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ISO9001体系推行的总结

本帖最后由 小编H 于 2011-5-26 17:19 编辑

历时半年的体系推行终于结束了,这过程累,特别是在小公司,在管理还不成型的小公司,基本上都是一个人在做。过程也是很累,先是与认证公司协议被老板卡住了,后来是因为公司在证书想体现公司并没有的范围,而与咨询公司谈相关事后细节,过程还是蛮熬人的。可以说过程是一波三折!
收获就是对ISO9001体系有了个全面的认识,从之前的经验想当然的懂,到现在看来以前过于清高了,但还是佩服那时的“战略上蔑视敌人”的这种胸襟和霸气。
一开始从咨询公司的选择,与咨询公司的确定及合同的签定,签定过程中了解了很多认证这个流程中的很多事情,如认证费用的标准,协议细节的修改,主要还是防范以后公司的要求,咨询公司不能履行的后果责任,好在自我认为自已在这方面还是比较擅长,因此过程虽出了点曲折,但还是能很好的处理和摆平。
说实话,推行并没有做过多的事,因公司小,人员意识不够,基本上就是我一个人在闷声做,中间也想对文件做过全面的培训,但因为种种原因,不是人员凑不齐,就是邻导有不同的看法,一场一场来,但公司人很少,部门概念和划分还不明确,所以培训了一两场之后,也不想培训了。
后来就是文件的编制,修改和表格的编制和修改,还好有咨询公司的基稿,不然靠一个人光写文件那就是一件头大的事,后来的资料准备也都是一个人搞定了,但没有切实推行的体系,做出的资料有效性方面来讲,还是经不起推敲,本身心理也清楚,先拿证再说吧,公司管理也不是能够吵得了心的,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到位和提升的。
应该说,过程下来,对体系的标准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通过这次审核也能知道标准该如何的运用,以前就一直纠结于写程序文件与标准的关系,有这么一句话,“怎么写怎么做”,所以困惑,怎么写怎么做,那体系标准不是成了没有标准的标准了吗,还有不同的公司的规模,详细程度该如何取舍呢,又遵循什么样的规划呢,以前个人理解还有一层,那就是体系实际上就是一环套一环,如果是这样,那不管公司规模如何,写出来的文件应该都会差不多,现在这些问题都了解了,那就是文件写的时候按照公司的流程,适合公司的流程,在写的过程中把标准上的要素还是要涵盖的,以前也有可能是因为对标准不熟,毕竟不可能像咨询老师认证老师那样能背,因为这方面所以以前也有偷懒的心理吧,凭着经验写,绕开标准了。但实际上这样做只能是一字半解,没有理解了,9000标准的应用,还是要很灵活的用的。
好了,不写了,最后还有一件事在送审核老师的送别宴上,居然喝多了,感觉好丢人,好在和认证老师两三天的相处,感觉像朋友似的,也是我在工场场合这么年来,唯一的一次,心理很别扭,但时间会忘记,呵呵,谢幕不完美!就这样了。
对“好”的回答一定要点个"赞",回答者需要你的鼓励!
已邀请:

blake (威望:29) (广东 东莞) 电子制造 经理

赞同来自:

通过认证与体系推行是两码事.

3 个回复,游客无法查看回复,更多功能请登录注册

发起人

扫一扫微信订阅<6SQ每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