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我刚做产品质量检验时的工作小结
工 作 小 结
一、 制定检验规程等(变人制为法制):
1、 元器件抽样检验规程
改变过去元器件按百分比进行抽样检验大批严格小批放松的检验方式,(如电阻批数量很大极少出现问题抽样数量却多、液晶批数量少常出现问题抽样数量却少),采用GB2828标准一次抽样方案,集合实际元器件的质量情况和检验难度分配检验级别及AQL,重点器件加大样本,从而更好的控制了各类元器件的质量。
2、 结构件抽样检验规程
改变过去结构件入库时,检验员不知道该抽检几个,在抽检了几个的同时又不知道有几个不合格品则认为该批次不合格,为此也常和供应人员发生争执的情况,现采用GB2828标准一次抽样方案,集合实际的质量情况分配检验级别,从而明确了批次的样本数量,合格判定标准,让检验员的工作有法可依。
3、 结构件检验控制规程
改变过去①新产品加工后与设计要求存在差异或设计不合理,却在设计人员不知道的情况下直接上生产部门使用;②结构件检验控制不严,人情影响原则的情况。在结构件检验控制规程中规定了:结构件检验的四项内容、结构件检验的入库标准、检验数据管理、不合格品管理、让步接收的审批过程等;特别强调了结构件的首件确认要求,从而有效的控制了结构件的质量,减少了设计、检验、供应间的扯皮。
4、 成品抽样检验规程、成品抽样检验内容及不合格分类标准
改变过去成品抽检工作没有工艺及标准总是不能正常进行,即便有时正常抽样时,批次也没有分清,出现一个批次抽样两次而另一个批次却一次也未抽,发现了问题也无法判定是否要返工的情况。现采用GB2828标准抽样方案,把一周所生产的一种机型作为一个批次,并将所有不合格现象分为轻度和严重两种,少量的轻度缺陷可以不返工而严重缺陷必须返工,及早地掌握库房成品的质量情况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从而保证出厂后的开箱合格率。
5、 产品型式试验规程
改变过去产品试制成功后不经任何评审而直接批量生产发往市场,导致大量的质量问
题。现要求在产品开发定型后大批量生产前、产品更换关键零部件后、产品的生产环境工艺发生较大变化后都要做型式试验(高低温、湿热、振动、冲击等)从而掌握整机及零部件的特性及环境适应性,及早发现设计及材料的问题,尽可能避免发生质量事故。
6、计量文件等:制定计量管理制度,安排计量器具的年度检定,重新整理登记计量器具领用记录等,进一步获得计量合格确认。
二、 发现并解决各类质量问题:
至7月下旬以来,由我直接协调解决的质量问题有10余起,有的是一些重大的功能性问题(如巨龙通读卡器、1:8变压器、Z4压舌等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后一定回提高相应产品的开箱合格率,降低市场短期返修率。
三、 学习与提高:
1、用晚上时间给周长松、戴晓霞讲解元器件的知识同时结合实际操作,让他们掌握了元器件的检验标准及检验方法,同时学会了各种检验仪器的使用,到目前为止基本能独立做好元器件的检验工作;在此期间我也进一步熟悉了元器件的各项参数及我们的使用要求,编写了元器件检验标准合订本,在标准中详细说明了入库标准、验收标准及操作方法,为检验员的检验工作提供了依据,也给供应员提供了标准。
2、指导苏德林、朱兵学习GB2828抽样方法并实际应用到结构件抽检和成品抽检中,同时我也学到了结构件的有关知识并提出结构件检验的四项基本内容。
3、跟大家一起学习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及有关质量问题的统计方法。
四、 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
1、过去各检验员的考核不好,既没有指标也不能提高积极性,因为很多的质量问题检验员发现与没发现其考核上没有体现。
2、质量问题的统计分析做的太少,应该把所有的质量问题统计后公布上墙,从而起到有力的明示作用。
3、生产、市场上的质量信息管理较差,信息收集不全,给考核也带来困难。
4、供方的评审等工作未能做好(特别是结构件)。
5、样品的管理工作未做到位(特别是结构件)。
五、 关于加强产品质量管理的一些建议:
1、 解决:目前质量信息没有统一归口到一处,导致问题解决缓慢或得不到解决,责任也难以划分,更谈不上如何纠正及预防了;请求把系统的问题和终端的问题分开,将系统问题交总师办处理,终端的问题交质检部处理,处理的同时就划清责任落实考核,提出纠正及预防措施,再由质检部负责跟踪直到问题解决(我以通知维护部将所有的不合格品交给我们检验处理)。
2、 预防:质量不是靠检验检出来的,靠的是管理,特别是技术管理。而我们在产品开发时的设计输入及输出所做的太少,设计前对产品标准不了解自己也没有一个标准,设计完成后也不知道产品达到什么标准,也就没有采购验收等对应标准。
3、 以上两点其实在一个真正实施ISO9000管理办法的企业是没有问题的,而我们的体系却始终出不来,是领导不重视吗?有不重视质量的领导?
总之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工作,我发现工作越是投入工作量则越大,我最大的转变是我不再关心问题的责任人是不是我,而是努力的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尽可能做好预防工作,我不管我的责职是什么,所有能提高质量的事我都想做,因此我学到了不少。
1999/9/24
一、 制定检验规程等(变人制为法制):
1、 元器件抽样检验规程
改变过去元器件按百分比进行抽样检验大批严格小批放松的检验方式,(如电阻批数量很大极少出现问题抽样数量却多、液晶批数量少常出现问题抽样数量却少),采用GB2828标准一次抽样方案,集合实际元器件的质量情况和检验难度分配检验级别及AQL,重点器件加大样本,从而更好的控制了各类元器件的质量。
2、 结构件抽样检验规程
改变过去结构件入库时,检验员不知道该抽检几个,在抽检了几个的同时又不知道有几个不合格品则认为该批次不合格,为此也常和供应人员发生争执的情况,现采用GB2828标准一次抽样方案,集合实际的质量情况分配检验级别,从而明确了批次的样本数量,合格判定标准,让检验员的工作有法可依。
3、 结构件检验控制规程
改变过去①新产品加工后与设计要求存在差异或设计不合理,却在设计人员不知道的情况下直接上生产部门使用;②结构件检验控制不严,人情影响原则的情况。在结构件检验控制规程中规定了:结构件检验的四项内容、结构件检验的入库标准、检验数据管理、不合格品管理、让步接收的审批过程等;特别强调了结构件的首件确认要求,从而有效的控制了结构件的质量,减少了设计、检验、供应间的扯皮。
4、 成品抽样检验规程、成品抽样检验内容及不合格分类标准
改变过去成品抽检工作没有工艺及标准总是不能正常进行,即便有时正常抽样时,批次也没有分清,出现一个批次抽样两次而另一个批次却一次也未抽,发现了问题也无法判定是否要返工的情况。现采用GB2828标准抽样方案,把一周所生产的一种机型作为一个批次,并将所有不合格现象分为轻度和严重两种,少量的轻度缺陷可以不返工而严重缺陷必须返工,及早地掌握库房成品的质量情况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从而保证出厂后的开箱合格率。
5、 产品型式试验规程
改变过去产品试制成功后不经任何评审而直接批量生产发往市场,导致大量的质量问
题。现要求在产品开发定型后大批量生产前、产品更换关键零部件后、产品的生产环境工艺发生较大变化后都要做型式试验(高低温、湿热、振动、冲击等)从而掌握整机及零部件的特性及环境适应性,及早发现设计及材料的问题,尽可能避免发生质量事故。
6、计量文件等:制定计量管理制度,安排计量器具的年度检定,重新整理登记计量器具领用记录等,进一步获得计量合格确认。
二、 发现并解决各类质量问题:
至7月下旬以来,由我直接协调解决的质量问题有10余起,有的是一些重大的功能性问题(如巨龙通读卡器、1:8变压器、Z4压舌等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后一定回提高相应产品的开箱合格率,降低市场短期返修率。
三、 学习与提高:
1、用晚上时间给周长松、戴晓霞讲解元器件的知识同时结合实际操作,让他们掌握了元器件的检验标准及检验方法,同时学会了各种检验仪器的使用,到目前为止基本能独立做好元器件的检验工作;在此期间我也进一步熟悉了元器件的各项参数及我们的使用要求,编写了元器件检验标准合订本,在标准中详细说明了入库标准、验收标准及操作方法,为检验员的检验工作提供了依据,也给供应员提供了标准。
2、指导苏德林、朱兵学习GB2828抽样方法并实际应用到结构件抽检和成品抽检中,同时我也学到了结构件的有关知识并提出结构件检验的四项基本内容。
3、跟大家一起学习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及有关质量问题的统计方法。
四、 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
1、过去各检验员的考核不好,既没有指标也不能提高积极性,因为很多的质量问题检验员发现与没发现其考核上没有体现。
2、质量问题的统计分析做的太少,应该把所有的质量问题统计后公布上墙,从而起到有力的明示作用。
3、生产、市场上的质量信息管理较差,信息收集不全,给考核也带来困难。
4、供方的评审等工作未能做好(特别是结构件)。
5、样品的管理工作未做到位(特别是结构件)。
五、 关于加强产品质量管理的一些建议:
1、 解决:目前质量信息没有统一归口到一处,导致问题解决缓慢或得不到解决,责任也难以划分,更谈不上如何纠正及预防了;请求把系统的问题和终端的问题分开,将系统问题交总师办处理,终端的问题交质检部处理,处理的同时就划清责任落实考核,提出纠正及预防措施,再由质检部负责跟踪直到问题解决(我以通知维护部将所有的不合格品交给我们检验处理)。
2、 预防:质量不是靠检验检出来的,靠的是管理,特别是技术管理。而我们在产品开发时的设计输入及输出所做的太少,设计前对产品标准不了解自己也没有一个标准,设计完成后也不知道产品达到什么标准,也就没有采购验收等对应标准。
3、 以上两点其实在一个真正实施ISO9000管理办法的企业是没有问题的,而我们的体系却始终出不来,是领导不重视吗?有不重视质量的领导?
总之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工作,我发现工作越是投入工作量则越大,我最大的转变是我不再关心问题的责任人是不是我,而是努力的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尽可能做好预防工作,我不管我的责职是什么,所有能提高质量的事我都想做,因此我学到了不少。
1999/9/24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32 个回复
YJJARMY (威望:0) (广东 江门) 机械制造 经理
赞同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