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SQE的创业之路 ›
作为一个毕业了12年,从事SQE都有近十年,现在准备慢慢放弃质量作为职业终点,而选择创业,有点伤感. 但现实是,质量人很难成为公司的核心,除了工资也无法得到更多的回报,为了生活,不当房奴,只能作这选择了. 记录一下这十多年的工作和创业过程,以此自励.
我专业不好也不坏,机械设计制造, 加上98年毕业当时大学生不多,找工作倒还不难.可能解决广州户口的工作可也不多,最后就找了一家不大不小的集体企业呆下来了. 在那儿车间实习了一年才调到办公室当了个助理设计师,帮助经理整理图纸,学习设计冲压等模具,改造一下新产品. 工资低得吓人, 这500大洋一个月,我们7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每天只能拼在一起,吃点最简单的饭菜度过那段艰苦的三年.
没有学到多少东西,连画图都是最原始的手画方式,CAD,PRO/E只能听听而已, 7个同伴一个一个地找到新的机会,我可能有点喜欢这设计工作,最后受不了才到处找工作.
当时也是不知什么原因,可能这质量工作最容易,门槛也不高,看了几本书,2000年,也是无意识地进了东莞光宝集团下一家作DVD的台企作了品质工程师. 当时是对着DELL等客人,天天检查一下制程,作了些制程和出货的品质报表给客人.
实在无聊,换了一家港资也混了一年多, 2001年就进入一家500强美资公司. 总结一下这段工作历程, 个人觉得,如果刚毕业,可以先进台资学习提高,因为总体来说,台企管理跟日本人, ISO实施较好,较规范, 这样就能学到一些规范化的管理模式,对于以后的工作等都是有帮助的. 港资民企就不一样,总体来说,较乱一点,更多强调的是个人的主动,而台企强调是制度.对于个新人来说,需要的是了解制度和规范,而不是手工作坊的管理环境,毕竟手工作坊式的管理是需要制度和规范来提升.
2001年是一个新的开始,现在看来,是我生活的转折点.
当时,任职港企的混乱及前途的规划, 我决定辞职,计划由一名负责生产线及客诉的品质工程师向供应商质量管理方向发展.
由于行业类似的原因,我当时顺利得到一家在深圳的500强美资企业的面试机会.最初面试的是人事经理, 回答问题时的第一,第二,第三......,条理清楚,一下子打动他; 第二轮面试,主要是专业方面的知识考查,相对于其他面试者,有过相关经验的我当然有所优势. 英语稍差的我最后成为这家美资的唯一供应商质量工程师,也就是大家所说的SQE.
从此,我便走上SQE这条路至今十年, 无论如何,我很感谢这段工作经历,因为它大大地开拓我的视野,拓宽知识面,最重要的有机会结识许许多多的行业厂家老板及业务技术人员. 我职业开始了一个新起点.
我当时负责公司所有供应商质量管理工作, 手下有二十多个QC和技术员,产品是属家电行业, 外购的零配件较多,大家都知道,老美和台企,民企等不一样, 不太喜欢投资太多固定资产,冲压,塑料,PCB等,只有能有合适的供应链, 他们就不会投资来购买机器自已生产等,外购,自已组装就行了. 老美是很有经济头脑,追求的是现金流和回报率达到最佳状态.
和绝大多数SQE职责一样, 日常工作都是供应商评审,零件认可评估,量产品质控制和质量问题处理, 不过我们严格地按照TS169494的要求运作的,因为当时我们公司还导入汽车配件项目.
就这样踏踏实实地工作了二年多, 我看着好几家和公司配合的民营企业由几台冲床或注塑机几年就发展数倍的规模, 当时,我不断地想,这些当地大老粗爷们,能几年就发展成这样子,我们这些所谓白领为什么不能试试呢.
我专业不好也不坏,机械设计制造, 加上98年毕业当时大学生不多,找工作倒还不难.可能解决广州户口的工作可也不多,最后就找了一家不大不小的集体企业呆下来了. 在那儿车间实习了一年才调到办公室当了个助理设计师,帮助经理整理图纸,学习设计冲压等模具,改造一下新产品. 工资低得吓人, 这500大洋一个月,我们7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每天只能拼在一起,吃点最简单的饭菜度过那段艰苦的三年.
没有学到多少东西,连画图都是最原始的手画方式,CAD,PRO/E只能听听而已, 7个同伴一个一个地找到新的机会,我可能有点喜欢这设计工作,最后受不了才到处找工作.
当时也是不知什么原因,可能这质量工作最容易,门槛也不高,看了几本书,2000年,也是无意识地进了东莞光宝集团下一家作DVD的台企作了品质工程师. 当时是对着DELL等客人,天天检查一下制程,作了些制程和出货的品质报表给客人.
实在无聊,换了一家港资也混了一年多, 2001年就进入一家500强美资公司. 总结一下这段工作历程, 个人觉得,如果刚毕业,可以先进台资学习提高,因为总体来说,台企管理跟日本人, ISO实施较好,较规范, 这样就能学到一些规范化的管理模式,对于以后的工作等都是有帮助的. 港资民企就不一样,总体来说,较乱一点,更多强调的是个人的主动,而台企强调是制度.对于个新人来说,需要的是了解制度和规范,而不是手工作坊的管理环境,毕竟手工作坊式的管理是需要制度和规范来提升.
2001年是一个新的开始,现在看来,是我生活的转折点.
当时,任职港企的混乱及前途的规划, 我决定辞职,计划由一名负责生产线及客诉的品质工程师向供应商质量管理方向发展.
由于行业类似的原因,我当时顺利得到一家在深圳的500强美资企业的面试机会.最初面试的是人事经理, 回答问题时的第一,第二,第三......,条理清楚,一下子打动他; 第二轮面试,主要是专业方面的知识考查,相对于其他面试者,有过相关经验的我当然有所优势. 英语稍差的我最后成为这家美资的唯一供应商质量工程师,也就是大家所说的SQE.
从此,我便走上SQE这条路至今十年, 无论如何,我很感谢这段工作经历,因为它大大地开拓我的视野,拓宽知识面,最重要的有机会结识许许多多的行业厂家老板及业务技术人员. 我职业开始了一个新起点.
我当时负责公司所有供应商质量管理工作, 手下有二十多个QC和技术员,产品是属家电行业, 外购的零配件较多,大家都知道,老美和台企,民企等不一样, 不太喜欢投资太多固定资产,冲压,塑料,PCB等,只有能有合适的供应链, 他们就不会投资来购买机器自已生产等,外购,自已组装就行了. 老美是很有经济头脑,追求的是现金流和回报率达到最佳状态.
和绝大多数SQE职责一样, 日常工作都是供应商评审,零件认可评估,量产品质控制和质量问题处理, 不过我们严格地按照TS169494的要求运作的,因为当时我们公司还导入汽车配件项目.
就这样踏踏实实地工作了二年多, 我看着好几家和公司配合的民营企业由几台冲床或注塑机几年就发展数倍的规模, 当时,我不断地想,这些当地大老粗爷们,能几年就发展成这样子,我们这些所谓白领为什么不能试试呢.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111 个回复
930887073 (威望:1) (江苏 苏州) 电子制造 技术员 - 计量工作比较难搞,所以要加倍努力.
赞同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