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可靠性分析之振动实验
版本:V1.0 QQ:770911385 制作日期:2012-5-14
振动实验的对象
1)前照灯和前雾灯 2)外部照明信号和光照明装置 3)车用电线束插接器
振动实验的分类
A. 前照灯和前雾灯振动实验 (Q/SQR.04.314-2010 5.14)
B.外部照明信号和光照明装置 (Q/SQR.04.330-2010 5.9)
C.车用电线束插接器 (Q/SQR.04_935-2007 5.5.9)
详细介绍如下
A. 前照灯和前雾灯振动实验
B. 实验步骤:
试验装置无共振。导线和软管装车条件固定,噪声信号,调整点紧靠固定点,峰值因数:3.0。
统计学自由度:DOF=120
振动时间:Z轴 8h,加速度密度如下
试验判定:
1) 无灯体外壳裂纹,
2) 无结构部件松动或功能缺陷
3) 调换受损白炽灯泡
试验后还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5.4 图纸要求(转矩,调节范围)
5.8 用超压进行密封试验
5.15 谐振频率反射体
5.18.3明暗截止线的偏移
5.19相关法规和标准的光学测量要求
B.汽车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
实验步骤:
振动时间:X、Y、Z各8h,Z 轴振动频谱密度 表 1,X 及 Y 轴频谱密度 表 2
试验判定:
不松动、断裂等,调换受损严重白炽灯,配光&密封性要求
C.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
实验步骤:
等分样品两组,只监测第一组,
1)护套≤10孔,监测所有端子
2)护套>10孔,监测平均分布的10个端子
第一组插接器所有端子串联焊接(a要求),剩下两端
两组样品放试验箱,极限温度*30min,高低温过渡≤10s,T1&T2样品循环100次,T3&T4样品循环300次.
插接器整个电连续中断时间≤1us,总均方根加速度:20.9m/s²,振动时间:X/Y/Z轴各24h
2)固定:R=2瓦(1200+/-1.2欧姆),电流:100毫安;整车 实际安装情况,优先1,2实验
3)安装在车身或底盘:频率密度,加速度密度,功率密度如下
试验判定:
无断裂,裂纹,腐蚀,扭曲等,端子镀层均匀,无叠积,空白与剥落
接触电阻≤表7规定;压接电阻≤表8
振动实验的对象
1)前照灯和前雾灯 2)外部照明信号和光照明装置 3)车用电线束插接器
振动实验的分类
A. 前照灯和前雾灯振动实验 (Q/SQR.04.314-2010 5.14)
B.外部照明信号和光照明装置 (Q/SQR.04.330-2010 5.9)
C.车用电线束插接器 (Q/SQR.04_935-2007 5.5.9)
详细介绍如下
A. 前照灯和前雾灯振动实验
B. 实验步骤:
试验装置无共振。导线和软管装车条件固定,噪声信号,调整点紧靠固定点,峰值因数:3.0。
统计学自由度:DOF=120
振动时间:Z轴 8h,加速度密度如下
试验判定:
1) 无灯体外壳裂纹,
2) 无结构部件松动或功能缺陷
3) 调换受损白炽灯泡
试验后还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5.4 图纸要求(转矩,调节范围)
5.8 用超压进行密封试验
5.15 谐振频率反射体
5.18.3明暗截止线的偏移
5.19相关法规和标准的光学测量要求
B.汽车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
实验步骤:
振动时间:X、Y、Z各8h,Z 轴振动频谱密度 表 1,X 及 Y 轴频谱密度 表 2
试验判定:
不松动、断裂等,调换受损严重白炽灯,配光&密封性要求
C.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
实验步骤:
等分样品两组,只监测第一组,
1)护套≤10孔,监测所有端子
2)护套>10孔,监测平均分布的10个端子
第一组插接器所有端子串联焊接(a要求),剩下两端
两组样品放试验箱,极限温度*30min,高低温过渡≤10s,T1&T2样品循环100次,T3&T4样品循环300次.
插接器整个电连续中断时间≤1us,总均方根加速度:20.9m/s²,振动时间:X/Y/Z轴各24h
2)固定:R=2瓦(1200+/-1.2欧姆),电流:100毫安;整车 实际安装情况,优先1,2实验
3)安装在车身或底盘:频率密度,加速度密度,功率密度如下
试验判定:
无断裂,裂纹,腐蚀,扭曲等,端子镀层均匀,无叠积,空白与剥落
接触电阻≤表7规定;压接电阻≤表8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0 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