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ERP之痛
在1999年到2002年之间我做了近四年ERP兼职系统分析师。
那段做系统分析师的时间是自我成长较快的时间,这工作不但要对ERP系统进行全面的了解,也要对施工客户的生产流程进行较细致的观察。ERP公司大陆负责人是我们总经理的外孙,他外孙来大陆开展业务时只带了程序人员过来,缺少现场生产经验的人员,所以我就被借调过去做系统分析师。
四年下来,很累,也很有收获。大陆大部份企业在实施ERP时,总以为电脑比人聪明,总以为我花几十万、上百万,就是要电脑做得比人好。他们忽略了一点,电脑远不如人聪明,只是做有规律的事情比人速度快而已,电脑也不比人会变通。这是很多大陆企业ERP实施半途而废,或是远没达到预期效果的原因。
说实话,四年时间去过上百家工厂,有铝片厂、制衣厂、安防器材厂、装饰画厂、液态硅胶厂等等,成功的案例不及50%,这也就是我为什么不把ERP公司名说出来的原因。ERP实施不成功,远不是ERP公司程序问题那么简单,整个行业在2006年前,应该没几家公司可以拍胸脯说我的成功率达到70%以上,大部份都是带病运行。
在2000年左右,ERP象ISO9000一样被作为衡量一个企业是否与时俱进的标志性的大好时机的阶段里,为什么却表现如此差强人意?
整个社会环境过度的包装与神话系统,对业务推广来说是好事,但对系统实施以及后继的服务却是个麻烦。被神话的工具,往往给人无所不能的假象,客户对系统寄以的厚望,让他们忽略了常识。没有正确客观的认识系统,这是很多ERP推行企业的硬伤!
大部份企业作业不规范,手工作业,没用系统作业时,因人的随机变通,这种不规范的风险也在各种变通中消弥。而ERP系统的作业要求规范化,变通的空间小了,各种不规范的作业习惯所累积的风险都会最终体现出来。当风险出来时,大部份企业不是去规范作业(规范作业要个过程,常久累积下来的习惯也不是一时半会能规范的),而是质疑系统的不变通,强势的企业不断的要求ERP公司进行软体的程序修改,这种不断的修改只会带来难以预测的风险。在软体修改上是否有所坚持,有所原则是ERP是否实施成功的关键!哪些该坚持,哪些该妥协,没有个第三方的标准,现实状况是ERP公司往往被动的接受,因为人家是客户!
这中间,为什么ERP公司会如此委屈?问题在哪里?在哪些年,我不断的问自已!
关键在于客户对系统的认识不客观,当然,ERP公司有义务培训。但这种培训不是一家公司力所能及的,这是一个社会系统的工程。
正如中国可以很快的拥有让全世界仰视的高铁,却又如此之快的给了我们一记耳光!我们技术是全球领先的,我绝对相信,领导说过的。我们的投入也是毫不吝啬,各种公布数据表明,可,可结果却是如此!
但愿,但愿我们的航母别步后尘!
工具是好工具,但农民开飞机,还是要悠着点!至少要让他们拿到驾照先!
四年下来,我的总结是只有规范化的企业才有实施ERP的条件。正基于此,2002年之后我去学了主任审核员课程,当务之急不是实施ERP,是让更多的企业有实施ERP的土壤。
前些时间,去一个有5000多人塑胶厂的企业做体系辅导,生产车间的组长把每天生产资料录入电脑EXCELL文档,打印出来一份交给生产主任,主任助理把报表录入EXCELL文档进行汇总。汇总后的报表再打印出来交给经理办公室,经理助理再把报表录入ERP系统。一个工厂,十几个车间,同一数据要进行至少三次以上的按键输入。说来大家都觉得好笑,可这种事情身边随处可见。
我叫来了公司系统负责人,问他ERP的精神是什么?
“管理信息化,管理科技化!”
“哪听来的?”对于这答案我真意外!
“同一数据为什么要进行三次录入?这正常吗?”
“不太正常,可一直这样操作!”
“有办法改进吗?”
“应该没多大问题?”
“应该没多大问题?可能存在问题在哪里?”
“。。。。。。。。。。。。。。。”
“ERP的精神就在于有限资源的有效利用,你们现在是无限资源的无效利用!”
那天在那家公司下来,跟企业负责人与系统负责人进行了详细沟通,要求系统部二个月把系统修正。第五个月去时,企业负责人告诉我至少省了9个人的工作量。
“朱先生,不错,帮我们省了至少9个人薪水!”
“我又让9个人失业了!”我调詋到。
“省了9个人薪水是小事,关键是你信息流比以前顺畅了,多一个环节就多耽误一段时间,这才是成本关键。9个人薪水对你们来说是小事,省下来的薪水给职员发奖金,谁说我们给不起高薪?低薪水,高成本是我们企业的通病!”
有人问我,离开ERP十年之后又谈ERP?原因何在?只是我感觉,十年下来,被我们神话的ERP回归了正常,现在推行ERP也不再是以前的几十万上百万的工程。十年下来,随着电脑的普及及各种软件的应用,让人们对数据逻辑有了起码的概念。十年下来,我们不再是洗脚上岸的农民,我们有了机动车驾驶经验,开飞机虽不行,开小车是没问题了!
接下来的十年,应是ERP发展的好时机!
本文部份措词有所偏激,不当之处敬请见谅!
那段做系统分析师的时间是自我成长较快的时间,这工作不但要对ERP系统进行全面的了解,也要对施工客户的生产流程进行较细致的观察。ERP公司大陆负责人是我们总经理的外孙,他外孙来大陆开展业务时只带了程序人员过来,缺少现场生产经验的人员,所以我就被借调过去做系统分析师。
四年下来,很累,也很有收获。大陆大部份企业在实施ERP时,总以为电脑比人聪明,总以为我花几十万、上百万,就是要电脑做得比人好。他们忽略了一点,电脑远不如人聪明,只是做有规律的事情比人速度快而已,电脑也不比人会变通。这是很多大陆企业ERP实施半途而废,或是远没达到预期效果的原因。
说实话,四年时间去过上百家工厂,有铝片厂、制衣厂、安防器材厂、装饰画厂、液态硅胶厂等等,成功的案例不及50%,这也就是我为什么不把ERP公司名说出来的原因。ERP实施不成功,远不是ERP公司程序问题那么简单,整个行业在2006年前,应该没几家公司可以拍胸脯说我的成功率达到70%以上,大部份都是带病运行。
在2000年左右,ERP象ISO9000一样被作为衡量一个企业是否与时俱进的标志性的大好时机的阶段里,为什么却表现如此差强人意?
整个社会环境过度的包装与神话系统,对业务推广来说是好事,但对系统实施以及后继的服务却是个麻烦。被神话的工具,往往给人无所不能的假象,客户对系统寄以的厚望,让他们忽略了常识。没有正确客观的认识系统,这是很多ERP推行企业的硬伤!
大部份企业作业不规范,手工作业,没用系统作业时,因人的随机变通,这种不规范的风险也在各种变通中消弥。而ERP系统的作业要求规范化,变通的空间小了,各种不规范的作业习惯所累积的风险都会最终体现出来。当风险出来时,大部份企业不是去规范作业(规范作业要个过程,常久累积下来的习惯也不是一时半会能规范的),而是质疑系统的不变通,强势的企业不断的要求ERP公司进行软体的程序修改,这种不断的修改只会带来难以预测的风险。在软体修改上是否有所坚持,有所原则是ERP是否实施成功的关键!哪些该坚持,哪些该妥协,没有个第三方的标准,现实状况是ERP公司往往被动的接受,因为人家是客户!
这中间,为什么ERP公司会如此委屈?问题在哪里?在哪些年,我不断的问自已!
关键在于客户对系统的认识不客观,当然,ERP公司有义务培训。但这种培训不是一家公司力所能及的,这是一个社会系统的工程。
正如中国可以很快的拥有让全世界仰视的高铁,却又如此之快的给了我们一记耳光!我们技术是全球领先的,我绝对相信,领导说过的。我们的投入也是毫不吝啬,各种公布数据表明,可,可结果却是如此!
但愿,但愿我们的航母别步后尘!
工具是好工具,但农民开飞机,还是要悠着点!至少要让他们拿到驾照先!
四年下来,我的总结是只有规范化的企业才有实施ERP的条件。正基于此,2002年之后我去学了主任审核员课程,当务之急不是实施ERP,是让更多的企业有实施ERP的土壤。
前些时间,去一个有5000多人塑胶厂的企业做体系辅导,生产车间的组长把每天生产资料录入电脑EXCELL文档,打印出来一份交给生产主任,主任助理把报表录入EXCELL文档进行汇总。汇总后的报表再打印出来交给经理办公室,经理助理再把报表录入ERP系统。一个工厂,十几个车间,同一数据要进行至少三次以上的按键输入。说来大家都觉得好笑,可这种事情身边随处可见。
我叫来了公司系统负责人,问他ERP的精神是什么?
“管理信息化,管理科技化!”
“哪听来的?”对于这答案我真意外!
“同一数据为什么要进行三次录入?这正常吗?”
“不太正常,可一直这样操作!”
“有办法改进吗?”
“应该没多大问题?”
“应该没多大问题?可能存在问题在哪里?”
“。。。。。。。。。。。。。。。”
“ERP的精神就在于有限资源的有效利用,你们现在是无限资源的无效利用!”
那天在那家公司下来,跟企业负责人与系统负责人进行了详细沟通,要求系统部二个月把系统修正。第五个月去时,企业负责人告诉我至少省了9个人的工作量。
“朱先生,不错,帮我们省了至少9个人薪水!”
“我又让9个人失业了!”我调詋到。
“省了9个人薪水是小事,关键是你信息流比以前顺畅了,多一个环节就多耽误一段时间,这才是成本关键。9个人薪水对你们来说是小事,省下来的薪水给职员发奖金,谁说我们给不起高薪?低薪水,高成本是我们企业的通病!”
有人问我,离开ERP十年之后又谈ERP?原因何在?只是我感觉,十年下来,被我们神话的ERP回归了正常,现在推行ERP也不再是以前的几十万上百万的工程。十年下来,随着电脑的普及及各种软件的应用,让人们对数据逻辑有了起码的概念。十年下来,我们不再是洗脚上岸的农民,我们有了机动车驾驶经验,开飞机虽不行,开小车是没问题了!
接下来的十年,应是ERP发展的好时机!
本文部份措词有所偏激,不当之处敬请见谅!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49 个回复
chengong365 (威望:1) (江苏 南京) 汽车制造相关 工程师
赞同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