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质量管理体系现状的一些看法
我对质量管理体系现状的一些看法
笔者从事质量管理工作,在工作中时常听到对质量管理体系在企业所起作用的质疑声。对此我想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我个人觉得想做好体系首先在于执行。对于标准要求,应依据企业自身能力和实际情况,策划出适合企业实际运行的体系文件。但在实际情况中绝大多数体系文件会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文件内容含糊不清,对标准生搬硬套。第二种:连篇累牍,过程管理繁复,没有考虑企业职能分工的合理性,人员能力和认知水平。体系认证也许对有些企业来说是必须的,但是否考虑过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企业是需要满足体系要求,还是体系为企业而服务呢?有些体系策划人员,对标准要求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均不了解,目的就是为了迎合认证要求,闭门造车。所以体系文件的大量雷同也就不足为奇了。
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有三方面原因。第一,质量管理人员缺乏系统、正规、专业的学习渠道。在企业里大多数从事质量管理人员均是由技术人员、检验人员或者是行政管理人员半路出家转行而来的。同时我国目前也没有设立过质量专业的学科。但是他们所需的专业知识,从何而来呢?其一,每年企业接受的二、三方审核。其二是自学。这样就会造成以下两点弊端:
1、由于审核人员对企业具体情况和认知上的缺失,可能会出现看待问题片面和主观,而如果质量管理人员盲目的听从,就会导致在观念上的不切合实际,看问题只偏一隅,没有战略高度。
2、国家对质量管理的职业政策不完善,虽然国家出台了质量工程师的职业资格考试,但对各行业仍没有形成执业准入机制,这也限制了从业人员真正系统地学习质量知识的积极性。
第二,企业对于质量管理职能定位不准确,质量管理人员无法参与到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策划环节,这就导致产品质量管理永远都是滞后的。所以一方面企业要拓展质量部门的职权,人员配置上要做到专业化,要针对产品设计、工艺、生产流程进行专项性的配置。其二要培养出即懂体系要求,又懂产品技术的质量管理人员。
第三:质量管理人员关注的方向错误,只注重文件化的管理,而缺少对产品技术方面的管理。体系服务的最终结果是产品,体系运行的好与坏,最直接的表现是在产品质量上,而非是否获得或保持注册证书。在工作中时常遇到质量管理人员抱怨:“产品质量好与我们无关,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了,我们却脱不了关系”。由于职能分配上的鸡肋,所以导致了质量管理人员缺乏自我价值实现的成就感。在此我想举个例子,日本在二战之后,可以在短短的三十年内,其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其很大的贡献在于其优越的产品质量上,而与此同时,出现了一大批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大师,例如:石川馨、狩野纪昭等。而反观我国在改革开放整整三十多年的历程中,至今没有出现过在质量管理方面大师级的人物,我个人认为原因在于,我们太专注于用别人现成的东西了,在管理上也总是亦步亦趋的学习别人的管理经验。美国著名的管理大师德鲁克曾意味深长的对中国的管理者说过一句话:“管理者不能依赖进口,即便是引进也只是权宜之计,而且也不能大批引进。中国的管理者应该是中国自己培养的,他们深深扎根于中国的文化,熟悉并了解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只有中国的人才能建设中国,因此快速培养并使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迅速成长起来是中国面临的最大需求,也是中国的最大的机遇。”
笔者认为:不仅是管理者,管理的方法和经验也只能由我们自己来不断地完善;体系运行的好与坏,不能仅仅只看是否有证书,我们的管理要抓住最根本的东西。
人物介绍:
石川馨:日本著名质量管理专家,因果图的发明者,日本质量管理小组(QC小组)的奠基人之一。全面质量管理的开创者之一。
狩野纪昭:日本著名质量专家,“卡诺模型”创始人之一
德鲁克:美国管理大师,被称为“大师中的大师”,不仅因为他是现代管理学的奠基人,目标管理的创建者,他在市场、创新、变革、战略、知识管理、21世纪管理者的挑战等方面的真知灼见,也让诸多管理大师和成功企业家从中受益。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片评论把,请各位指点一二!谢谢了
笔者从事质量管理工作,在工作中时常听到对质量管理体系在企业所起作用的质疑声。对此我想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我个人觉得想做好体系首先在于执行。对于标准要求,应依据企业自身能力和实际情况,策划出适合企业实际运行的体系文件。但在实际情况中绝大多数体系文件会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文件内容含糊不清,对标准生搬硬套。第二种:连篇累牍,过程管理繁复,没有考虑企业职能分工的合理性,人员能力和认知水平。体系认证也许对有些企业来说是必须的,但是否考虑过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企业是需要满足体系要求,还是体系为企业而服务呢?有些体系策划人员,对标准要求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均不了解,目的就是为了迎合认证要求,闭门造车。所以体系文件的大量雷同也就不足为奇了。
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有三方面原因。第一,质量管理人员缺乏系统、正规、专业的学习渠道。在企业里大多数从事质量管理人员均是由技术人员、检验人员或者是行政管理人员半路出家转行而来的。同时我国目前也没有设立过质量专业的学科。但是他们所需的专业知识,从何而来呢?其一,每年企业接受的二、三方审核。其二是自学。这样就会造成以下两点弊端:
1、由于审核人员对企业具体情况和认知上的缺失,可能会出现看待问题片面和主观,而如果质量管理人员盲目的听从,就会导致在观念上的不切合实际,看问题只偏一隅,没有战略高度。
2、国家对质量管理的职业政策不完善,虽然国家出台了质量工程师的职业资格考试,但对各行业仍没有形成执业准入机制,这也限制了从业人员真正系统地学习质量知识的积极性。
第二,企业对于质量管理职能定位不准确,质量管理人员无法参与到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策划环节,这就导致产品质量管理永远都是滞后的。所以一方面企业要拓展质量部门的职权,人员配置上要做到专业化,要针对产品设计、工艺、生产流程进行专项性的配置。其二要培养出即懂体系要求,又懂产品技术的质量管理人员。
第三:质量管理人员关注的方向错误,只注重文件化的管理,而缺少对产品技术方面的管理。体系服务的最终结果是产品,体系运行的好与坏,最直接的表现是在产品质量上,而非是否获得或保持注册证书。在工作中时常遇到质量管理人员抱怨:“产品质量好与我们无关,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了,我们却脱不了关系”。由于职能分配上的鸡肋,所以导致了质量管理人员缺乏自我价值实现的成就感。在此我想举个例子,日本在二战之后,可以在短短的三十年内,其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其很大的贡献在于其优越的产品质量上,而与此同时,出现了一大批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大师,例如:石川馨、狩野纪昭等。而反观我国在改革开放整整三十多年的历程中,至今没有出现过在质量管理方面大师级的人物,我个人认为原因在于,我们太专注于用别人现成的东西了,在管理上也总是亦步亦趋的学习别人的管理经验。美国著名的管理大师德鲁克曾意味深长的对中国的管理者说过一句话:“管理者不能依赖进口,即便是引进也只是权宜之计,而且也不能大批引进。中国的管理者应该是中国自己培养的,他们深深扎根于中国的文化,熟悉并了解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只有中国的人才能建设中国,因此快速培养并使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迅速成长起来是中国面临的最大需求,也是中国的最大的机遇。”
笔者认为:不仅是管理者,管理的方法和经验也只能由我们自己来不断地完善;体系运行的好与坏,不能仅仅只看是否有证书,我们的管理要抓住最根本的东西。
人物介绍:
石川馨:日本著名质量管理专家,因果图的发明者,日本质量管理小组(QC小组)的奠基人之一。全面质量管理的开创者之一。
狩野纪昭:日本著名质量专家,“卡诺模型”创始人之一
德鲁克:美国管理大师,被称为“大师中的大师”,不仅因为他是现代管理学的奠基人,目标管理的创建者,他在市场、创新、变革、战略、知识管理、21世纪管理者的挑战等方面的真知灼见,也让诸多管理大师和成功企业家从中受益。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片评论把,请各位指点一二!谢谢了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39 个回复
xiao333lou (威望:14) (重庆 重庆) 服务业 经理 - 注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
赞同来自: