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黑带考试辅导系列·4

    []为调查呼吸阻塞症在中国发病率,发了 5000份问卷。由于呼吸阻塞症与嗜睡症有密切关系,问卷都是关于是否有嗜睡倾向的。后来,问卷只回收了约 1000份,对回答了问卷的人进行了检测,发现呼吸阻塞症患病率为12%。对此比率数值是否准确的判断应为: [/]
A.可以认为此数是发病率的正确估计
B.由于未回收问卷较多,此值估计偏高
C.由于未回收问卷较多,此值估计偏低
D.1000份太少,上述发病率的估计无意义

B 解析,发放5000分只收回1/5,此值估计偏高

    []对于一组共28个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使用MINITAB软件,先后依次使用了 “Anderson-Darling”,“Ryan-Joiner(Similar to Shapiro-Wilk)”及“Kolmogorov –Smirnov”3种方法,但却得到了 3种不同结论: “Anderson-Darling”检验 p-value<0.005因而判数据“非正态”, “Ryan-Joiner(Similar toShapiro-Wilk)” 检验 p-value>0.10以及“Kolmogorov –Smirnov” 检验 p-value>0.15都判数据“正态”。这时候正确的判断是: [/]
A.按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判数据“正态”。
B.任何时候都相信“最权威方法”。在正态分布检验中,相信 MINITAB软件选择的缺省方法“Anderson-Darling”是最优方法,判数据“非正态”。
C.检验中的原则总是“拒绝是有说服力的”,因而只要有一个结论为“拒绝”则相信此结果。因此应判数据“非正态”。
D.此例数据太特殊,要另选些方法再来判断,才能下结论。

C 解析,只要一种检测证明非正态,即非正态。

    []已知化纤布每匹长 100米,每匹布内的瑕疵点数服从均值为 10的 Poisson分布。缝制一套工作服需要4米化纤布。问每套工作服上的瑕疵点数应该是: [/]
A.均值为 10的 Poisson分布
B.均值为 2.5的 Poisson分布
C.均值为 0.4的 Poisson分布
D.分布类型已改变

C 解析泊松分布具有可加性,泊松分布的均值和方差相等。由100米变成4米,可看成100米是由25个4米组成的泊松分布。

    []从平均寿命为 1000小时寿命为指数分布的二极管中,抽取 100件二极管,并求出其平均寿命。则 [/]
A.平均寿命仍为均值是1000小时的指数分布
B.平均寿命近似为均值是 1000小时,标准差为 1000小时的正态分布
C.平均寿命近似为均值是1000小时,标准差为100小时的正态分布
D.以上答案都不对。

C 解析指数分布均值等于标准偏差。指数分布不具备可加性,均值不会改变,标准偏差也不会改变。

    []某供应商送来一批零件,批量很大,假定该批零件的不良率为1%,今从中随机抽取32件,若发现2个或2个以上的不良品就退货,问接受这批货的概率是多少? [/]
A. 72.4%
B. 23.5%
C. 95.9%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C 解析这是典型的二项式分布(概率已知,每次收取不对其他抽取产生影响,每次结果只有成功失败两种可能),则原题的概率是抽到0个不良和1个不良概率,C32~0 0.01^00.99^32+C32~10.01^10.99^31=0.959.

    []某企业用台秤对某材料进行称重,该材料重量要求的公差限为 500±15克。现将一个 500克的砝码,放在此台秤上去称重,测量20次,结果发现均值为510克,标准差为1 克。这说明: [/]
A.台秤有较大偏倚(Bias),需要校准
B.台秤有较大的重复性误差,已不能再使用,需要换用精度更高的天平。
C.台秤存在较大的再现性误差,需要重复测量来减小再现性误差。
D.测量系统没有问题,台秤可以使用。

A 解析天平存在10g的偏倚,偏倚可以通过校准消除。P/T=5.15/30<30%,说明此天平的GR&R还行。

    []在数字式测量系统分析中,测量人员间基本上无差异,但每次都要对初始状态进行设定,这时,再现性误差是指: [/]
A.被测对象不变,测量人员不变,各次独立重复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异;
B.被测对象不变,在不同初始状态的设定下,各次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异;
C.同一测量人员,对各个被测对象各测一次,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异;
D.以上都不是。

B 解析再现性是再次测定的情况下发生的误差,由于人不变,而每次都对设备进行设定,已经有了一个变化,所以B。

    []车床加工轴棒,其长度的公差限为180±3毫米。在测量系统分析中发现重复性标准差为0.12毫米,再现性标准差为0.16毫米。从%P/T的角度来分析,可以得到结论: [/]
A.本测量系统从%P/T角度来说是完全合格的
B.本测量系统从%P/T角度来说是勉强合格的
C.本测量系统从%P/T角度来说是不合格的
D.上述数据不能得到%P/T值,从而无法判断

B 解析P/T是5.15σ/Δ=5.15*0.2/6=1/6,大于10% 小于30%。所以勉强合格。

    []在钳工车间自动钻空的过程中,取 30个钻空结果分析,其中心位置与规定中心点在水平方向的偏差值的平均值为 1微米,标准差为 8微米。测量系统进行分析后发现重复性(Repeatability)标准差为 3微米,再现性(Reproducibility)标准差为 4微米。从精确度/过程波动的角度来分析,可以得到结论: [/]
A.本测量系统从精确度/过程波动比(R&R%)来说是完全合格的
B.本测量系统从精确度/过程波动比(R&R%)来说是勉强合格的
C.本测量系统从精确度/过程波动比(R&R%)来说是不合格的
D.上述数据不能得到精确度/过程波动比(R&R%), 从而无法判断

C 解析根据P/TV比,GR&R/σt=5/8>30%,所以测量系统不合格

    []对于正态分布的过程,有关 Cp、Cpk和缺陷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Cp 不能估计缺陷率, 根据 C pk才能估计缺陷率
B.根据Cp 和C pk才能估计缺陷率
C.缺陷率与Cp 和C pk无关
D.以上说法都不对

B 解析有计算公式可知,仅靠Cpk只能得出缺陷的范围,联合Cp才能估算缺陷率。这也是为何常用Z值代替Cpk的原因。
对“好”的回答一定要点个"赞",回答者需要你的鼓励!
已邀请:

minikingwa (威望:5) (上海 黄浦区) 咨询业 总经理 - 专业从事精益六西格玛的专家。

赞同来自: xiaomagescu

回复 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3277082&ptid=246586

这里考的是测量系统误差和总误差之比;其中测量系统误差是再现性加重复性=33+44=25,那么测量系统的标准差是5,而数据总标准差是8。所以是5/8。
如果用的5.15*5,那么分母应该是样本容差,而不是标准偏差。
希望你能明白。不要搞混了

34 个回复,游客无法查看回复,更多功能请登录注册

发起人

minikingwa
minikingwa

专业从事精益六西格玛的专家。

扫一扫微信订阅<6SQ每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