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家分享---6西格玛管理中常用的度量指标(续)
6西格玛管理中常用的Z换算表如下表所示
!(http://www3.6sq.net/cdb/pic/9Aef_6S_gai14.jpg)Y:
让我们以下面的例子来说明过程的度量与西格玛水平的计算。某企业在召开中层干部会议时提出了2条要求: (1)不缺席、不迟到;(2)会议期间关闭手机、BP机。在最近召开的一次中层干部会上,应到会40人,缺席2人,迟到2人;与会者中有30人有手机或BP机,有2人的手机或BP机没有关闭。那么,这次会议达到与会要求的西格玛水平怎样呢?我们先来确定什么是缺陷:如果有1个人缺席或迟到,就出现1个缺陷;如果发现有1个人没有关闭手机或BP机也记为1个缺陷。对本次会议来说,共出现了6个缺陷。那么,对达到会议要求来说,本此会议一共有70个缺陷机会(对到会来说有40个缺陷机会,对关闭通讯设备来说有30个缺陷机会)。因此,DPMO=(6/70)?1000000=85714ppm。查西格玛水平换算表,可得Z=1.35西格玛。也就是说,本此会议满足要求的水平仅为1.35西格玛。它对要求的满足程度,不如一个Z=4的生产过程或Z=3的服务过程。
对不同的过程、不同的顾客和不同的要求,我们都可以将顾客或过程要求量化,并用不同的度量指标评价我们的业绩与要求之间的差异,以及我们满足要求的能力。但是,不论使用什么样的度量指标,我们都可以将其转换为西格玛水平。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同一平台上将不同的过程进行对比。比如,一个生产过程达到了5西格玛水平,而一个服务过程仅为2.5西格玛,我们可以说在满足顾客要求方面,这个生产过程要好于服务过程。该服务过程应该努力改善,以便在满足顾客要求方面到那个生产过程的水平。又比如,我们与竞争对手在向顾客提供产品或服务中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我们在评价满足顾客要求方面采用了不同的测量系统和测量指标。但将这些指标转换为Z后,我们发现竞争对手已达到4.5西格玛,而我们仅为3.2。因此我们必须努力改进,否则在满足顾客要求方面的较大差异将导致竞争的失败。
!(http://www3.6sq.net/cdb/pic/9Aef_6S_gai14.jpg)Y:
让我们以下面的例子来说明过程的度量与西格玛水平的计算。某企业在召开中层干部会议时提出了2条要求: (1)不缺席、不迟到;(2)会议期间关闭手机、BP机。在最近召开的一次中层干部会上,应到会40人,缺席2人,迟到2人;与会者中有30人有手机或BP机,有2人的手机或BP机没有关闭。那么,这次会议达到与会要求的西格玛水平怎样呢?我们先来确定什么是缺陷:如果有1个人缺席或迟到,就出现1个缺陷;如果发现有1个人没有关闭手机或BP机也记为1个缺陷。对本次会议来说,共出现了6个缺陷。那么,对达到会议要求来说,本此会议一共有70个缺陷机会(对到会来说有40个缺陷机会,对关闭通讯设备来说有30个缺陷机会)。因此,DPMO=(6/70)?1000000=85714ppm。查西格玛水平换算表,可得Z=1.35西格玛。也就是说,本此会议满足要求的水平仅为1.35西格玛。它对要求的满足程度,不如一个Z=4的生产过程或Z=3的服务过程。
对不同的过程、不同的顾客和不同的要求,我们都可以将顾客或过程要求量化,并用不同的度量指标评价我们的业绩与要求之间的差异,以及我们满足要求的能力。但是,不论使用什么样的度量指标,我们都可以将其转换为西格玛水平。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同一平台上将不同的过程进行对比。比如,一个生产过程达到了5西格玛水平,而一个服务过程仅为2.5西格玛,我们可以说在满足顾客要求方面,这个生产过程要好于服务过程。该服务过程应该努力改善,以便在满足顾客要求方面到那个生产过程的水平。又比如,我们与竞争对手在向顾客提供产品或服务中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我们在评价满足顾客要求方面采用了不同的测量系统和测量指标。但将这些指标转换为Z后,我们发现竞争对手已达到4.5西格玛,而我们仅为3.2。因此我们必须努力改进,否则在满足顾客要求方面的较大差异将导致竞争的失败。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3 个回复
Jogger (威望:0)
赞同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