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中国质量何去何从

本帖最后由 wonder 于 2011-10-9 11:50 编辑

前几天讲课,一个学员问我,“老师,中国的质量还有救么?”,我笑着没有回答,但在课后我问他找到答案了吗?他也笑了。
的确,那堂课我调整了一下比重,讲了当前中国质量面临的几个问题,
  1. 强者不强造成的失落心理,让我们迷失重点
中国在历史五千年上,除近200年之外,一直处于霸主地位,虽然当前中国的工业发展水平还很落后,但我们称霸心理还在,还是恨不得找一点优越感,来弥补自己的失落,国家如此,企业也如此,这样很容易让我们重视一些细枝末节,而忽略真正的重点,例如:国家的高铁速度、GDP等,到企业,例如所谓的证书、所谓的专利数量及所谓的创新。

  1. “拿来主义”演变成了“形式主义”
前些日子“杰克 韦尔奇”来中国,有一个老总问了一个问题“您觉得6 sigma和精益,哪一个更适合中国企业?”,我不怀疑这个老总的领导能力,但我认为他的企业可能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咨询老师。记得太极张三丰的师傅教他武功时问他“忘了多少?”,忘了一半时,师傅让继续,忘了大半时,仍让其继续,直至“全忘记了”,才认为张三丰已经出师。
我们不凡可以学习到很多先进的管理方法,但大部分没有真正理解他们的用途,而变成了形式主义,例如当初的ISO9001、后来的5S、再后来的6 sigma和精益。

  1. 老总们的“虚荣心”和“口是心非”
我们的家庭中,不管平时在家里穿着如何随便和朴实,但在出席宴会或访友时,必然会换上一套珍藏在家的极品衣服,这件衣服可能会花我们一个乃至几个月的工资。
企业也是,不管在何种起步阶段的企业,都会做一个展室,哪怕是在前厅摆几个产品也必须要说的是全国领先或者是全球领先,老总们在介绍的时候,会非常自豪。
同理,质量亦是,每个老总在客户面前或公司级会议上都会说质量是生命。但在他的判断中,可能当前的发展并不需要所谓“过剩”的质量,因为可能企业在某一个阶段要生存,必须要舍弃一些动力,例如“完美的质量”。所以,只有老板的几个“密友”才会知道,这个范围绝对不会太广,很多的时候还需要靠大家去猜。

  1. 倒向一边的“平衡”
“太极”这个词在中华文化中有无法撼动的地位,质量同样是一个平衡,和产量的平衡,和利润的平衡,和发展速度之间的平衡。我们质量人对质量的关注,往往有些“左”,而销售、生产的人员又太“右”,而老板是这个平衡的判定者,他判定的客观与否,关系着公司的存亡。所以,质量人抱怨销售生产太随意,生产人员抱怨质量人员太刻板,这都无可厚非。所以有人开玩笑说:“做质量时间久了,当不成老板”,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

时间原因,无法说太多,简单总结一下,老板不是万能的,他对质量细节的理解不像我们那么深刻,我们的职责便是客观的告知老板,客观的评价质量风险,老板和我们决定一样时,我们欣慰,老板和我们决定不一致时,也不要气馁,可能我们和老板的思路还没有达成一致,我们需要继续努力,因为:公司只有一个人是对的,那就是老板,否则,这个公司会很危险。

因为不是一次写完的,所以把后边的内容放在同一个帖子上方便大家查看,可能显得有些凌乱,大家谅解吧。

而作为质量人,除了能够具备质量专业技能外,还需要尝试着站在老板的角度在思考问题,
例如:
  1. 产品有轻微不合格,我们要不要发?发货后会引发多大的投诉或索赔,不发货影响客户的生产进度会有什么影响;
  2. 新的质量流程要不要推行,如何推行,推行后对公司那么部门的利益会产生冲突,这个部门的作用在公司的比重有多少;
  3. 新的管理思路要不要引进,引进同公司的文化有没有冲突,改变习惯后的作用有多少,公司是需要一个名头还是要真的扎扎实实推行;
  4. 新品有瑕疵,要不要批准,批准后引发的产品合格率会低多少,质量成本会增加多少,如果不退,新品上市时间拖延带来的后果是什么。

如果自己有机会和老板沟通,通过聊天了解一下真正的意图,让他知道质量的风险是什么,而因为职位的原因并没有机会和老板沟通时,和自己的直接上级沟通你的想法,然后逐级传递,如果你的想法没有办法和自己直接上级达成一致的话,或者改变自己,或者改变工作。

做质量的人不能过于强硬或刻薄,不论你的职位、声望高低,除非你发现了一个会影响公司存亡的风险,要想推行自己的想法,活着才是硬道理。
质量是一个管理工作,到最后是需要改变人的习惯的,而这又是最难的一点,你需要平衡部门间的权益、平衡自己的能力、平衡公司的风险,如果自己没达到,借助一些其他的力量,例如:客户、审核公司、咨询公司或自己的主管上级。
一点一点来吧,我们所有人、所有公司都是在进步的,只不过我们没有察觉罢了。

我们所在的社会是一个疯狂的社会,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梦想充斥着我们的内心,动辄百万的房价和生活的负担也让我们没有办法踏踏实实的工作。
我和一些国外的认证公司或客户打过交道,他们有30、40岁的人在从事基础工程师的工作,但在中国这很少见,如果30岁当不了经理或老板,就会觉得不正常,不挣一大笔钱也觉得不正常。
我们的心理是这样,公司和公司的老板何尝不是,每个公司恨不得五年内就变成国内领先,十年内就要称霸世界,这是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所以,不管从事质量的也好,从事技术的人也好,或者从事公司管理的老板也好,“耐得住寂寞”其实是必须的。


其实质量管理也好,企业管理也好,归根到底就是管人,谈到管人,我们没有办法回避的就是“侥幸心理”,我不知道其他国家和企业怎么样,反正这个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小学的时候,写作业,有一个字不会写,我们就写得模糊一些,万一老师看不到,我们就能得分;大学时,翘课,侥幸心理,万一老师不点名么;我们日常生活中,系安全带那么麻烦,哪里那么寸,就出车祸呢,前三个月,我们公司一名总监就因为没系安全带出车祸。
这个侥幸心理到了生产线上就更为突出,工艺人员认为,我有一个参数没验证,那那么寸就是因为这个参数引起的质量问题;操作员工也是,一个工序的不合格,哪里那么赶巧就出货了呢;
我是做电子产品的,我们所用到的电子产品针对于安全的防护至少包含10项以上的安全保护措施,他们都失效后,才会发生安全事故,当某一个保护失效时,我们会想,其他的还在起作用,不会那么寸,所有失效都赶到一个产品上。结果呢,大家见过电视起火么,见过冰箱起火么,见过笔记本电脑起火么,这些都发生了;
再一个极端的例子,在动车发生追尾后,都说是信号的问题,我刻意查了一下动车信号的国家验收标准,哪里有至少10个关键环节来确保追尾不会发生,包括备用电源/专用线路等等一系列措施。但为什么标准有,验收有,还是出了问题,我们现在唯一能得到的结论是,我们人出了问题,制作的人/验收的人/使用的人都出了问题,标准在我工作电脑上,标准号我忘记了,有兴趣的人可以到百度文库看看,那里应该还有。
所以,在中国,我们还没有必要去追求高超的工具管理,从人员管理出发/从基础管理出发,仅这两点我们就有很多路要走。军品的“六性”中,可靠性其实就是一例,他不追求高的性能,但一定要满足基本性能。对我们民品来说,多少产品的基本性能都不能完成呢。
所以,管理公司或质量,就要从人性出发,改变习惯,改变思想,这是管理上的一个难题,升一个层次讲,叫做文化,我们所有公司都喊文化,但是正面的文化和负面文化的斗争,就是质量的斗争。

上次说起到中国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转型,随着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更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是一个必然,虽然中国人口众多,但自2010年开始的人工荒仍在持续,并且这个状况会愈演愈烈,那些系统不够成熟,靠着熟练工来支撑质量的企业会越来越难过。

我国企业分几种,一类是央企或政府企业,人员的流失相对对他们来说影响不大,但缺相应的周边配套,他们有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的硬件设施,但缺少相配套的原材料和设备维护能力,就像一个法拉利,我们只有夏利(向夏利车主说声抱歉)用的轮胎和90#汽油,还有一个拖拉机手,车的优良性能无法发挥。所以这样的企业中,除了垄断行业,都在盈利和亏损边缘徘徊,他们需要的是一个优秀的团队来对先进的设备进行改造和维护,所以机械类的大学生最近越来越吃香。

另一类企业是私企或风投企业,这样的企业从苦命孩子过来,一步一步发展,靠着一口气在和其他的企业竞争,他们用心专一,努力刻苦,但是因为一直在逐步增长过来,或者就挺不容易,所以往往忽略了自己的技术积累和管理积累,并且由于国家政策信息不充分,他们在产品及质量方向上不坚定,可能在发展过程中转弯或掉头,所以我国的百年企业非常少,但这类企业其实是我比较欣赏的,不靠天、不靠地,就靠自己一口气。

还有一类是外资,不知大家有没有留意,近段时间,锦湖轮胎、雀巢奶粉、耐克气垫鞋、联合利华、奥帝斯电梯,以及我们熟悉的认证公司BSI、DNV的暂停营业,外企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这和国家的整体政策倾斜有关联,国家一些部门已经意识到,原来“靠劳动力换技术”的套路不好使,外企的核心都没有放在中国,这对我们质量人来说是好事,毕竟我们和他们产品的差距还是质量认同感。所以,外企在华投资的情况越来越少,既然是赚取廉价劳动力,何不去更廉价的越南、印度、巴西等国家。

通过以上分析,原来我们靠价格打天下的好日子已经要过去了,再不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就怕是要落后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我们很早就明白。日本用了30多年的时间完成这一个转变,我们需要多长时间呢?
对“好”的回答一定要点个"赞",回答者需要你的鼓励!
已邀请:

wonder (威望:1) (天津 ) 电子制造 经理

赞同来自:

多谢夸奖,没有您说的那么玄乎的。

133 个回复,游客无法查看回复,更多功能请登录注册

发起人

扫一扫微信订阅<6SQ每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