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管和理
本帖最后由 Aaron-he 于 2013-4-3 20:02 编辑
管字由竹字头和当官的官字组成,官子中国古代以来,即便不识字的老百姓对官也是畏惧,即便是告状,也要先下跪给官老爷…,所以为了改变这种陋习,追求官民平等,倡导新时代,把官理就变成管理二字。这一变,似乎就改变了现状不少,政府也好,管者也好,就可以平等,就可以不下跪,甚至可以民告官….其实,管字的本意不仅仅在这些变化里,它是提醒这些管者,要像竹子一样,公平,公正,不偏袒,不徇私。由考虑到竹子每隔一段就有一个节,到了这个节,似乎就不能让管者做到公正无私啦,为此,后面加了个理字,所谓理者,即理顺,梳理的意思。
人说小企业做的是产品,大企业做的是质量,再大点的企业做的是服务,最高境界的企业做的是标准。其实最终归根结底还是做人的。因此人力这一块是所有一切的根本、是核心。管理就是“管”和“理”。常理说首先是管然后紧跟着就是理。管就是管事;理就是理人。如何在管好事的基础上再理好人,达到理想目标,这就要在理字上面下功夫了。
理,说文解字中意为治玉,即打磨玉器的过程。如果刚才说的管更多寓意为对管理者的基本素质的要求,那么理则更多寓意为方法与策略,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也就是要求管理者通过理将团队由璞打造成玉。
办企业“人”是关键,企业里面有高层、中层和基层;高层,是决策层,中层是推行层,基层是执行层。由高层带去中层,再由中层带动基层来实现目标,呈上启下,上行下达的关键都是人,所以理人是关键。人理好了,事自然也就做好了。事做好了,也就管好了。
容易造企业人员留失的可以总概括为收入不合理,没学习的机会,没发展的空间这三类。有人注重工资,有人注重发展空间有多大,有人注意是否有培训学习的机会。所以要满足这些,就必须建立健全合理适用的《人力资源管理办法》来“理”好人。
“管”,我国古代指钥匙,引申为管辖、管制之意,管是法治,是依靠制度规范企业行为,体现着权力的归属;所谓“理”,在古代是雕琢玉器、整治土地、治疗疾病。引申有疏通、引导、处理事务之意。从现代意义上说,“理”是真、善、美与知、信、行的统一。是依靠人来理顺企业关系,“管”、“理”二字连用,表示在权力范围内,对事物的管束和处理过程。因此,“管”与“理”的组合决定了管理的两大基本职能,即控制职能与协调职能。
管理,虽然伴随企业始终,举个例子,有个管理者的管理方法是我是上级,你是下级,你的职责是老老实实服从管理,不管是对是错,你都必须先做了再说。这种管理方式是“重管轻理”, 导致强权专断,压制被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达不到管理的有效作用。导致他的部下80%的人都厌恶这位领导。致使老板下达开除令。由此大家可见“理”的重要。
面对纷繁复杂的人和事,如何做到正确管理,使管理起到事事倍功半的效应,既是管理者的难题,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成功的管理经验是:超越“纷繁复杂”,提纲挈领地抓住“人”的核心,精于管,重在理。他们尊重客观规律,把管与控制与协调不机结合起来,在管中理,在理中管,让人更高效、更愉快、更正确地做事;做到管而有“法”,管而有度的可行性为原则;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理”之中,理顺关系、理清职责、理和气氛、理畅情绪、依情而理,使每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都得到充分发挥,使工作环境既有规章的严肃,又有人情产温馨。
管理的精髓是“理”不是“管”。“管”不是目的,“理”才是追求。管只能管事,理要理人。“管”与“理”是辩证的统一,“管”不仅要服务于“理”,还要服从于“理”。法理、事理、情理是“管”的基础和依据,整理、治理、调理是“管”的方法,合理、有理是“管”的结果。只有这样,管理才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器和有力保障。
如大家还有其它不同观点,希望给予回帖一起讨论,一起学习,一起进步。谢谢!
文章链接:http://blog.sina.com.cn/hechangjun2011
此文归西楼赏月——何昌军(Aaron)所有,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和文章出处
管字由竹字头和当官的官字组成,官子中国古代以来,即便不识字的老百姓对官也是畏惧,即便是告状,也要先下跪给官老爷…,所以为了改变这种陋习,追求官民平等,倡导新时代,把官理就变成管理二字。这一变,似乎就改变了现状不少,政府也好,管者也好,就可以平等,就可以不下跪,甚至可以民告官….其实,管字的本意不仅仅在这些变化里,它是提醒这些管者,要像竹子一样,公平,公正,不偏袒,不徇私。由考虑到竹子每隔一段就有一个节,到了这个节,似乎就不能让管者做到公正无私啦,为此,后面加了个理字,所谓理者,即理顺,梳理的意思。
人说小企业做的是产品,大企业做的是质量,再大点的企业做的是服务,最高境界的企业做的是标准。其实最终归根结底还是做人的。因此人力这一块是所有一切的根本、是核心。管理就是“管”和“理”。常理说首先是管然后紧跟着就是理。管就是管事;理就是理人。如何在管好事的基础上再理好人,达到理想目标,这就要在理字上面下功夫了。
理,说文解字中意为治玉,即打磨玉器的过程。如果刚才说的管更多寓意为对管理者的基本素质的要求,那么理则更多寓意为方法与策略,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也就是要求管理者通过理将团队由璞打造成玉。
办企业“人”是关键,企业里面有高层、中层和基层;高层,是决策层,中层是推行层,基层是执行层。由高层带去中层,再由中层带动基层来实现目标,呈上启下,上行下达的关键都是人,所以理人是关键。人理好了,事自然也就做好了。事做好了,也就管好了。
容易造企业人员留失的可以总概括为收入不合理,没学习的机会,没发展的空间这三类。有人注重工资,有人注重发展空间有多大,有人注意是否有培训学习的机会。所以要满足这些,就必须建立健全合理适用的《人力资源管理办法》来“理”好人。
“管”,我国古代指钥匙,引申为管辖、管制之意,管是法治,是依靠制度规范企业行为,体现着权力的归属;所谓“理”,在古代是雕琢玉器、整治土地、治疗疾病。引申有疏通、引导、处理事务之意。从现代意义上说,“理”是真、善、美与知、信、行的统一。是依靠人来理顺企业关系,“管”、“理”二字连用,表示在权力范围内,对事物的管束和处理过程。因此,“管”与“理”的组合决定了管理的两大基本职能,即控制职能与协调职能。
管理,虽然伴随企业始终,举个例子,有个管理者的管理方法是我是上级,你是下级,你的职责是老老实实服从管理,不管是对是错,你都必须先做了再说。这种管理方式是“重管轻理”, 导致强权专断,压制被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达不到管理的有效作用。导致他的部下80%的人都厌恶这位领导。致使老板下达开除令。由此大家可见“理”的重要。
面对纷繁复杂的人和事,如何做到正确管理,使管理起到事事倍功半的效应,既是管理者的难题,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成功的管理经验是:超越“纷繁复杂”,提纲挈领地抓住“人”的核心,精于管,重在理。他们尊重客观规律,把管与控制与协调不机结合起来,在管中理,在理中管,让人更高效、更愉快、更正确地做事;做到管而有“法”,管而有度的可行性为原则;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理”之中,理顺关系、理清职责、理和气氛、理畅情绪、依情而理,使每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都得到充分发挥,使工作环境既有规章的严肃,又有人情产温馨。
管理的精髓是“理”不是“管”。“管”不是目的,“理”才是追求。管只能管事,理要理人。“管”与“理”是辩证的统一,“管”不仅要服务于“理”,还要服从于“理”。法理、事理、情理是“管”的基础和依据,整理、治理、调理是“管”的方法,合理、有理是“管”的结果。只有这样,管理才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器和有力保障。
如大家还有其它不同观点,希望给予回帖一起讨论,一起学习,一起进步。谢谢!
文章链接:http://blog.sina.com.cn/hechangjun2011
此文归西楼赏月——何昌军(Aaron)所有,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和文章出处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26 个回复
murphy (威望:8) (广东 东莞) 在校学生 经理 - 电动牙刷制造,专注五金材料采购,小五金产品外发业...
赞同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