,不求上进,让这种人解决不良品,慢性、数量少的不良品,永远都解决不了。
4. 开拓解决型。
这种人从不拒绝任何不良品的挑战,一旦发生不良品,不等不靠,想方设法解决不良,看到现有成绩也看到不足,从不停止改善的脚步,也只有这种人才真正掌握对付不良品的实战能力。
开拓进取的态度是作为优秀的管理人员必备的条件之一。
实战时注意事项:
1.确认不良品发生的现象和程度。
绝不可将来自下面的报告,原封不动地转手向上“倒卖”,让上一级管理人员来替你确认,要自己动手、动眼、动脑,到现场搞清楚以下项目:
①是什么样的不良?有什么现象?
②发生率多少?在哪发生的?在哪些机种上发生?
③什么时间发生的?
2.联络相关部门,制定紧急对策
突发性的不良,能够自己处理的立即处理,处理不了的,要懂得借助其他部门的力量来解决。换言之,要懂得叫“救命”,叫得越大声、追得越急,得到的帮助也就越多。不要厌恶跑腿求人,这本来也是工作的一部分。许多远离现场的部分,很难体会得到现场的苦衷,你不猛追他们,就别指望能获得帮助。
同一种不良现象,原因却可以多样的,有的可以借助以往的经验,一眼看穿,有的要依靠解析手段来找出原因,解析时,一般要遵循以下步骤:
第一步:再现不良现象。
尽可能从多方面观察不良现象,如有数据则记录下来。
第二步:调查原因。
①模拟法。使用相同组合的生产要素,确认能否导致同一不良现象。
②配对法。将生产要素按一定的条件进行组合,确认哪种组合出现相同不良。
③排除法。将生产要素逐个进行替换,当替换到不良消失时,多半是该生产要素引发的不良。
④对比法。将良品与不良品进行比较,找出其中差别之处,这种差别很可能就是造成不良的原因。
以上这些方法只不过是将导致不良的生产要素找出,为对策铺垫了基础,但这还不够 ,还要给予反证才行,尤其在理论计算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①尽可能使用高精度的测试仪器测取数据。
②审图、读取数据时不偏不倚,不人为地改动数据。
③运算公式、方程式时,再三确认有无代入错误。
当不良原因查明之后,便要进行对策,不良对策不是简单地下一道加工、选别、修理的指示,而是要制定整体的挽救方法、日程、担当者。
①以材料为线索,展开对策:
A. 单品材料怎么处理?
B. 半成品怎么处理?
C. 成品怎么处理?
D. 已销售到市场的怎么处理?
以上项目,数量有多少?什么时候开始处理?谁来负责担当?在哪处理?等等都要确定下来。
②以时间为线索进行对策。
A. 新设定的4M要素什么时候开始实施?
B. 不良品什么时候处理完毕?
C. 良品什么时候能出货?
以上项目,数量有多少?什么时候开始处理?谁来负责担当?在哪处理?等等都要确定下来。
③以作业方法为线索,展开对策。
A. 工序内用什么新的作业方法?
B. QC增添什么新的检查方法?
C. QA更改什么规格?
以上项目,数量有多少?什么时候开始处理?谁来负责担当?在哪处理?所有这些都要确定下来。
当发生大量不良品时,甚至要考虑暂停生产,优先处理不良品。如果不良品的处理费用,远远超过重新制造一台新品的话,那不妨考虑将不良品废弃处理还更好些。
不良品的识别管理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项目,一不小心就会产生二次不良,请参阅《识别做不好,东西真难找》一章。
3.确认对策效果,防止二次再发。
防止二次再发与不良品对策同等重要。不要以为对策后就万事大吉,天下太平。有的不良品仅靠一次对策还不能绝迹,如果你不再跟进的话,下次再发,挨老板骂的可能只有你一个人了!
现场中大大小小的不良品有许多,是不是所有的不良品都要立即进行对策呢?不是的,只要先抓住占不良率80%的头几位就不错了,而其他小的不良品,可任其“自生自灭”。
总之,在一定意义上说,管理能力就是在解决不良品的过程中得以提升的,管理能力的高低与否,其判定标准之一,就在于不良品是否再出现。
对“好”的回答一定要点个"赞",回答者需要你的鼓励!
已邀请:

苦行僧l (威望:5) (上海 浦东新区) 汽车制造相关 员工

赞同来自:

说的比较全面,顶了。

11 个回复,游客无法查看回复,更多功能请登录注册

发起人

扫一扫微信订阅<6SQ每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