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审感悟
2004年在一家公司担任品质经理,当时兼职管理者代表,负责公司的体系管理工作。当时对体系这块还是蛮感兴趣的,因为刚刚接触,有一种新颖感,并且当时体系认证也较规范。记得当时搞外审时,公司都比较重视,各个部门也很认真对待,作为管代的我,在外审前也是很小心,准备的材料也很全。当时我们的认证公司是较出名的德国莱茵TUV,当时外审老师有三个,在公司审了两天(当时公司有两个体系,质量和环境体系),最后开了十个不符合项,观察项开了达三十多项。经过一个月的整改才完成。现在想起来,真的还有意思的。
现在,就在前两天,公司也是两个体系(质量和环境体系)进行一次外审,结果外审公司是一家国内认证公司,也有三名外审老师,结果只审了一天,开了一个不符合项。这与以前的外审完全是两码事,好象是一种形式,走走过场罢了。所以,现在的体系审核的质量与以前根本不能相提并论了。这也搞体系工作的一种悲哀呀。
现在,就在前两天,公司也是两个体系(质量和环境体系)进行一次外审,结果外审公司是一家国内认证公司,也有三名外审老师,结果只审了一天,开了一个不符合项。这与以前的外审完全是两码事,好象是一种形式,走走过场罢了。所以,现在的体系审核的质量与以前根本不能相提并论了。这也搞体系工作的一种悲哀呀。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25 个回复
blake (威望:29) (广东 东莞) 电子制造 经理
赞同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