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我的质量之路(边走边想)

作为一个质量人,有时候也只能心里这样对自己说,不知道是心虚还是觉得别人会笑,总没有很强的底气对别人说这么一句话。有人也许说肯定是你的工作不好才不敢这么说的吧。
其实也不是,从大学毕业,我从一个FQC到现在的质量管理,我学到了许多也遇到了许多,台资、美资到现在的半国企。我有时候在迷茫我的质量之路究竟在哪里?有时候质量人更多的是无奈是苦笑。但更多的人是对质量人的轻视-----除了挑一些无关痛痒的小问题以外什么问题也不能解决。
但是质量人真的这么无能吗?我只能说不同的企业不同的人,他们的看法也是不一样的。之所以说不同的企业,因为不同的企业文化觉得这个企业未来的方向,不同的企业性质决定着这个企业所拥有的不同的人。
记得在台资企业,他们对于体系和作业指导书的执行力是非常强的。体系就是每个部门的执行标准,作业指导书就是每个工序的标准。现在我才知道为什么台企能这么好地在大陆发展,而他们对于人的要求却并不是那么高,因为他们有法可依。
美资是最让人觉得累的地方,但是现在我才知道其实他的累只是身体的累,这个累与民企或国企是不同的。一切以数据说话这是大部分外企尤其是美资欧资企业的共同特点,从而导致许多中国人在外企推诿的最大理由,围着一大堆数据在唇战舌辩,这是外企的最常见的场景。但是外企最好的特点就是解决问题比较直接,对事不对人的特点让在外企工作的人变得较为单纯,做事说话更能在短时间内击中要害,所以我们看到外企的人一向都是牙尖嘴利风风火火。
来到了半国企,为什么叫半国企,后来我又想到了一个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从国企的子宫里生了出来,最终将会抛弃,但是在未成年之前还是有这个母体抚养着,人都是有依赖性的,都希望做得最少吃得最好,所以对母体的依赖也是那么的强烈。而这样的企业又具有民企的特性---一切以人为本,老工人老师傅成了这个单位的精髓,一代传一代,言传身教。我们祖先的精神在这里得到了延续。但是很可惜我们的古老文化已渐渐成为了“文化遗产”。这样产生的更为致命的问题就是许多标准都形同虚设,图纸与在制实物风马牛不相及,质量在这里就是如何审批到国家的证书,如何糊弄住广大客户,也许母体的缘故,他们不要为他们的任何所作所为负责,但是我相信,母体不能陪伴你一辈子,在不久的将来你终将为你的一切,为你对质量的蔑视买单!
对“好”的回答一定要点个"赞",回答者需要你的鼓励!
已邀请:

lanyanhuo5 (威望:0)

赞同来自:

现在懂得质量人为什么要有很强的抗压能力了...

35 个回复,游客无法查看回复,更多功能请登录注册

发起人

扫一扫微信订阅<6SQ每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