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粗糙度的过程能力,高手指教
如题,像粗糙度这种指标,其变化趋势就是单向递增,如我们家产品规定Ra1-2,每次计算出来的CP、CPK都在0.6-0.7,能力不足,请高手指教,像粗糙度这种指标,能这样计算么,他与其他普通尺寸指标计算是否有不同呢?在线等高手解答。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8 个回复
张晓霜 (威望:11) (上海 ) 汽车制造相关 咨询顾问 - 质量管理咨询、研发质量、采购质量、过程质量、质量...
赞同来自: wayyu 、dnwyl1990 、木子鱼
粗糙度仪的测量准确性的确有很大的影响。因为粗糙度测量探针很容易磨损,针尖钝了的话所测量出来的波形就会和实际有偏差(波底高度不足了)。而检测人员比对样板时检测时,如果不核对波形而只校准了Ra值,测量工件就会有很大误差。
粗糙度缺确实不服从正太分布,属于正太分布在正负坐标上的折叠累加的一种分布,和对称度、跳动等属于一种类型的分布。而圆度、位置度等属于正太分布在极坐标轴上的累加堆叠。在比较好的统计工具,例如Q-DAS会要求选择分布类型或自动选择分布类型。如果错误地选择了分布类型,所计算的Cpk会有很大的差异。
另外,粗糙度主要受到刀具锋利程度的影响,新刀换上去之后会好一些,随着刀具的磨损粗糙度会有变大的趋势。如果在考虑到这种确实,粗糙度的分布就更复杂了。
除了测量上的影响、计算模型上的影响,最关键的还是实际粗糙度的控制方法。
楼主所说粗糙度Cpk总是在0.7左右,是新刀也这样,还是刀具接近耐用度时候才这样?刀具耐用度控制了吗?除了刀具耐用度,刀具的形状(刀尖圆弧)、进刀速度、加工余量等参数也会影响粗糙度。例如刀尖圆弧过尖,进刀速度大,两道刀纹之间的波峰就会高。其它如加工冷却液的流量,是否正对着的加工部位,冷却液的型号是否合适,等等。这些方面的影响是否做过优化了。更深入的,刀的前角后角是否考虑过优化。
如果表面是配合表面,对粗糙度比较敏感,那么过程能力的要求还是需要的。过程能力不满足要求,不要轻易说不合适做CPK,先问问自己是否开展了攻关和改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