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分解的方法
我是一个SQE,所在公司在业内算是比较强的公司,有技术中心,发布分零件图纸。对供应商项目启动时我经常发现图纸规定的公差太过严格,甚至超过行业能力,供应商无法保证产品满足图纸。我一直疑惑这些公差的定出有何依据,一直到我了解到PE采用如下图的表格来进行公差分解(自己写的例子,因为没有看到具体公式,所以对PE所用表格的原理和计算做了推断。客户要求匹配间隙公差±0.5,1~6项是尺寸链中影响间隙的尺寸)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总成公差不是1~6项简单的相加,而是1~6项平方和的根。
由此可以推断,在进行公差分解、计算时候用了几个假设:
我认为这样分解公差仍然存在缺陷,我仔细的看过一些PE的计算,他们显然没有经过质量方面的培训,统计课程和机械设计课程已经在毕业后还给老师了,对影响间隙因素的识别不全,对装配基准的影响没有评估,对供应商工艺能力不了解,导致理论计算可以实现的客户要求,最后无法实现。(为了走流程,PE会努力调整最终的计算结果,使得我们看起来可以满足客户需求)
很多时候,分配给每个零件的公差已经很小了,但要注意到这个公差却是供应商满足3σ的最低要求!如果尺寸偏离心值,过程变差必须更小才能满足尺寸控制要求,而由于模具精度问题、制程控制问题、材料问题,往往尺寸会偏离中心值,最后导致总成件尺寸超差。PE做前期交样时候动过“小动作”来保证样品合格,但是真正量产时候,产品往往批量NG。
本文欢迎大家讨论,不怕拍砖,希望大家都来说说公差分配怎样做才能更加合理?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总成公差不是1~6项简单的相加,而是1~6项平方和的根。
由此可以推断,在进行公差分解、计算时候用了几个假设:
- 所计算的尺寸正态分布(比直接靠加减乘除分解公差进步了),99.73%落在给定公差范围。(例如1号尺寸,99.73%落在±0.1公差内,同理,2号也是,这样2个尺寸叠加后的公差,就是平方和的根)
- 计算时没有考虑尺寸分部偏心,即给定一个公差后,供应商的过程能力 cp=cpk=1(例如4号尺寸,公差±0.3,那么尺寸的均方差σ=0.1,u=理论值,这样最后算下来总的公差才是0.68,不合格率2.94%)
我认为这样分解公差仍然存在缺陷,我仔细的看过一些PE的计算,他们显然没有经过质量方面的培训,统计课程和机械设计课程已经在毕业后还给老师了,对影响间隙因素的识别不全,对装配基准的影响没有评估,对供应商工艺能力不了解,导致理论计算可以实现的客户要求,最后无法实现。(为了走流程,PE会努力调整最终的计算结果,使得我们看起来可以满足客户需求)
很多时候,分配给每个零件的公差已经很小了,但要注意到这个公差却是供应商满足3σ的最低要求!如果尺寸偏离心值,过程变差必须更小才能满足尺寸控制要求,而由于模具精度问题、制程控制问题、材料问题,往往尺寸会偏离中心值,最后导致总成件尺寸超差。PE做前期交样时候动过“小动作”来保证样品合格,但是真正量产时候,产品往往批量NG。
本文欢迎大家讨论,不怕拍砖,希望大家都来说说公差分配怎样做才能更加合理?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41 个回复
公子羽 (威望:0) (福建 ) 机械制造 经理
赞同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