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符合项报告的几点疑问
为迎接外审,我们公司开展了第一次的内审.
由于顾问公司老师的引导,在审核过程中确实也发现了不少问题.但是老师有些提出的不符合点是ISO里面没有硬性规定的:比如生产没有自检的记录,所以在发不符合项报告的时候,生产部不接受也拒绝采取纠正措施.
在核实纠正措施结果的时候,又会发现新的同一类型的不符合点,这时能够关闭不符合项报告吗?
不符合项报告一定要附上纠正/改善的证据吗?那像生产部员工测量频率与作业指导书的规定不一致,这种不符合项应用怎样的证据去支持改善?
由于顾问公司老师的引导,在审核过程中确实也发现了不少问题.但是老师有些提出的不符合点是ISO里面没有硬性规定的:比如生产没有自检的记录,所以在发不符合项报告的时候,生产部不接受也拒绝采取纠正措施.
在核实纠正措施结果的时候,又会发现新的同一类型的不符合点,这时能够关闭不符合项报告吗?
不符合项报告一定要附上纠正/改善的证据吗?那像生产部员工测量频率与作业指导书的规定不一致,这种不符合项应用怎样的证据去支持改善?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5 个回复
beiquan (威望:11) (福建 厦门) 电子制造 员工
赞同来自:
在制定纠正措施计划的时候,就要尽量争取其全面性,经确认的确可行再去做。如果这个环节不注意,只关注其结果,就类似于是“事后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