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Bar图的控制限可以用所有 数据的标准偏差计算吗
本帖最后由 machanghao 于 2010-1-27 21:47 编辑
X-bar图的控制限为3sigma,其中sigma为利用子组极差均值所得,公式为
sigma=R均值/(d2*根号n),这里的N是子组内的数据量----公式1
不过,前段时间和公司内一位对此颇有研究的人沟通,他认为sigma可以利用所有子组均值的标准偏差计算得出:
sigma=基于给定样本的标准偏差(给定样本即是所有子组的均值)------公式2
感到有点困惑
利用公式1计算的sigma不包括子组间变差,也即认为组间变差为0,而公式2包括了子组变差,这是两 者间最大的区别,从数值上看,第二个公式的计算结果往往会大于第一个公式,只有在制程稳定的情况下,两者才近似相等。
我认为应该利用公式1,控制限中不应包括可能的组间变差,X-bar图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制程保持在只有组间变异的状态,并且组间变异首先是一种稳定的过程。
X-bar图的控制限为3sigma,其中sigma为利用子组极差均值所得,公式为
sigma=R均值/(d2*根号n),这里的N是子组内的数据量----公式1
不过,前段时间和公司内一位对此颇有研究的人沟通,他认为sigma可以利用所有子组均值的标准偏差计算得出:
sigma=基于给定样本的标准偏差(给定样本即是所有子组的均值)------公式2
感到有点困惑
利用公式1计算的sigma不包括子组间变差,也即认为组间变差为0,而公式2包括了子组变差,这是两 者间最大的区别,从数值上看,第二个公式的计算结果往往会大于第一个公式,只有在制程稳定的情况下,两者才近似相等。
我认为应该利用公式1,控制限中不应包括可能的组间变差,X-bar图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制程保持在只有组间变异的状态,并且组间变异首先是一种稳定的过程。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20 个回复
machanghao (威望:1) (北京 朝阳区) 电子制造 员工
赞同来自:
我的同事所应用的是所有的子组均值计算标准偏差,并以此计算3sigma形成控制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