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全面品質管制的基本工作方法(程式)
它指P,D,C,A迴圈。把品質管制全過程劃分為P(計畫Plan)、D(實施Do)、C(檢查Check)、A(總結處理Action)4個階段8個步驟。
第一為P(計畫)階段,其中又分為4個步驟:
(1) 分析出狀,找出存在的主要質量問題。
(2) 分析產生質量問題的各種影響因素。 (3) 找出影響質量的主要因素。
(4) 針對影響質量的主要因素制訂措施,提出改進計畫,定出質量目標。
第二為D(實施)階段,也即是步驟。
(5) 按照既定計劃目標加以執行。
第三為C(檢查)階段,也即是步驟。
(6) 檢查實際執行的結果,看是否達到計畫的預期效果。
A P
C D
第四為A(總結處理)階段,其中又分兩個步驟,一是根據檢查結果加以總結成熟的經驗,納入標準制度和規定,以鞏固成績,防止失誤。二是把這一輪P,D,C,A迴圈尚未解決的遺留的問題,納入下一輪P,D,C,A迴圈中支解決。其特點是:4個階段的工作完整統一,缺一不可;大環套小環,小環促大環,階梯式上升,迴圈前進。
14、質量特性參數
用定量表示的質量特性,通常稱為質量特性參數或適用性參數。包括設計、製造、使用質量和服務質量等方面的各個環節,從保證使用質量出發,提出定量化的要求,以便明確質量責任,確保使用質量以滿ì用戶的需要。
15、質量特性值
它通常表現為各種數量指標。一個具體產品,常需用多個指標來反映它的質量。測量或測定質量指標所得的數值即質量特性值。習慣上稱為資料。根據質量指標性質的不同,質量特性值可分為計數值和計量值兩大類。 (1) 計數值。當質量特性值只能取一組特定的數值,而不能取這些數值之間的數值時,這樣的特性稱為計數值。計數值可進一步分為計件值和計點值。計件值是指產品進行按件檢查時所產生的屬性,如一批產品中的合格數、廢品數等;計點值是指每件產品中質量缺陷的個數,如棉布上的疵點數,鑄件上的砂眼數等。 (2) 計量值。當質量特性值可以取所定範圍內的任何一個可能的數值時,這樣的特性值稱之為計量值。如用各種計量工具測量的資料如長度、重量、溫度等就是計量值。不同類的質量特性值所形成的統計規律的不同的,從而形了不同的控制方法。
16、真正質量特性與代用質量特性
真正質量特性是用戶所要求的使用質量特性。而企業為了便於生產以及科學技術水平所限,往往將其轉化為生產中用以衡量產品質量的標準或規格,由產品標準所反映的質量特性叫代用質量特性。由於人們的認識受科學技術水平和各種條件的限制,再加上用戶的要求往往是多方面的,以及不斷更新和發展的,因此企業所制定的質量標準與用戶實際使用質量的要求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出現差距,所以,要經常研究質量標準和使用質量要求的符合程度,並作必要的調整和修改,不斷改進,盡可能使質量標準符合用戶實際使用質量要求。
17、適用性
指產品或服務在特定條件下滿ì規定目的要求的能力;或者說產品在使用時能成功地適合用戶目的要求的程度。適用性是反映一些有關產品參數的綜合結果。
18、質量監督
指由質量檢驗監督機構,按照技術標準,對企業的產品質量進行監督考核和鑒定,促進企業加強品質管制,執行質量標準,保證產品質量以維護使用者和消費者利益。從廣義上來講,質量監督實際上是對進入流通領域的產品進行監督,不僅要檢查實物質量,還要對企業保證質量的能力,進行檢查監督。質量監督可採取自我監督、社會監督和國家監督3種形式。
19、質量指標
指所映工業產品質量、服務質量和工作質量和指標。如工業企業生產的產品必須符合國家或國家有關部門頒佈的技術標準和供貨合同中所規定的質量要求。這些要求通常是用具體的技術指標規定下來的。
20、目標管理
目標管理源于美國管理專家杜拉克,他在1954年出版的《管理的實踐》一書中,首先提出了¨目標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張”,認為¨企業的目的和任務必須轉化為目標。企業如果無總目標及與總目標相一致的分目標,來指導職工的生產和管理活動,則企業規模越大,人員越多,發生內耗和浪費的可能性越大”。概括來說也即是讓企業的管理人員和工人親自參加工作目標的制訂,在工作中實行¨自我控制”,並努力完成工作目標的一種管理制度,其原則是:
(1) 企業的目的和任務必須轉化為目標,並且要由單一目標評價,變為多目標評價。
(2) 必須為企業各級各類人員和部門規定目標。如果一項工作沒有特定的目標,這項工作就做不好。
(3) 目標管理的對象要包括從領導者到工人的所有人員,大家都要被¨目標”所管理。
(4) 實現目標與考核標準一體化,即按實現目標的程度,考核各類人員,由此決定升降獎懲和工資的高低,而不是根據其他的標準。
(5) 強調發揮各類人員的創造性和積極性。每個人都要積級參與目標的制定展開和實施。領導者應允許下級根據企業的總目標設立自己參與制定的目標,以滿ì¨自我成就”的要求。
(6) 任何分目標,都不能離開企業總目標自行其是。在企業規模式模擴大和分成新的部門時,不同部門有可能片面追求各自部門的目標,而這些目標未必有助於實現用戶需要的總目標。企業總目標往往是擺好各種目標位置,實現綜合平衡的結果。
21、企業方針目標
企業方針目標指在一定時期內,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綱領和預期的成果。它是企業經營的方向和目標,體現了企業經營的戰略和策略。
22、質量方針
又叫質量政策。它是企業各部門和全體人員執行質量職能和從事質量活動所須遵守的原則和指標,是統一和協調企業質量工作的行動指南,也是落實“質量第一”思想的具體體現。
23、質量目標
指根據質量方針的要求,企業在一定期間內所要達到的預期效果,即所規定的數量化目標。可根據達到目標的期限長短,可劃分為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質量目標是企業目標體系中的組成部分,它應力求數量化,以便於統一領導層的思想,成為激勵職工的動力,有利於日常的考核和評定,促進目標的實現。 24、質量計畫
指落實質量目標的具體部署和行動安排。其中包括企業各部門在實現目標進應承擔的工作任務、責任、時間和進度要求。它通常是以一系列的計畫指標及實現這些指標採取措施表示出來的。
25、質量方針目標的展開
指將已確定企業質量方針目標逐級往下層擴展、細化為各級的中、小目標和措施,以保證企業總目標的實現。
它指P,D,C,A迴圈。把品質管制全過程劃分為P(計畫Plan)、D(實施Do)、C(檢查Check)、A(總結處理Action)4個階段8個步驟。
第一為P(計畫)階段,其中又分為4個步驟:
(1) 分析出狀,找出存在的主要質量問題。
(2) 分析產生質量問題的各種影響因素。 (3) 找出影響質量的主要因素。
(4) 針對影響質量的主要因素制訂措施,提出改進計畫,定出質量目標。
第二為D(實施)階段,也即是步驟。
(5) 按照既定計劃目標加以執行。
第三為C(檢查)階段,也即是步驟。
(6) 檢查實際執行的結果,看是否達到計畫的預期效果。
A P
C D
第四為A(總結處理)階段,其中又分兩個步驟,一是根據檢查結果加以總結成熟的經驗,納入標準制度和規定,以鞏固成績,防止失誤。二是把這一輪P,D,C,A迴圈尚未解決的遺留的問題,納入下一輪P,D,C,A迴圈中支解決。其特點是:4個階段的工作完整統一,缺一不可;大環套小環,小環促大環,階梯式上升,迴圈前進。
14、質量特性參數
用定量表示的質量特性,通常稱為質量特性參數或適用性參數。包括設計、製造、使用質量和服務質量等方面的各個環節,從保證使用質量出發,提出定量化的要求,以便明確質量責任,確保使用質量以滿ì用戶的需要。
15、質量特性值
它通常表現為各種數量指標。一個具體產品,常需用多個指標來反映它的質量。測量或測定質量指標所得的數值即質量特性值。習慣上稱為資料。根據質量指標性質的不同,質量特性值可分為計數值和計量值兩大類。 (1) 計數值。當質量特性值只能取一組特定的數值,而不能取這些數值之間的數值時,這樣的特性稱為計數值。計數值可進一步分為計件值和計點值。計件值是指產品進行按件檢查時所產生的屬性,如一批產品中的合格數、廢品數等;計點值是指每件產品中質量缺陷的個數,如棉布上的疵點數,鑄件上的砂眼數等。 (2) 計量值。當質量特性值可以取所定範圍內的任何一個可能的數值時,這樣的特性值稱之為計量值。如用各種計量工具測量的資料如長度、重量、溫度等就是計量值。不同類的質量特性值所形成的統計規律的不同的,從而形了不同的控制方法。
16、真正質量特性與代用質量特性
真正質量特性是用戶所要求的使用質量特性。而企業為了便於生產以及科學技術水平所限,往往將其轉化為生產中用以衡量產品質量的標準或規格,由產品標準所反映的質量特性叫代用質量特性。由於人們的認識受科學技術水平和各種條件的限制,再加上用戶的要求往往是多方面的,以及不斷更新和發展的,因此企業所制定的質量標準與用戶實際使用質量的要求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出現差距,所以,要經常研究質量標準和使用質量要求的符合程度,並作必要的調整和修改,不斷改進,盡可能使質量標準符合用戶實際使用質量要求。
17、適用性
指產品或服務在特定條件下滿ì規定目的要求的能力;或者說產品在使用時能成功地適合用戶目的要求的程度。適用性是反映一些有關產品參數的綜合結果。
18、質量監督
指由質量檢驗監督機構,按照技術標準,對企業的產品質量進行監督考核和鑒定,促進企業加強品質管制,執行質量標準,保證產品質量以維護使用者和消費者利益。從廣義上來講,質量監督實際上是對進入流通領域的產品進行監督,不僅要檢查實物質量,還要對企業保證質量的能力,進行檢查監督。質量監督可採取自我監督、社會監督和國家監督3種形式。
19、質量指標
指所映工業產品質量、服務質量和工作質量和指標。如工業企業生產的產品必須符合國家或國家有關部門頒佈的技術標準和供貨合同中所規定的質量要求。這些要求通常是用具體的技術指標規定下來的。
20、目標管理
目標管理源于美國管理專家杜拉克,他在1954年出版的《管理的實踐》一書中,首先提出了¨目標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張”,認為¨企業的目的和任務必須轉化為目標。企業如果無總目標及與總目標相一致的分目標,來指導職工的生產和管理活動,則企業規模越大,人員越多,發生內耗和浪費的可能性越大”。概括來說也即是讓企業的管理人員和工人親自參加工作目標的制訂,在工作中實行¨自我控制”,並努力完成工作目標的一種管理制度,其原則是:
(1) 企業的目的和任務必須轉化為目標,並且要由單一目標評價,變為多目標評價。
(2) 必須為企業各級各類人員和部門規定目標。如果一項工作沒有特定的目標,這項工作就做不好。
(3) 目標管理的對象要包括從領導者到工人的所有人員,大家都要被¨目標”所管理。
(4) 實現目標與考核標準一體化,即按實現目標的程度,考核各類人員,由此決定升降獎懲和工資的高低,而不是根據其他的標準。
(5) 強調發揮各類人員的創造性和積極性。每個人都要積級參與目標的制定展開和實施。領導者應允許下級根據企業的總目標設立自己參與制定的目標,以滿ì¨自我成就”的要求。
(6) 任何分目標,都不能離開企業總目標自行其是。在企業規模式模擴大和分成新的部門時,不同部門有可能片面追求各自部門的目標,而這些目標未必有助於實現用戶需要的總目標。企業總目標往往是擺好各種目標位置,實現綜合平衡的結果。
21、企業方針目標
企業方針目標指在一定時期內,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綱領和預期的成果。它是企業經營的方向和目標,體現了企業經營的戰略和策略。
22、質量方針
又叫質量政策。它是企業各部門和全體人員執行質量職能和從事質量活動所須遵守的原則和指標,是統一和協調企業質量工作的行動指南,也是落實“質量第一”思想的具體體現。
23、質量目標
指根據質量方針的要求,企業在一定期間內所要達到的預期效果,即所規定的數量化目標。可根據達到目標的期限長短,可劃分為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質量目標是企業目標體系中的組成部分,它應力求數量化,以便於統一領導層的思想,成為激勵職工的動力,有利於日常的考核和評定,促進目標的實現。 24、質量計畫
指落實質量目標的具體部署和行動安排。其中包括企業各部門在實現目標進應承擔的工作任務、責任、時間和進度要求。它通常是以一系列的計畫指標及實現這些指標採取措施表示出來的。
25、質量方針目標的展開
指將已確定企業質量方針目標逐級往下層擴展、細化為各級的中、小目標和措施,以保證企業總目標的實現。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0 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