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的怪异想法
我认识SPC3年了,在这3年里,说实在的,我只是真正的用它来测算工程能力,看看我们工序的能力到底有多大。它的控制功能是一点也没用上,为什么用不上?因为设备的精度或设备的自动化水平未达到这种地步。
于是我就想:SPC只适合于自动化或设备精度高的工序。如果工序是手动的、没有自动补偿装置的、需要人为修磨刀具或者说加工10件20件的产品就得调整一次刀具的工序,你做SPC有什么意义,就是你做出来也未必好到哪去。
一般来说,SPC应用在特殊特性或顾客指定的工序,在生产线上来说,一般是公差相对小的工序才用SPC来控制,对不对?
如果对,问题就来了:公差要求小,机床的性能就必须高,人为的因素就必须少。机床的性能高,就意味着花大价钱购买设备,就意味着成本的提高。
(上海大众2003年左右一条连杆生产线投资接近2亿欧元???,我们国内的连杆生产线一般投资多少?2亿欧元的生产线投资需要生产多少连杆才能收回投资?在2亿欧元的生产线上做SPC控制图怎么样?)
CPK值要求大于等于1.33,一般就需要您将产品的尺寸控制在公差的的1/3内,呵呵,看吧,是不是人为的将公差缩小了??公差本来就小,现在为达到1.33,还得缩小控制的公差,你不买好的设备就更不行了。
从质量管理的角度讲,应给顾客以超值的享受。从主机厂的角度来说,每个供方应给主机厂超值的享受。这些都是对的。但从成本角度来说,谁给你超值的享受了?
也是在这个论坛里,我看到有人说过:日本企业对SPC的应用要少于防错等的应用。日本企业是以最小的成本产出最大的效益。
这也正是日本车比欧洲、美国车赢利水平高的原因所在。
所以我坚信一个理念:单机生产比自动化生产的质量优势不一定差到哪去,但成本优势一定好的多。
所以我想:CPK大于等于1.33要视本企业的实力和现状来做,不能光为了1.33的“面子工程”而触及企业利润的底线。
呵呵,说了这么多,不知各位大师、小师们同意不?
于是我就想:SPC只适合于自动化或设备精度高的工序。如果工序是手动的、没有自动补偿装置的、需要人为修磨刀具或者说加工10件20件的产品就得调整一次刀具的工序,你做SPC有什么意义,就是你做出来也未必好到哪去。
一般来说,SPC应用在特殊特性或顾客指定的工序,在生产线上来说,一般是公差相对小的工序才用SPC来控制,对不对?
如果对,问题就来了:公差要求小,机床的性能就必须高,人为的因素就必须少。机床的性能高,就意味着花大价钱购买设备,就意味着成本的提高。
(上海大众2003年左右一条连杆生产线投资接近2亿欧元???,我们国内的连杆生产线一般投资多少?2亿欧元的生产线投资需要生产多少连杆才能收回投资?在2亿欧元的生产线上做SPC控制图怎么样?)
CPK值要求大于等于1.33,一般就需要您将产品的尺寸控制在公差的的1/3内,呵呵,看吧,是不是人为的将公差缩小了??公差本来就小,现在为达到1.33,还得缩小控制的公差,你不买好的设备就更不行了。
从质量管理的角度讲,应给顾客以超值的享受。从主机厂的角度来说,每个供方应给主机厂超值的享受。这些都是对的。但从成本角度来说,谁给你超值的享受了?
也是在这个论坛里,我看到有人说过:日本企业对SPC的应用要少于防错等的应用。日本企业是以最小的成本产出最大的效益。
这也正是日本车比欧洲、美国车赢利水平高的原因所在。
所以我坚信一个理念:单机生产比自动化生产的质量优势不一定差到哪去,但成本优势一定好的多。
所以我想:CPK大于等于1.33要视本企业的实力和现状来做,不能光为了1.33的“面子工程”而触及企业利润的底线。
呵呵,说了这么多,不知各位大师、小师们同意不?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38 个回复
wangzhifei (威望:2) (江苏 盐城) 机械制造 经理 -
赞同来自:
TS标准还是顾客要求:特殊特性或顾客指定的,PPK必须达到1.67以上方可投入生产.在量产之前,顾客会来人进行PPK测量和计算.不是用来达到的,说法不是太准确吧.
达不到1.33的,可以100%检验,我同意这种观点,但有的顾客是不认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