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货检验标准中的参数设计到底应该怎样做?
我公司有一份进货检验标准,在制定时有一个有效期,现有效期到了需要修改,我部将信息反馈至技术部(该标准制定部门)。目前技术部向我们索要标准有效期内的数据记录,我们提供了书面记录,因为该参数为规格要求,故在有效期内进行了大量的记录,数据量很大。现技术部提出让我们自行将此大量数据录入电脑并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将结果提供给他们,他们依据结果重新设定参数。我觉得非常不合理,首先,这个参数本身应该是一个设计值,也就是为满足工艺需要应该保障的,应该从工艺出发去考量,从工艺方面考虑,我们已经做到了提供数据,为什么还要我们去分析。其次,如果想要了解供应商达到的水平,我们是按照批次合格率统计的,并不做单一参数的合格率分析,而且,技术部也从来没有要求过,现在因为他们要改数据就突然要求我们将以往的数据从新录入电脑分析,这可行吗?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6 个回复
kissinger888 (威望:1) (广东 广州)
赞同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