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实际运用
ISO9000:2000的八项质量原则:
1,以顾客为中心Customer focus;
2,领导作用Leadership;
3,全员参与Involvement of people;
4,过程方法Process Approach;
5,系统化管理System approach to management;
6,持续改进Continual Improvement;
7,以事实为决策依据Factual approach decision making;
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Mutually beneficial supplier relationships;
但这些都是很概括的东西,有没有非常通俗的东西进行解释,如果能有具体的案例更好啦:)
1,以顾客为中心Customer focus;
2,领导作用Leadership;
3,全员参与Involvement of people;
4,过程方法Process Approach;
5,系统化管理System approach to management;
6,持续改进Continual Improvement;
7,以事实为决策依据Factual approach decision making;
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Mutually beneficial supplier relationships;
但这些都是很概括的东西,有没有非常通俗的东西进行解释,如果能有具体的案例更好啦:)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3 个回复
qqww1234 (威望:0) (上海 嘉定) 在校学生 员工
赞同来自: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顾客是组织存在的基础,如果组织失去了顾客,就无法生存下去,所以组织应把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放在第一位。将其转化成组织的质量要求,采取措施使其实现;同时还应测量顾客的满意程度,处理好与顾客的关系,加强与顾客的沟通,通过采取改进措施,以使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由于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是不断变化的,也是因人因地而异的,因此需要进行市场调查,分析市场变化,以此来满足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并争取超越顾客的期望,以创造竞争优势。
2.领导作用
“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
领导的作用即最高管理者具有决策和领导一个组织的关键作用。为了全体员工实现组织的目标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最高管理者应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体现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以及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应时刻关注组织经营的国内外环境,制定组织的发展战略,规划组织的蓝图。质量方针应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并与组织的宗旨相一致。最高管理者应将质量方针、目标传达落实到组织的各职能部门和相关层次,让全体员工理解和执行。
为了实施质量方针和目标,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身体力行,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提供充分的资源,识别影响质量的所有过程,并管理这些过程,使顾客和相关方满意。
为了使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保持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最高管理者应亲自主持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评审,并确定持续改进和实现质量方针、目标的各项措施。
3.全员参与
“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
全体员工是每个组织的根本,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组织的成功不仅取决于正确的领导,还有赖于全体人员的积极参与。所以应赋予各部门、各岗位人员应有的职责和权限,为全体员工制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激励他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通过教育和培训,增长他们的才干和能力,发挥员工的革新和创新精神;共享知识和经验,积极寻求增长知识和经验的机遇,为员工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这样才会给组织带来最大的收益。
组织应用“全员参与”原则主要目标是:
A、发挥自己的特长,定准自己的位置。
B、正确地行使职权,及时协调解决各种问题。
C、对每一个人的目标进行考核评估。
D、努力学习,提高素质,总结经验。
E、分工明确,资源共享,为组织创造更好的形象。
4.过程方法
“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任何使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即认为是过程。组织为了有效地运作,必须识别并管理许多相互关联的过程。系统地识别并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之为“过程方法”。
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或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时,应识别和确定所需要的过程,确定可预测的结果,识别并测量过程的输入和输出,识别过程与组织职能之间的接口和联系,明确规定管理过程的职责和权限,识别过程的内部和外部顾客,在设计过程时还应考虑过程的步骤、活动、流程、控制措施、投入资源、培训、方法、信息、材料和其他资源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资源,缩短周期,以较低的成本实现预期的结果。
5、管理的系统方法
将相关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识别、理解过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按某种方式或规律将这些过程有效地组合成一个系统,管理这一系统,使之能协调运行。那么管理组织如何使系统协调运行?应注意四点:
A、建立一个系统的结构以最有效方法实现组织的目标
B、了解系统过程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C、通过测量和评估以持续改进
D、明确必要的资源
6.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
组织所处的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科学技术在进步、生产力在发展。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在不断提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顾客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组织应不断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和策略,制定适应形势变化的策略和目标,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才能适应这样的竞争的生存环境。所以持续改进是组织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持续改进是一种管理的理念,是组织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持续满足顾客要求、增加效益、追求持续提高过程有效性和效率的活动。
持续改进应包括:了解现状,建立目标,寻找、实施和评价解决办法,测量、验证和分析结果,把它纳入文件等活动,其实质也是一种PDCA的循环,从策划、计划开始,执行和检查效果,直至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将它纳入改进成果加以巩固。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
成功的结果取决于活动实施之前的精心策划和正确决策。决策的依据应采用准确的数据和信息,分析或依据信息做出判断是一种良好的决策方法。在对数据和信息进行科学分析时,可借助于其他辅助手段。统计技术是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应用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首先应对信息和数据的来源进行识别,确保获得充分的数据和信息的渠道,并能将得到的数据正确方便地传递给使用者,做到信息的共享,利用信息和数据进行决策并采取措施。其次用数据说话,以事实为依据,有助于决策的有效性,减少失误并有能力评估和改变判断和决策。
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组织与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可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
供方提供的产品对组织向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可以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把供方、协作方、合作方都看做是组织经营战略同盟中的合作伙伴,形成共同的竞争优势,可以优化成本和资源,有利于组织和供方共同得到利益。
组织在形成经营和质量目标时,应及早让供方参与合作,帮助供方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形成彼此休戚相关的利益共同体。
因此,需要组织识别、评价和选择供方,处理好与供方或合作伙伴的关系,与供方共享技术和资源,加强与供方的联系和沟通,采取联合改进活动,并对其改进成果进行肯定和鼓励,都有助于增强供需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和对变化的市场做出灵活和迅速反应的能力,从而达到优化成本和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