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业的管理评审会议真实记录(召开于16949复审前),请大家点评
管理评审会记录2007.6.21
销售科:我们的主要工作是为厂子拿新产品,但现在的竞争非常激烈,以我厂目前的报价根本无法参与竞争。主要是原材料报价太高,供应科根据技术科提出的采购要求报价,光是原材料这一项就比竞争对手的总报价都高。所以认为,我厂的原材料标准定得太高,是否能够进行调整。不仅是新产品,现在已经有厂家在窥视我们的××地毯顶衬了。(成本过高无法参与竞争,认为主要是原材料选用标准过高。很好地提出了问题,大家应该跟着分析下去。)
主管厂长:从目前的形势看,各厂家用的原材料都很便宜,应该以满足需求为目的,不要有过多的剩余质量。技术、供应、销售应该加强沟通,原材料的标准要适应当前的形势,我们已经不是当初那么财大气粗了,外观上只要看不出来,该降就降。(同意销售科的观点,提出不要过多的剩余成本。)
技术科:对于降低成本的问题有以下几点想法,首先有些采购标准制定得比较仓促,可能会有不适宜的,下一步可以进行文件评审,希望各部门配合。第二,供应科应在标准不变的情况下,多寻找几个厂家,引入竞争机制,尽量采购物美价廉的原材料。这种情况下新材料试验单由供应科填写,因为他们对情况最了解,目的是保证材料的质量能够持续稳定。第三,应该加强目标成本控制,不仅限于原材料成本,例如可对产品投产后的各项成本按照报价时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应该有部门负责对主要问题进行分析、解决,一抓到底。(1.原材料成本过高的原因在于供应科没有采取多方供货引入竞争机制,并且未能不断提供新的可使用的材料供选择。2.成本高还不只在于原材料价格高,应有部门对于报价问题负责分析解决。应该接着分析问题1的原因,是否没有规定这方面的责任?问题2提出了产品成本过高不只是材料的原因。)
财务科:现在产品材料成本确实偏高,如××后搁板已达到77%,××门板已达到80%多。但采购价格并不是主要问题,现在的主要问题是超定额消耗。我们每次分析报表都报到质管科,但都没有人解决。(我们财务作了成本分析,主要问题是超定额消耗,分析报告报到质管科,但没人解决。)
主管厂长:这在质管科是如何做的?
质管:各部门都有质量目标,如果完不成,就应该自己分析。(但是应该有部门负责沟通、督促、协调、检查)
车间:技术科经常使用车间的材料做试验,并且不开单子,我们已经决定以后再不开单子就不让做。。。。。。(车间将超定额消耗的原因推到技术科)
技术科:技术科作试验不开单子的情况我们可以改正,但有时试验产品可以按正常产品入库,这种情况就不用开单子了。我们作试验毕竟量很少,不会直接影响到材料定额。现在应该把主要原因找出来。(技术科承认有做试验不开单子的情况,但不是主要原因。)
车间:现在还有技术文件参数和实际对不上的问题,技术科是否改一下文件。(车间转移目标,提出另外的问题。)
主管厂长:烤箱温度应该按照春、夏、秋、冬有所不同,工作做细一些,温度范围大一些。(厂长果然跟着跑题了。)
技术科:多数产品已经按照春秋、夏、冬季来定温度,温度范围不可能太大,以往审核曾经提出过,这么大的温度范围和不控制差不多了。之所以与实际生产不符合,有设备的原因,如加热管有问题或探头位置有变动等,不能老是工艺改来改去的,应该先根据具体产品情况分析再作决定。
质管科:审核时把工艺参数盯住了就行了,用不着来回改,设备的问题一时解决不了。
供应科:我们定额领料工作一直没都做,是否能把这个程序删除,否则我们没法补记录。这个程序基本没有用。(提出了新的问题,好像和材料定额有关)
财务科:定额领料其实对成本控制没有用,因为有了技术定额,各部门都按此控制就可以了。(认为技术定额能够控制超额领料。)
书记:定额领料的工作已经有两年没有作了,我看了程序文件,认为定额领料还是对控制材料成本有利的。现状是车间领料不过数就签字,原材料库的账目对不上,有可能供应商送货时就不够数。现在已经要求车间领料签字前过数,从车间开始把关。恢复用料奖惩制度?(可能超额领料就在于车间领料不过数,导致库房从供应商收料也不过数。这可能是超定额的根本原因,这个问题应该供销部门很清楚。)
大家同意恢复限额领料的建议。(应规定由谁来检查实施及效果的情况。)
质管科:这次将管理评审作完还得做内审,因为这次外审是复评,要求作全面内部审核,不能用SQ mark替代。上次管评作出的两项改进的决定(设备备件、文件电子化)已关闭。(可能时间快到了,准备仓促散会。但这次的决议未明确。)
主管厂长:我们这次会开得很好,讲的都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不要在会上说的好回去就忘。会上说的不一定写到(给审核员看的)记录里,怎么记录还是由质管做吧。咱们还是两张皮嘛。(两张皮指的是这次会上说的和提交的管理评审记录,其实用不着做成两张皮。)
销售科:我们的主要工作是为厂子拿新产品,但现在的竞争非常激烈,以我厂目前的报价根本无法参与竞争。主要是原材料报价太高,供应科根据技术科提出的采购要求报价,光是原材料这一项就比竞争对手的总报价都高。所以认为,我厂的原材料标准定得太高,是否能够进行调整。不仅是新产品,现在已经有厂家在窥视我们的××地毯顶衬了。(成本过高无法参与竞争,认为主要是原材料选用标准过高。很好地提出了问题,大家应该跟着分析下去。)
主管厂长:从目前的形势看,各厂家用的原材料都很便宜,应该以满足需求为目的,不要有过多的剩余质量。技术、供应、销售应该加强沟通,原材料的标准要适应当前的形势,我们已经不是当初那么财大气粗了,外观上只要看不出来,该降就降。(同意销售科的观点,提出不要过多的剩余成本。)
技术科:对于降低成本的问题有以下几点想法,首先有些采购标准制定得比较仓促,可能会有不适宜的,下一步可以进行文件评审,希望各部门配合。第二,供应科应在标准不变的情况下,多寻找几个厂家,引入竞争机制,尽量采购物美价廉的原材料。这种情况下新材料试验单由供应科填写,因为他们对情况最了解,目的是保证材料的质量能够持续稳定。第三,应该加强目标成本控制,不仅限于原材料成本,例如可对产品投产后的各项成本按照报价时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应该有部门负责对主要问题进行分析、解决,一抓到底。(1.原材料成本过高的原因在于供应科没有采取多方供货引入竞争机制,并且未能不断提供新的可使用的材料供选择。2.成本高还不只在于原材料价格高,应有部门对于报价问题负责分析解决。应该接着分析问题1的原因,是否没有规定这方面的责任?问题2提出了产品成本过高不只是材料的原因。)
财务科:现在产品材料成本确实偏高,如××后搁板已达到77%,××门板已达到80%多。但采购价格并不是主要问题,现在的主要问题是超定额消耗。我们每次分析报表都报到质管科,但都没有人解决。(我们财务作了成本分析,主要问题是超定额消耗,分析报告报到质管科,但没人解决。)
主管厂长:这在质管科是如何做的?
质管:各部门都有质量目标,如果完不成,就应该自己分析。(但是应该有部门负责沟通、督促、协调、检查)
车间:技术科经常使用车间的材料做试验,并且不开单子,我们已经决定以后再不开单子就不让做。。。。。。(车间将超定额消耗的原因推到技术科)
技术科:技术科作试验不开单子的情况我们可以改正,但有时试验产品可以按正常产品入库,这种情况就不用开单子了。我们作试验毕竟量很少,不会直接影响到材料定额。现在应该把主要原因找出来。(技术科承认有做试验不开单子的情况,但不是主要原因。)
车间:现在还有技术文件参数和实际对不上的问题,技术科是否改一下文件。(车间转移目标,提出另外的问题。)
主管厂长:烤箱温度应该按照春、夏、秋、冬有所不同,工作做细一些,温度范围大一些。(厂长果然跟着跑题了。)
技术科:多数产品已经按照春秋、夏、冬季来定温度,温度范围不可能太大,以往审核曾经提出过,这么大的温度范围和不控制差不多了。之所以与实际生产不符合,有设备的原因,如加热管有问题或探头位置有变动等,不能老是工艺改来改去的,应该先根据具体产品情况分析再作决定。
质管科:审核时把工艺参数盯住了就行了,用不着来回改,设备的问题一时解决不了。
供应科:我们定额领料工作一直没都做,是否能把这个程序删除,否则我们没法补记录。这个程序基本没有用。(提出了新的问题,好像和材料定额有关)
财务科:定额领料其实对成本控制没有用,因为有了技术定额,各部门都按此控制就可以了。(认为技术定额能够控制超额领料。)
书记:定额领料的工作已经有两年没有作了,我看了程序文件,认为定额领料还是对控制材料成本有利的。现状是车间领料不过数就签字,原材料库的账目对不上,有可能供应商送货时就不够数。现在已经要求车间领料签字前过数,从车间开始把关。恢复用料奖惩制度?(可能超额领料就在于车间领料不过数,导致库房从供应商收料也不过数。这可能是超定额的根本原因,这个问题应该供销部门很清楚。)
大家同意恢复限额领料的建议。(应规定由谁来检查实施及效果的情况。)
质管科:这次将管理评审作完还得做内审,因为这次外审是复评,要求作全面内部审核,不能用SQ mark替代。上次管评作出的两项改进的决定(设备备件、文件电子化)已关闭。(可能时间快到了,准备仓促散会。但这次的决议未明确。)
主管厂长:我们这次会开得很好,讲的都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不要在会上说的好回去就忘。会上说的不一定写到(给审核员看的)记录里,怎么记录还是由质管做吧。咱们还是两张皮嘛。(两张皮指的是这次会上说的和提交的管理评审记录,其实用不着做成两张皮。)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37 个回复
zilu (威望:1)
赞同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