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k与Ppk
Cpk(过程能力指数)与Ppk(过程性能指数)
我们过去经常接触的是过程能力指数Cpk,对QS9000中提出的初始能力指数Ppk(也称过程性能指数)这个概念还比较模糊,有必要作认真地探讨。过程能力(Process Capability):定义为一个稳定过程的固有变差的总范围,以6 来表述,它反映的是过程的固有能力。
要了解过程能力指数Cpk和过程性能指数Ppk的差异,首先应了解过程能力和过程性能的概念:
(1) 过程处于统计稳定状态;
(2) 过程的各测量值服从正态分布;
(3) 测量变差相对较小;
(4) 仅由于普通原因产生的过程变差,可以通过 /d,来估算。
过程性能指数(Process Performance):定义为是一个过程的总变差的总范围,以
6 来表述,它反映的是当前过程的状态。其基本特征是:
(1) 可以随时反映实时过程的性能;
(2) 当前的过程状态不一定很清晰;
(3) 过程变差包括了普通和特殊两种原因所造成的变差原因,可用样本标准偏差S来估算。
也由此可知过程能力指数Cpk和过程性能指数Ppk的区别:
过程能力指数Cpk(Capability of precision)被定义为公差宽度除以过程能力。它是指工序中人、机、料、法、环、测(5M1E)诸因素均处于规定的条件下,操作呈稳定状态时所具有的质量水平,即过程处于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只有在已经判定过程处于稳态以后才可以通过计算得到。采样时间跨度较长,代表一段时期过程控制水平。在实际过程指数给出的是过程固有能力,过程的标准偏差可以用统计数据和采样数据的平均极差R值来估算: d2取决于子组容量n。购见表:
n 2 3 4 5 6 7 8 9 10
d2 1.128 1.693 2.059 2.326 2.534 2.704 2.847 2.970 3.078
Cpk的计算公式为:(USL:公差上限值,LSL:公差下限值)
Cpk = MIN
Cpk的计算结果用于周期性过程能力检查,一般情况正点过程被接受的评判标准为Cpk≥1.33。
而过程性能指数Ppk(Performance of Precision)被定义为公差宽度除以过程性能的估计,实际过程中常用直方图法进行天空。采样时间是在过程研究和试验的初期或某一时间段,根据较为集中的数据,随时反映实时过程的性能。它反映的是过程总变差(固有变差+特殊变差),用样本统计量来衡量标准差:
(n为样本数)Ppk的计算公式为:
Ppk = MIN
Ppk的计算结果用于对实时过程性能研究及初始过程能力的评估,一般情况下过程被接受的评判标准为Ppk≥1.67。
如果将过程性能指数志过程能力指数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得到当前过程能力所处的状态,进而对过程进行调整。
如Ppk<Cpk,说明当前的过程能力低于过程固有的能力,过程中存在异常因素,应马上寻找原因,加以消除;如果Ppk>Cpk(之前的研究结果),说明当前的过程能力已高于过程的固有能力,应努力保持当前的过程性能。
我们用一个实例来说明:采集一组数据,计算结果如下:
=0.5013, =0.0041, = =0.0018,计算得到的标准偏差 =0.019
规格宽度(公差要求)=0.016。Cpk = min(Cpu,Cpl)=min(1.2612,1.7569)=1.2612(真正能做到的程度)。Ppk =1.1411(实际真正做到的程度)说明我们还可以做更好。
对于计数型的数据,由于没有具体的数值,过程性能指数Ppk、过程能力指数Cpk只能根据通过统计产品有合格水平做近似的估算。统计的时间段在生产过程的初期为Ppk值,统计的时间段若在稳定生产后,则为Cpk值。以工序不合格品率为1/1000计算为例,说明估算过程:
① 不合格品率=1/1000=0.001
② 除以2得出高于或低于规范以外的部分:0.001 / 2=0.0005
③ 使用“标准正态分布表”,查到尾值为0.0005所Z值为3。3
④ Z值替代计算Ppk值(Cpk值)=Z/3=1.1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过程能力指数Cpk和过程性能指数Ppk在实际使用中,因其环境(过程变差的情况)\时间(如过程研究初期/过程稳定以后)、目的(长期监控/即时分析)等不同,会采用不同的过程评价方法。
或许人们对上述概念会有不同的看法,或在理解上还有些模糊,这一点其实并不奇怪,包括QS9000五大技术手册之一的《统计过程控制》(SPC)手册中也说明,“要统一这些概念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并不是其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要学会运用统计方法和对过程进行分析评估。在实际过程研究中,我们往往在过程(工艺)设计和开发初期,因对过程状态等性能指数的研究(如《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APQP)中要求的“初始过程能力研究计划”)。所以,如果我们把过程性能指数Ppk称为“初始过程能力指数”,可能会更容易让人接受和理解。
上述内容,总结归纳如表:
统计含义 研究方法 用途 被接受的标准
Cpk 过程固有变差;用平均极差进行估算 =
控制图 周期性的过程评价 ≥1.33
Ppk 过程总变差:样本标准偏差
直方图 实时过程性能研究和初始过程能力评估 ≥1.67
我们过去经常接触的是过程能力指数Cpk,对QS9000中提出的初始能力指数Ppk(也称过程性能指数)这个概念还比较模糊,有必要作认真地探讨。过程能力(Process Capability):定义为一个稳定过程的固有变差的总范围,以6 来表述,它反映的是过程的固有能力。
要了解过程能力指数Cpk和过程性能指数Ppk的差异,首先应了解过程能力和过程性能的概念:
(1) 过程处于统计稳定状态;
(2) 过程的各测量值服从正态分布;
(3) 测量变差相对较小;
(4) 仅由于普通原因产生的过程变差,可以通过 /d,来估算。
过程性能指数(Process Performance):定义为是一个过程的总变差的总范围,以
6 来表述,它反映的是当前过程的状态。其基本特征是:
(1) 可以随时反映实时过程的性能;
(2) 当前的过程状态不一定很清晰;
(3) 过程变差包括了普通和特殊两种原因所造成的变差原因,可用样本标准偏差S来估算。
也由此可知过程能力指数Cpk和过程性能指数Ppk的区别:
过程能力指数Cpk(Capability of precision)被定义为公差宽度除以过程能力。它是指工序中人、机、料、法、环、测(5M1E)诸因素均处于规定的条件下,操作呈稳定状态时所具有的质量水平,即过程处于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只有在已经判定过程处于稳态以后才可以通过计算得到。采样时间跨度较长,代表一段时期过程控制水平。在实际过程指数给出的是过程固有能力,过程的标准偏差可以用统计数据和采样数据的平均极差R值来估算: d2取决于子组容量n。购见表:
n 2 3 4 5 6 7 8 9 10
d2 1.128 1.693 2.059 2.326 2.534 2.704 2.847 2.970 3.078
Cpk的计算公式为:(USL:公差上限值,LSL:公差下限值)
Cpk = MIN
Cpk的计算结果用于周期性过程能力检查,一般情况正点过程被接受的评判标准为Cpk≥1.33。
而过程性能指数Ppk(Performance of Precision)被定义为公差宽度除以过程性能的估计,实际过程中常用直方图法进行天空。采样时间是在过程研究和试验的初期或某一时间段,根据较为集中的数据,随时反映实时过程的性能。它反映的是过程总变差(固有变差+特殊变差),用样本统计量来衡量标准差:
(n为样本数)Ppk的计算公式为:
Ppk = MIN
Ppk的计算结果用于对实时过程性能研究及初始过程能力的评估,一般情况下过程被接受的评判标准为Ppk≥1.67。
如果将过程性能指数志过程能力指数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得到当前过程能力所处的状态,进而对过程进行调整。
如Ppk<Cpk,说明当前的过程能力低于过程固有的能力,过程中存在异常因素,应马上寻找原因,加以消除;如果Ppk>Cpk(之前的研究结果),说明当前的过程能力已高于过程的固有能力,应努力保持当前的过程性能。
我们用一个实例来说明:采集一组数据,计算结果如下:
=0.5013, =0.0041, = =0.0018,计算得到的标准偏差 =0.019
规格宽度(公差要求)=0.016。Cpk = min(Cpu,Cpl)=min(1.2612,1.7569)=1.2612(真正能做到的程度)。Ppk =1.1411(实际真正做到的程度)说明我们还可以做更好。
对于计数型的数据,由于没有具体的数值,过程性能指数Ppk、过程能力指数Cpk只能根据通过统计产品有合格水平做近似的估算。统计的时间段在生产过程的初期为Ppk值,统计的时间段若在稳定生产后,则为Cpk值。以工序不合格品率为1/1000计算为例,说明估算过程:
① 不合格品率=1/1000=0.001
② 除以2得出高于或低于规范以外的部分:0.001 / 2=0.0005
③ 使用“标准正态分布表”,查到尾值为0.0005所Z值为3。3
④ Z值替代计算Ppk值(Cpk值)=Z/3=1.1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过程能力指数Cpk和过程性能指数Ppk在实际使用中,因其环境(过程变差的情况)\时间(如过程研究初期/过程稳定以后)、目的(长期监控/即时分析)等不同,会采用不同的过程评价方法。
或许人们对上述概念会有不同的看法,或在理解上还有些模糊,这一点其实并不奇怪,包括QS9000五大技术手册之一的《统计过程控制》(SPC)手册中也说明,“要统一这些概念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并不是其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要学会运用统计方法和对过程进行分析评估。在实际过程研究中,我们往往在过程(工艺)设计和开发初期,因对过程状态等性能指数的研究(如《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APQP)中要求的“初始过程能力研究计划”)。所以,如果我们把过程性能指数Ppk称为“初始过程能力指数”,可能会更容易让人接受和理解。
上述内容,总结归纳如表:
统计含义 研究方法 用途 被接受的标准
Cpk 过程固有变差;用平均极差进行估算 =
控制图 周期性的过程评价 ≥1.33
Ppk 过程总变差:样本标准偏差
直方图 实时过程性能研究和初始过程能力评估 ≥1.67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11 个回复
zsp0911 (威望:4) (浙江 宁波) 家电或电器 经理
赞同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