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K学习
CPK:Complex Process Capability index 的缩写,是现代企业用于表示制成能力的指标。
制程能力是过程性能的允许最大变化范围与过程的正常偏差的比值。
制程能力研究在於确认这些特性符合规格的程度,以保证制程成品不符规格的不良率在要求的水准之上,作为制程持续改善的依据。
当我们的产品通过了GageR&R的测试之后,我们即可开始Cpk值的测试。
CPK值越大表示品质越佳。
CPK=min((X-LSL/3s),(USL-X/3s))
Cpk——过程能力指数
CPK= Min
Cpk应用讲议
A+ 级 2.0 > Cpk ≥ 1.67 优 应当保持之
A 级 1.67 > Cpk ≥ 1.33 良 能力良好,状态稳定,但应尽力提升为A+级
B 级 1.33 > Cpk ≥ 1.0 一般 状态一般,制程因素稍有变异即有产生不良的危险,应利用各种资源及方法将其提升为 A级
C 级 1.0 > Cpk ≥ 0.67 差 制程不良较多,必须提升其能力
D 级 0.67 > Cpk 不可接受 其能力太差,应考虑重新整改设计制程。
CP(或CPK)是英文Process Capability index缩写,汉语译作工序能力指数,也有译作工艺能力指数过程能力指数。工序能力指数,是指工序在一定时间里,处于控制状态(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它是工序固有的能力,或者说它是工序保证质量的能力。对于任何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总是分散地存在着。若工序能力越高,则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散就会越小;若工序能力越低,则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散就会越大。那么,应当用一个什么样的量,来描述生产过程所造成的总分散呢?通常,都用6σ(即μ+3σ)来表示工序能力:
工序能力=6σ
若用符号P来表示工序能力,则:P=6σ
式中:σ是处于稳定状态下的工序的标准偏差
工序能力是表示生产过程客观存在着分散的一个参数。但是这个参数能否满足产品的技术要求,仅从它本身还难以看出。因此,还需要另一个参数来反映工序能力满足产品技术要求(公差、规格等质量标准)的程度。这个参数就叫做工序能力指数。它是技术要求和工序能力的比值,即工序能力指数=技术要求/工序能力 当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重合时,工序能力指数记为Cp。当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有偏离时,工序能力指数记为CPK。运用工序能力指数,可以帮助我们掌握生产过程的质量水平。
工序能力指数的判断
工序的质量水平按Cp值可划分为五个等级。按其等级的高低,在管理上可以作出相应的判断和处置(见表1)。该表中的分级、判断和处置对于CPK也同样适用。 表1 工序能力指数的分级判断和处置参考表 Cp值 级别 判断 双侧公差范(T) 处 置 Cp>1.67 特级 能力过高 T>106 (1)可将公差缩小到约土46的范围 (2)允许较大的外来波动,以提高效率 (3)改用精度差些的设备,以降低成本 (4)简略检验 1.67≥Cp1.33 一级 能力充分 T=86—106 (1)若加工件不是关键零件,允许一定程度的外来波动 (2)简化检验 (3)用控制图进行控制 1.33≥Cp>1.0 二级 能力尚可 T=66—86 (1)用控制图控制,防止外来波动 (2)对产品抽样检验,注意抽样方式和间隔 (3)Cp—1.0时,应检查设备等方面的情示器 1.0≥Cp>0.67 三级 能力不足 T=46—66 (1)分析极差R过大的原因,并采取措施(2)若不影响产品最终质量和装配工作,可考虑放大公差范围 (3)对产品全数检查,或进行分级筛选 0.67>Cp
制程能力是过程性能的允许最大变化范围与过程的正常偏差的比值。
制程能力研究在於确认这些特性符合规格的程度,以保证制程成品不符规格的不良率在要求的水准之上,作为制程持续改善的依据。
当我们的产品通过了GageR&R的测试之后,我们即可开始Cpk值的测试。
CPK值越大表示品质越佳。
CPK=min((X-LSL/3s),(USL-X/3s))
Cpk——过程能力指数
CPK= Min
Cpk应用讲议
- Cpk的中文定义为:制程能力指数,是某个工程或制程水准的量化反应,也是工程评估的一类指标。
- 同Cpk息息相关的两个参数:Ca , Cp.
- Cpk, Ca, Cp三者的关系: Cpk = Cp * ( 1 - |Ca|),Cpk是Ca及Cp两者的中和反应,Ca反应的是位置关系(集中趋势),Cp反应的是散布关系(离散趋势)
- 当选择制程站别Cpk来作管控时,应以成本做考量的首要因素,还有是其品质特性对后制程的影响度。
- 计算取样数据至少应有20~25组数据,方具有一定代表性。
- 计算Cpk除收集取样数据外,还应知晓该品质特性的规格上下限(USL,LSL),才可顺利计算其值。
- 首先可用Excel的“STDEV”函数自动计算所取样数据的标准差(σ),再计算出规格公差(T),及规格中心值(u). 规格公差=规格上限-规格下限;规格中心值=(规格上限+规格下限)/2;
- 依据公式: , 计算出制程准确度:Ca值
- 依据公式:Cp = , 计算出制程精密度:Cp值
- 依据公式:Cpk=Cp , 计算出制程能力指数:Cpk值
- Cpk的评级标准:(可据此标准对计算出之制程能力指数做相应对策)
A+ 级 2.0 > Cpk ≥ 1.67 优 应当保持之
A 级 1.67 > Cpk ≥ 1.33 良 能力良好,状态稳定,但应尽力提升为A+级
B 级 1.33 > Cpk ≥ 1.0 一般 状态一般,制程因素稍有变异即有产生不良的危险,应利用各种资源及方法将其提升为 A级
C 级 1.0 > Cpk ≥ 0.67 差 制程不良较多,必须提升其能力
D 级 0.67 > Cpk 不可接受 其能力太差,应考虑重新整改设计制程。
CP(或CPK)是英文Process Capability index缩写,汉语译作工序能力指数,也有译作工艺能力指数过程能力指数。工序能力指数,是指工序在一定时间里,处于控制状态(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它是工序固有的能力,或者说它是工序保证质量的能力。对于任何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总是分散地存在着。若工序能力越高,则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散就会越小;若工序能力越低,则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散就会越大。那么,应当用一个什么样的量,来描述生产过程所造成的总分散呢?通常,都用6σ(即μ+3σ)来表示工序能力:
工序能力=6σ
若用符号P来表示工序能力,则:P=6σ
式中:σ是处于稳定状态下的工序的标准偏差
工序能力是表示生产过程客观存在着分散的一个参数。但是这个参数能否满足产品的技术要求,仅从它本身还难以看出。因此,还需要另一个参数来反映工序能力满足产品技术要求(公差、规格等质量标准)的程度。这个参数就叫做工序能力指数。它是技术要求和工序能力的比值,即工序能力指数=技术要求/工序能力 当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重合时,工序能力指数记为Cp。当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有偏离时,工序能力指数记为CPK。运用工序能力指数,可以帮助我们掌握生产过程的质量水平。
工序能力指数的判断
工序的质量水平按Cp值可划分为五个等级。按其等级的高低,在管理上可以作出相应的判断和处置(见表1)。该表中的分级、判断和处置对于CPK也同样适用。 表1 工序能力指数的分级判断和处置参考表 Cp值 级别 判断 双侧公差范(T) 处 置 Cp>1.67 特级 能力过高 T>106 (1)可将公差缩小到约土46的范围 (2)允许较大的外来波动,以提高效率 (3)改用精度差些的设备,以降低成本 (4)简略检验 1.67≥Cp1.33 一级 能力充分 T=86—106 (1)若加工件不是关键零件,允许一定程度的外来波动 (2)简化检验 (3)用控制图进行控制 1.33≥Cp>1.0 二级 能力尚可 T=66—86 (1)用控制图控制,防止外来波动 (2)对产品抽样检验,注意抽样方式和间隔 (3)Cp—1.0时,应检查设备等方面的情示器 1.0≥Cp>0.67 三级 能力不足 T=46—66 (1)分析极差R过大的原因,并采取措施(2)若不影响产品最终质量和装配工作,可考虑放大公差范围 (3)对产品全数检查,或进行分级筛选 0.67>Cp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12 个回复
惠惠80 (威望:11) (辽宁 大连) 汽车制造相关 经理 - 外企QM经理及MBB,群主(61625923)为...
赞同来自:
- 首先可用Excel的“STDEV”函数自动计算所取样数据的标准差(σ),再计算出规格公差(T),及规格中心值(u 规格公差=规格上限-规格下限;规格中心值=(规格上限+规格下限)/2;
请楼主斟酌,如果按照你说的方法,算出的是Ppk,而不是Cpk,实际标准差应为: R(平均值)/d2 或S(平均值)/c2确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