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首席质量官中国宣言
首席质量官中国宣言
China Manifesto for Chief Quality Officer
CQO中国宣言
我们自信,因为我们热爱真理,
我们乐观,因为我们相信未来;
经验与阅历,让我们懂得创新的意义,
深入与全面,令组织的大图片时刻在脑海浮现;
没有人比我们更了解我们的性格,
忍辱负重是我们的表象,
幕后英雄才是我们的诤言;
我们的字典中没有“患得患失”的词句,
朴实、严谨、宽厚才是我们博大的胸膛里的标杆。
没有人比我们更能把握组织的弱点,
浸泡在一线,让我们知道水有多深,
穿梭于二线,令我们了解海有多大,
而高层的喜忧,则是我们看见那艘在风口浪尖上的战舰;
我们绷紧敏感的神经,捕捉远方闪烁不定的灯塔,
我们开放心胸,不放过任何管理创新的理念;
虽说我们习惯于审慎地看待商界,
但我们从来就不掩饰对新理念的痴迷;
审慎,为的是客户,
激情,燃烧的是自己;
没有什么能够捆绑我们的手脚,
即使没有职务与名份,
更没有什么能够桎梏我们的头脑,
哪怕到头来引火烧身;
这没什么,因为我们总是被当作“另类”——
创新的欲望,驱动着我们不断学习,
成功的梦想,牵引着我们上下沟通;
绝不会甘于平庸,却可以耐得住寂寞,
不怕变革的阻力,可担心高层的冷漠;
我们本是蜜蜂,把甘甜的思想在组织中传播,
我们更是思想的盗火者,让新理念在每一个人身上燃烧。
为了变革求胜,我们敢于去动别人的“奶酪”,
为了基业常青,我们情愿去做蜡炬和春蚕。
首席质量官,一个崭新的概念,
让质量人形象从此在组织中鲜活地出现:
诚信、睿智、幽默,
不仅精于专业、理解过程,
更加精通商务、明白资产;
他们是创新的促成者,用火柴把熊熊大火点燃,
他们是变革督导师,用热血筑起质量生活的长城。
因为,他们是质量人,
痛并快乐着的一群!
中国呼唤首席质量官!
CEO(首席执行官)领导公司整体战略;CKO(首席知识官)营造组织的学习能力;CFO(首席财务官)和COO(首席运营官)分别专注于财务和运营战略;CIO(首席信息官)和CTO(首席技术官)们共同提升企业的信息竞争力;如今林林总总的CXO都已然在中国企业长袖善舞。但,中国的CQO--Chief Quality Officer(首席质量官)在哪里?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历史上,我们已经历过两次质量革命。第一次,遍体鳞伤的质量被全面质量管理的大师们从检验和控制的枷锁里解救出来,从而成为支持现代化生产的实用工具。此时的质量人仍然像被囚禁的普罗米修思,在复杂庞大的组织架构中茫然四顾,找不到位置和方向;而第二次,憔悴的她被克劳士比从生产线上解放出来,还其本来的美丽面容,成为旨在满足客户、员工和供应商的管理哲学。此时的质量人已经进入企业战略决策层,因为他的职责已经由质量管理升华为质量文化的塑造和质量竞争力的建设。 因此,质量理念和质量职业的发展历程都经历了从操作到运营,从控制技术到管理艺术,从具体手法到文化变革的巨大跨越。更何况未来企业的追求将不仅仅是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而更多的是适应性和创新性。这一切的发生有赖于并将更加依赖于首席质量官的第一推动力! 我们呼唤中国企业CQO的横空出世!他是企业质量战略的制定者和实施者;是组织追求卓越的推进者;是组织创造价值的设计师;更是组织基业长青的领跑人。CQO,是管理星空上的耀眼新星。
CQO就是组织质量战略的灵魂。未来对企业的挑战是:它需要创新地满足各种利益相关者相矛盾的要求,如股东、员工、客户、供应商、社区等等。而这一切的实现都需要CQO在组织内创建卓越的质量文化和共同的商业哲学。他需要进行组织与督导;他需要从事计划与管理;他需要擅长沟通与协调;他需要领导质量教育;他也需要从事外部资源管理。他需要迅速行动和坚忍不拔! 质量是一个组织"第一次就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的能力,以及"说到做到"的结果。随着中国日益融入全球的经济循环圈,随着中国企业义无反顾地拥抱国际化,我们有理由坚信:质量的未来就掌握在我们首席质量官手中!
China Manifesto for Chief Quality Officer
CQO中国宣言
我们自信,因为我们热爱真理,
我们乐观,因为我们相信未来;
经验与阅历,让我们懂得创新的意义,
深入与全面,令组织的大图片时刻在脑海浮现;
没有人比我们更了解我们的性格,
忍辱负重是我们的表象,
幕后英雄才是我们的诤言;
我们的字典中没有“患得患失”的词句,
朴实、严谨、宽厚才是我们博大的胸膛里的标杆。
没有人比我们更能把握组织的弱点,
浸泡在一线,让我们知道水有多深,
穿梭于二线,令我们了解海有多大,
而高层的喜忧,则是我们看见那艘在风口浪尖上的战舰;
我们绷紧敏感的神经,捕捉远方闪烁不定的灯塔,
我们开放心胸,不放过任何管理创新的理念;
虽说我们习惯于审慎地看待商界,
但我们从来就不掩饰对新理念的痴迷;
审慎,为的是客户,
激情,燃烧的是自己;
没有什么能够捆绑我们的手脚,
即使没有职务与名份,
更没有什么能够桎梏我们的头脑,
哪怕到头来引火烧身;
这没什么,因为我们总是被当作“另类”——
创新的欲望,驱动着我们不断学习,
成功的梦想,牵引着我们上下沟通;
绝不会甘于平庸,却可以耐得住寂寞,
不怕变革的阻力,可担心高层的冷漠;
我们本是蜜蜂,把甘甜的思想在组织中传播,
我们更是思想的盗火者,让新理念在每一个人身上燃烧。
为了变革求胜,我们敢于去动别人的“奶酪”,
为了基业常青,我们情愿去做蜡炬和春蚕。
首席质量官,一个崭新的概念,
让质量人形象从此在组织中鲜活地出现:
诚信、睿智、幽默,
不仅精于专业、理解过程,
更加精通商务、明白资产;
他们是创新的促成者,用火柴把熊熊大火点燃,
他们是变革督导师,用热血筑起质量生活的长城。
因为,他们是质量人,
痛并快乐着的一群!
中国呼唤首席质量官!
CEO(首席执行官)领导公司整体战略;CKO(首席知识官)营造组织的学习能力;CFO(首席财务官)和COO(首席运营官)分别专注于财务和运营战略;CIO(首席信息官)和CTO(首席技术官)们共同提升企业的信息竞争力;如今林林总总的CXO都已然在中国企业长袖善舞。但,中国的CQO--Chief Quality Officer(首席质量官)在哪里?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历史上,我们已经历过两次质量革命。第一次,遍体鳞伤的质量被全面质量管理的大师们从检验和控制的枷锁里解救出来,从而成为支持现代化生产的实用工具。此时的质量人仍然像被囚禁的普罗米修思,在复杂庞大的组织架构中茫然四顾,找不到位置和方向;而第二次,憔悴的她被克劳士比从生产线上解放出来,还其本来的美丽面容,成为旨在满足客户、员工和供应商的管理哲学。此时的质量人已经进入企业战略决策层,因为他的职责已经由质量管理升华为质量文化的塑造和质量竞争力的建设。 因此,质量理念和质量职业的发展历程都经历了从操作到运营,从控制技术到管理艺术,从具体手法到文化变革的巨大跨越。更何况未来企业的追求将不仅仅是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而更多的是适应性和创新性。这一切的发生有赖于并将更加依赖于首席质量官的第一推动力! 我们呼唤中国企业CQO的横空出世!他是企业质量战略的制定者和实施者;是组织追求卓越的推进者;是组织创造价值的设计师;更是组织基业长青的领跑人。CQO,是管理星空上的耀眼新星。
CQO就是组织质量战略的灵魂。未来对企业的挑战是:它需要创新地满足各种利益相关者相矛盾的要求,如股东、员工、客户、供应商、社区等等。而这一切的实现都需要CQO在组织内创建卓越的质量文化和共同的商业哲学。他需要进行组织与督导;他需要从事计划与管理;他需要擅长沟通与协调;他需要领导质量教育;他也需要从事外部资源管理。他需要迅速行动和坚忍不拔! 质量是一个组织"第一次就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的能力,以及"说到做到"的结果。随着中国日益融入全球的经济循环圈,随着中国企业义无反顾地拥抱国际化,我们有理由坚信:质量的未来就掌握在我们首席质量官手中!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20 个回复
steventec (威望:38) (广东 深圳) 咨询业 咨询顾问 - 你来自云南元谋,我来自北京周口,握着你毛绒绒的手...
赞同来自: fox.sun
Being the Chief Quality Officer
"首席质量官"(Chief Quality Executive, CQO)绝不是一种时髦的称谓,而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它更不是像人们嘲笑"破烂王"改称CEO那样,用新瓶装旧酒,而是一种瓜熟蒂落式的、用新瓶装新酒的呼唤。如果说,人们一时间把CEO捧上了天,然后又非常情绪化地在黄昏时把他们当作了茶余饭后笑谈的"小鬼"--"嘻嘻"之声告诉我们:理性与智慧的"秋天"到了,那么,CQO与红日相伴而生,并以崭新的形象出现在CXO们的行列里,这时CEO发出了一声叹息"你为什么不早来呢!"--"唉"声之中,拉开了"春之声"圆舞曲的序幕…
现在,你一定发现许多人已经开始伴随着舞曲翩翩起舞了,还有许多站脚观望的人也按捺不住、开始跃跃欲试了…
幸运的是,我恰巧是积极筹办这个盛大舞会的参与者。与其他人一样,我兴奋地看着舞会渐入佳境、高潮迭起,却不由地哼唱着"让我欢喜让我忧"的词曲,因为作为新的质量文化运动的推动者,看着那些红光满面、衣着光鲜、谈笑风生的CQO们,我由衷地为他们的闪亮登场而高兴,其程度不亚于约翰逊让黑人球员进入了NBA、ITT(国际电报电话公司)哈罗德·吉宁把质量带进了的董事会。但我同时又好生担忧,因为我害怕午夜12点的钟声,害怕辛黛瑞拉的故事在眼前重现。毕竟,那些CQO们以前都是灰姑娘啊!况且,也并非所有的CEO都能够发自内心地对他的帐下新丁刮目相看、惺惺相惜的。
当贾宝玉来到林黛玉的灵前一声近乎绝望的长叹"我来迟了!",引出的是无限的悲情与绵绵的泪雨;而当任何一个CEO对他的CQO发出"你来晚了!"的叹息时,同样可以演绎出一幕悲喜交加的故事…
序曲:白领丽人不解质量
我曾与众多传媒界的靓男俊女们谈论质量的主题,那是一件颇为惬意的事情,因为你面对的是一群时尚、感性、想象力丰富的人。一开始就有人给了我一个评价:"您不像做质量的。"
这一下就激起了我的好奇,便想要探求"质量"在那些青春靓丽的人们心中的形象,然后再与工商界给"质量"画的像相比较。有意思的是,她们不假思索地就把"质量"打入想象中那些黑乎乎、脏兮兮的车间里了;而令我吃惊的却是,那些工商界的人们拿出的"质量"画像也同样是色调灰暗而压抑的,是与"一线"密不可分。
我不禁发出哀叹:伴随着手工作坊而生的质量,虽经历过"工业革命"与"质量革命"的洗礼,仍没有洗掉脸上的历史尘埃;时光冉冉,当年的灰姑娘还是灰姑娘,但是多了一张黄脸…
辛黛瑞拉的不幸,只是因为有个面目可憎的后母,那么,质量呢?现在大家不都是张口闭口地就高呼"质量就是生命"吗?可为什么她依然摆脱不了"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运数呢?莫非她的身后时刻站着一位"阴险毒辣"的后母?
一个CEO的困惑
没有人反对质量,谁都认为质量很重要。然而,其重要的程度却随着身份或角色的转变而呈现出正态分布。"质量革命"之前,"做"质量的是老爷,而"用"质量的是丫环;30年河东、30年河西,当风水轮流转时,"用"质量的是上帝,而"做"质量的则是奴役。显然,谁大谁说了算。还好,除了个别的垄断组织,"做"质量的都甘心情愿地把"用"质量的侍候的舒舒服服。
这并不是一件轻松写意的事情。许多企业被上帝勉强地留了下来,暂时摆脱了被淘汰的地狱,是因为他们已经学会让上帝来定义"质量",然后按照"舒舒服服"的旨意辛辛苦苦地去"做"。
问题是,如何"做"才能让上帝感到"舒舒服服"呢?
曾经有一位CEO,他深知"质量"对客户以及对公司的盈利水平的意义,决定用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来"做"质量。他的确感到得意,因为他用昂贵的投资博得了客户的青睐与订单;可没有多久,他的笑容消失了,因为别人也用钱买来了比他还要好的设备,他的"质量"优势顿时没有了。他开始陷入困惑。
这时,ISO 9000风头渐起。他又一次兴奋起来,决定与"国际接轨",并花高价让国外的认证公司来"保证"公司的质量。证书挂了起来,他开始在广告中得意地宣称:我们是业内首家,我们有了"国际质量"。但是,又没有过多久,他开始沮丧地换掉了广告语,坐在窗前发呆:我不明白,为什么大家一下子都有了证书?具有国际认证就能够"保证"具有"国际质量"吗?
他开始寻求质量专家的咨询帮助。
专家说:你没有SPC怎么能够叫做现代质量管理呢?于是,他让员工接受培训,并购买了软件。几个月过后,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可没有人对它们感兴趣;好比速度表告诉你超速了,可你不理它,继续开;
专家说:你不做"质量成本"管理哪里会有什么质量?于是,专家小组进驻,很快就建立起了一套"质量成本"报告制度;当他正要好好地品尝质量管理的成果时,财务经理却给了他泼了一盆冷水:数据不真实。他开始发火。财务经理告诉他:现在,全是垃圾了。
专家说:我真心替你难过,因为你走了那么大的弯路才找到我。根本不要犹豫,做6Sigma!GE、摩托罗拉就是靠它成功的。世界500强都在做呢。于是,又一次鼓起了勇气。专家们言必称杰克·韦尔奇,并时时用6Sigma演绎GE辉煌的故事。可是他激动之后总觉得与自己关系不大,他学到的似乎是一个SPC和质量成本炒在一起并添加了许多新口味佐料的套餐,他甚至怀疑:是韦尔奇成就了6Sigma,还是6Sigma成就了韦尔奇?而他自己,毕竟不是杰克·韦尔奇。
…
客户似乎越来脾气越大,质量经理和生产经理也都换成新的面孔了;面对公司的经营状况报告,他一次次陷入困惑,他在深思:质量到底是什么?它究竟该怎么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