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PM── 全员规范化生产维修(3)
3设备前期管理规范化
设备前期管理规范化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迫切需要“立法”解决的问题。设备前期管理包括设备的规划、选型、采购、安装、调整、试运行、验收、使用初期管理以及设备订货至验收全过程的合同管理等内容。大量事实说明,我国在设备前期管理中的失误时有发生。少则几十万、几百万,多则几十亿甚至几百亿的配套设备项目,不能产生效益,给国家和企业造成的浪费惊人。国有企业设备前期管理受目前的投资体制影响严重,而集体、民营企业又受企业最高决策人决策随意性的影响严重。前期管理的失误,可能发生在任何阶段。一般来讲,越早发生的失误,危害越深重,例如在规划阶段的失误造成的损失往往无法弥补。设计和制定一个规范化的设备前期管理程序,减少决策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防止在前期管理中利用权力寻租(寻求私利),损坏企业利益;避免因为知识结构不合理、因为经验不足造成的管理失控;已迫在眉睫。
设备前期管理规范化的主要工作是设计一个适合企业实际的立项、规划与可行性分析、一次审批、选型合理性分析、二次审批、订货合同会审、三次审批,以及设备引进的合同管理、安装调试管理、验收程序及初期管理程序。当然,也可以不按照这样的逻辑顺序设计规范。但无论如何,有了规范,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设备前期管理的非科学性行为,保护企业利益,减少失误,使前期管理真正纳入“法”治化的轨道。
4设备备件管理规范化
国内企业设备备件管理是一个普遍没有解决好的问题。虽然一些企业已经应用计算机软件做备件管理工作,不等于这些企业的备件管理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因为就管理本质来讲,这些软件只不过是用计算机代替了人在备件出入库及定购工作的手工操作,并没有对科学、合理的库存结构、备件定购规律、不同种类备件的库存策略做更多的工作。
企业备件库存的庞大、库存的不合理已经成为企业维修成本过高不可忽视的内容。一些企业备件库存流动资金数额高达固定资产总额的10%以上。如何降低企业备件库存,同时保证维修备件的及时供应,成为注重运行成本的每个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
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企业应该作好下面的基础工作。
(1) 按照设备的ABC分类思路,进一步对部件、零件进行合理分类;
(2) 按照备件分类,赋予不同种类备件的不同优先级;
(3) 按照备件损耗规律,确定不同的库存类型;
(4) 对不同备件库存类型的不同优先级备件构造不同的库存模型;
(5) 对不清楚规律的备件暂时按照上、下限黑箱模型操作;
(6) 通过条码或其他输入方式纳入计算机模型化管理。
上述做法既是管理过程又是规范过程,随着备件规律的逐步清晰化,黑箱中的备件逐年减少(也许永远达不到零),纳入科学库存模型的备件逐年增加,零库存备件的种类逐年增加,流动资金的占有量逐年减少,备件管理就进入了一个规范化的良性循环状态。
5设备技术改造规范化
我们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在广东曾经有两个企业在维修和改造过程中出现容器爆炸事故并造成人员伤亡。这给我们敲了警钟,维修要不要规范?设备技术改造要不要规范?尤其是重要、关键设备,在技术改造之前要不要经过严格的科学论证?在审批程序上要不要加以适当控制?具体的规范化程序应该随着企业性质不同、设备不同、组织结构不同而有所不同。总之,规范是必要的,规范内容是可商榷的。
6设备专业管理规范化(含能源、气、汽、水设备;润滑、液压、气动系统;压力容器;化学反应、腐蚀设备;高温设备;核放射设备;安全、环保设备、设施)
设备专业管理包括能源、气、汽、水设备,润滑、液压、气动系统,压力容器,化学反应、腐蚀设备,高温设备,核反应、放射设备,安全、环保设备、设施等等,内容十分丰富,且随企业不同而异。设备专业管理规范化要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已经有不少企业本来就有比较完善的专业管理程序,要对这些程序做一些补充、细化工作。设备管理要细中再细。只要程序上有遗漏,设备管理就会有缺陷。规范化工作要落实到每一类专业设备、每一台专机。做到台台专机有“法”可依。
四 企业设备管理规范化的实施过程
企业设备管理规范化的实施首先要有一个计划,同时应该制定实施的时间表,即实施计划。企业还应该组织相应的推进机构,宣传、组织、协调、检查设备管理规范化的推进工作。在建立推进组织机构的时候,应注意吸收生产、工艺、质量、安全、计划、财务等部门的领导参加。因为设备管理规范化,将涉及所有领域,决不仅仅是设备部门的事。
在设备规范化管理实施之初,首先应该选择典型机台、生产线、典型管理过程进行攻关,调查研究、摸清规律、制定规范、进行实施试验。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经过反复推敲,形成规范化文件。以一两个典型机台或管理环节为突破口,逐步推广到所有机台或所有管理过程,使台台设备有规范,个个环节有规范,最后达到全面的规范化管理。
今后,不论领导如何更换,规范应该相对稳定不变。新人上岗,首先应进行规范培训,考试合格方能上岗。
五 企业设备管理规范化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支持
企业设备管理规范化,企业的最高领导层首先应该认识和支持。企业领导应亲自领导设备管理规范化的推进。在推进中,要广泛动员宣讲,造出声势。要得到各个部门,相关处室负责人,分厂厂长、车间主任等首长的理解和支持。也就是说,企业内部各层领导的理解和支持,是能否作好设备管理规范化的内部条件。
设备管理规范化还需要取得大专院校相关专家教授的支持和帮助。大专院校的专家与企业共同组成推进机构,在规范化的各个阶段,参与工作。如深入技术攻关,协助企业设计规范的模式和表格;设计闭环反馈系统;在推广阶段,协助企业进行人员培训;对适合计算机管理的系统,协助企业编制计算机管理软件等等。如果上述工作完全由企业内部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来完成,可能会对企业当前的生产运行造成冲击或影响。另外,吸收企业外的专家参与,有利于引进新思想和方法,可以使企业开阔眼界,改变一些传统的落后做法;引进外部专家,也会使所完成的规范更严谨、更有说服力,使这一规范化模式更容易推广实施。
设备前期管理规范化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迫切需要“立法”解决的问题。设备前期管理包括设备的规划、选型、采购、安装、调整、试运行、验收、使用初期管理以及设备订货至验收全过程的合同管理等内容。大量事实说明,我国在设备前期管理中的失误时有发生。少则几十万、几百万,多则几十亿甚至几百亿的配套设备项目,不能产生效益,给国家和企业造成的浪费惊人。国有企业设备前期管理受目前的投资体制影响严重,而集体、民营企业又受企业最高决策人决策随意性的影响严重。前期管理的失误,可能发生在任何阶段。一般来讲,越早发生的失误,危害越深重,例如在规划阶段的失误造成的损失往往无法弥补。设计和制定一个规范化的设备前期管理程序,减少决策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防止在前期管理中利用权力寻租(寻求私利),损坏企业利益;避免因为知识结构不合理、因为经验不足造成的管理失控;已迫在眉睫。
设备前期管理规范化的主要工作是设计一个适合企业实际的立项、规划与可行性分析、一次审批、选型合理性分析、二次审批、订货合同会审、三次审批,以及设备引进的合同管理、安装调试管理、验收程序及初期管理程序。当然,也可以不按照这样的逻辑顺序设计规范。但无论如何,有了规范,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设备前期管理的非科学性行为,保护企业利益,减少失误,使前期管理真正纳入“法”治化的轨道。
4设备备件管理规范化
国内企业设备备件管理是一个普遍没有解决好的问题。虽然一些企业已经应用计算机软件做备件管理工作,不等于这些企业的备件管理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因为就管理本质来讲,这些软件只不过是用计算机代替了人在备件出入库及定购工作的手工操作,并没有对科学、合理的库存结构、备件定购规律、不同种类备件的库存策略做更多的工作。
企业备件库存的庞大、库存的不合理已经成为企业维修成本过高不可忽视的内容。一些企业备件库存流动资金数额高达固定资产总额的10%以上。如何降低企业备件库存,同时保证维修备件的及时供应,成为注重运行成本的每个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
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企业应该作好下面的基础工作。
(1) 按照设备的ABC分类思路,进一步对部件、零件进行合理分类;
(2) 按照备件分类,赋予不同种类备件的不同优先级;
(3) 按照备件损耗规律,确定不同的库存类型;
(4) 对不同备件库存类型的不同优先级备件构造不同的库存模型;
(5) 对不清楚规律的备件暂时按照上、下限黑箱模型操作;
(6) 通过条码或其他输入方式纳入计算机模型化管理。
上述做法既是管理过程又是规范过程,随着备件规律的逐步清晰化,黑箱中的备件逐年减少(也许永远达不到零),纳入科学库存模型的备件逐年增加,零库存备件的种类逐年增加,流动资金的占有量逐年减少,备件管理就进入了一个规范化的良性循环状态。
5设备技术改造规范化
我们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在广东曾经有两个企业在维修和改造过程中出现容器爆炸事故并造成人员伤亡。这给我们敲了警钟,维修要不要规范?设备技术改造要不要规范?尤其是重要、关键设备,在技术改造之前要不要经过严格的科学论证?在审批程序上要不要加以适当控制?具体的规范化程序应该随着企业性质不同、设备不同、组织结构不同而有所不同。总之,规范是必要的,规范内容是可商榷的。
6设备专业管理规范化(含能源、气、汽、水设备;润滑、液压、气动系统;压力容器;化学反应、腐蚀设备;高温设备;核放射设备;安全、环保设备、设施)
设备专业管理包括能源、气、汽、水设备,润滑、液压、气动系统,压力容器,化学反应、腐蚀设备,高温设备,核反应、放射设备,安全、环保设备、设施等等,内容十分丰富,且随企业不同而异。设备专业管理规范化要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已经有不少企业本来就有比较完善的专业管理程序,要对这些程序做一些补充、细化工作。设备管理要细中再细。只要程序上有遗漏,设备管理就会有缺陷。规范化工作要落实到每一类专业设备、每一台专机。做到台台专机有“法”可依。
四 企业设备管理规范化的实施过程
企业设备管理规范化的实施首先要有一个计划,同时应该制定实施的时间表,即实施计划。企业还应该组织相应的推进机构,宣传、组织、协调、检查设备管理规范化的推进工作。在建立推进组织机构的时候,应注意吸收生产、工艺、质量、安全、计划、财务等部门的领导参加。因为设备管理规范化,将涉及所有领域,决不仅仅是设备部门的事。
在设备规范化管理实施之初,首先应该选择典型机台、生产线、典型管理过程进行攻关,调查研究、摸清规律、制定规范、进行实施试验。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经过反复推敲,形成规范化文件。以一两个典型机台或管理环节为突破口,逐步推广到所有机台或所有管理过程,使台台设备有规范,个个环节有规范,最后达到全面的规范化管理。
今后,不论领导如何更换,规范应该相对稳定不变。新人上岗,首先应进行规范培训,考试合格方能上岗。
五 企业设备管理规范化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支持
企业设备管理规范化,企业的最高领导层首先应该认识和支持。企业领导应亲自领导设备管理规范化的推进。在推进中,要广泛动员宣讲,造出声势。要得到各个部门,相关处室负责人,分厂厂长、车间主任等首长的理解和支持。也就是说,企业内部各层领导的理解和支持,是能否作好设备管理规范化的内部条件。
设备管理规范化还需要取得大专院校相关专家教授的支持和帮助。大专院校的专家与企业共同组成推进机构,在规范化的各个阶段,参与工作。如深入技术攻关,协助企业设计规范的模式和表格;设计闭环反馈系统;在推广阶段,协助企业进行人员培训;对适合计算机管理的系统,协助企业编制计算机管理软件等等。如果上述工作完全由企业内部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来完成,可能会对企业当前的生产运行造成冲击或影响。另外,吸收企业外的专家参与,有利于引进新思想和方法,可以使企业开阔眼界,改变一些传统的落后做法;引进外部专家,也会使所完成的规范更严谨、更有说服力,使这一规范化模式更容易推广实施。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1 个回复
scd008 (威望:7) (河北 保定) 其它行业 经理 -
赞同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