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管理辦法
1目的:
为获得稳定且合乎品质要求的制程,提升生产制程及重要性关键尺寸之制程管制能力及品质管理水准,强化管制图应用及解析能力,特制定此管理办法
2范围:
凡各制程中所需要作重点管控的尺寸,本管理办法均适用之.
3定义:
管制图: 用与区别异常或特殊原因所引起之波动与制程所固有之随机波动的一种统计工具!
4职责与权限:
4.1 品管
4.1.1尺寸的记录与收集,绘制管制图表及管制作业的执行.
4.1.2异常通知,协助工程异常调查及改善结果的检验.
4.2 工程
4.2.1制程管制监督及判断.
4.2.2管制图查阅及管制情况判断.
4.2.3异常原因的调查与分析,及预防措施的提出.
5应用步骤:
5.1建立解析用管制图
5.1.1选定管制项目:在制程中选择对产品品质特性有重要影响之要因或重要品质特性作为管制项目.
5.1.2收集数据:收集最近之量测数据100个以上,对这些数据的来源充分的了解.
5.1.3按照产品生产之顺序或测定顺序,排列数据.(数据的收集频率为每2小时5PCS)
5.1.4数据分组:n表示每组样本,k为样本组,并将分组之数据记入数据记录表
5.1.5计算平均值,全距,总平均值,全距平均值并查表
n A2 D4 D3 D2
2 1.88 3.267 0 1.128
3 1.023 2.575 0 1.693
4 0.729 2.282 0 2.059
5 0.577 2.115 0 2.326
6 0.483 2.004 0 2.534
5.1.6计算管制界限
X管制图:CLx=X UCLx=X+A2R LCLx=X-A2R R管制图:CLR=R UCLR=D4R LCLR=D3R
5.1.7绘管制界限,点图
5.1.8
a.如解析出来的 Ca, Cp, Cpk值均在A级则根据解析图的管制上下限建立管制用管制图.
b.判异原则:如连续7点在中心线的同一侧,则判定为NG,后续如仍未作改善则每隔5点再判定NG.
c.如解析图解析后,CPK为B级,则继续收集数据.
d. 如解析后Ca,Cp,Cpk达到C,D级必须予以改善.
5.1.9画直方图
若不呈常态分配,则需应用曾别,合理分组等方法,检讨原数据,直到数据
呈常态分配,且解析用管制状态下方可.
5.2建立管制用管制图
5.2.1数据收集频率: 每班收集记录5PCS产品.
5.2.2录入必要信息:将制程名称,管制项目,测定单位,规格,测定者,数据期限等录入管制图
5.2.3作管制图:将解析管制图决定之管制界限绘入管制图
5.2.4点图及稳定状态之判定
5.2.5原因分析及改进预防措施的实施.
5.3管制图判读:
5.3.1正常点之动态
管制图正常分布应随机而不呈有系统之顺序排列,其动态应是:
a.多数点集中在中心线附近.
b. 少数点落在管制界限附近.
c.点的分布呈随机状态,无任何规则可循.
d.没有点超出管制界限之外.
5.3.2不正常点之动态
a.有单独一个点子,出现在三个标准差区域以外者.
b:如以下
1连续五点继续上升(或下降)-注意以后动态
2连续六点继续上升(或下降)-开始调查原因
3连续七点继续上升(或下降)-应立即采取措施
c.点在中心线之单侧连续出现有七点,十二点,十七点.以上时.可判定制程发生异常,须追求原因,并改善.
5.4管制图异常原因之分析
5.4.1管制图呈现较大变动或显示不良缺点很多,一般属于管理不善,可以依据下列方向检讨:
a.未推行标准化或人员训练不够.
b.机器未作保养工作.
c.工具,夹具不适当,或使用不当.
d.不良材料混入制程.
e.模具不稳定或检测仪器未校验
5.4.2管制界限很宽,产品品质分散幅度较规格界限宽或平均不良率或平均缺点数较规定大是制程能力不足或技术不足,可依据下列方向检讨:
a.机器的精度不足
b.工作环境不当
c.设计上有不当之处
d.测定仪器不足或测定方法不当
e.技术人才不足
f.综合制程能力(材料,机器,作业方法,人力)不足.
5.4.3其他不规则异常
a.工作人员之疏忽大意,或上班精神困倦.
b.未按照操作标准作业
c.机械自然磨损或操作条件变化
d.材料异常或混料等.
5.5管制图界限检讨
管制界限不应以规格取代,且应在管制图换页时重新检讨管制界限,尤其有下列现象更应重新检讨:
a.经营策略或客户要求有明确改变时.
b.技术标准,规格,作业标准或检验标准有变更时.
c.制程已经有变化时
d.该项管制图被使用已有一段时间.
6管制图记录保存
管制图属于品质记录,绘制单位应依据<<记录管制程序>>进行保存.便于日后追踪确认!
为获得稳定且合乎品质要求的制程,提升生产制程及重要性关键尺寸之制程管制能力及品质管理水准,强化管制图应用及解析能力,特制定此管理办法
2范围:
凡各制程中所需要作重点管控的尺寸,本管理办法均适用之.
3定义:
管制图: 用与区别异常或特殊原因所引起之波动与制程所固有之随机波动的一种统计工具!
4职责与权限:
4.1 品管
4.1.1尺寸的记录与收集,绘制管制图表及管制作业的执行.
4.1.2异常通知,协助工程异常调查及改善结果的检验.
4.2 工程
4.2.1制程管制监督及判断.
4.2.2管制图查阅及管制情况判断.
4.2.3异常原因的调查与分析,及预防措施的提出.
5应用步骤:
5.1建立解析用管制图
5.1.1选定管制项目:在制程中选择对产品品质特性有重要影响之要因或重要品质特性作为管制项目.
5.1.2收集数据:收集最近之量测数据100个以上,对这些数据的来源充分的了解.
5.1.3按照产品生产之顺序或测定顺序,排列数据.(数据的收集频率为每2小时5PCS)
5.1.4数据分组:n表示每组样本,k为样本组,并将分组之数据记入数据记录表
5.1.5计算平均值,全距,总平均值,全距平均值并查表
n A2 D4 D3 D2
2 1.88 3.267 0 1.128
3 1.023 2.575 0 1.693
4 0.729 2.282 0 2.059
5 0.577 2.115 0 2.326
6 0.483 2.004 0 2.534
5.1.6计算管制界限
X管制图:CLx=X UCLx=X+A2R LCLx=X-A2R R管制图:CLR=R UCLR=D4R LCLR=D3R
5.1.7绘管制界限,点图
5.1.8
a.如解析出来的 Ca, Cp, Cpk值均在A级则根据解析图的管制上下限建立管制用管制图.
b.判异原则:如连续7点在中心线的同一侧,则判定为NG,后续如仍未作改善则每隔5点再判定NG.
c.如解析图解析后,CPK为B级,则继续收集数据.
d. 如解析后Ca,Cp,Cpk达到C,D级必须予以改善.
5.1.9画直方图
若不呈常态分配,则需应用曾别,合理分组等方法,检讨原数据,直到数据
呈常态分配,且解析用管制状态下方可.
5.2建立管制用管制图
5.2.1数据收集频率: 每班收集记录5PCS产品.
5.2.2录入必要信息:将制程名称,管制项目,测定单位,规格,测定者,数据期限等录入管制图
5.2.3作管制图:将解析管制图决定之管制界限绘入管制图
5.2.4点图及稳定状态之判定
5.2.5原因分析及改进预防措施的实施.
5.3管制图判读:
5.3.1正常点之动态
管制图正常分布应随机而不呈有系统之顺序排列,其动态应是:
a.多数点集中在中心线附近.
b. 少数点落在管制界限附近.
c.点的分布呈随机状态,无任何规则可循.
d.没有点超出管制界限之外.
5.3.2不正常点之动态
a.有单独一个点子,出现在三个标准差区域以外者.
b:如以下
1连续五点继续上升(或下降)-注意以后动态
2连续六点继续上升(或下降)-开始调查原因
3连续七点继续上升(或下降)-应立即采取措施
c.点在中心线之单侧连续出现有七点,十二点,十七点.以上时.可判定制程发生异常,须追求原因,并改善.
5.4管制图异常原因之分析
5.4.1管制图呈现较大变动或显示不良缺点很多,一般属于管理不善,可以依据下列方向检讨:
a.未推行标准化或人员训练不够.
b.机器未作保养工作.
c.工具,夹具不适当,或使用不当.
d.不良材料混入制程.
e.模具不稳定或检测仪器未校验
5.4.2管制界限很宽,产品品质分散幅度较规格界限宽或平均不良率或平均缺点数较规定大是制程能力不足或技术不足,可依据下列方向检讨:
a.机器的精度不足
b.工作环境不当
c.设计上有不当之处
d.测定仪器不足或测定方法不当
e.技术人才不足
f.综合制程能力(材料,机器,作业方法,人力)不足.
5.4.3其他不规则异常
a.工作人员之疏忽大意,或上班精神困倦.
b.未按照操作标准作业
c.机械自然磨损或操作条件变化
d.材料异常或混料等.
5.5管制图界限检讨
管制界限不应以规格取代,且应在管制图换页时重新检讨管制界限,尤其有下列现象更应重新检讨:
a.经营策略或客户要求有明确改变时.
b.技术标准,规格,作业标准或检验标准有变更时.
c.制程已经有变化时
d.该项管制图被使用已有一段时间.
6管制图记录保存
管制图属于品质记录,绘制单位应依据<<记录管制程序>>进行保存.便于日后追踪确认!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14 个回复
bluesky.zheng (威望:0) (广东 东莞) -
赞同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