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在中国动真格了
据中国质量报报道:10月18日,山东省乐陵市质监局执法人员在该市城区南关一民房内查处了一劣质糕点窝点,现场查封糕点40箱。在检查中执法人员发现,该窝点腐败的食品随意乱放,地上满是臭水,原料缸内飞虫一层,包装纸、包装箱扔在过道上,被臭水浸湿的包装箱在门外晾晒。本来应该是满屋生香的加工厂内竟夹杂着一股恶臭气味。据当事人介绍,该窝点自今年仲秋开始销售,到现在已经生产了1个月的时间。由于窝点设在民房内,一直没有被发现。该窝点生产的糕点价格便宜,一箱7.5公斤仅卖30元,大量批发还可以折价,成了小商贩秘密的市场。据介绍,小商贩们批发后主要销路是农村的一些小商店。在帮扶的同时,他们也加强了监管与治理,对5家生产加工条件达不到要求而又拒绝整改、劝退不成功的小作坊,则吊销证照、坚决取缔。随着这类报道的不断出现,中国政府对质量安全工作也引起了重视.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9月27日在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现场会上强调,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基础在基层,成果体现在基层,整治任务完成靠基层。必须把整治行动的重心进一步下移,深入发动,真正把专项整治行动落实到基层,确保取得实效,以出色的成绩向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吴仪说,8月23日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之后,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国务院确定的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立即部署,迅速行动,开局良好。当前的主要问题是进展不平衡。有的地方基层还没动起来。要通过总结前一阶段工作,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统一思想,狠抓落实。吴仪强调,这次专项整治的关键,是建立工业品和食品两个全过程监管链条,建立质量追溯和责任追究体系,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产品质量监管网络,核心是可追溯。实现从源头抓质量,必须做到任何产品质量问题都能追到源头,查出是哪个企业生产的,问题出在哪个环节。 吴仪对下一阶段专项整治工作提出6条要求:(一)各级领导要进一步重视起来。要把专项整治作为当前的紧迫任务来抓,深入基层,指挥靠前,一个环节一个环节部署,一项一项抓落实,一个一个地方去督查。(二)把基层进一步发动起来。不仅要把基层单位和干部发动起来,还要把群众发动起来,形成人人关心质量安全、人人维护质量安全的良好氛围。(三)紧紧抓住12个100%的整治目标。在各种生产经营单位中,要把生产基地、加工企业等进行规模生产和经营的单位作为重点;在小作坊、小摊点、小商店、小餐馆中,要把小作坊、小餐馆作为重点;在制度建设上,要把全面建立索证索票和台账制度作为重点。(四)进一步加大督促检查力度。重点督查领导是否深入基层,行动是否迅速,部门之间是否协调配合,问题是否得到解决,案件是否及时查处。对以身试法的一定要予以严惩,以儆效尤,用法治的威严引导和约束企业自觉遵章守法。(五)及时总结经验,着手建立长效机制。要通过专项整治,带动企业尤其是食品加工业的结构调整,带动标准化建设,带动现代物流发展,把连锁经营、统一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向农村延伸。要抓紧建设反应灵敏的监管网络。要把专项整治中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和好经验,及时上升为政策规定。(六)进一步营造良好舆论氛围。26日下午,吴仪实地检查了上海、浙江部分市县食品生产小企业、小作坊、小商店、小餐馆。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现场会会议代表分10个组对浙江70多个点进行了现场检查。中共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省长吕祖善,国务院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李长江、孙政才、周伯华、项兆伦、邵明立等,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分管负责人和卫生、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负责人出席了会议。各市、县 (区)政府要切实履行对本行政区域内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负总责的责任,加强对专项整治行动的组织领导,主要负责人要亲自过问。各监管部门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实行严格的行政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要形成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地区联动的综合打击态势和强大的打击合力。对假冒伪劣严重的重点地区,各部门要集中时间、集中力量,联手进行地毯式查处;对跨地区的制假售假案件,要及时报上级部门组织协查。新闻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配合专项行动,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假冒伪劣人人喊打的良好社会氛围。对在这次专项整治中工作不力、配合不当、消极应付、失职渎职的领导干部和有关责任人,要依法依纪予以查处。
下面提出几个问题跟各位质量人讨论:
一、你认为提高产品质量的条件有哪些?请各位荐言。如:
1、提高重要行业(如危险化学品行业、食品行业)的准入条件,杜绝小小企业、小作坊非达标生产;
2、提高办理生产许可证的条件,如必须规定有百分之多少的质量、安全、工艺工程师的数量,设备硬件\机构健全\明确质量安全责任制.
二、怎样杜绝违法生产?如:杜绝
1. 第一现象:无牌无照经营
2. 第二现象:冒用他人商标
三、制程质量控制差的原因?如:
3. 第一现象:滥用生产原料
4. 第二现象:粗制滥造
5. 第三现象:质量让位于产量、成本
下面提出几个问题跟各位质量人讨论:
一、你认为提高产品质量的条件有哪些?请各位荐言。如:
1、提高重要行业(如危险化学品行业、食品行业)的准入条件,杜绝小小企业、小作坊非达标生产;
2、提高办理生产许可证的条件,如必须规定有百分之多少的质量、安全、工艺工程师的数量,设备硬件\机构健全\明确质量安全责任制.
二、怎样杜绝违法生产?如:杜绝
1. 第一现象:无牌无照经营
2. 第二现象:冒用他人商标
三、制程质量控制差的原因?如:
3. 第一现象:滥用生产原料
4. 第二现象:粗制滥造
5. 第三现象:质量让位于产量、成本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17 个回复
qingxinhua (威望:0) (浙江 温州) 汽车制造相关 工程师 - 质量工程师
赞同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