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美日夺岛演习对中国安全的影响--深度分析写在演习取消后

本帖最后由 Nida_gutt 于 2012-10-20 09:37 编辑

美日夺岛演习对中国安全的影响 (作者:白马)原载2006年第二期《舰船知识》杂志,,剖析日美各自心理,写在日美决定取消原定于11月5日起举行的联合夺岛演习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 日本媒体19日晚援引政府消息人士的话称,为避免刺激中国,日美决定取消原定于11月5日起举行的联合夺岛演习。当天,中国在东海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模拟执法船遭他国船只冲撞,海军进行救援的情形。世界媒体不约而同地将此解读为“警告日本”。
演习已于19日上午顺利完成。此次演习带给世界的震动却远未就此结束,特别是在日本,各大媒体一整天都在对此跟进和分析。日本《读卖新闻》详细报道了演练规模。报道称,“这是近年来中国最大规模的海军、海监和渔政的联合演练”。

回顾2005年初美日在“2+2”会议后共同发布的文件上,公开点明中国台海问题。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变化,说明日本在美、日军事同盟中,特别是在台海问题上,不仅已从幕后走到了台前,而且在2006年年伊始已经进入了实际演练阶段。这也是美日军事一体化进程的关键一步。
美、日推进军事一体化的原因
 在美、日军事同盟关系中,长期以来美国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由于日本是战败国,地位敏感,而且没有核武器,军事实力不强,所以美、日两军在作战任务上有明显的区分,通常由美军担任外线打击任务,日军负责局部地区防空、反潜、扫雷、海岸防御。后勤支援等辅助性任务。甚至有一种观点认为,日本对美、日同盟的最大贡献是为美军提供了控制东北亚地区的海、空军基地。

  但是,冷战结束后,美、日同盟关系逐渐发生了变化,日本的角色越来越活跃,从幕后走向前台。
从海洋和大陆的整体地缘关系来看,来自大陆上威胁减弱,是日本出笼的一个重要原因。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军事力量急剧缩减,转而奉行防御性军事学说。
核威胁方面,日本不必再争论一旦遭受苏联核打击,美国的核保护伞是否有效的问题。
常规威胁方面,日本不再担心强大的苏联军队从北海道登陆的现实威胁。因此,日本有了调整主要作战对象的可能性。中、日关系方面,日本不再需要一个强大的中国在侧翼牵制前苏联的远东驻军。
从美、日同盟内部看,美国对中国奉行遏止战略,守住位于亚洲大陆边缘的朝鲜半岛、冲绳、台湾一线是美国奉行了一百多年的最行之有效的遏制手段。但随着中国军事力量的进步,以及美国在伊拉克陷入泥潭,需要消耗大量军费和地面部队。因此按美国的逻辑:在不放弃对华遏制战略的前提下,就必须控制台湾;而要控制台湾,则必须加强日本在美、日军事同盟的地位。加强的方法实行美、日军事一体化(甚至是美、日、台军事一体化),既增加日军担负的作战任务,又提高联军的整体作战效能。当然,这只是美国单方面机械的直线思维推理出的结论。

  应该看到,在这场中、日、美三方进行的角逐中,三方都有独立的意志,而不是静态的棋子,随着日本军事力量的膨胀,量变最终会转为质变,日本不但不能减轻美国的负担,反而有可能把美国拖进日本制造的战争旋涡。这一点,只要看看明治维新以来的日本的联盟战略就清楚了。
日本历史上的联盟战略
  日本自明治维新之后,国力军力发展迅速,先后发动或参加了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战争、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出兵干涉俄国革命、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上述战争中,日本除了在后三次战争中一败涂地之外,前几次战争都以日本战胜获得巨大利益为结局。日本所以能取得上述战果,除了日本军事力量的作用外,日本的联盟战略发挥了重大作用,而联盟战略常常被战场上的胜利所掩盖。
  以下从联盟角度分析一下日本的历次侵略战争,需要特别关注的是联盟的盟主、联盟的主要敌国、日本的作用、盟主对日本的帮助,盟主的利益,日本的利益,中国得失等几个要点。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由于战前中、日两国军力相当,英国向双方出售武器,两头获利。但是英国给日本提供资金支持,对日本来说,这是一场靠英国贷款打赢的战争。日本则冒着战败破产的危险,做了最坏情况下死守本土的准备,日本战胜后获得了朝鲜和台湾,以及大量战争赔款。作为英国在亚洲的遏制对象,俄、德、法三个大陆国家虽然没有直接参战,但是在战争末期联手压迫日本归还辽东半岛,可以说是英国支持日本的负面影响,但对日本仍然得大于失。而中国利益则受到严重损害。
  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战争:为了瓜分中国,镇压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当时日、英、美、法、俄、德、奥、意8个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结成临时同盟。推选德国为盟主,但俄国出兵最多,日本也是侵略主力之一,日本参加了一场无风险,获利大的战争,掠夺了大量财产,并获得赔款和在中国境内驻军权,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陆,为下一步侵略打下了基础。这场战争中,美国是作为小盟友加入侵略中国的联盟,而出兵最多的俄国受益也最大,占领了整个中国东北地区。中国利益则受到8国临时同盟的严重损害。

  1904年日俄战争:正是由于俄国在中国势力的扩张,才导致1901年英、日结成同盟。英国为盟主,俄国为敌国,日本则充当打手角色,受到英国巨大的物质支持,在军事技术上,当时日本没有制造主力舰的能力,这一点甚至不如俄国。日本联合舰队的旗舰“三笠”号等主力舰就是英国制造的,战争中从波罗的海长途增援远东的俄国舰队受到海上霸主英国的重重刁难,在沿岸国家几乎得不到补给。日本的战争经费主要来自英、美,因此,在日本战争经费几乎耗尽的关键时刻,英国积极压迫俄国签署朴次茅斯和约,以免日本因陷入持久战而破产。日本冒着挑战世界头号陆地强国的风险,其收益也是巨大的,侵略势力侵入中国东北地区。英国只提供间接支援,因此风险小,收益也小,只获得了远东地区战略形势的改善,但后来英国并没有机会从东亚地区的战略形势中获利就直接卷进了两次大战的旋涡,以至于世界帝国整体破产。中国利益受损。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英、日同盟背景,英国为盟主,德国为敌国,日本以参战名义,夺取了德国占领下的中国青岛,以及德属南洋岛屿,由于德国在东亚兵力薄弱,日本参战风险小,收益大。中国虽属于协约国,但由于英、日同盟的存在,利益仍然受到损害,特别是1915年日本提出的《对华二十一条要求》。等于日本独自收获了1900年八国临时联盟获得的大部分利益。

  1918年干涉俄国革命:协约国联盟,美国为盟主,俄国为敌国,日、美联合出兵,占领了贝加尔湖以东的西伯利亚和苏联远东地区,虽然这是日本陆军梦寐以求的目标,但由于红军的反击,1922年不得不撤军,由于苏联刚刚建立,国力薄弱,没有对日本发动反攻。

  1931年侵华战争:美、日《兰辛石井协定》为背景(美国国务卿兰辛和日本大使石井菊次郎,签订的瓜分中国的秘密协定),苏联为敌国。美、日共同瓜分亚洲,日本承认美、英、法、荷在华利益及对东南亚的殖民统治,美国等列强则承认日本在中国有侵略的自由,以便把侵略祸水引向苏联。所以日本占领中国东三省而没有受到当时列强控制的国际联盟的干涉。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时同样没有受到西方列强的干涉,只有苏联支持中国,美国甚至为日本提供钢铁和石油,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40年日本入侵法属印度支那(今越南),即由于日本极度缺乏战争资源,首先打破了兰辛——石井协定的框架。

  1941年太平洋战争:德、意、日三国同盟。德国为盟主,英、美、苏、中为敌国。由于地理位置相隔遥远以及战略形势急剧转变,德国未能给日本大量物质和资金支援(只能保持潜艇运输联系),1941年12月,德国在莫斯科城下遭遇挫败时,日本不但没有从东线夹击苏联,转而偷袭珍珠港,使美国对德宣战。但由于美国采取先欧后亚的战略,投入重兵登陆北非和欧洲大陆,德国陷入两面夹击的窘境,德国这个盟友的存在,为日本拖延战败争取了时间,所以日本国力军力都比德国弱小,发动战争早,但战败的时间竟晚于德国。因此,中国在14年抗日战争中受到的损害也是空前的。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日本与英国、俄国、德国和美国的几次联盟,其结果都是本来作为配角的日本获得重大利益,而作为盟主的英、美、德所获甚少,甚至还可能被反咬一口。而中国却多次因为日本与列强的联盟而吃了大亏。这是由于那些强大的世界帝国往往也把自己的力量分散在世界各地(如同美军在伊拉克),而二流强国日本却能在联盟的掩护下,集中力量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必要时甚至牺牲联盟的整体利益,而且日本历史上的盟友经常更换,但始终以中国为主要作战对象。这里体现了地缘战略中三个重要要素:位置、实力与距离的关系。

今天的日本,虽然丧失了历次侵略战争中获得土地,但并不能认为1945年的日本退回到了明治维新前的原点,相反战败的日本仍然享受着历次侵略战争的部分成果。首先是在战争中掠夺的大量财物成为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启动资金;其次是日本积累的科技成果并未因战败而丧失;第三是日本通过多次侵略战争严重削弱了中国,延缓了中国的发展进程。
因此,日本的统治集团不但没有理由反省其历史上长期奉行的联盟战略,而且又在“民主国家”的包装下重新推出而已。这一点是今天我们面对美、日同盟的新变化时应该特别警惕的。

对中国安全的影响

  综上所述,美、日军事一体化,不能简单地看成是美国遏制中国的力量增强了,而更应该认识到以下几点。

  一、战争的危险性增加:虽然美国有些官员或学者常常把美国遏制日本当成维持美国在东亚地区存在的一条冠冕堂皇的理由,但事实是在美国的保护下,日本的军事力量日益膨胀,军国主义势力死灰复燃。因为美国对日本依赖性越强,遏制日本的能力就越弱。
即使美国出于全球利益,在一个时期内不愿意在东亚地区挑起战火,日本也有可能出于自己的利益,主动挑起冲突,拖美国下水。对于美国的其他盟国,美国还有一个有效的控制手段就是技术控制,他们的美式装备离不开美国的软、硬件支持,但日本则不同,日本的飞机、坦克、舰艇等主战装备大多实现了国产化,而且美国武器的芯片技术很多都来自日本。日本受技术控制的程度很低。

  二、全面战争的危险性增加:二战结束以来,东亚地区发生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都是局部战争没有发展成全面战争,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利益受到多方牵制。而日本没有其他负担,可以集中全部兵力参战,可动员的兵力远远超过当年美国投入朝鲜和越南战场的兵力。从军事一体化的角度看,信息战对战争影响越来越大,一旦爆发冲突,很难把美军、日军目标区别对待。事实上,只有对全面战争做充分准备,才能保证战争的手段和空间受到严格限制。

  三、不能指望美国的觉悟:从长远看,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确实不符合美国利益,但这并不等于美国会主动遏制日本。从李鸿章到蒋介石,在指望列强调停的问题上有着深刻的教训。毕竟中国人无法替美国人构想他们的利益,因为彼此的价值观截然不同。美国的统治集团奉行的实用主义、机会主义哲学,他们的战略带有极大的投机性,二战前,英、美对德、日的绥靖主义政策决非偶然,他们即使冒着被反咬一口的危险也要把法西斯主义祸水引向苏联。在美国的智囊机构中,另有一种观点认为,作为海洋国家,无论其盟国在陆战中结局如何,只要迫使敌国把资金投入到陆军装备上,就能保持海上优势,并因此赢得战争。当然这种说法未免偏颇,但对于了解对手的思想方法是有益的。

从文章看出,帝国主义列强。全都没有好东西。所谓联盟,都是心怀鬼胎,求自己利益最大化。今天的小日本猖狂,都是美国鬼子惯出来的。
国家如果不强盛,就要吃亏。, 国家强盛起来才不被欺负!
对“好”的回答一定要点个"赞",回答者需要你的鼓励!
已邀请:

MSN2012 (威望:1) (广东 东莞) 机械制造 工程师 - 爱学习,爱实践!

赞同来自:

拿什么强盛?全民洋奴家奴!全民为外国佬廉价打工!为别人打工,永远是落后于别人!

1 个回复,游客无法查看回复,更多功能请登录注册

发起人

扫一扫微信订阅<6SQ每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