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人眼识别的质量指标到底是否有可能做到100ppm?
这困惑在我这里已经有很久了,我这帖子有点长,抱歉会让大家看很久。
我现在管的是一条机加工零部件。
机加工零部件有一种常见的缺陷情况,就是缺陷(气孔、砂眼、缺肉)等等。99%是毛坯带过来的,因为传统砂型铸造的毛坯无论怎么做都避免不了这些缺陷,总容易流到机加工这来,1%是机加工自己产生的,比如装夹不良产生的铣削刀痕等等。
现在我们的办法是,每个工序上,都有机加工的操作工,对特定的表面(就是他负责的那个面),把缺陷挑出来。然后一直到最后,有一道终检,把所有表面100%看一遍,最后挑一道再放下去。
就是这样,还是偶有表面缺陷,流到顾客那去了,遭到投诉,大部分情况下都超过了100ppm。
现在我们决定,既然是过程中可能发现的问题,要在过程中控制,用三个月的时间改进,三个月后取消最后一道的100%检验。
我承认这是符合质量管理思想的:质量是做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
于是就展开行动了:1.每天统计漏到底下去的是哪些工位的;2.做排列图找出前几名;3.对前几名谈话,加以培训,告诉要怎样识别;4.对没有漏出的奖励,对漏出多的处罚,5.一段时间后再看效果,等等,反正后面的步骤都是质量管理者常见的。
但是,无论怎么培训和怎么处罚,还是有缺陷件漏到最后序去的。有的多有的少,受罚的人也常常换,有时是这个工位的,有时是另一个工位的,讲再多课和罚再多都没有用。
我亲自尝试过,必须时刻高度紧张,一个个盯着看,一有恍惚,缺陷件混着就漏下去了。而我们是双班,每班9个小时左右。毕竟那是人,要人靠眼睛去识别,确实有一不留神漏出的时候。
100ppm是万分之一,要让万分之一在整条线上靠人用肉眼控制,这个我不知道要怎么搞。
总的来说,我完全承认,撤掉最后一道100%检验的思想是对的,但是人机料法环里面,人是最难控制和量化的因素。
诸位对此怎么看,你们认为是否可以做到,还有哪些方面可以做工作的?
我现在管的是一条机加工零部件。
机加工零部件有一种常见的缺陷情况,就是缺陷(气孔、砂眼、缺肉)等等。99%是毛坯带过来的,因为传统砂型铸造的毛坯无论怎么做都避免不了这些缺陷,总容易流到机加工这来,1%是机加工自己产生的,比如装夹不良产生的铣削刀痕等等。
现在我们的办法是,每个工序上,都有机加工的操作工,对特定的表面(就是他负责的那个面),把缺陷挑出来。然后一直到最后,有一道终检,把所有表面100%看一遍,最后挑一道再放下去。
就是这样,还是偶有表面缺陷,流到顾客那去了,遭到投诉,大部分情况下都超过了100ppm。
现在我们决定,既然是过程中可能发现的问题,要在过程中控制,用三个月的时间改进,三个月后取消最后一道的100%检验。
我承认这是符合质量管理思想的:质量是做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
于是就展开行动了:1.每天统计漏到底下去的是哪些工位的;2.做排列图找出前几名;3.对前几名谈话,加以培训,告诉要怎样识别;4.对没有漏出的奖励,对漏出多的处罚,5.一段时间后再看效果,等等,反正后面的步骤都是质量管理者常见的。
但是,无论怎么培训和怎么处罚,还是有缺陷件漏到最后序去的。有的多有的少,受罚的人也常常换,有时是这个工位的,有时是另一个工位的,讲再多课和罚再多都没有用。
我亲自尝试过,必须时刻高度紧张,一个个盯着看,一有恍惚,缺陷件混着就漏下去了。而我们是双班,每班9个小时左右。毕竟那是人,要人靠眼睛去识别,确实有一不留神漏出的时候。
100ppm是万分之一,要让万分之一在整条线上靠人用肉眼控制,这个我不知道要怎么搞。
总的来说,我完全承认,撤掉最后一道100%检验的思想是对的,但是人机料法环里面,人是最难控制和量化的因素。
诸位对此怎么看,你们认为是否可以做到,还有哪些方面可以做工作的?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23 个回复
张贤 (威望:0) (广东 东莞) 在校学生 工程师
赞同来自:
如果没有任何办法,再全检工位后再加一个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