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质量工作的感慨
做质量工作有6年多了,就像人有疲劳期一样,到了茫然僵持阶段,总感觉质量工作像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分别在几家公司做过质量,总感觉质量工作很尴尬,做得好就显得重要,做不好就是摆设,很多公司都是天天喊“质量第一”,但真正把质量用到刀刃上,用好了的,很多时候都流于形式,质量部门履行的仅是检验层面的职能,而整个质量管理就是把体系造一些文件做摆设,应付下外审拿个证书,其他就是杂七杂八鸡毛蒜皮的小事,真正在数据分析、原因分析、质量改善等关键时候涉足却少之又少,要么流于形式做个样子,走个程序,要么就浅尝辄止,问题下次还是照样出。
我一直在思考,是质量不重要,还是我们没把质量做的重要?
我们的质量立场和原则是什么?
我们坚持了吗?
为什么没坚持?
怎样才能把质量做好?
这一切是我们质量人的问题吗?
每想起这些,思绪混沌,焦灼,人很浑噩
今天我在找一些统计技术资料时,进入一个知名坛,正如这个论坛的名字一样,这里藏龙卧虎,好多专家大师,这里的专家才是专家,不是砖家。从他们的言谈文字,那种学问学识,微言大义,确实层次不一样,我想应该是人生阅历和经验以及个人钻研的集合。一个叫“qdlqdl”的网友上传的海量质量和生产管理系列资料帖子,堪称宝库宝藏,让我轰然醒悟,原来还有那么多还不懂还需要学,自己这几年来的学习和经验仅是质量管理的一点皮毛而已,工作8年,搞质量6年多,以前在东莞F公司做了四年多QE主管,包括之后的两家公司做品质经理,从品管的基础开始到QC、QE、QA、QMS领域的接触、认知和实战,到今天看到这个贴总结只能说自己造诣太浅,勉强算入门级。术业有专攻,那些资料,我想任何一个搞质量的,不管是黑带绿带,大师、工程师、总监、经理,不都敢说样样精通,都值得去丰富拓展更高层次的东西。看来质量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要学,真正活到老,学到老。就我个人而言,我会用我的职业生涯来寻找上面问题的答案。
我也说说我的质量观点吧,仅从管理角度探讨,专业技术下来切磋。质量管理是一个很尴尬的角色,做得好就显得重要,做不好就可有可无。就其职责来说,品管是一种监督管理,同三权分立类似,是对研发、生产、其他部门的监督,有自己独立的立场。如果大家一团和气,质量没有独立出来,研发、生产、其他部门的工作没有监督者,自己看自己的工作永远没有问题。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以前在一个台湾厂学习过《建设性对抗》这门课程,什么是真正的和谐?就是建设性的对抗,有意见,有不同观点,有对抗没问题,但是必须是建设性的,大家互相指出对方之不足,然后改善,持续改善,形成PDCA闭合循环,共同发展进步。这就是为什么要设质量管理这个角色的原因所在。我以前曾经告诉我带过的新人,“做质量,让别人舒服了,你就痛苦”,监督,要有自己的原则和立场,抓住问题不放,到改善为止,于己于人都是好事。
质量不能直接创造价值,和研发、生产比,平日老板和其他各部门都看不见其重要性,简单说就是,不出问题没人想到你,一出问题第一反应质量怎么搞的?但质量挽救价值,降低风险和损失,是一只无形的手。总之,做质量,责任和风险重于泰山,权利和位置轻于鸿毛,质量控制的好理所当然,质量出问题天理难容,这就是目前质量人在企业中的尴尬角色,注定了质量人幕后英雄、隐形人的悲壮,总在不合时宜的前台与幕后的双面人。所以证明我们的存在很重要,做了事情,就要发出声音,有了成绩要秀出来,不管是被认为作秀也好,折腾也罢,呼风唤雨,惊天动地,只要有利于质量造势,就要发出最强音。质量管理自然十一种管理,自然要用到管理的手法和“伎俩”,务实与务虚结合,口号,宣传,造势等务虚手段,表面上看是虚的,没啥意思,其实不然,良好的氛围对推动做事和提高知名度很有好处,质量深入人心,质量广而告之,不战而屈人之兵。
我觉得质量真正要落实在“较真”(执行力)两个字,品质源于细节,不信你看日本和台湾企业的细节,不找到根本原因,不完全改善关闭不结案,日本人那种近乎变态的执著,我们国内有多少企业有呢?“差不多就行了”,“不可能找到真正原因的”,“把程序走完就可以”。我们日常工作中充斥着多少这样的话啊。“专业、细节、全面、较真”我作为我的工作要求,
但实际工作中很难真正执行到位,我很多时候都在疑惑:为什么?中国真的是潜规则的国度,是和谐一切的国度?
不管如何,今天我倍感鼓舞,我再次坚定自己的职业选择,不放弃,干一行爱一行,精通一行,做自己的质量之路。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39 个回复
kinghui (威望:6) 其它行业 经理
赞同来自:
继续的是现实企业管理中,遇到的现实管理上的一些现象,和如何面对现实情况的管理方式、工作态度等的思考。
分开不同的情况来思考,就可以明白很多东西是我们可以自主做好的,有些事情是需要沟通和配合去做的,品质管理毕竟还是企业整体经营管理的一个方面,需要系统的来看待才能更好的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