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馒头
在上海市浦东区的一些华联超市,它们的主食专柜都在销售同一个公司生产的三种馒头,高庄馒头、玉米馒头和黑米馒头。销售人员说,这些馒头卖得不错。 销售人员说:‘这些馒头两块七一个,卖得还可以。 高庄馒头进入迪亚天天等超市
从这些馒头的外包装上,可以看到,它的生产厂家是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地址是上海市宝山区南大路380号。这些看起来白白香软的小麦馒头、淡黄诱人的玉米面馒头是这样生产出来的。’ 2011年3月29日,《消费主张》的记者来到了上海市宝山区南大路380号。记者注意到,门口的牌匾上写的是上海福鑫运输有限公司。走进这个院子,记者看到院子里有许多厂房,有生产轴承器件的,也有翻新坐椅的,那生产馒头的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究竟在哪呢?
编辑本段相关调查
在院子的一角,地上摆放着很多盛放馒头的包装箱,一些工人正在忙着搬进搬出。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正是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 工作人员:(咱们这是什么品牌的公司?)盛禄,公司名字叫盛禄。 进入二楼,一位工人正在给已经包装成袋的馒头上贴标签,记者注意到,这些馒头的制造商是“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 这时,另一位工作人员走了过来,告诉正在贴标签的工人,给前一天生产的馒头也贴上最新的生产日期。 每天有三万个高庄馒头进入上海华联等超市
工作人员:还有过夜的馒头你要贴一下,硬的馒头是过了夜的,这个是新鲜的馒头,(哪个是过夜的?)这个是过夜的,高庄馒头,(过夜的馒头用什么标贴?)和那些馒头是一样的标,标签上的时间是三十号,(今天多少号?)二十九号。 隔夜的馒头?这样算来,馒头应该是前一天,也就是3月28日生产的,可是更让记者不解的是,在这些馒头的标签上,标注的生产日期竟然全部是3月30日。工人说,这是公司的规矩,标签上的生产日期按照进超市的时间标注。 工人:(今天是二十九号,为什么标签上是三十号?)那是放仓库里的时间吧,(生产日期全是三十号,明天的日期?)明天进门店嘛。
编辑本段馒头真相
染色馒头调侃漫画
在旁边的角落里,地上还堆放着很多包装好的馒头,这些馒头标签上标注的生产日期竟然是3月22日。工人告诉记者,这是从超市里退回来的,可以再加工利用。那么这些七天前的馒头,回收回来又会怎样再利用呢? 标签上标明的存储条件是0度到5度,保质期为8天,到这一天,也就是3月29日,这些馒头的保质期已经到期。工人们会将这些馒头作什么用呢? 工人:(这是过期的馒头?)这个说过期也没过期,人家用不完,拿回来就重新绞。(有的馒头到了一个星期卖不出去,咱们再收回来是吧?)因为它有保质期嘛,保质期过了,它就要退回来。 原来,工人所说的再利用,竟然是把这些回收回来的馒头重新和面加工成新馒头。 在加工车间记者看到,这些回收回来的3月22日的馒头被工人从包装袋里取出来,直接倒进了和面机里。在一台和面机里记者数了一下,一共放进去了20多个回收回来的馒头。 随后,工人把两桶水 倒进了和面机,将馒头充分浸泡。五分钟后,工人又把两袋面粉倒进了和面机,与泡软的馒头一起搅拌了起来。 工人:(一缸能出多少馒头?)一百五十个馒头。 和面机的对面是一台馒头机,把面填进去,在出口就能直接滚出面团了,然后面团被放在一个个铁盘子里,准备进入蒸箱。 在蒸馒头的车间里,地上满是污渍。 十几分钟之后,一个个热气腾腾的馒头就新鲜出炉了。 在馒头的包装车间记者看到,几个工人正在把刚刚蒸熟的馒头装进塑料袋,每个塑料袋装四个馒头。在包装馒头的过程中,工人们都没有带手套,也没有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 包装完成后,每袋馒头被贴上不同种类的标签,随后,一箱一箱的馒头被发往市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七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应当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生产经营设备或者设施,有相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保持个人卫生,生产经营食品时,应当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 经过几天的观察,每天下午都会有一些临近或过了保质期的馒头被运回公司,送到加工车间,再次回炉被加工成新的馒头。
编辑本段最新消息
上海多家超市销售的小麦馒头、玉米面馒头被曝系染色制成,加防腐剂防止发霉。馒头生产日期标注为进超市的日期,过期回收后重新销售。每天有3万问题馒头销往联华、华联、迪亚天天等30多家超市。 国家质检总局新闻发言人李元平表示,质检总局已明确要求上海市质监局严查严办,坚决打击,绝不手软。据质检总局介绍,目前上海市质监局已连夜对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进行查处,查封涉案的食品添加剂、产品生产记录、销售台账等证据,责令企业停产整顿并召回涉案产品,企业负责人也被公安部门采取控制措施。目前,上海市质监局正在进一步查清该企业的销售情况和涉案产品的流向。 据新华社消息,上海市市长韩正表示,将彻查此案、依法严惩,彻查过程将向社会公开,查到哪里公布到哪里。12日,上海成立了由市政府领导为组长,质量技术监督、工商、公安等相关部门及部分上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组成的联合调查组。上海还将在全市范围内对同类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开展全面检查。截至12日16时,上海共下架、封存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生产的馒头1.6万个,涉及多家超市。
调查相关人员
在上海市浦东区的一些华联超市和联华超市,记者看到它们的主食专柜都在销售同一个公司生产的三种馒头,高庄馒头、玉米馒头和黑米馒头。销售人员说,这些馒头卖得不错。 销售人员:两块七一个,(这馒头好卖吗?)还可以。 从这些馒头的外包装上,我们可以看到,它的生产厂家是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地址是上海市宝山区南大路380号。 这些看起来白白香软的小麦馒头、淡黄诱人的玉米面馒头,究竟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呢?
防腐剂、甜蜜素齐上阵
记者在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了解到,这里生产的馒头主要有三个品种:高庄白馒头、黑米馒头和玉米馒头。在高庄白馒头的标签上标注的食品添加剂是维生素C。可事实上呢,和面工人用水泡上回收来的馒头之后,他又陆续往和面机里加了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又是什么呢? 工人:(山梨酸钾是做什么用的?)防霉的呀,(防止馒头发霉的?)对,用它之后馒头的保质期可以长一点。这是甜蜜素,放的时候剂量少一点,以前做馒头都是放糖精,现在就是加甜蜜素代替了,哪里有白糖没有的,你店要做大肯定要用的。 在高庄白馒头的标签上,消费者能看到白砂糖和维生素C,可实际上,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添加的不是白糖而是甜蜜素,没见专门添加维生素C,却见加进去了防腐剂山梨酸钾,而这两样添加剂根本就没有标注出来。 在整个馒头加工过程中记者发现,工人们在添加各种添加剂时非常随意,完全是按照自己的经验,想添加多少就添加多少。 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发酵面制品的食品分类号为06.03.02.03,可以使用的添加剂中,并没有山梨酸钾,然而,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在生产馒头的时候,却堂而皇之地添加了这种防腐剂。 而且,记者还发现,工人在生产馒头的时候又使用了另一种食品添加剂--甜蜜素,《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规定,允许添加甜蜜素的食品种类是烘焙/炒制坚果与籽类,并不包含发酵面制品。
染出来的“玉米面”
白馒头如此,淡黄色的玉米馒头又是什么情况呢? 在玉米馒头的标签上,食品添加剂也是标注的维生素C,然而,在生产车间里记者看到,在制作玉米馒头的时候,工人也同样是把回收回来的白馒头、玉米馒头倒进和面机里,在向和面机里倒水之前,这名工人先是往两台机器里分别倒了一碗玉米面,随后他又拿出一罐橘红色的粉末,挖了两勺倒进了和面机。 工人:(这里面的红色粉末是什么?)红色是色素,(色素?这个做出来是不是玉米馒头?)对。 这罐橘红色粉末包装上注明,这是一种叫柠檬黄的着色剂,这名工人告诉记者,把这种着色剂加在和面机里,白面就变成了玉米面的颜色。 工人:(做玉米馒头,玉米粉放一碗之后,你白面是不是还得往里放,因为它没有面?)白面放里面,颜色就变出来了,现在加这个面粉,再加面粉,掺进这个黄的,白的就变成黄的了,变成玉米馒头了,一百斤两袋白面,然后加一碗玉米面,再加一点色素就可以了。 两袋足有100斤的白面、一小碗儿玉米面,再加上这种叫柠檬黄的着色剂和超市退回的馒头,白面被染成黄色,漂亮的淡黄色“玉米馒头”就出炉了。这种做法行吗?在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记者发现,可以添加柠檬黄的食品种类中,并不包括发酵面制品。 同样,这种色素在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生产的玉米馒头的标签上也被省略了。 添加柠檬黄制造出所谓的玉米馒头,造出这样的假货,莫非是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的工人因为不懂而为之?还是他们心知肚明、明知故犯? 工人:做玉米馒头,玉米放多了好,(玉米放多了好,你这里放了多少?)我这个只能放一碗。(工商部门检查,加色素没有问题?)那要抓住的,加色素,来查的时候,肯定要藏起来,(肯定要藏起来?)不能给他们看见,(可那是食用色素呀?)食用色素也不能给他查出来,查出来要罚死的,他这里检查来的时候,也规定过,不允许放色素的,(我只用一点点?)也不行,他明文规定不允许放这种色素的。 知道相关部门明文规定,禁止在制作玉米馒头的过程中添加色素,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为了逃避检查,还专门想出了一套对策。 办公室人员:一般来说馒头的话,一个月抽查一次,他们来检查,我们就把东西拿到办公室给他们检查,不让他们去车间,他们一来我们就把车间的门关上,不让他们进去。 看来,工人心里也非常清楚,做玉米馒头不用玉米面而是用色素染色的行为是不允许的,可是那他们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 工人:没有正规的,百分之百的没有,食品的成本太高了,要真材实料的玉米馒头,不可能的。 这样做出来的淡黄色的玉米馒头表面看起来是漂亮,可是,面对这样好看的馒头,工人们却是不屑一顾,甚至避而远之。 工人:我不会吃的,打死我都不会吃,饿死我都不会吃,(你自己做的东西你不吃?)我自己做的东西我知道能吃不能吃,好吃不好吃,里面加了色素的,不能吃。 自己生产的馒头自己却不吃,那这些馒头都卖到哪里去了呢? 工人:像这种东西,年纪大的人才买,百分之八十是年纪大的人买,所以供不应求,(这一屉多少个馒头?一天能蒸多少屉?)每天三万个馒头,(咱们这是不是最大的送馒头的公司?)你说在上海是吧,(对。)反正总归送的超市挺多的,联华和华联合并了,联华也要送了,量又加上去了,(联华和华联一共多少家你们要送的?)大概三、四百家。
编辑本段政府举措
工商部门
上海工商部门连夜采取了应对措施,组织相关企业自查,并已经发现了涉嫌染色处理的馒头。 宝山区质监人员对厂家有关物品进行查封
上海市工商局表示,昨天已连夜要求全市各大超市、卖场开展自查,发现有涉及相关企业的问题商品,立即作下架处理。 昨天22时,工商行政部门透露,在有关门店已经发现了涉嫌的染色馒头,并已将样品提交第三方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将在检验结果出来后进一步处理。 工商行政部门将在全市范围内,对流通领域的超市、卖场企业进行全面检查。 上海工商部门连夜对相关超市进行了检查,截至12日共下架封存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生产的“染色”馒头6048只。 12日凌晨,上海工商执法人员对报道中涉及的迪亚天天仓储中心、华联超市光新路店等进行了执法检查,并在现场发现了涉嫌使用色素的“染色”馒头。目前,样品已送法定食品检验机构检测。此外,华联等超市的相关馒头产品也已全部下架。 上海工商部门表示,从12日起,监管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对超市销售的馒头等产品展开专项检查,同时要求企业自查并落实召回措施。
质监部门
目前,上海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正在对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使用色素染色、更改生产日期等问题进行调查。 执法人员4月11日、12日现场抽取了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生产的高庄馒头等成品和原料共19个批次。经检测,其中4个批次成品中检出“柠檬黄”;两个批次成品中的甜蜜素含量超标。13日,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依法吊销了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的食品生产许可证。
公安部门
上海公安部门对涉嫌犯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法人代表叶维禄、销售经理徐剑明等5人依法刑事传唤。经审查,这5名犯罪嫌疑人分别交代了企业自2011年1月以来,违法生产、销售掺有违禁添加剂“柠檬黄”的“染色’馒头83716袋,共计334864只,价值20余万元。目前,公安部门已依法对5名犯罪嫌疑人予以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编辑本段安全隐患
2011年3月30日,记者在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的办公室里发现了一份该公司给上海迪亚天天超市的供货清单,清单上明确写着,玉米馒头、高庄馒头以及黑米馒头的供货数量。 2011年3月31日下午四点,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的另一辆货车,在装满了195箱馒头之后,开到了位于上海市嘉定区银杏路的迪亚天天仓储中心。 在卸货过程中,记者发现一位迪亚天天工作人员正在一旁检测货物。 工作人员:(色素能测的出来吗?)色素测不出来,(那你们能测什么呀?检测什么项目?)什么大肠杆菌呀,细菌总数啊这种东西。 这位负责检验货物的迪亚天天工作人员虽然说检测大肠杆菌和细菌总数,但是在卸完馒头以后,工作人员只核对了数量,随后就交接了手续。 这位工作人员还介绍说,明天这些馒头就会被发往上海市的迪亚天天超市。 第二天,记者来到了位于上海市宝山区的一家迪亚天天超市。 工作人员:(高庄玉米馒头是吗?)这不是吗?刚到五分钟,要不然没货,(卖得很好是吗?)对,一会儿卖完了,(这是几种馒头?)三种,黑米、玉米跟白面的,(你这卖多长时间了?)这种馒头我卖几年下来了,(一直都这个品牌?)对,高庄馒头。
编辑本段超市主食四种隐患
首先,添加剂使用不规范。过去馒头、花卷自己蒸,黑点、硬点都没关系,现在换成在外面买,如果连两天的保质期都没有,怎么卖?所以,只要进入销售阶段,主食中加入食品添加剂是很自然的事。可问题是,添加剂的数量是否超标、品种是否合适很难控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说,通常食品添加剂用量都很小,在操作中,绝对不是用勺子、碗和手抓就能搞定的事情。而一些小企业、作坊管理水平比较低,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往往用量超标、混合不匀,或是使用不符合标准的添加剂品种。 第二,货源、进货途径存在问题。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北京华联超市的主食厨房就是被京城某主食产品龙头企业所承包,仅该企业就有几百个营业点遍布各大超市卖场。国家高级烹调师、山东首席烹调技师张亮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如果企业规模大,对食物把关严格还可以,否则就很容易被小作坊钻了空子,使用质量差的米和面粉等。” 第三,烹调作料二次利用。据记者了解,为了降低成本,不少主食厨房的大料、辣椒、食用油等烹饪作料都会重复利用,有些没卖完的油炸麻花甚至会回锅继续出售。“其实这种情况一直都存在,以前还出现过用炸鸡、烤鸭用的油做面点的事情。”范志红说。 第四,馒头生产标准缺失。“谁会去买粗粮馒头?是那些关注健康的人。其中很多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他们听了医生和营养师的忠告,决定多吃粗粮,于是把白面馒头换成玉米馒头。但他们买到健康了吗?”范志红反问道。她表示,目前馒头、大饼、花卷等食品仍没有质量标准,有的甚至连包装都没有,即使有标签也可以随时换,也没有法律规定这些产品必须要检测色素、防腐剂、甜味剂等项目。
编辑本段如何挑选主食
1.天然面食呈淡黄色。解放军309医院营养科主任张晔指出,天然面粉中含微量胡萝卜素,越靠外层颜色越重,烹调之后,多少都会呈现一点黄色。但大多数消费者觉得,馒头应该是又白又大,这就给了商家投机取巧的机会――用添加剂给面食“美容”。 2.颜色均匀的紫米馒头,可能是染的。杂粮面食总是能看出细小颗粒。如果呈蓝紫色,通常是真的。范志红有一个辨别方法:紫米馒头的色素来自花青素,它遇酸变红,遇碱变蓝。买回家后,可以在馒头上加一滴醋,颜色变红就是真的。绿色面食的颜色来自叶绿素,加点醋后,颜色变成橄榄绿的是真的,如果不变色,就是染出来的。 3.口感细腻的粗粮有假。有些所谓的玉米馒头,可能是精白面粉添加黄色素做成的;全麦馒头可能是加上焦糖色素做成的;玉米香气可以用香精来伪造;全麦馒头也可以撒点麦麸来化妆……但是,粗粮的质地和口感是没法伪造的。如果粗粮细腻得像白面馒头一样,那可能是假冒产品。 4.好馒头捏一下会恢复原状,否则,可能加入了膨化剂或过多酵母。张亮指出,如果摸起来很松软,吃上去像面包,手一捏就剩一小团,最好不要购买。 5.油炸、带馅主食少买。很多主食厨房为了控制成本,通常是炸一天都不换油,油中有一种叫做“丙烯酰胺”的疑似致癌物,应该少吃,尤其是解毒能力弱的孩子。带馅食物也一样,里面的肉菜新鲜度无从考证。 6.与袋装主食相比,现场制作的安全性更高一些。另外,一般来说,好馒头放两三天就会变硬发霉。买的时候,首先要注意新鲜度,杂粮面食和不含油脂的面食最好买当天生产的。一两天内吃不完的话,不妨分成小包装,把口扎好,放在冷冻室中保存,可以存两周以上。
编辑本段如何辨别
感官味道可识别“染色馒头”
一个馒头产品从生产到进入销售前,需要哪些审验环节?昨天,有馒头生产经验的相关人士介绍,对原材料面粉,会要求固定的供应商定期提供检测报告。厂家自己有检测中心,会对每天所生产的馒头进行检验。而质监部门对企业也会有例行检验。为了避免产品过剩,一般都是以销定产。 加了色素、防腐剂的“染色馒头”如何辨别?相关人士介绍说,真正鉴别得需要专业的检验才能确认,但消费者也可以从感官、味道上简单辨别出一些差别。真正的玉米面馒头是淡淡的黄色,能看出一些细小的玉米小纤维颗粒,而加了色素的馒头看起来不太自然,颜色较重,看不出玉米小纤维。吃起来时,玉米面馒头会带有清淡玉米香味,而只用色素的馒头味道很重。
“染色馒头”消费者可10倍索赔
中消协律师团认为,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对添加剂有规定,不能随意添加或违规超量添加。就“染色馒头”来说,“染色”是不允许的,用色素冒充玉米面,是对消费者的一种欺诈行为。律师说,生产者是第一责任人,超市如果明知有问题而销售,也要承担责任,按照《食品安全法》,如果销售不合格食品造成损失的,消费者可要求赔偿实际损失,还可以向生产商或者销售商要求购买食品价款的10倍赔偿。律师同时表示,食品安全是重中之重,生产伪劣食品的行为太恶劣。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对人体造成危害,我国刑法第143条有相关规定。律师认为,上海“染色馒头”行为已涉嫌犯罪。
编辑本段过期食品
过期食品的混乱处理
继瘦肉精之后,染色馒头又成为食品安全问题新焦点。近日,央视《消费主张》揭露在上海的一些超市里,那些看起来白白香软的小麦馒头、淡黄诱人的玉米面馒头竟然是用过期馒头做的。一些临近或者过了保质期的馒头被运回到公司,各种食品添加剂齐上阵之后,又被“整容”成了新馒头回炉 。 每天三万个的问题馒头数量很庞大。但是染色馒头绝非独树一帜,实际上折射出了中国食品安全领域一个存在已久的问题——过期食品的混乱处理。
谁来定“期”
过期食品:谁来定“期”,如何定“期”在美国,食品包装上一般有四个日期:销售截止期、最佳口味期、食用期和封箱包装期。超过了食用期的食物就不能再吃,应该销毁了。而我国就分得没有这么细了,但是一般来说,我们所说的保质期指的是在期限之内,食物不会发生外观、颜色、口感、味道、安全性能等各个方面的变化。实际上这也是厂家的一个承诺,表示在保质期内,厂家要为食品的安全负责。同时,这个保质期一般而言都是生产商来定的,它们会进行严格的实验,然后把实验中得来的保质期再乘以0.7或0.8,确保安全。由行业甚至政府来统一制定一个保质期标准其实并不现实,因为每个厂家技术有好坏之分,技术落后的,可能没到保质期就变质了,反之,则能有效延长保质期。质监部门能够抽出精力监督每个企业制定保质期当然是理想状态。
过期食品对人身的危害
有可能引起食物中毒和急性传染病 如果超过保质期,尽管食物不一定出问题,但出事的比例提高了,例如保质期内是万分之一的机会,过了保质期则可能是百分之一了。许多厂家和销售商正是抱着侥幸心态,将过期食品重新回炉。 吃了过期食品会怎么样呢?据专家介绍,过期食品有可能导致细菌大量繁殖,食用后可导致“生物型”食物中毒和急性传染病;另一方面,过期的食品也可引起化学变化(如油脂酸败),食用后可导致“化学型”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按照性质分为生物型和化学型两种。)
编辑本段去向之乱
不少过期食品返回餐桌
去向一
销毁,目前最正规的处理但成本高 有的负责任的食品企业设有专门的环保焚化炉设备,可以将过期产品进行烧毁。这也是最遵守相关法律的行为。 但是对于更多的企业来说,他们想要销毁或者妥善处理过期食品,却有难处。废弃食品如果随意当做垃圾丢弃,会污染环境。过期食品因为有潜在威胁性,要按照和医疗垃圾等非正常垃圾等一样的级别来处理,垃圾处理企业要价高达两千左右一吨,许多食品企业都表示承受不起,或者承受得起的企业也觉得徒增成本而放弃。
去向二
发给员工、粉碎做饲料或者直接当垃圾扔掉 有的企业会把过期食品当做“福利”发给员工。还有的企业想的是怎么最大化地减少损失,而市面上刚好就有专门收购过期食品的人,比如超市的熟食或者蔬菜,有的就会卖给小餐馆,所谓大超市的熟食上了小餐馆的餐桌就是如此。这两种行为都免不了过期食品被人吃下肚去。 有的企业会把过期食品的袋扒掉,食品弄碎最后做成饲料。而在农村,食品经营者将过期食品用来喂牲畜也很常见。这本来是环保利用的好事情,但是,有的过期食品做成了饲料之后其实发生了霉变,结果牲畜吃了也要出事。 另外,还有的过期食品就被企业随意扔掉,这样做其实污染环境。
去向三
处理后再重新上市,农村成了重灾区 不论染色馒头,还是往日出了名的冠生园月饼,都是把过期食品给整容之后再上市。而过期食品再上市主要有以下几种办法: 1.直接隐藏、更换日期。如果过期食品外形看上去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就换个包装、生产日期标签或者喷码再上市,这样的例子很多。还有的企业更懒,直接把生产日期的标签给撕了,让消费者见不到日期。 2.回炉“整容”之后再上市。染色馒头就是这样的“绝佳”例子。 结语: 在农村,因为监管更加不严,小作坊、小食品加工厂林立,再加上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没城市里强,更是过期食品等问题食品、垃圾食品肆意横行的地方。
编辑本段解决办法
一要立法,尽快形成法律、法规、规章、规划和标准相配套的食品安全法制体系,对于违反食品安全法律的单位或个人要予以严惩。 二要管理,建立健全食品市场认证体系,制订完善安全检测监督抽查以及市场准入制度,加强食品安全职能管理部门的建设。重点应建立预防手段为基础的食品安全体系,探索制定市场分级管理办法。 三要规范,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社会信用体系,运用信息技术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对食品质量安全卫生情况进行跟踪监测,逐步形成优胜劣汰的机制,将那些没有安全保证的企业清理出市场。 四要公开,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制度,定期向社会发布,让老百姓知道,哪些食品是安全的,哪些食品是不安全的,让老百姓吃得明白、吃得安心。
编辑本段立法监管
规定不完善,监管不积极 法律、文件有漏洞,违法成本不高 1.《食品安全法》:没有规定怎么销毁、谁来监督 《食品安全法》的第二十八条、四十条、八十五条都有关于过期食品的法律条文。但是,除了笼统地说禁止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并且要及时清理之外,并没有说明到底怎么进行清理,怎样来监督。 2.质检总局通知:有进步,但是销毁规定与监管仍然笼统且无法律效力 国家质检总局发出的《关于严禁在食品生产加工中使用回收食品作为生产原料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回收食品的范围、食品加工企业建立回收食品销毁制度和相关监督做出了规定。谁来销毁,谁来监管却没说清楚。最重要的是,这个《通知》既不是法律也不是行政法规,只有普遍约束力而无法律效力。 3.工商总局规定:要求如实记录过期食品处理情况,但是很好蒙混过关 国家工商总局曾发布《规范食品索证索票制度和进货台账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对超过保质期或者腐败、变质、质量不合格等食品,处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但实际上,许多生产企业负责商品的回收,虚构销毁很容易,账面上还查不出来。 4.浙江地方性规范:过期食品不再退回供货商,销售方主动销毁 这是2007年浙江工商局发布的规范,规定了过期食品不退回供货商,在一定程度上无法让生产商把食品再加工,相较以前的法规、文件有进步。但是,监管不力一样会有问题,下文会提到。 另外,过期食品违法成本很低,往往只有几万块的罚款。但是在美国,有家健康食品店CVS销售了过期食品、药品,光是在纽约州就主动认罚了85万美金,超市因为贩卖过期食品而被罚关门的例子也有。而对于销售商而言,假如他们被认为销售了过期商品,那么信誉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得不偿失。所以有在美国的中国人会感慨,在某个大超市,拆过封的食品只要你表示过期都能够退货并且不会再回炉销售,因为商家也怕顾客真吃出了问题,麻烦就大了。 监管:部门权责不明,重视生产环节、不重视销售环节 食品安全问题“多龙治水”,结果反而权责不明、带来混乱。卫生、质检、工商、商务、农业……每个部门都可以管,但是太多部门管的结果就是“没人管”,因为这些部门之间往往职能交叉,联系脱节。而就算监管,一般而言,各个部门就把力气都用在了生产环节,对召回环节投入很少。
编辑本段经验借鉴
如果把过期食品随意丢弃,会污染环境;如果做环保焚烧,成本也高,而且不管怎么样,这些食品还是“浪费”了,也给企业带来很多损失。实际上,还是有不少既公益环保又节约成本的处理办法。 美国联邦法律对除了婴幼儿食品以外的食品的保质期没有规定。但是,商人却不敢轻易贩卖过期食品,更不用提改头换面。这是因为商家既怕食品安全问题,也怕信誉破产。所以,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看似太多,实际上,只要严惩,一样可以“杀一儆百”。
借鉴一
快过期食品送给“食物银行”,接济穷人 将快要过期的食品打折贩卖已经屡见不鲜了。而在美国,还有许多的商户把食品捐给“食物银行”。所谓食物银行,实际上是一种慈善机构,在这里穷人可以领到个人或者企业捐赠的免费食品。食品生产、销售企业往往把快要过期的但是仍在保期内的食品捐赠给“食物银行”,这既是善举,它们还可以享受到一定的免税额度。当然,捐献到“食物银行”的都不是劣质食品,只是接近过期而已。食物银行在美国发端,而后在包括香港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起来,这样做,既接济了穷人,又避免了食物浪费,非常被推崇。
借鉴二
已过期食品,交给专业第三方经过高科技处理再利用,绝不浪费 日本对过期食品的处理颇有心得,当然,这些处理的企业往往是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而非食品生产、销售的任何一方。 日本每年处理大约2000万吨剩余食品,大约5倍于2007年援助全球贫困人口的粮食数量。过期食品大多来自严格执行卫生标准的商店或餐厅,意味着食物必须当天售完,否则只能抛弃处理。抛弃过期食物,让许多日本民众都很不满。而使用填埋等方式,不仅浪费还会产生温室气体,损害环境。现在,日本有专业的过期食品处理企业,将过期食品制成饲料、肥料,或者发酵产生甲烷,作为工业能源。据统计,过期食品的70%能够得到回收利用。 1992年成立的一家专门的过期食物处理公司更是目前唯一一个能够将过期食物进行90%再生利用的公司,过期食品最后能变成上好的有机肥料,甚至在园艺商店里售卖。
编辑本段案件进展
2011年4月13日,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吊销了生产“染色”馒头的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的食品生产许可证。公司法人代表等5名犯罪嫌疑人被公安部门依法刑事拘留。 据了解,执法人员4月11日、12日现场抽取了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生产的高庄馒头等成品和原料共19个批次。经检测,其中4个批次成品中检出“柠檬黄”;两个批次成品中的甜蜜素含量超标。13日,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依法吊销了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的食品生产许可证。 连日来,上海公安部门对涉嫌犯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法人代表叶维禄、销售经理徐剑明等5人依法刑事传唤。经审查,这5名犯罪嫌疑人分别交代了企业自2011年1月以来,违法生产、销售掺有违禁添加剂“柠檬黄”的“染色’馒头83716袋,共计334864只,价值20余万元。目前,公安部门已依法对5名犯罪嫌疑人予以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上海市政府联合调查组表示将进一步查明事实真相,做好问题产品的下架召回工作,严肃惩处涉案单位和个人,同时举一反三,建立行之有效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
编辑本段总理痛斥
据新华社电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在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说,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新华社昨天播发了温家宝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的讲话全文。温家宝在讲话中强调,要注重对社会转型期道德文化建设的研究。 温家宝说,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主法制的推进,文化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文化建设特别是道德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相比仍然是一条短腿。举例来说,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 温家宝表示,要把加强同市场经济、民主法治、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的道德文化建设放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要在全社会大力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形成讲诚信、讲责任、讲良心的强大舆论氛围。这不仅是维护正常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的需要,也有利于从根本上铲除滋生唯利是图、坑蒙拐骗、贪赃枉法等丑恶和腐败行为的土壤。 温家宝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道德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要把依法治国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完善法律法规,使有道德的企业和个人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社会的尊重,使违法乱纪、道德败坏者受到法律的制裁和社会的唾弃。
编辑本段流进高校
温州作坊制售近20万个染色馒头 部分流进高校 温州工商部门日前查处一家制售染色馒头作坊。据悉,3月22日到4月14日该作坊卖出约19.48万个染色馒头,其中1.1万个卖给附近一所高校。
没有一颗玉米,却做出成千上万的“玉米馒头”。4月15日,温州工商部门查处了一家馒头作坊。该作坊用柠檬黄、糖精钠、玉米香精等多种添加剂炮制玉米馒头、白馒头。 账本显示:3月22日至4月14日间,他们共卖出这种馒头19.48万个。目前,该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该作坊位于温州市区的状元甘岙村甘中路,条件非常简陋。 蒸笼就摆放在民房门外(帐篷内)的地上 ,边上就是煤炭堆。作坊的地上满是泥泞, 四处是发霉的墙壁。还摆着睡觉的床。看来这里还是工作人员的休息室。作坊没有卫生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 执法人员未在现场发现一颗玉米,但该作坊出售的却是“玉米馒头”。 作坊的台面上放了5瓶液体物和3包固体物。5瓶液体物分别是“柠檬黄60”、“甜玉米香精”、“金玉米香精”;3包固体物分别是“糖精钠”、“红苹果高活性干酵母”。 现场一名女工表示,这些都是和面时直接加入的。 “柠檬黄”、“玉米香精”和成的面是用来制作玉米馒头的;不加色素的面粉用来制作白馒头,为增加甜度和香度会加一些糖精和香精。 “至于加多少量,主要是看手感”,该女工说。 作坊里,执法人员查到一本账本,记录了3月22日—4月14日该作坊馒头的销售情况。 从账本的数据看,该作坊每天的营业额在3000元左右。3月22日到4月14日,24天就卖出馒头约19.48万个。其中有1.1万个染色馒头卖给了作坊附近的一所高校。 目前,温州市工商部门已经取缔这家“黑心”馒头作坊,并将会把相关情况通报给质监部门。 温州市食品研究所所长陈显群表示,柠檬黄色素、玉米香精、糖精钠等都是国家允许使用的添加剂,但使用的范围是有限的,不是所有食品都适用。 “如面食制品是禁止添加色素、糖精的。另外,玉米香精在玉米面包中可以使用,但若直接用玉米香精替代玉米,那就涉嫌假冒伪劣,是违法的。”陈显群说。 据了解,长期摄入柠檬黄色素、香精、糖精等,会影响青少年的正常发育
从这些馒头的外包装上,可以看到,它的生产厂家是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地址是上海市宝山区南大路380号。这些看起来白白香软的小麦馒头、淡黄诱人的玉米面馒头是这样生产出来的。’ 2011年3月29日,《消费主张》的记者来到了上海市宝山区南大路380号。记者注意到,门口的牌匾上写的是上海福鑫运输有限公司。走进这个院子,记者看到院子里有许多厂房,有生产轴承器件的,也有翻新坐椅的,那生产馒头的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究竟在哪呢?
编辑本段相关调查
在院子的一角,地上摆放着很多盛放馒头的包装箱,一些工人正在忙着搬进搬出。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正是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 工作人员:(咱们这是什么品牌的公司?)盛禄,公司名字叫盛禄。 进入二楼,一位工人正在给已经包装成袋的馒头上贴标签,记者注意到,这些馒头的制造商是“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 这时,另一位工作人员走了过来,告诉正在贴标签的工人,给前一天生产的馒头也贴上最新的生产日期。 每天有三万个高庄馒头进入上海华联等超市
工作人员:还有过夜的馒头你要贴一下,硬的馒头是过了夜的,这个是新鲜的馒头,(哪个是过夜的?)这个是过夜的,高庄馒头,(过夜的馒头用什么标贴?)和那些馒头是一样的标,标签上的时间是三十号,(今天多少号?)二十九号。 隔夜的馒头?这样算来,馒头应该是前一天,也就是3月28日生产的,可是更让记者不解的是,在这些馒头的标签上,标注的生产日期竟然全部是3月30日。工人说,这是公司的规矩,标签上的生产日期按照进超市的时间标注。 工人:(今天是二十九号,为什么标签上是三十号?)那是放仓库里的时间吧,(生产日期全是三十号,明天的日期?)明天进门店嘛。
编辑本段馒头真相
染色馒头调侃漫画
在旁边的角落里,地上还堆放着很多包装好的馒头,这些馒头标签上标注的生产日期竟然是3月22日。工人告诉记者,这是从超市里退回来的,可以再加工利用。那么这些七天前的馒头,回收回来又会怎样再利用呢? 标签上标明的存储条件是0度到5度,保质期为8天,到这一天,也就是3月29日,这些馒头的保质期已经到期。工人们会将这些馒头作什么用呢? 工人:(这是过期的馒头?)这个说过期也没过期,人家用不完,拿回来就重新绞。(有的馒头到了一个星期卖不出去,咱们再收回来是吧?)因为它有保质期嘛,保质期过了,它就要退回来。 原来,工人所说的再利用,竟然是把这些回收回来的馒头重新和面加工成新馒头。 在加工车间记者看到,这些回收回来的3月22日的馒头被工人从包装袋里取出来,直接倒进了和面机里。在一台和面机里记者数了一下,一共放进去了20多个回收回来的馒头。 随后,工人把两桶水 倒进了和面机,将馒头充分浸泡。五分钟后,工人又把两袋面粉倒进了和面机,与泡软的馒头一起搅拌了起来。 工人:(一缸能出多少馒头?)一百五十个馒头。 和面机的对面是一台馒头机,把面填进去,在出口就能直接滚出面团了,然后面团被放在一个个铁盘子里,准备进入蒸箱。 在蒸馒头的车间里,地上满是污渍。 十几分钟之后,一个个热气腾腾的馒头就新鲜出炉了。 在馒头的包装车间记者看到,几个工人正在把刚刚蒸熟的馒头装进塑料袋,每个塑料袋装四个馒头。在包装馒头的过程中,工人们都没有带手套,也没有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 包装完成后,每袋馒头被贴上不同种类的标签,随后,一箱一箱的馒头被发往市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七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应当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生产经营设备或者设施,有相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保持个人卫生,生产经营食品时,应当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 经过几天的观察,每天下午都会有一些临近或过了保质期的馒头被运回公司,送到加工车间,再次回炉被加工成新的馒头。
编辑本段最新消息
上海多家超市销售的小麦馒头、玉米面馒头被曝系染色制成,加防腐剂防止发霉。馒头生产日期标注为进超市的日期,过期回收后重新销售。每天有3万问题馒头销往联华、华联、迪亚天天等30多家超市。 国家质检总局新闻发言人李元平表示,质检总局已明确要求上海市质监局严查严办,坚决打击,绝不手软。据质检总局介绍,目前上海市质监局已连夜对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进行查处,查封涉案的食品添加剂、产品生产记录、销售台账等证据,责令企业停产整顿并召回涉案产品,企业负责人也被公安部门采取控制措施。目前,上海市质监局正在进一步查清该企业的销售情况和涉案产品的流向。 据新华社消息,上海市市长韩正表示,将彻查此案、依法严惩,彻查过程将向社会公开,查到哪里公布到哪里。12日,上海成立了由市政府领导为组长,质量技术监督、工商、公安等相关部门及部分上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组成的联合调查组。上海还将在全市范围内对同类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开展全面检查。截至12日16时,上海共下架、封存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生产的馒头1.6万个,涉及多家超市。
调查相关人员
在上海市浦东区的一些华联超市和联华超市,记者看到它们的主食专柜都在销售同一个公司生产的三种馒头,高庄馒头、玉米馒头和黑米馒头。销售人员说,这些馒头卖得不错。 销售人员:两块七一个,(这馒头好卖吗?)还可以。 从这些馒头的外包装上,我们可以看到,它的生产厂家是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地址是上海市宝山区南大路380号。 这些看起来白白香软的小麦馒头、淡黄诱人的玉米面馒头,究竟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呢?
防腐剂、甜蜜素齐上阵
记者在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了解到,这里生产的馒头主要有三个品种:高庄白馒头、黑米馒头和玉米馒头。在高庄白馒头的标签上标注的食品添加剂是维生素C。可事实上呢,和面工人用水泡上回收来的馒头之后,他又陆续往和面机里加了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又是什么呢? 工人:(山梨酸钾是做什么用的?)防霉的呀,(防止馒头发霉的?)对,用它之后馒头的保质期可以长一点。这是甜蜜素,放的时候剂量少一点,以前做馒头都是放糖精,现在就是加甜蜜素代替了,哪里有白糖没有的,你店要做大肯定要用的。 在高庄白馒头的标签上,消费者能看到白砂糖和维生素C,可实际上,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添加的不是白糖而是甜蜜素,没见专门添加维生素C,却见加进去了防腐剂山梨酸钾,而这两样添加剂根本就没有标注出来。 在整个馒头加工过程中记者发现,工人们在添加各种添加剂时非常随意,完全是按照自己的经验,想添加多少就添加多少。 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发酵面制品的食品分类号为06.03.02.03,可以使用的添加剂中,并没有山梨酸钾,然而,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在生产馒头的时候,却堂而皇之地添加了这种防腐剂。 而且,记者还发现,工人在生产馒头的时候又使用了另一种食品添加剂--甜蜜素,《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规定,允许添加甜蜜素的食品种类是烘焙/炒制坚果与籽类,并不包含发酵面制品。
染出来的“玉米面”
白馒头如此,淡黄色的玉米馒头又是什么情况呢? 在玉米馒头的标签上,食品添加剂也是标注的维生素C,然而,在生产车间里记者看到,在制作玉米馒头的时候,工人也同样是把回收回来的白馒头、玉米馒头倒进和面机里,在向和面机里倒水之前,这名工人先是往两台机器里分别倒了一碗玉米面,随后他又拿出一罐橘红色的粉末,挖了两勺倒进了和面机。 工人:(这里面的红色粉末是什么?)红色是色素,(色素?这个做出来是不是玉米馒头?)对。 这罐橘红色粉末包装上注明,这是一种叫柠檬黄的着色剂,这名工人告诉记者,把这种着色剂加在和面机里,白面就变成了玉米面的颜色。 工人:(做玉米馒头,玉米粉放一碗之后,你白面是不是还得往里放,因为它没有面?)白面放里面,颜色就变出来了,现在加这个面粉,再加面粉,掺进这个黄的,白的就变成黄的了,变成玉米馒头了,一百斤两袋白面,然后加一碗玉米面,再加一点色素就可以了。 两袋足有100斤的白面、一小碗儿玉米面,再加上这种叫柠檬黄的着色剂和超市退回的馒头,白面被染成黄色,漂亮的淡黄色“玉米馒头”就出炉了。这种做法行吗?在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记者发现,可以添加柠檬黄的食品种类中,并不包括发酵面制品。 同样,这种色素在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生产的玉米馒头的标签上也被省略了。 添加柠檬黄制造出所谓的玉米馒头,造出这样的假货,莫非是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的工人因为不懂而为之?还是他们心知肚明、明知故犯? 工人:做玉米馒头,玉米放多了好,(玉米放多了好,你这里放了多少?)我这个只能放一碗。(工商部门检查,加色素没有问题?)那要抓住的,加色素,来查的时候,肯定要藏起来,(肯定要藏起来?)不能给他们看见,(可那是食用色素呀?)食用色素也不能给他查出来,查出来要罚死的,他这里检查来的时候,也规定过,不允许放色素的,(我只用一点点?)也不行,他明文规定不允许放这种色素的。 知道相关部门明文规定,禁止在制作玉米馒头的过程中添加色素,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为了逃避检查,还专门想出了一套对策。 办公室人员:一般来说馒头的话,一个月抽查一次,他们来检查,我们就把东西拿到办公室给他们检查,不让他们去车间,他们一来我们就把车间的门关上,不让他们进去。 看来,工人心里也非常清楚,做玉米馒头不用玉米面而是用色素染色的行为是不允许的,可是那他们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 工人:没有正规的,百分之百的没有,食品的成本太高了,要真材实料的玉米馒头,不可能的。 这样做出来的淡黄色的玉米馒头表面看起来是漂亮,可是,面对这样好看的馒头,工人们却是不屑一顾,甚至避而远之。 工人:我不会吃的,打死我都不会吃,饿死我都不会吃,(你自己做的东西你不吃?)我自己做的东西我知道能吃不能吃,好吃不好吃,里面加了色素的,不能吃。 自己生产的馒头自己却不吃,那这些馒头都卖到哪里去了呢? 工人:像这种东西,年纪大的人才买,百分之八十是年纪大的人买,所以供不应求,(这一屉多少个馒头?一天能蒸多少屉?)每天三万个馒头,(咱们这是不是最大的送馒头的公司?)你说在上海是吧,(对。)反正总归送的超市挺多的,联华和华联合并了,联华也要送了,量又加上去了,(联华和华联一共多少家你们要送的?)大概三、四百家。
编辑本段政府举措
工商部门
上海工商部门连夜采取了应对措施,组织相关企业自查,并已经发现了涉嫌染色处理的馒头。 宝山区质监人员对厂家有关物品进行查封
上海市工商局表示,昨天已连夜要求全市各大超市、卖场开展自查,发现有涉及相关企业的问题商品,立即作下架处理。 昨天22时,工商行政部门透露,在有关门店已经发现了涉嫌的染色馒头,并已将样品提交第三方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将在检验结果出来后进一步处理。 工商行政部门将在全市范围内,对流通领域的超市、卖场企业进行全面检查。 上海工商部门连夜对相关超市进行了检查,截至12日共下架封存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生产的“染色”馒头6048只。 12日凌晨,上海工商执法人员对报道中涉及的迪亚天天仓储中心、华联超市光新路店等进行了执法检查,并在现场发现了涉嫌使用色素的“染色”馒头。目前,样品已送法定食品检验机构检测。此外,华联等超市的相关馒头产品也已全部下架。 上海工商部门表示,从12日起,监管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对超市销售的馒头等产品展开专项检查,同时要求企业自查并落实召回措施。
质监部门
目前,上海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正在对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使用色素染色、更改生产日期等问题进行调查。 执法人员4月11日、12日现场抽取了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生产的高庄馒头等成品和原料共19个批次。经检测,其中4个批次成品中检出“柠檬黄”;两个批次成品中的甜蜜素含量超标。13日,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依法吊销了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的食品生产许可证。
公安部门
上海公安部门对涉嫌犯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法人代表叶维禄、销售经理徐剑明等5人依法刑事传唤。经审查,这5名犯罪嫌疑人分别交代了企业自2011年1月以来,违法生产、销售掺有违禁添加剂“柠檬黄”的“染色’馒头83716袋,共计334864只,价值20余万元。目前,公安部门已依法对5名犯罪嫌疑人予以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编辑本段安全隐患
2011年3月30日,记者在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的办公室里发现了一份该公司给上海迪亚天天超市的供货清单,清单上明确写着,玉米馒头、高庄馒头以及黑米馒头的供货数量。 2011年3月31日下午四点,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的另一辆货车,在装满了195箱馒头之后,开到了位于上海市嘉定区银杏路的迪亚天天仓储中心。 在卸货过程中,记者发现一位迪亚天天工作人员正在一旁检测货物。 工作人员:(色素能测的出来吗?)色素测不出来,(那你们能测什么呀?检测什么项目?)什么大肠杆菌呀,细菌总数啊这种东西。 这位负责检验货物的迪亚天天工作人员虽然说检测大肠杆菌和细菌总数,但是在卸完馒头以后,工作人员只核对了数量,随后就交接了手续。 这位工作人员还介绍说,明天这些馒头就会被发往上海市的迪亚天天超市。 第二天,记者来到了位于上海市宝山区的一家迪亚天天超市。 工作人员:(高庄玉米馒头是吗?)这不是吗?刚到五分钟,要不然没货,(卖得很好是吗?)对,一会儿卖完了,(这是几种馒头?)三种,黑米、玉米跟白面的,(你这卖多长时间了?)这种馒头我卖几年下来了,(一直都这个品牌?)对,高庄馒头。
编辑本段超市主食四种隐患
首先,添加剂使用不规范。过去馒头、花卷自己蒸,黑点、硬点都没关系,现在换成在外面买,如果连两天的保质期都没有,怎么卖?所以,只要进入销售阶段,主食中加入食品添加剂是很自然的事。可问题是,添加剂的数量是否超标、品种是否合适很难控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说,通常食品添加剂用量都很小,在操作中,绝对不是用勺子、碗和手抓就能搞定的事情。而一些小企业、作坊管理水平比较低,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往往用量超标、混合不匀,或是使用不符合标准的添加剂品种。 第二,货源、进货途径存在问题。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北京华联超市的主食厨房就是被京城某主食产品龙头企业所承包,仅该企业就有几百个营业点遍布各大超市卖场。国家高级烹调师、山东首席烹调技师张亮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如果企业规模大,对食物把关严格还可以,否则就很容易被小作坊钻了空子,使用质量差的米和面粉等。” 第三,烹调作料二次利用。据记者了解,为了降低成本,不少主食厨房的大料、辣椒、食用油等烹饪作料都会重复利用,有些没卖完的油炸麻花甚至会回锅继续出售。“其实这种情况一直都存在,以前还出现过用炸鸡、烤鸭用的油做面点的事情。”范志红说。 第四,馒头生产标准缺失。“谁会去买粗粮馒头?是那些关注健康的人。其中很多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他们听了医生和营养师的忠告,决定多吃粗粮,于是把白面馒头换成玉米馒头。但他们买到健康了吗?”范志红反问道。她表示,目前馒头、大饼、花卷等食品仍没有质量标准,有的甚至连包装都没有,即使有标签也可以随时换,也没有法律规定这些产品必须要检测色素、防腐剂、甜味剂等项目。
编辑本段如何挑选主食
1.天然面食呈淡黄色。解放军309医院营养科主任张晔指出,天然面粉中含微量胡萝卜素,越靠外层颜色越重,烹调之后,多少都会呈现一点黄色。但大多数消费者觉得,馒头应该是又白又大,这就给了商家投机取巧的机会――用添加剂给面食“美容”。 2.颜色均匀的紫米馒头,可能是染的。杂粮面食总是能看出细小颗粒。如果呈蓝紫色,通常是真的。范志红有一个辨别方法:紫米馒头的色素来自花青素,它遇酸变红,遇碱变蓝。买回家后,可以在馒头上加一滴醋,颜色变红就是真的。绿色面食的颜色来自叶绿素,加点醋后,颜色变成橄榄绿的是真的,如果不变色,就是染出来的。 3.口感细腻的粗粮有假。有些所谓的玉米馒头,可能是精白面粉添加黄色素做成的;全麦馒头可能是加上焦糖色素做成的;玉米香气可以用香精来伪造;全麦馒头也可以撒点麦麸来化妆……但是,粗粮的质地和口感是没法伪造的。如果粗粮细腻得像白面馒头一样,那可能是假冒产品。 4.好馒头捏一下会恢复原状,否则,可能加入了膨化剂或过多酵母。张亮指出,如果摸起来很松软,吃上去像面包,手一捏就剩一小团,最好不要购买。 5.油炸、带馅主食少买。很多主食厨房为了控制成本,通常是炸一天都不换油,油中有一种叫做“丙烯酰胺”的疑似致癌物,应该少吃,尤其是解毒能力弱的孩子。带馅食物也一样,里面的肉菜新鲜度无从考证。 6.与袋装主食相比,现场制作的安全性更高一些。另外,一般来说,好馒头放两三天就会变硬发霉。买的时候,首先要注意新鲜度,杂粮面食和不含油脂的面食最好买当天生产的。一两天内吃不完的话,不妨分成小包装,把口扎好,放在冷冻室中保存,可以存两周以上。
编辑本段如何辨别
感官味道可识别“染色馒头”
一个馒头产品从生产到进入销售前,需要哪些审验环节?昨天,有馒头生产经验的相关人士介绍,对原材料面粉,会要求固定的供应商定期提供检测报告。厂家自己有检测中心,会对每天所生产的馒头进行检验。而质监部门对企业也会有例行检验。为了避免产品过剩,一般都是以销定产。 加了色素、防腐剂的“染色馒头”如何辨别?相关人士介绍说,真正鉴别得需要专业的检验才能确认,但消费者也可以从感官、味道上简单辨别出一些差别。真正的玉米面馒头是淡淡的黄色,能看出一些细小的玉米小纤维颗粒,而加了色素的馒头看起来不太自然,颜色较重,看不出玉米小纤维。吃起来时,玉米面馒头会带有清淡玉米香味,而只用色素的馒头味道很重。
“染色馒头”消费者可10倍索赔
中消协律师团认为,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对添加剂有规定,不能随意添加或违规超量添加。就“染色馒头”来说,“染色”是不允许的,用色素冒充玉米面,是对消费者的一种欺诈行为。律师说,生产者是第一责任人,超市如果明知有问题而销售,也要承担责任,按照《食品安全法》,如果销售不合格食品造成损失的,消费者可要求赔偿实际损失,还可以向生产商或者销售商要求购买食品价款的10倍赔偿。律师同时表示,食品安全是重中之重,生产伪劣食品的行为太恶劣。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对人体造成危害,我国刑法第143条有相关规定。律师认为,上海“染色馒头”行为已涉嫌犯罪。
编辑本段过期食品
过期食品的混乱处理
继瘦肉精之后,染色馒头又成为食品安全问题新焦点。近日,央视《消费主张》揭露在上海的一些超市里,那些看起来白白香软的小麦馒头、淡黄诱人的玉米面馒头竟然是用过期馒头做的。一些临近或者过了保质期的馒头被运回到公司,各种食品添加剂齐上阵之后,又被“整容”成了新馒头回炉 。 每天三万个的问题馒头数量很庞大。但是染色馒头绝非独树一帜,实际上折射出了中国食品安全领域一个存在已久的问题——过期食品的混乱处理。
谁来定“期”
过期食品:谁来定“期”,如何定“期”在美国,食品包装上一般有四个日期:销售截止期、最佳口味期、食用期和封箱包装期。超过了食用期的食物就不能再吃,应该销毁了。而我国就分得没有这么细了,但是一般来说,我们所说的保质期指的是在期限之内,食物不会发生外观、颜色、口感、味道、安全性能等各个方面的变化。实际上这也是厂家的一个承诺,表示在保质期内,厂家要为食品的安全负责。同时,这个保质期一般而言都是生产商来定的,它们会进行严格的实验,然后把实验中得来的保质期再乘以0.7或0.8,确保安全。由行业甚至政府来统一制定一个保质期标准其实并不现实,因为每个厂家技术有好坏之分,技术落后的,可能没到保质期就变质了,反之,则能有效延长保质期。质监部门能够抽出精力监督每个企业制定保质期当然是理想状态。
过期食品对人身的危害
有可能引起食物中毒和急性传染病 如果超过保质期,尽管食物不一定出问题,但出事的比例提高了,例如保质期内是万分之一的机会,过了保质期则可能是百分之一了。许多厂家和销售商正是抱着侥幸心态,将过期食品重新回炉。 吃了过期食品会怎么样呢?据专家介绍,过期食品有可能导致细菌大量繁殖,食用后可导致“生物型”食物中毒和急性传染病;另一方面,过期的食品也可引起化学变化(如油脂酸败),食用后可导致“化学型”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按照性质分为生物型和化学型两种。)
编辑本段去向之乱
不少过期食品返回餐桌
去向一
销毁,目前最正规的处理但成本高 有的负责任的食品企业设有专门的环保焚化炉设备,可以将过期产品进行烧毁。这也是最遵守相关法律的行为。 但是对于更多的企业来说,他们想要销毁或者妥善处理过期食品,却有难处。废弃食品如果随意当做垃圾丢弃,会污染环境。过期食品因为有潜在威胁性,要按照和医疗垃圾等非正常垃圾等一样的级别来处理,垃圾处理企业要价高达两千左右一吨,许多食品企业都表示承受不起,或者承受得起的企业也觉得徒增成本而放弃。
去向二
发给员工、粉碎做饲料或者直接当垃圾扔掉 有的企业会把过期食品当做“福利”发给员工。还有的企业想的是怎么最大化地减少损失,而市面上刚好就有专门收购过期食品的人,比如超市的熟食或者蔬菜,有的就会卖给小餐馆,所谓大超市的熟食上了小餐馆的餐桌就是如此。这两种行为都免不了过期食品被人吃下肚去。 有的企业会把过期食品的袋扒掉,食品弄碎最后做成饲料。而在农村,食品经营者将过期食品用来喂牲畜也很常见。这本来是环保利用的好事情,但是,有的过期食品做成了饲料之后其实发生了霉变,结果牲畜吃了也要出事。 另外,还有的过期食品就被企业随意扔掉,这样做其实污染环境。
去向三
处理后再重新上市,农村成了重灾区 不论染色馒头,还是往日出了名的冠生园月饼,都是把过期食品给整容之后再上市。而过期食品再上市主要有以下几种办法: 1.直接隐藏、更换日期。如果过期食品外形看上去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就换个包装、生产日期标签或者喷码再上市,这样的例子很多。还有的企业更懒,直接把生产日期的标签给撕了,让消费者见不到日期。 2.回炉“整容”之后再上市。染色馒头就是这样的“绝佳”例子。 结语: 在农村,因为监管更加不严,小作坊、小食品加工厂林立,再加上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没城市里强,更是过期食品等问题食品、垃圾食品肆意横行的地方。
编辑本段解决办法
一要立法,尽快形成法律、法规、规章、规划和标准相配套的食品安全法制体系,对于违反食品安全法律的单位或个人要予以严惩。 二要管理,建立健全食品市场认证体系,制订完善安全检测监督抽查以及市场准入制度,加强食品安全职能管理部门的建设。重点应建立预防手段为基础的食品安全体系,探索制定市场分级管理办法。 三要规范,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社会信用体系,运用信息技术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对食品质量安全卫生情况进行跟踪监测,逐步形成优胜劣汰的机制,将那些没有安全保证的企业清理出市场。 四要公开,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制度,定期向社会发布,让老百姓知道,哪些食品是安全的,哪些食品是不安全的,让老百姓吃得明白、吃得安心。
编辑本段立法监管
规定不完善,监管不积极 法律、文件有漏洞,违法成本不高 1.《食品安全法》:没有规定怎么销毁、谁来监督 《食品安全法》的第二十八条、四十条、八十五条都有关于过期食品的法律条文。但是,除了笼统地说禁止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并且要及时清理之外,并没有说明到底怎么进行清理,怎样来监督。 2.质检总局通知:有进步,但是销毁规定与监管仍然笼统且无法律效力 国家质检总局发出的《关于严禁在食品生产加工中使用回收食品作为生产原料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回收食品的范围、食品加工企业建立回收食品销毁制度和相关监督做出了规定。谁来销毁,谁来监管却没说清楚。最重要的是,这个《通知》既不是法律也不是行政法规,只有普遍约束力而无法律效力。 3.工商总局规定:要求如实记录过期食品处理情况,但是很好蒙混过关 国家工商总局曾发布《规范食品索证索票制度和进货台账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对超过保质期或者腐败、变质、质量不合格等食品,处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但实际上,许多生产企业负责商品的回收,虚构销毁很容易,账面上还查不出来。 4.浙江地方性规范:过期食品不再退回供货商,销售方主动销毁 这是2007年浙江工商局发布的规范,规定了过期食品不退回供货商,在一定程度上无法让生产商把食品再加工,相较以前的法规、文件有进步。但是,监管不力一样会有问题,下文会提到。 另外,过期食品违法成本很低,往往只有几万块的罚款。但是在美国,有家健康食品店CVS销售了过期食品、药品,光是在纽约州就主动认罚了85万美金,超市因为贩卖过期食品而被罚关门的例子也有。而对于销售商而言,假如他们被认为销售了过期商品,那么信誉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得不偿失。所以有在美国的中国人会感慨,在某个大超市,拆过封的食品只要你表示过期都能够退货并且不会再回炉销售,因为商家也怕顾客真吃出了问题,麻烦就大了。 监管:部门权责不明,重视生产环节、不重视销售环节 食品安全问题“多龙治水”,结果反而权责不明、带来混乱。卫生、质检、工商、商务、农业……每个部门都可以管,但是太多部门管的结果就是“没人管”,因为这些部门之间往往职能交叉,联系脱节。而就算监管,一般而言,各个部门就把力气都用在了生产环节,对召回环节投入很少。
编辑本段经验借鉴
如果把过期食品随意丢弃,会污染环境;如果做环保焚烧,成本也高,而且不管怎么样,这些食品还是“浪费”了,也给企业带来很多损失。实际上,还是有不少既公益环保又节约成本的处理办法。 美国联邦法律对除了婴幼儿食品以外的食品的保质期没有规定。但是,商人却不敢轻易贩卖过期食品,更不用提改头换面。这是因为商家既怕食品安全问题,也怕信誉破产。所以,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看似太多,实际上,只要严惩,一样可以“杀一儆百”。
借鉴一
快过期食品送给“食物银行”,接济穷人 将快要过期的食品打折贩卖已经屡见不鲜了。而在美国,还有许多的商户把食品捐给“食物银行”。所谓食物银行,实际上是一种慈善机构,在这里穷人可以领到个人或者企业捐赠的免费食品。食品生产、销售企业往往把快要过期的但是仍在保期内的食品捐赠给“食物银行”,这既是善举,它们还可以享受到一定的免税额度。当然,捐献到“食物银行”的都不是劣质食品,只是接近过期而已。食物银行在美国发端,而后在包括香港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起来,这样做,既接济了穷人,又避免了食物浪费,非常被推崇。
借鉴二
已过期食品,交给专业第三方经过高科技处理再利用,绝不浪费 日本对过期食品的处理颇有心得,当然,这些处理的企业往往是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而非食品生产、销售的任何一方。 日本每年处理大约2000万吨剩余食品,大约5倍于2007年援助全球贫困人口的粮食数量。过期食品大多来自严格执行卫生标准的商店或餐厅,意味着食物必须当天售完,否则只能抛弃处理。抛弃过期食物,让许多日本民众都很不满。而使用填埋等方式,不仅浪费还会产生温室气体,损害环境。现在,日本有专业的过期食品处理企业,将过期食品制成饲料、肥料,或者发酵产生甲烷,作为工业能源。据统计,过期食品的70%能够得到回收利用。 1992年成立的一家专门的过期食物处理公司更是目前唯一一个能够将过期食物进行90%再生利用的公司,过期食品最后能变成上好的有机肥料,甚至在园艺商店里售卖。
编辑本段案件进展
2011年4月13日,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吊销了生产“染色”馒头的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的食品生产许可证。公司法人代表等5名犯罪嫌疑人被公安部门依法刑事拘留。 据了解,执法人员4月11日、12日现场抽取了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生产的高庄馒头等成品和原料共19个批次。经检测,其中4个批次成品中检出“柠檬黄”;两个批次成品中的甜蜜素含量超标。13日,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依法吊销了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的食品生产许可证。 连日来,上海公安部门对涉嫌犯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法人代表叶维禄、销售经理徐剑明等5人依法刑事传唤。经审查,这5名犯罪嫌疑人分别交代了企业自2011年1月以来,违法生产、销售掺有违禁添加剂“柠檬黄”的“染色’馒头83716袋,共计334864只,价值20余万元。目前,公安部门已依法对5名犯罪嫌疑人予以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上海市政府联合调查组表示将进一步查明事实真相,做好问题产品的下架召回工作,严肃惩处涉案单位和个人,同时举一反三,建立行之有效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
编辑本段总理痛斥
据新华社电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在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说,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新华社昨天播发了温家宝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的讲话全文。温家宝在讲话中强调,要注重对社会转型期道德文化建设的研究。 温家宝说,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主法制的推进,文化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文化建设特别是道德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相比仍然是一条短腿。举例来说,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 温家宝表示,要把加强同市场经济、民主法治、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的道德文化建设放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要在全社会大力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形成讲诚信、讲责任、讲良心的强大舆论氛围。这不仅是维护正常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的需要,也有利于从根本上铲除滋生唯利是图、坑蒙拐骗、贪赃枉法等丑恶和腐败行为的土壤。 温家宝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道德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要把依法治国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完善法律法规,使有道德的企业和个人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社会的尊重,使违法乱纪、道德败坏者受到法律的制裁和社会的唾弃。
编辑本段流进高校
温州作坊制售近20万个染色馒头 部分流进高校 温州工商部门日前查处一家制售染色馒头作坊。据悉,3月22日到4月14日该作坊卖出约19.48万个染色馒头,其中1.1万个卖给附近一所高校。
没有一颗玉米,却做出成千上万的“玉米馒头”。4月15日,温州工商部门查处了一家馒头作坊。该作坊用柠檬黄、糖精钠、玉米香精等多种添加剂炮制玉米馒头、白馒头。 账本显示:3月22日至4月14日间,他们共卖出这种馒头19.48万个。目前,该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该作坊位于温州市区的状元甘岙村甘中路,条件非常简陋。 蒸笼就摆放在民房门外(帐篷内)的地上 ,边上就是煤炭堆。作坊的地上满是泥泞, 四处是发霉的墙壁。还摆着睡觉的床。看来这里还是工作人员的休息室。作坊没有卫生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 执法人员未在现场发现一颗玉米,但该作坊出售的却是“玉米馒头”。 作坊的台面上放了5瓶液体物和3包固体物。5瓶液体物分别是“柠檬黄60”、“甜玉米香精”、“金玉米香精”;3包固体物分别是“糖精钠”、“红苹果高活性干酵母”。 现场一名女工表示,这些都是和面时直接加入的。 “柠檬黄”、“玉米香精”和成的面是用来制作玉米馒头的;不加色素的面粉用来制作白馒头,为增加甜度和香度会加一些糖精和香精。 “至于加多少量,主要是看手感”,该女工说。 作坊里,执法人员查到一本账本,记录了3月22日—4月14日该作坊馒头的销售情况。 从账本的数据看,该作坊每天的营业额在3000元左右。3月22日到4月14日,24天就卖出馒头约19.48万个。其中有1.1万个染色馒头卖给了作坊附近的一所高校。 目前,温州市工商部门已经取缔这家“黑心”馒头作坊,并将会把相关情况通报给质监部门。 温州市食品研究所所长陈显群表示,柠檬黄色素、玉米香精、糖精钠等都是国家允许使用的添加剂,但使用的范围是有限的,不是所有食品都适用。 “如面食制品是禁止添加色素、糖精的。另外,玉米香精在玉米面包中可以使用,但若直接用玉米香精替代玉米,那就涉嫌假冒伪劣,是违法的。”陈显群说。 据了解,长期摄入柠檬黄色素、香精、糖精等,会影响青少年的正常发育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4 个回复
xiaoyanzeng (威望:0) (江苏 昆山) 电子制造 工程师
赞同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