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运作战略之十一------从节奏与平衡到品质控制的重新认识
当你去审核一家OEM工厂或零部件供应商的时候,一到生产线现场,在生产拉边上站一会, 就会感觉到生产线的运转和设定的速度以及工序的节奏(cycle time)是否平衡,是否有些工位的员工手忙脚乱,另一些工位的员工有一些等待时间,是否有一些工位的员工除了进行基本作业 外,还进行自检,如果自检出现不合格,她就要进行一些处理动作,这些动作占用了额外的时间,接下来她就要加快速度处理已经发生堆积的工件,这一点最能体现过程品质控制和生产运作的关系,一个设定合理的节奏如果和品质控制水准达到平衡,那么这条线给人的感觉就是流畅的,如果相反,你就会看到由于过程中间的不良品,或者为了进行自检而消耗的时间,打破了正常的节奏,不良品率越高,节奏乱得越厉害,然后你就会得到一个综合印象,这家工厂的生产运作是混乱的。
混乱与品质差是互相促进的,品质水平越低,生产节奏就越混乱,生产节奏越混乱,品质就越差。因此,研究如何将品质控制水平和生产节奏相配合就成为品质运作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数工厂都已经搞了控制计划,但是控制计划的重点在于控制方法,却没有考虑每种控制手段本身也是一种操作,也共同组成了一个操作过程,这个操作过程是附加到基本作业过程中去的,类似于电脑硬件里的“双线程“,如果片面强调控制的品质效应,而不考虑时间节奏,那么两个过程发生干涉,就造成混乱。
对于JIT或LEAN的研究目前为止也只考虑了生产作业和内部物流之间的节奏关系,至于品质和过程控制很少有人考虑,这还是源于对品质的不重视,视其为附属品,就是没有把它做为制造过程的一部分而融合进去,其实品质控制和过程控制占了整个制造时间的将近一半,这么大份额的因素都少人考虑,可见品质意识仍然没有被充分贯彻,即使是JIT和LEAN,都只是说,品质是JIT和LEAN的保证,没有品质,就没有JIT和LEAN,可是,谁去说过,品质是JIT或LEAN的一个实际的组成部分?说它是保证,就是把它割裂于制造过程之外。
这么多年来,品质控制在意识上始终被锁定于检验行为,当后来的理念发展了“品质保证“的功能之后,又把品质人员的行为复杂化到协调关系,前期控制,客户服务等等,但是检验行为只要是无法取消的,那就必须被正确认识,它不折不扣地就是一种工序操作,是和拧螺丝和车轴颈一样的工序操作,因为它们有共同的本质,消耗了时间,占用了节奏。
研究作业过程时间和节奏的约束理论,同样也适合于控制作业,控制也是一种加工,只要是人的行为,那就是整个过程需要研究的一部分,甚至是主要的时间瓶颈,需要重点研究,而不只是过程的“保证“,时间资源是世界上唯一具有统一评价标准的资源。
在这个意义上,目前的品质成本理论同样是走入误区的,它干脆就把控制和检验放到了增值过程的对立面上去研究,几乎完全忽略了它和产品构成成本之间的同一性,也就是说品质成本就是产品构成成本之内的,如果从品质成本日益广义的范围定义来看,反过来说也一样,产品构成成本也就是品质成本,不过品质成本观念的局限性不需要多探讨,那本身就是一种品质专家们用自残和自虐的手段博得管理者认同的政治产物。
品质部门本身也应该是一级运作部门,而不是玩“保证“这种政治名词的部门,混乱和矛盾都是来自于失去平衡,基本因素的不平衡才导致了企业营运的不平衡,从而品质部门的职能也和其他部门处于冲突关系。
如果列举公司的所有部门,可以说都具有实体性,但是品质部门按照现在的观念来说是没有实体性的,财务操作的是钱,业务卖东西,生产部制造东西,人力部处理人,工程部面向生产线,研发部设计产品,采购部买东西,物流和仓库计划,发放和保管东西,厂务部搞厂房和设备,你算算还有哪个部门不是实体化的?只有品质部的输出是“好“和”差“这样的形容词,是没有实体的,这是产生很多不良意识的根源,其实,控制行为就是实体,时间就是实体的,是无庸质疑的实体。
ISO9000对品质的定义本身就有问题,品质是一组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请大家思考一下,这就定义了品质是一种形容词,它只能用以评价或类比,比如说品质好,品质差,品质水平相当于多少PPM,品质水平达到国家金质奖,这都是一种修辞,就连ISO9000都没敢站出来说-------品质是产品特性要求的一个组成成分,品质控制行为是一种生成产品的行为组成成分。
品质运作战略,将第一次对品质进行重新的审视和评价,做出正确的定义,重申观点,品质是产品特性要求的一种组成成分,品质控制行为是一种生成产品的行为组成部分!它们都应该等同于生产运作系统的其他研究对象,它们都是实体,占用同样的实体资源-----时间!
混乱与品质差是互相促进的,品质水平越低,生产节奏就越混乱,生产节奏越混乱,品质就越差。因此,研究如何将品质控制水平和生产节奏相配合就成为品质运作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数工厂都已经搞了控制计划,但是控制计划的重点在于控制方法,却没有考虑每种控制手段本身也是一种操作,也共同组成了一个操作过程,这个操作过程是附加到基本作业过程中去的,类似于电脑硬件里的“双线程“,如果片面强调控制的品质效应,而不考虑时间节奏,那么两个过程发生干涉,就造成混乱。
对于JIT或LEAN的研究目前为止也只考虑了生产作业和内部物流之间的节奏关系,至于品质和过程控制很少有人考虑,这还是源于对品质的不重视,视其为附属品,就是没有把它做为制造过程的一部分而融合进去,其实品质控制和过程控制占了整个制造时间的将近一半,这么大份额的因素都少人考虑,可见品质意识仍然没有被充分贯彻,即使是JIT和LEAN,都只是说,品质是JIT和LEAN的保证,没有品质,就没有JIT和LEAN,可是,谁去说过,品质是JIT或LEAN的一个实际的组成部分?说它是保证,就是把它割裂于制造过程之外。
这么多年来,品质控制在意识上始终被锁定于检验行为,当后来的理念发展了“品质保证“的功能之后,又把品质人员的行为复杂化到协调关系,前期控制,客户服务等等,但是检验行为只要是无法取消的,那就必须被正确认识,它不折不扣地就是一种工序操作,是和拧螺丝和车轴颈一样的工序操作,因为它们有共同的本质,消耗了时间,占用了节奏。
研究作业过程时间和节奏的约束理论,同样也适合于控制作业,控制也是一种加工,只要是人的行为,那就是整个过程需要研究的一部分,甚至是主要的时间瓶颈,需要重点研究,而不只是过程的“保证“,时间资源是世界上唯一具有统一评价标准的资源。
在这个意义上,目前的品质成本理论同样是走入误区的,它干脆就把控制和检验放到了增值过程的对立面上去研究,几乎完全忽略了它和产品构成成本之间的同一性,也就是说品质成本就是产品构成成本之内的,如果从品质成本日益广义的范围定义来看,反过来说也一样,产品构成成本也就是品质成本,不过品质成本观念的局限性不需要多探讨,那本身就是一种品质专家们用自残和自虐的手段博得管理者认同的政治产物。
品质部门本身也应该是一级运作部门,而不是玩“保证“这种政治名词的部门,混乱和矛盾都是来自于失去平衡,基本因素的不平衡才导致了企业营运的不平衡,从而品质部门的职能也和其他部门处于冲突关系。
如果列举公司的所有部门,可以说都具有实体性,但是品质部门按照现在的观念来说是没有实体性的,财务操作的是钱,业务卖东西,生产部制造东西,人力部处理人,工程部面向生产线,研发部设计产品,采购部买东西,物流和仓库计划,发放和保管东西,厂务部搞厂房和设备,你算算还有哪个部门不是实体化的?只有品质部的输出是“好“和”差“这样的形容词,是没有实体的,这是产生很多不良意识的根源,其实,控制行为就是实体,时间就是实体的,是无庸质疑的实体。
ISO9000对品质的定义本身就有问题,品质是一组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请大家思考一下,这就定义了品质是一种形容词,它只能用以评价或类比,比如说品质好,品质差,品质水平相当于多少PPM,品质水平达到国家金质奖,这都是一种修辞,就连ISO9000都没敢站出来说-------品质是产品特性要求的一个组成成分,品质控制行为是一种生成产品的行为组成成分。
品质运作战略,将第一次对品质进行重新的审视和评价,做出正确的定义,重申观点,品质是产品特性要求的一种组成成分,品质控制行为是一种生成产品的行为组成部分!它们都应该等同于生产运作系统的其他研究对象,它们都是实体,占用同样的实体资源-----时间!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26 个回复
sunlidong_81 (威望:0)
赞同来自:
值得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