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关于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以及成品率的计算方法
公司质量目标中有两条: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98%,成品率≥98%。
对于这两个名词还有一些不太明确的地方,向大家请教一下。
目前公司的统计方法是:
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成品抽检合格数/成品抽检数,目前按月统计。
成品率=入库合格品总数量/投入物料总套数,目前按月统计。
因为公司产品体积小、数量大,在各个检验环节都是采用抽检方式,
统计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使用的是成品检验环节的抽样数据,如果
用批次合格数来统计,可能结果就比较不理想。比如总共抽检10个
批次,每批次10000个,按一般检验水平II抽取200个检验,AQL=1.0,
其中有一个批次不合格数为6,则本批次不合格,按批次合格数统计
就是一次交验合格率90%,如果按抽检数统计就是99.7%(1-6/2000),
差别很大!
关于成品率的计算,不管是各工序一次合格还是经过返工的,只要
最终合格入库,都可以列入分子中。但是还有一个细节的问题需要
讨论,公司的产品由A、B、C三种物料按1:1:1组成,其中A物料价值
较高,B、C物料价值较低。对于上面那个不合格的批次来说,如果
在过程中出现了100个不合格品,通过重复利用物料A和分别再投入
100个物料B、C的方法重新生产出100个合格品,而那6个不合格品
通过同样的方式又产生出4个合格品,那么这批次的成品率又该如何
计算?是否可以引入物料价值的方法?
以上的方法也许有不合理的地方,请各位讨论一下。
对于这两个名词还有一些不太明确的地方,向大家请教一下。
目前公司的统计方法是:
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成品抽检合格数/成品抽检数,目前按月统计。
成品率=入库合格品总数量/投入物料总套数,目前按月统计。
因为公司产品体积小、数量大,在各个检验环节都是采用抽检方式,
统计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使用的是成品检验环节的抽样数据,如果
用批次合格数来统计,可能结果就比较不理想。比如总共抽检10个
批次,每批次10000个,按一般检验水平II抽取200个检验,AQL=1.0,
其中有一个批次不合格数为6,则本批次不合格,按批次合格数统计
就是一次交验合格率90%,如果按抽检数统计就是99.7%(1-6/2000),
差别很大!
关于成品率的计算,不管是各工序一次合格还是经过返工的,只要
最终合格入库,都可以列入分子中。但是还有一个细节的问题需要
讨论,公司的产品由A、B、C三种物料按1:1:1组成,其中A物料价值
较高,B、C物料价值较低。对于上面那个不合格的批次来说,如果
在过程中出现了100个不合格品,通过重复利用物料A和分别再投入
100个物料B、C的方法重新生产出100个合格品,而那6个不合格品
通过同样的方式又产生出4个合格品,那么这批次的成品率又该如何
计算?是否可以引入物料价值的方法?
以上的方法也许有不合理的地方,请各位讨论一下。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6 个回复
WWCCJJ (威望:1) (浙江 台州) 其它行业 员工
赞同来自:
成品率我们公司是百分百检合格后才入库的.然后抽检也绝对是合格.所以也永远是达标.
可能不能这样算,因为质量问题每月都有,但市场部都做假,我们质量部也做假.公司上下都在忽悠老板:shut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