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转载》 4年前,在这里找到了工作。4年了,回来看看。“在外企工作这么些年的随想和


  • 曾几何时,很多外企的员工放弃了作为人类可以用嘴说话沟通的权利,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邮件。

昨天两个隔墙而坐的部门经理,电话就在桌上,为了一份采购申请单的信息由谁录入的问题,两人都不肯做这个事情(其实根本是举手之劳),居然用邮件干上了,而且全都英语,抄送全公司的外方管理层。

还有上一次,两个极品女助理(老外的秘书,面对面一张桌子),两个助理可以为了一个签字由谁来递交给老板的问题往返踢皮球3次邮件以上,面对面哦,是面对面哦!!!最后拖着愣是没签字,老外急了,亲自把文件送了过去;
这样的人绝对不在少数,包括很大一部分管理层。

  • 曾几何时,外企的很多中国员工养成了说散装英语 + 缩写的癖好
“噢哟,这个case阿拉已经done了呀”
“嘎easy额诺,这个staff在Peter的CCAV系统里可以check到的呀”

我很难理解这种心态,是不是说了英语就能说明自己的格调很高,就能说明自己很专业?。曾经问过一位女同事,她居然说“英语更能将我的意思表达清楚!” 也许是吧,如果这样,为什么不全都说英语呢?何必浪费祖宗赋予我们能说汉语的智商。事实上规律就是多数这么做的人英语水平都不怎样。

  • 曾几何时,有些外企员工对着毫无关系的老外毫无逻辑地点头如捣,为别人做了事情却最后还莫名其妙地对别人说一句Thank you,但是却不愿包容自己的同事的过失,哪怕是新同事的小小的过失,都巴不得拉大嗓门让全世界都知道“我发现他做错了耶”。

  • 曾几何时,反思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想啊想,哦对了,有的,是Excel,word,PPT,感谢微软为我们提供了吃饭嘎桑。

  • 曾几何时……

不纠结了,先说说自己,上海人,26岁,传统行业,税前年薪16-17w左右,工作在欧美公司,典型的500强企业,地球人都知道的那种巨无霸企业。 这些年我一直在那工作,没换过。庸庸碌碌,一事无成。

我姑且假设我所在的这家公司的基本文化和风格可以普遍代表的大部分的大型知名外企(欧美),然后我发表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大家可以探讨,深化,推翻甚至批判,欢迎轻拍 :)

首先,大型外企好的地方,我不想多说了,因为毕竟是个围城,要进去的理由总比出来的多。大多数欧美500强外企,有相对合理和量化的绩效考核,成熟的职能设置,比较规范培训体系,甚至有些比较好的企业能够为员工提供职业规划等。这些对于一个员工在其职能领域的塑造是非常不错的。(注:我指的仅是大多数,包括人和企业)


但是时间一久,如果我们更深刻地区思考的话,可以发现更多不一样的东西。大型外企营造用它的规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很特殊的工作环境,相对孤立的工作环境。我们也就必须尊守它的一些规则,而时间一久,我们就会被这些规则给同化。

譬如在这里我们都是螺丝钉,定制的螺丝钉(当然很多人觉得没什么不好)

在这样的企业,一般都是矩阵式的职能设置,组织结构庞大到望不到边,大多数人都只是一枚定做的螺丝钉,除了某几个孔,其他的基本塞不进。他们可能会培养你在职业领域的能力,然后你可以按部就班的照着企业规划好的流程开展工作。很多人除了自己的职能范围内的事情,其他一概不知。当然在自己的职能范围里,我们的确很安全,但除了安全,我们还有什么?其实在欧洲基本上更是这样,一个所谓的工程师,除了会修密封圈,其他的基本啥都不知道,但的确修的很专业,振振有词:I am expert on sealing cover, all my word is sealing cover. 我不懂技术,但这在我看来简直是尸位素餐,我索性回了他一句:Awesome,Your life is sealing cover. 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欧洲人失业后,很多无法找到新工作,或者无法很快适应新的工作。试问,废旧家电上的螺丝钉被卸下后,有多少还能找到尺寸相同的其他位置,即使它是崭新的螺丝钉。

相比之下,国内劳动力过剩,我们必须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当某一天,我们发觉自己的业务连一个后生都能胜任的时候,也许我们会觉得脊背发凉,自己有多少价值,在哪里?。因为实际上我们的价值不在于你能做什么,也不在于我们为企业付出了多少,做了多少事情,而在于 —— 我们是不是很容易就能被替代。


又譬如“区别对待”(可能“歧视”更合适,但貌似很多人认为是合理)

外企营造出一种公平竞争的考核方法,乍一看我们都在一种很合理的环境下工作,老外都很友好,氛围都很自由。

但其实大多数外企里,中国员工承担了最繁重的工作,而得到晋升的机会却比外籍员工少很多很多。或者说,我们需要得到晋升,则需要比外籍员工多好几倍的付出作为代价,暂且不论工资,这已经是一种“区别对待”了

是老外比我们更聪明吗?我不是愤青,但我绝对相信,中国人的智商肯定普遍比大多数我见过的欧洲人聪明,确定一定以及肯定。我个人认为是一种潜意识的不信任,也许我们平时很难感觉到,但的的确确存在。我们可以看到,一般在大型外企中,拥有签字权的基本不可能是中国人。

我以前的一个朋友A,很不错的人,各方面都无可挑剔,前任部门经理是个法国人,退休回国了,前任退休前根本不管事情,整整一年10多个人的部门全都是A在管理,业务都由A一手挑着,很辛苦,每个星期可以自愿加班15-20小时,用胃出血的代价出色地完成了一个财年的指标。可极品的事情发生了,就在前任上司走了之后,公司高层居然空降了另一个年轻的老外接替他。朋友A去找CEO理论(当然也是老外),诸位看看下面的对话吧,

“……”
“Actually you know I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dept., I am qualifed to be the manager……”
“Yes,……don’t worry, chances are always open, but you still can be a manager of your projects, and you will be a manager in the future……”

胳膊拗不过大腿,最终A的结局是被调往另一个子公司,平级调动。
真TM漂亮,you still can be a manager of your projects,忽悠白痴呢?
哪怕这些企业把文化塑造得再怎么光鲜,在这里,我们永远不会有归属的感觉。我们中的很多人每天说着很美的英语,每天工作在看似很高级的办公楼,但有多少人认为自己的工作是有归属感的?

尤其重要的一点,在大型外企很多做事方法和规则与中国社会的主流格调并不是完全容的。我并不完全认同国内社会的很多东西,但我发觉在大型外企做久了会忽视一点——如何理解“做人”两个字在中国的含义。因为我们已经被他们企业文化车成了他们的工具。尤其是在国内,假设在同一起跑线上来缔造,发展和经营一家公司,一个小型民营企业老板和外企高管相比,谁的成功概率更大?用腚想想就知道。



我有一个同届的同学,毕业后去了一家国企做销售,一直到现在,当中吃了不少苦,但掌握了一部分渠道后自己创业,也算小有成就。并不值得羡慕,但聊天时让我感触很深。每一笔订单的背后,都需要撸平各种形形色色的人,各种利益关系都需要恰如其分地张弛。

怎样恰如其分地开口向客户提出自己的要求?
在酒桌饭局上怎样察言观色,广交人脉?
你知道怎样恰到好处地送礼,送什么?怎么送?什么时候送?
要是给领导送礼,有啥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
不管你知道不知道,反正我全他妈的不知道,因为和工作无关。但各位认为,这些东西,有用吗?没有用吗?我看有用。


也许时间一久,我们会发现,自己中文口头表达能力会有明显的下降,也许连很多汉字都不太会写了。
也许时间一久,我们会发现,需要朋友的时候,自己身边的人脉都是清一色的公司里的同事,同事是朋友吗?不知道。
也许时间一久,我们会发现,我们把人与人之间沟通给遗忘了,取而代之的是流程和步骤。
也许时间一久,我们会发现,我们丧失了责任心,因为我们工作责任仅限于自己的一小块。
也许时间一久,我们会发现,脱离了企业,自己还是自己吗?

我还没写完……需要思考的有很多,也许理解还不够深刻。但是,我们真的必须思考一个问题,究竟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对“好”的回答一定要点个"赞",回答者需要你的鼓励!
已邀请:

ellenpuk (威望:1) (广西 ) 电气或能源 主管

赞同来自:

每个人永远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状态的权利~~问问自己的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15 个回复,游客无法查看回复,更多功能请登录注册

发起人

likelgp
likelgp

质量管理、生产管理及采购和供应商管理

扫一扫微信订阅<6SQ每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