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889学习资料1
第一部分:GB8898-2001《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 安全要求》简介
第一节:几个基本概念
GB8898-2001中有如下重要概念:
1.型式试验:是指对代表该产品型式的一些样品进行全面的一系列试验,其目的是为了确定某制造厂能否被认为能生产符合本标准的产品。
2.带电件:是指与其接触可能引起明显触电的部分。
3.电网电源:对工作电压高于34Vp的设备供电的电源。
4.手动机械开关:是指可以安装在设备电路中任何地方的一个元件。断开开关的接触点,可以中断类似声音和图像等预期功能,不包括半导体开关。
5.保护接地端子:为了安全原因而必须与接地的元件相连接的端子。
6.可触及件:用标准型试验指能触及的部分。
7.爬电距离:沿两导电元件间绝缘体表面测得的最短距离。
8.间隙:两导电元件间在空气中测得的最短距离。
9.基本绝缘:是指对防触电进行基本防护而对带电件所加的绝缘。
10.附加绝缘:是指对基本绝缘所增添的独立绝缘,以便在基本绝缘万一失效时仍能防止触电。
11.双重绝缘:是指包括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的绝缘。
12.加强绝缘:是指对带电件所加的单独绝缘系统,其防触电等级在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相当于双重绝缘。
13.与电网电源直接连接的元件:是指设备中与电网电源电气连接的元件,如在此处直接测漏电流,漏电流≥9A。
与电网电源导电连接的元件:是指设备中与电网电源电气连接的元件,如在此处测漏电流,漏电流≥0.7mA(峰值)。
14.Ⅰ类设备:是指其防触电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采用附加安全措施的设备。在基本绝缘万一失效时,有措施使可触及的导电件与设备安装中的固定线路里的保护(接地)导体相连接,从而使可触及的导电件不会带电(有保护接地线)。
15.Ⅱ类设备:是指其防触电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采用诸如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之类的附加安全措施的设备。它不备有保护接地措施,也不依靠设备安装中的防护条件。
16.全极电源开关:能中断除保护性接地导线以外的电源所有极的手动机械开关。
17.正常使用条件:15°C~35°C,45%~75%RH,86kPa~106kPa、通风、额定电源电压的0.9或1.1倍;可触及的手调控制器件调到任何位置;任何负载连接或不连接时;接地端子接地或不接地时等以上所有条件最不利的组合。
第二节:总要求
为了在正常使用条件或故障条件下均不出现危险,设备的设计和结构要具备以下措施:防触电、防爆炸、防辐射、防过温升、防起火、防人身受机械不稳定性和运动部件的伤害。
3.2通风孔要求:用φ4mm×100mm的金属针自由插入,插入的深度不超过其长度且应使进入机内的悬挂外物(如项链)不能与带电件接触。
3.3连接端子要求:用φ1mm的标准试验针、φ1mm×100mm的裸导线连接各端子应无触电危险。
3.4电源插头在电源开关闭合或断开状态拔出电源插座后不应带电(一般电视机电源开关应处于闭合状态)。
3.5机壳要有足够的强度来抵挡外力的作用,最弱处应能承受刚性试验指50N/10s 向内的作用力, 试验钩20N/10s 向外的作用力。
3.6结构要求:设备的结构与设计应保证可触及件、用手挪开保护盖后而暴露的可触及件无触电危险。带电件不得使用吸湿材料做绝缘,如未浸渍的木材、纸和类似的纤维材料等。
3.7 Ⅰ类设备要有可靠的安全接地端子,使用基本绝缘将可触及件与带电件隔离。Ⅱ类设备应采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将可触及件与带电件隔离。
设 备 部 件 允 许 温 升(K)
正常工作条件 故障条件
可触及件(旋钮、手柄等) 金属类 30 65
非金属类 50 65
机壳 金属类 40 65
非金属类 60(UL 50) 65
用聚氨酯树酯绝缘的绕组线 85 150
正常使用不可触及的散热片 65
聚 氯 乙 烯电 源 线 无机械应力 60 100
有机械应力 45 100
环境温度分别为35°C(温带)、45°C(热带);热带气候允许温升比规定值低10K;绝缘材料的软化温度最低为150°C
7.2 冷热地间的爬电距离和间隙应≥6mm,如开关变压器初级电路与次级电路之间等。
第一节:几个基本概念
GB8898-2001中有如下重要概念:
1.型式试验:是指对代表该产品型式的一些样品进行全面的一系列试验,其目的是为了确定某制造厂能否被认为能生产符合本标准的产品。
2.带电件:是指与其接触可能引起明显触电的部分。
3.电网电源:对工作电压高于34Vp的设备供电的电源。
4.手动机械开关:是指可以安装在设备电路中任何地方的一个元件。断开开关的接触点,可以中断类似声音和图像等预期功能,不包括半导体开关。
5.保护接地端子:为了安全原因而必须与接地的元件相连接的端子。
6.可触及件:用标准型试验指能触及的部分。
7.爬电距离:沿两导电元件间绝缘体表面测得的最短距离。
8.间隙:两导电元件间在空气中测得的最短距离。
9.基本绝缘:是指对防触电进行基本防护而对带电件所加的绝缘。
10.附加绝缘:是指对基本绝缘所增添的独立绝缘,以便在基本绝缘万一失效时仍能防止触电。
11.双重绝缘:是指包括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的绝缘。
12.加强绝缘:是指对带电件所加的单独绝缘系统,其防触电等级在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相当于双重绝缘。
13.与电网电源直接连接的元件:是指设备中与电网电源电气连接的元件,如在此处直接测漏电流,漏电流≥9A。
与电网电源导电连接的元件:是指设备中与电网电源电气连接的元件,如在此处测漏电流,漏电流≥0.7mA(峰值)。
14.Ⅰ类设备:是指其防触电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采用附加安全措施的设备。在基本绝缘万一失效时,有措施使可触及的导电件与设备安装中的固定线路里的保护(接地)导体相连接,从而使可触及的导电件不会带电(有保护接地线)。
15.Ⅱ类设备:是指其防触电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采用诸如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之类的附加安全措施的设备。它不备有保护接地措施,也不依靠设备安装中的防护条件。
16.全极电源开关:能中断除保护性接地导线以外的电源所有极的手动机械开关。
17.正常使用条件:15°C~35°C,45%~75%RH,86kPa~106kPa、通风、额定电源电压的0.9或1.1倍;可触及的手调控制器件调到任何位置;任何负载连接或不连接时;接地端子接地或不接地时等以上所有条件最不利的组合。
- 故障条件:除正常使用条件外,顺次地施加每个条件以及与之有关的从逻辑推理得出的其他条件。如:对开关管的CE、灯丝进行短路、把带电件安全罩的固定螺丝或类似装置拧松1/4圈等。
第二节:总要求
为了在正常使用条件或故障条件下均不出现危险,设备的设计和结构要具备以下措施:防触电、防爆炸、防辐射、防过温升、防起火、防人身受机械不稳定性和运动部件的伤害。
- 防人身受机械不稳定性和运动部件的伤害:产品设计不当就有人身伤害的可能,如产品机械稳定性不好、产品的运动部件、产品结构的机械强度不够等均可能造成人身伤害。
- 防起火:防止电视机在正常或故障状态下工作时,由于部件短路或过热导致某些材料起火,而造成人身与财产损失。
- 防触电:防止人体触及到超过安全电压的部件时,电流对人体造成的危害。
3.2通风孔要求:用φ4mm×100mm的金属针自由插入,插入的深度不超过其长度且应使进入机内的悬挂外物(如项链)不能与带电件接触。
3.3连接端子要求:用φ1mm的标准试验针、φ1mm×100mm的裸导线连接各端子应无触电危险。
3.4电源插头在电源开关闭合或断开状态拔出电源插座后不应带电(一般电视机电源开关应处于闭合状态)。
3.5机壳要有足够的强度来抵挡外力的作用,最弱处应能承受刚性试验指50N/10s 向内的作用力, 试验钩20N/10s 向外的作用力。
3.6结构要求:设备的结构与设计应保证可触及件、用手挪开保护盖后而暴露的可触及件无触电危险。带电件不得使用吸湿材料做绝缘,如未浸渍的木材、纸和类似的纤维材料等。
3.7 Ⅰ类设备要有可靠的安全接地端子,使用基本绝缘将可触及件与带电件隔离。Ⅱ类设备应采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将可触及件与带电件隔离。
- 防爆炸:防止显像管受温度或机械冲击时,引起爆炸而对人身造成的伤害。
- 防辐射:防止电视机辐射X射线对人身造成的危害。照射量率不超过0.5mR/h。
- 温升要求:设备的任何部件均不应达到不安全的温度。通常预热4h 后认为温升达到稳定状态,测量时应在温升达到稳定状态后进行测量。主要部件温升限值见下表:
设 备 部 件 允 许 温 升(K)
正常工作条件 故障条件
可触及件(旋钮、手柄等) 金属类 30 65
非金属类 50 65
机壳 金属类 40 65
非金属类 60(UL 50) 65
用聚氨酯树酯绝缘的绕组线 85 150
正常使用不可触及的散热片 65
聚 氯 乙 烯电 源 线 无机械应力 60 100
有机械应力 45 100
环境温度分别为35°C(温带)、45°C(热带);热带气候允许温升比规定值低10K;绝缘材料的软化温度最低为150°C
- 爬电距离和间隙要求:
7.2 冷热地间的爬电距离和间隙应≥6mm,如开关变压器初级电路与次级电路之间等。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0 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