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品质管理难,做一个合格的品质管理难上加难
我做在品管部门虽然呆了不长时间,但工程部我呆的时间就长了。总想为品管这一块的总结点我的想法,现在终于有时间写了。
为什么说想做好一会公司的品质管理我觉得是很难的一件事,尤其是中小企业与民营企业。这些工厂里面说的都是很好的听“一切以品质为中心”,“质量是公司的命脉”。这些话说的不错。但是有一点,各位做质量管理的人不要忘记,做企业,开公司,开生产工厂的目的是什么。一个老板好不容易的将公司,企业,工厂开起来,他的目的就是要赚钱。我记得以前培训时有这么一句话“开工厂如果不赚钱就等于犯罪”;浪费资源嘛。中小企业与民营企业是一块较难啃的骨头,做品质管理的一定要在按时出货与质量管控之间把握好尺度,不然出不了货你的责任就大了。出不了货,当天的产值就没有了,产值没有了老板当天就是亏了。他肯定不高兴。你不要和他讲一些大道理,越讲你就越不对的。
在这类的企业里面做品质管理,你就得不停的忙碌,与客户品管经常性的沟通,做好事先的协调。如果说工厂的流程是流水线式的,在管控上还好点,因为当发现品质问题时,出现的不良品还算是好可控的,也不会很多,隔离后,不会太影响出货计划。但是现在很多的小型加工厂是以工站式做业,这种靠量与人来提升产能的方式就对品质管理有很大的挑战性。因为当你在后面发现不良品时,追溯到前面去一看发现当批产品的50%以上,甚至100%都已是不良,此时你是让出货呢,还是想别的办法保证出货。站在老板的立场一定是想办法先出货了,可是有可能是严重的不良,比如尺寸上差了一点,(当然了,如果是功能上的不良老板肯定也不会出货,他会去处理好)这种事件搞品质的就会很忙了吧。现在的小企业内往往是产品杂,订单量小,出现这种事情应不在少数吧。
在大公司里面投入的质管人员会多些管理力度也大点。但是仅此而矣,出了品质上的问题品管部也一样的在出货与停产之间做出不断的挣扎。几个部门一起太极的话,就得看老板的支持态度了。品质管理人员肯定会列举一系列的原由来阻止生产,国为不良品控制在厂内,什么都好说,出了厂门那案子就大了去了。所以说做好品质管理难。
做一个合格的品质管理难上加难呢?是因为做一个合格的品质管理人员,是要去引导一个公司的品质走向,不是向上面所说的只是去控制。要引导品质走向!这句话很好说,但不好做吧?首先你得从产品设计开始做好管控,那此时做品质管理的人员就得对工程设计与产品的开发很了解,才不会被工程人员忽悠,才能把关产品设计与开发,监督好工程部做好量产前的一些准备工作。如查看工程部的产品评估报告,产品质量控制计划书等才不会出错。所以在这个阶段要求品质管理人员就得懂产品设计的一些专业知识吧。
接下来试产前做的SIP,PMFEA等相关的文件,这个得有流程分析与丰富的工作经验才能做到的吧,这个丰富的经验就得要求质量人对平时生产的产品品质问题有大量的汇总经验才能做的好的。
量产前对相关质控人员的培训是要做到位,不然对此产品一些特性掌握不到位,质控人员有50%以上的机率把一些他认为的良品流出,到时会更被动了。
当有不良产生时,此时的品质管理人员,还得具备相当的组织与协调能力,去组织工程,生产,等相关的部门进行检讨分析,并严格去执行对策,再进行追踪,还要做好相关的记录,最后才确定是否结案。如果不能要反复几次的话会让你觉得分身乏术吧。
总之做一个合格的品质管理人员,你不但要具备质量人的能力,熟练的运用各种工具,较丰富的管控的方法与心得外,还要具备一定的产品开发设计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合格的品质管理人员就要像一个融合剂一样,融合好公司内部的各部门,而不是像刺头一样单纯的去挑出产品的毛病,这样才能真正的去引导品质走向。最后做为品质管理的人员还要较好的文笔与语言组织能力吧,因为你的8D报告这东西你得写得漂亮,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不良怎么发生的,怎么有效的控制。这样客户才对你放心,老板才会信任你了。
在语言上组织的不够好,还请高手们指教下。提出一些宝贵的建议,让我们走出这些困境。
为什么说想做好一会公司的品质管理我觉得是很难的一件事,尤其是中小企业与民营企业。这些工厂里面说的都是很好的听“一切以品质为中心”,“质量是公司的命脉”。这些话说的不错。但是有一点,各位做质量管理的人不要忘记,做企业,开公司,开生产工厂的目的是什么。一个老板好不容易的将公司,企业,工厂开起来,他的目的就是要赚钱。我记得以前培训时有这么一句话“开工厂如果不赚钱就等于犯罪”;浪费资源嘛。中小企业与民营企业是一块较难啃的骨头,做品质管理的一定要在按时出货与质量管控之间把握好尺度,不然出不了货你的责任就大了。出不了货,当天的产值就没有了,产值没有了老板当天就是亏了。他肯定不高兴。你不要和他讲一些大道理,越讲你就越不对的。
在这类的企业里面做品质管理,你就得不停的忙碌,与客户品管经常性的沟通,做好事先的协调。如果说工厂的流程是流水线式的,在管控上还好点,因为当发现品质问题时,出现的不良品还算是好可控的,也不会很多,隔离后,不会太影响出货计划。但是现在很多的小型加工厂是以工站式做业,这种靠量与人来提升产能的方式就对品质管理有很大的挑战性。因为当你在后面发现不良品时,追溯到前面去一看发现当批产品的50%以上,甚至100%都已是不良,此时你是让出货呢,还是想别的办法保证出货。站在老板的立场一定是想办法先出货了,可是有可能是严重的不良,比如尺寸上差了一点,(当然了,如果是功能上的不良老板肯定也不会出货,他会去处理好)这种事件搞品质的就会很忙了吧。现在的小企业内往往是产品杂,订单量小,出现这种事情应不在少数吧。
在大公司里面投入的质管人员会多些管理力度也大点。但是仅此而矣,出了品质上的问题品管部也一样的在出货与停产之间做出不断的挣扎。几个部门一起太极的话,就得看老板的支持态度了。品质管理人员肯定会列举一系列的原由来阻止生产,国为不良品控制在厂内,什么都好说,出了厂门那案子就大了去了。所以说做好品质管理难。
做一个合格的品质管理难上加难呢?是因为做一个合格的品质管理人员,是要去引导一个公司的品质走向,不是向上面所说的只是去控制。要引导品质走向!这句话很好说,但不好做吧?首先你得从产品设计开始做好管控,那此时做品质管理的人员就得对工程设计与产品的开发很了解,才不会被工程人员忽悠,才能把关产品设计与开发,监督好工程部做好量产前的一些准备工作。如查看工程部的产品评估报告,产品质量控制计划书等才不会出错。所以在这个阶段要求品质管理人员就得懂产品设计的一些专业知识吧。
接下来试产前做的SIP,PMFEA等相关的文件,这个得有流程分析与丰富的工作经验才能做到的吧,这个丰富的经验就得要求质量人对平时生产的产品品质问题有大量的汇总经验才能做的好的。
量产前对相关质控人员的培训是要做到位,不然对此产品一些特性掌握不到位,质控人员有50%以上的机率把一些他认为的良品流出,到时会更被动了。
当有不良产生时,此时的品质管理人员,还得具备相当的组织与协调能力,去组织工程,生产,等相关的部门进行检讨分析,并严格去执行对策,再进行追踪,还要做好相关的记录,最后才确定是否结案。如果不能要反复几次的话会让你觉得分身乏术吧。
总之做一个合格的品质管理人员,你不但要具备质量人的能力,熟练的运用各种工具,较丰富的管控的方法与心得外,还要具备一定的产品开发设计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合格的品质管理人员就要像一个融合剂一样,融合好公司内部的各部门,而不是像刺头一样单纯的去挑出产品的毛病,这样才能真正的去引导品质走向。最后做为品质管理的人员还要较好的文笔与语言组织能力吧,因为你的8D报告这东西你得写得漂亮,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不良怎么发生的,怎么有效的控制。这样客户才对你放心,老板才会信任你了。
在语言上组织的不够好,还请高手们指教下。提出一些宝贵的建议,让我们走出这些困境。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4 个回复
龙行天下12345 (威望:14) (辽宁 营口) 钢铁冶金 其它 - 管理
赞同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