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钱是怎样赚到得(11)

品格与性格有所不同,性格是与生俱来的,品格取决于后天修养。人的性格不容易改变得了。相同性格的人,或许更易于相处;不同性格的人,也可能带来互补性。所以,一般说来,性格并没有好坏对错之分。
品格则是经过生活历炼,在社会群体相聚的时候,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关于品格,我赋予它一个中性的含义,大概就是指一个人的行为操行、生活态度、精神面貌、思想境界和价值观念等等。某个人的待人处事方式,动机取向,主要地就是由他的品格所决定。有什么样的品格,就有什么样的行为选择,由此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曾经有报导,记者采访监狱里面的一个死囚,问他为什么要做伤天害理的事,他说自己是为民除害。看来,要同别人合作的话,首先得搞清楚,对方想的是否同你一样,矛盾常常来自两个人之间的看法相佐。
一位颇世故的上司曾这样教导我:“与人相处,尤其是彼此有利害关系,甚至要涉及到将来的话,与其考虑他的性格,不如了解他的品格来得实际。如果你同某个人合作,或者追随他,将来有什么结果,很大程度上要受他的品格所左右。有时候,事情成功了,可能反而是你悲剧的开始。俗语也有道:能够共患难,未必能够同享受!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带着眼睛认清来人,恐怕是你争取成功之前必修的一门功课!”
生活在社会群体里面,有一个受人欢迎的品格,常常能为你带来机会和条件。因为,别人相信,你的品格对他们有利,甚至带来好处。所以,他们更愿意让你成功,从而给予你支持。相反,有的人不容易获得别人的信和帮助,往往就是因为在品格上被人所厌恶,因而受孤立和拒绝,这显然要增加他们成功的难度,尽管他们有相当出色的能力和水平。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类似的经验和教训,几乎每天都在我们的身边公演。如果我们非要找到一种解释,就不能不归究于人的品格这个原因。
事实上,不是那么了解某个人的历史,人们也只能凭着他现有品格来观察和认定,他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怎样去对待他。现实生活中,人们愿意把机会、重任和权力,赋予品格适宜的人,在商业角度来看,其实也就涉及所谓诚信问题。之所以这样做,既是出于对拥有好品格的人加以褒奖和鼓励,更重要的是,把机会给予这样的人,可以为自己带来利益和安全感,至少也是规避风险一种有效、也是常用的方式。
这是一种先入为主的感观作怪,人们总是凭现在的印象来判断将来:过去是好人的,将来多半也是好人;做过坏事的人,以后一定还会做。这种判断尽管不那么准确,却是我们较常采用、也是简单易行的预测办法。
只要你细心留意周围的人和事,不难发现类似的事例。有这样一种人,不是他们的能力有多强、水平有多高,也不是他们从前有什么特别的业绩或者功劳,更加不是他们聪明过人,偏偏就是被人委以重任。尽管在这个职位上也没见他们有什么出色的建树,却就是巍然不倒,甚至继续升迁!
你可能要归究于他们的上司任人为亲,或者出于偏见。一旦轮到你有需要选择用人的时候,可能也会做出同样的举动,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不能不认为这是人的品格在作怪。对于一个你不了解的人,怎会轻易信任和重用呢?
真正能够成为伯乐的人并不多,我们未必有眼光识别千里马,与其担心用选一只狼,不如稳妥用一头驴。这也是不少企业老板惯用的手法。在聘用高层管理人员的时候,为避免风险起见,他们多半不愿意挑选可能令自己日后带来麻烦的人,虽然他可能是一位很有潜质的人才,将来的成就,未必会给自己带来多少好处,重要的是不要受其拖累!即使一些当人事经理的人,好像也有这种心态。我自己就不只一次亲眼见过,当然,不一定有代表性。
这恐怕也是人之常情!在利害悠关,或者重要的责任面前,你往往不是从事情的诸多利益当中取其重,反而是它的众多弊端之间选其轻,弃重利而择轻弊,这是深思熟虑者的明智之举。
与其委托一个能力出众,但城府很深、底细不明的人,不如托付一个能力普通,却值得信赖的人。虽然,不一定指望他能够带来多么惊人的成绩,却是有效防范危机的一项措施,相较之下,收益风险比反而更高。在我看来,这也是家族式企业普遍存在的另一个原因。
品格在经营领域的作用,在商业关系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经营者们的大部分社会关系,特别是那些与企业生存、发展休戚相关的业务关系、客户关系,这种关系的维系,常常就是建立在相互之间的品格接受这个基础上,例如信用程度。它所占的份量,有时比利益更加重大,因为,利益固然重要,但安全性似乎更重要,宁愿少一点利益,多一分保险系数。
即使在企业招聘、选拔人才的时候,品格往往也占有有相当大的取舍份量。越是重要的职位,对品格的要求、考察就越受关注。重大的责任和权力,不会轻易交给品格不良或者历史不明的人,那怕你有再大的本事。如果有机会,你可以询问曾经帮助过你的人,当年为什么给你机会或者支持你,他们多半会说是因为看中你的这个人。但愿,现在的你不至于令他们失望!
对“好”的回答一定要点个"赞",回答者需要你的鼓励!
已邀请:

飞龙在天 (威望:2) - 质量就是生命

赞同来自:

与其担心用选一只狼,不如稳妥用一头驴。


一针见血。

1 个回复,游客无法查看回复,更多功能请登录注册

发起人

natalie
natalie

生于70年代 自由工作 主要为优秀人才提供讲课机会,为企业提供知识资源。

扫一扫微信订阅<6SQ每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