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六西格码的一些争论的看法-欧立威
一、对出现争论的初步感受
最近其实很早开始就有一些对于六西格码的争论,若是在2000年时,我们那时求都求不来,因为碰见的人十有八九听都没听说过。2003年刚到6SQ上来,那时最难受的是没有人跟你讨论六西格码,后来中质协搞了一个黑带考试,当时我就很不愿意赞同这样的形式,担心有一天因为这样功利性的考试导致六西格码会被各种趋利性的组织及个人所扭曲,所误导,最后面目全非,也因此有了当时表述激烈的《质量文化在中国的妓院化-六西格码》一文。几年下来,果然各种各样“懂得”六西格码的人们都接踵而至,有奉若神术的,有嗤之以鼻的,有质疑的,有不置可否的。抛开这些不同的观点正确与否不说,首先2003年几乎大家没几个人关心和接触过的东西,转眼四年不到就冒出这么多“精通”六西格码的专家和大师们,而且个个都一下子有了自己“精辟”见解,不能不让人怀疑这些争论者们的出现所具有的合理性。
二、争论者本身的资历
老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自己亲口尝尝”。我在和很多争论者参与争论时,一方面欣喜地发现确实现在有了很多真正深入此道的高手,他们的很多精辟的见解,让你很容易受到很多启发,同时你也会很服气地看得出来他们确实是经过深入实践的高手;然而另一方面我又很沮丧地感到更多其实对六西格码认识很粗浅或者刚练了几天就觉得天下无敌的“高手”也在大量涌现,这方面的高手一般会引导人们对六西格码的认识陷入某些单一的领域。
三、争论的不同倾向性
大概总结一下,不一定准确,权做一种倾向性的描述吧。
1.六西格码数学主义-特点是把六西格码引入到数学领域去讨论,讨论到作为一种管理的六西格码陷入某种数学上推论和推导的境地上。
2.六西格码工具主义-特点是整天盯住六西格码所常用的一些工具翻来覆去,容易让人误解六西格码就是一堆分散的统计或质量工具,甚至令人发指到整天研究讨论题的地步。
3.六西格码教旨主义-特点是站在大一统的思维框架下,把思考六西格码存在的事实上升到理论高度,从管理学的分类、定义、特征等角度展开“悟道”式的研究。
作为我本人来说,我很高兴看到这么多人热衷于讨论六西格码。然而我常常会担心另一方面的问题-这样的争论会不会把人们本来对六西格码的认识引向更为相背的方向或者极端了呢?
四、我对六西格码的看法
1.六西格码不可能“神乎其神”。我更愿意把六西格码看作一种管理模式,只愿相信它只能在需要的领域里发挥作用。
2.六西格码是管理学的一种分支。任何知识,其本身是没有对错的,只有适用和不适用。人类历史上很多的经典思想都可以在现代不同时期不同领域发挥作用。比如孙子兵法,比如圣经,再比如论语。
3.六西格码的作用在于人的应用。宋朝宰相赵普可以用半部《论语》治天下,而酸腐儒生也可能连一碗粥都换不来。
4.六西格码有工具箱但不是工具箱。作为一种管理模式,六西格码很好地解决了过去很多管理学缺乏可操作性或系统性的缺点,发展并融合了很多领域的工具用以强化实际问题的解决。但是我们不能因此陷入到研究工具本身的误区。同样是一套厨具,高手可以用来制作珍馐美食,庸才却只能作出粗茶淡饭,说明除了工具以外关键在于如何应用工具的方法学的问题。
5.六西格码有其系统框架。很多人诟病六西格码的繁琐和费时,其实这很正常,因为他们的问题是把本来作为长期构建的六西格码管理当成短期的救火式方法了。而且很多企业因为对六西格码的误解,根本无视或者无知六西格码管理的系统框架,出现很多“买椟还珠”式的快餐式吸收。出现了问题,反过来又骂六西格码的娘。
6.六西格码的目的在于不断完善。追求完美是所有管理学的目的,六西格码也不能免俗,区别在于各种管理学分支各有各的体系和模式。
7.六西格码较全面地综合了以往管理方法的很多优势(个人观点):
-既有战略性又有实现战略的具体路径
-从最急迫的问题开始解决然后逐渐完善企业体系
-注重资源和收益的匹配性
-管理系统层次结合,不搞一根筋式
-以领导力作为核心推动力,而且各级领导都尽可以利用其作用
-融合性强,不排斥其他管理方法的应用
-具有管理思想,也提供具体的实现模式
-具有自我完善性,不断发展从实践中吸取新的东西
总之,近十年的经验让我觉得,六西格码管理确实是吸收了很多以往管理学的很多优点。比如TQM的思想,质量工具,QCC的组织模式,项目管理的方法,领导力开发和利用,平衡计分卡的战略展开,统计思维管理的数学性,激励理论的有效应用,流程管理的分析方法,财务成本投资回报管理的评估工具,精益管理的时间研究,TRIZ的创造性解决,等等,几乎我们都可以从六西格码管理的内容和模式中看到这些精华的引用和有机组合。
我虽然无意夸大六西格码的存在意义,我也不否认六西格码的一些缺点,但是我相信真正的高手是有能力扬长避短地活用,六西格码如此,其他管理也如此,只要用的好,都可以创造奇迹。
我想强烈反对的是,不要陷入无谓的溯源式的争论不休,就好像一个人已经长大了还要去追溯其最初产生于那一个精子的无聊行为,或者站在正面或方面讨论六西格码管理存在的合理性。套用黑格尔的话说,存在就是合理的。既然六西格码已经存在,已经摆在我们现在中国企业管理者的面前,不要再花时间质疑或试图证明它了,因为最好的证明就是不遗余力的发挥其作用,为我们的未来解决更多问题。
我只想跟大家建立一个共识就是:任何方法只要用的好,都是可以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你会不会用,用的对不对,是不是需要。
不要把热情用在诋毁或神话某一种方法上,把激情放在利用上是明智之举。
最近其实很早开始就有一些对于六西格码的争论,若是在2000年时,我们那时求都求不来,因为碰见的人十有八九听都没听说过。2003年刚到6SQ上来,那时最难受的是没有人跟你讨论六西格码,后来中质协搞了一个黑带考试,当时我就很不愿意赞同这样的形式,担心有一天因为这样功利性的考试导致六西格码会被各种趋利性的组织及个人所扭曲,所误导,最后面目全非,也因此有了当时表述激烈的《质量文化在中国的妓院化-六西格码》一文。几年下来,果然各种各样“懂得”六西格码的人们都接踵而至,有奉若神术的,有嗤之以鼻的,有质疑的,有不置可否的。抛开这些不同的观点正确与否不说,首先2003年几乎大家没几个人关心和接触过的东西,转眼四年不到就冒出这么多“精通”六西格码的专家和大师们,而且个个都一下子有了自己“精辟”见解,不能不让人怀疑这些争论者们的出现所具有的合理性。
二、争论者本身的资历
老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自己亲口尝尝”。我在和很多争论者参与争论时,一方面欣喜地发现确实现在有了很多真正深入此道的高手,他们的很多精辟的见解,让你很容易受到很多启发,同时你也会很服气地看得出来他们确实是经过深入实践的高手;然而另一方面我又很沮丧地感到更多其实对六西格码认识很粗浅或者刚练了几天就觉得天下无敌的“高手”也在大量涌现,这方面的高手一般会引导人们对六西格码的认识陷入某些单一的领域。
三、争论的不同倾向性
大概总结一下,不一定准确,权做一种倾向性的描述吧。
1.六西格码数学主义-特点是把六西格码引入到数学领域去讨论,讨论到作为一种管理的六西格码陷入某种数学上推论和推导的境地上。
2.六西格码工具主义-特点是整天盯住六西格码所常用的一些工具翻来覆去,容易让人误解六西格码就是一堆分散的统计或质量工具,甚至令人发指到整天研究讨论题的地步。
3.六西格码教旨主义-特点是站在大一统的思维框架下,把思考六西格码存在的事实上升到理论高度,从管理学的分类、定义、特征等角度展开“悟道”式的研究。
作为我本人来说,我很高兴看到这么多人热衷于讨论六西格码。然而我常常会担心另一方面的问题-这样的争论会不会把人们本来对六西格码的认识引向更为相背的方向或者极端了呢?
四、我对六西格码的看法
1.六西格码不可能“神乎其神”。我更愿意把六西格码看作一种管理模式,只愿相信它只能在需要的领域里发挥作用。
2.六西格码是管理学的一种分支。任何知识,其本身是没有对错的,只有适用和不适用。人类历史上很多的经典思想都可以在现代不同时期不同领域发挥作用。比如孙子兵法,比如圣经,再比如论语。
3.六西格码的作用在于人的应用。宋朝宰相赵普可以用半部《论语》治天下,而酸腐儒生也可能连一碗粥都换不来。
4.六西格码有工具箱但不是工具箱。作为一种管理模式,六西格码很好地解决了过去很多管理学缺乏可操作性或系统性的缺点,发展并融合了很多领域的工具用以强化实际问题的解决。但是我们不能因此陷入到研究工具本身的误区。同样是一套厨具,高手可以用来制作珍馐美食,庸才却只能作出粗茶淡饭,说明除了工具以外关键在于如何应用工具的方法学的问题。
5.六西格码有其系统框架。很多人诟病六西格码的繁琐和费时,其实这很正常,因为他们的问题是把本来作为长期构建的六西格码管理当成短期的救火式方法了。而且很多企业因为对六西格码的误解,根本无视或者无知六西格码管理的系统框架,出现很多“买椟还珠”式的快餐式吸收。出现了问题,反过来又骂六西格码的娘。
6.六西格码的目的在于不断完善。追求完美是所有管理学的目的,六西格码也不能免俗,区别在于各种管理学分支各有各的体系和模式。
7.六西格码较全面地综合了以往管理方法的很多优势(个人观点):
-既有战略性又有实现战略的具体路径
- 重视改善过程中人的开发
-从最急迫的问题开始解决然后逐渐完善企业体系
-注重资源和收益的匹配性
-管理系统层次结合,不搞一根筋式
-以领导力作为核心推动力,而且各级领导都尽可以利用其作用
-融合性强,不排斥其他管理方法的应用
-具有管理思想,也提供具体的实现模式
-具有自我完善性,不断发展从实践中吸取新的东西
总之,近十年的经验让我觉得,六西格码管理确实是吸收了很多以往管理学的很多优点。比如TQM的思想,质量工具,QCC的组织模式,项目管理的方法,领导力开发和利用,平衡计分卡的战略展开,统计思维管理的数学性,激励理论的有效应用,流程管理的分析方法,财务成本投资回报管理的评估工具,精益管理的时间研究,TRIZ的创造性解决,等等,几乎我们都可以从六西格码管理的内容和模式中看到这些精华的引用和有机组合。
我虽然无意夸大六西格码的存在意义,我也不否认六西格码的一些缺点,但是我相信真正的高手是有能力扬长避短地活用,六西格码如此,其他管理也如此,只要用的好,都可以创造奇迹。
我想强烈反对的是,不要陷入无谓的溯源式的争论不休,就好像一个人已经长大了还要去追溯其最初产生于那一个精子的无聊行为,或者站在正面或方面讨论六西格码管理存在的合理性。套用黑格尔的话说,存在就是合理的。既然六西格码已经存在,已经摆在我们现在中国企业管理者的面前,不要再花时间质疑或试图证明它了,因为最好的证明就是不遗余力的发挥其作用,为我们的未来解决更多问题。
我只想跟大家建立一个共识就是:任何方法只要用的好,都是可以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你会不会用,用的对不对,是不是需要。
不要把热情用在诋毁或神话某一种方法上,把激情放在利用上是明智之举。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67 个回复
victor2018 (威望:11) (湖北 武汉) 汽车制造相关 经理
赞同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