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分享]低溫多晶矽TFT-LCD

低溫多晶矽TFT-LCD
長期以來TFT-LCD業界所使用的技術一直是非晶矽(a-Si) 技術,並已大規模地投入量產,截至目前為止a-Si最主要的應用仍如過去一樣,停留在以PC的顯示設備為主的大尺寸顯示設備,雖然a-Si亦被使用在一些中小尺寸的顯示面板上,如汽車導航系統、液晶電視、數位相機等,卻受限於解析度不夠高以及響應速度較慢的先天物理障礙,而無法完全滿足終端應用系統性能的要求。舉例來說,第三代(3G)行動電話手機需要低耗電的彩色動態影像,a-Si在特性上就很難達到其所要求的標準;而DVD隨身看所用顯示面板需要有高速響應、高飽和度色彩和兼顧省電之特性,a-Si亦難符合上述要求。而低溫多晶矽(Low Temperature Poly-Si, LTPS)很早就被業界視為下一代LCD必備的技術,不過由於中小尺寸面板市場成長緩慢,市場規模太小,使得早期業者投入開發的動力並不強烈,直到2000年之後,業界投入轉趨積極,方使LTPS量能有更多的機會在未來數年內綻放。
LTPS相較a-Si,具全面性優勢
由於LTPS的TFT元件較a-Si小,因此有較大的孔徑比,可使光的穿透率提高,增加亮度,並可減少背光的負荷,延長面板的壽命。同時由於面板四側中,只有一邊能裝置PCB,使LCD模組變薄,更適合使用在攜帶型產品上。另外LTPS外部的PCB接腳亦較少,接線的連接點較少,使其產生缺陷的機率較小,增加產品的耐用度,上述優點使得LTPS面板的用途大為擴充。
日本業界在90年代末期已意識到無法在PC用的大尺寸面板上和南韓競爭,便以技術移轉方式,和台灣業界合作,一方面藉以抗衡南韓業者,另一方面在取得權利金之後,有更充分的資源投入LTPS的新一代LCD的開發,進而區隔台日韓在LCD領域的技術能力和市場。
日本業界在LTPS技術的開發進展上,賦予各階段不同的定義。簡言之,所謂第一代的LTPS是將驅動IC與PA轉換器內建於玻璃上,是過渡時期的作法。為了持續強化LTPS的技術,第二代再整合數位界面和其他週邊晶片;第三代LTPS的定義是將除了CPU以外的所有晶片內建於玻璃上,如影像控制器、RAM和週邊界面等。為了達到上述目標,若干技術必須達到一定的指標,如移動度,需從第一代的100cm2/vs,進展至第二代的150~300 cm2/vs,以及第三代的200~350 cm2/vs。部份業者已開發出相當於第三代指標的移動度,但要達到量產,仍需耗時數年的時間,設計法則亦要配合微縮化,從4μm微縮至1μm,可進一步達到高解析度。這種所謂系統面板的發展藍圖將近似於IC,而有異於過去LCD獨立技術發展的方式。現階段業界的開發的重點係擺在第二代,沿用IC領域的製造和設計面著手,達到IC和LCD技術相互融合的目標,使LCD的畫質可以直逼CRT。在這種理念下,日本業界已開始促成半導體和LCD技術人員的整合,共同開發LTPS。
LTPS具成本優勢,惟需先克服量產問題
LTPS技術尚未成熟,以致價格上未必比a-Si有利,不過一旦跨入量產的門檻,並達到和a-Si相當的良率和產出,理論上LTPS的價格要比a-Si低。LTPS成本的競爭力幾乎取決於內建於基板的驅動IC數來決定,目前LTPS的成本要比多晶矽來得高,但在驅動IC內嵌於基板後,情況就大不相同了。未來大型面板上,若再整合數位界面的控制電路,可再進一步降低成本,尤其是面板尺寸愈大,需要的驅動IC愈多,LTPS的價格比a-Si更具競爭力。
儘管LTPS未來有很廣泛的應用領域與市場潛力,惟其技術進展是否能如業界預期仍難預料。LTPS所織畫的系統面板,和十餘年前的半導體技術藍圖有十分類似的方,只是以玻璃基板替代印刷電路板,並以TFT在其上集積的差別罷了。但是兩者最大的差異是半導體是在矽晶圓上形成,製程的溫度達攝氏1000度以上;然而玻璃基板只能承受400~500度的溫度,對於移動度的提高和配線間距的細微化,形成一大瓶頸,業界待努力的問題仍多。以市場情勢來看,LTPS的確逐漸打出市場佳績,在2005年時中小尺寸的TFT-LCD中,將有八成將是LTPS,這正是為何業界不得不加速發展LTPS的原因。
对“好”的回答一定要点个"赞",回答者需要你的鼓励!
已邀请:

tallman_tang (威望:4) (上海 上海) 电信通讯 总监

赞同来自:

请问LTPS相对a-Si来讲耐环境特性是否会有差异?比如说气压、湿度和温度等

1 个回复,游客无法查看回复,更多功能请登录注册

发起人

扫一扫微信订阅<6SQ每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