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适用铰孔的工艺吗?
初学SPC的菜鸟问到:
我们公司加工产品有一个关键尺寸 ,公差为20-20.01,由于公差才0.01mm,采用铰孔工工艺。
铰孔的特点就是加工出来的孔随着刀具的磨损超来超小,而刀具直径不可以调整(目前我们公司用的那种)。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刀具的直径就是孔的直径。一把刀可以钻3000个孔。等到孔直径到下差了,就换新刀。
那这样的加工方式可以使用SPC监控吗?
这把刀从接近上差开始加工第一个孔,到接近下差被报废,加工出来的孔会呈正态分布吗?我总感觉不是,因为在一定的时间内,比如前1000个,加工出来的孔都会比中值20.005大,而不是分布在20.005的两侧。抽样的均值总体上是逐渐下降的,也不太符合SPC判异的标准,这样的理解对吗?
我看到很多书上讲拿125个产品来做分析用控制图,而一把刀可以加工近3000件,那么这125个产品的分布很可能不是围绕中心正态分布的,可能都比中值小。那以后换新刀后岂不是判定为异常(均值会比分析控制图大)?这时候的分析用控制图应该怎么做?需要从拿一把新刀开始干起,一直做到报废才算收集到足够的数据吗?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能不能有高手帮我解释一下?小不万感激
我们公司加工产品有一个关键尺寸 ,公差为20-20.01,由于公差才0.01mm,采用铰孔工工艺。
铰孔的特点就是加工出来的孔随着刀具的磨损超来超小,而刀具直径不可以调整(目前我们公司用的那种)。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刀具的直径就是孔的直径。一把刀可以钻3000个孔。等到孔直径到下差了,就换新刀。
那这样的加工方式可以使用SPC监控吗?
这把刀从接近上差开始加工第一个孔,到接近下差被报废,加工出来的孔会呈正态分布吗?我总感觉不是,因为在一定的时间内,比如前1000个,加工出来的孔都会比中值20.005大,而不是分布在20.005的两侧。抽样的均值总体上是逐渐下降的,也不太符合SPC判异的标准,这样的理解对吗?
我看到很多书上讲拿125个产品来做分析用控制图,而一把刀可以加工近3000件,那么这125个产品的分布很可能不是围绕中心正态分布的,可能都比中值小。那以后换新刀后岂不是判定为异常(均值会比分析控制图大)?这时候的分析用控制图应该怎么做?需要从拿一把新刀开始干起,一直做到报废才算收集到足够的数据吗?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能不能有高手帮我解释一下?小不万感激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10 个回复
xiao109933 (威望:0)
赞同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